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論新形勢下提高職業(yè)院校教師心理素質的途徑

2013-08-15 00:52:47
關鍵詞:心理素質職業(yè)院校心理

許 明

(江蘇省常州建設高等職業(yè)技術學校,江蘇 常州213015)

高等職業(yè)教育要培養(yǎng)大批復合型、創(chuàng)新型、發(fā)展型的高級技術技能型人才,是國家現(xiàn)代職業(yè)教育體系建設規(guī)劃對高職教育提出的新挑戰(zhàn)。高等職業(yè)教育已進入3.0時代。面對教育教學各項改革的不斷推陣出新,廣大職業(yè)教育工作者面臨新的考驗,給職業(yè)院校教師帶來了巨大壓力和心理困擾,這就要求廣大教師必須擁有更好的心理素質來應對。

1 造成教師心理壓力和困擾的主要因素

通過對高職院校教師的訪談交流得出:目前,給職業(yè)院校教師造成心理壓力的主要因素有:

1.1 工作量壓力

職業(yè)院校教師不僅要超額完成教學工作量,還要面對技能大賽、信息化大賽、創(chuàng)新大賽、五課兩課等一系列比賽,訓練、備賽常年化;同時,專業(yè)知識結構體系更新快速,教育教學方式方法、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的不斷推陳出新;加之各級各類評估檢查接踵而至,各項考核愈來愈嚴格,給教師造成巨大的工作壓力。

1.2 科研壓力

伴隨創(chuàng)建高職院校的浪潮,學校對教師參與科研工作要求日益提高。申報各級課題、撰寫論文并要求在核心期刊發(fā)表、參加教學成果評比、爭取科研項目、雙師素質培養(yǎng)……作為職校教師,除了上好課、比好賽,科研工作也要搞好,面對繁重的工作負荷和高速運轉的工作節(jié)奏,容易產生倦怠心理。

1.3 社會壓力

廣大群眾日益增強的對職業(yè)教育的需求、對教育質量越來越高的社會期望,社會分配制度的改革和呈現(xiàn)多種形式的人事管理體制,社會輿論對職業(yè)教育偏頗的認知等,亦為增加教師心理壓力的因素之一。

2 提高教師心理素質的有效途徑

教師如果面臨諸多壓力,不能及時進行心理調適,那么教師的心理素質將會成為制約其教育成效的一個極為重要的因素,學校必須高度重視。

目前,提高教師心理素質仍主要依靠學校層面的人性化管理,即為廣大教師創(chuàng)造輕松和諧的工作環(huán)境和氛圍;同時,教師還必須通過自我提高、自我調適;引導正確的社會輿論導向,從而提高自身心理素質。

2.1 學校層面

2.1.1 定期安排活動,放松教師緊張的心理狀態(tài)

學校應定期安排一些放松身心的活動,來緩解教師緊張的工作節(jié)奏??刹捎梅潘捎柧殎斫档徒處熜睦韷毫?,這是心理放松治療中最常用的方法,包括通過各種身體鍛煉、戶外活動、培養(yǎng)業(yè)余愛好等來舒緩緊張的神經,使身心得到調節(jié),從而使教師的生活、工作更有效率,避免過度負荷。

2.1.2 促進教師健康和諧發(fā)展,各展所長,各盡所能

職業(yè)院校教師不再是僅僅完成教學任務即算完成工作,還要面對各類比賽、各項科研項目等多項工作。學校要促進教師健康和諧地發(fā)展,有明確目的性和針對性地安排教師側重于某一方面,在綜合考慮經濟收入均衡性的前提下,讓教師各展所長,各盡所能,有助于教師工作積極性的激發(fā),收獲更大的工作成效。

2.2 個人層面

教師面對新形勢下繁重的工作,除了期望學校決策層能給予更多的理解和關懷,更多地還要通過自我提高,自我調適來調整自己的心理狀態(tài),以更好的狀態(tài)投入各項工作。主要方法有:

2.2.1 主動學習心理學知識,自覺運用心理訓練

身為職校教師,面對壓力,不應常常抱怨,增加心理負擔;而應該采取積極的態(tài)度去面對,主動地學習一些心理學和教育心理學方面的有關知識,從而解決自身出現(xiàn)的心理問題,提高自身心理素質;另外,教師將學習到的心理學知識,有效地運用到學生管理、課堂管理中去。

教師需要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可以通過訓練來逐步形成。綜合國內外研究表明,較為常用的提高教師壓力應對的方法可以采用放松訓練、時間管理技巧、認知重建策略、反思等訓練方法。放松訓練是降低教師心理壓力的最常用、最簡單易行的方法。教師可通過各種身體鍛煉、戶外活動、培養(yǎng)業(yè)余愛好等來舒緩自身壓力和緊張的神經,使身心得到調節(jié),進行心理干預訓練;巧妙的時間分配和管理技巧,可以使原本繁雜的各項工作得到梳理,合理安排時間,有條不紊、忙而不亂、應對自如,有效緩解緊張情緒;也可以使用認知重建策略,對事物的認識進行重新構建,換個角度思考問題,使教師心理得到寬慰;反思也是提高教師心理健康的有效方法,經常進行教學反思,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調整自己的教學手段,使教師作出理性選擇。教師的成長=經驗+反思,一名教師如果永遠只停留在汲取經驗層面上,而不進行深入反思,將得不到更好、更快的成長。

2.2.2 樹立遠大的職業(yè)理想,獻身教育,奉獻自我

古人從師,講求為人師表。新形勢下的高職院校教師就更應如此,面對巨大壓力,要樹立起遠大的職業(yè)理想,從全方位的角度審視自己,執(zhí)著追求、精益求精,少一分抱怨,多一分實干;少一分計較,多一分奉獻。要講“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奉獻精神,多工作、少索取,甘做紅燭,樂當人梯,真正實現(xiàn)屬于教師自己的主體價值。教師擔承太陽底下最神圣的職業(yè),就必須根植于教書育人這一基點之上。為了收獲理想的果實,應當具備參與、奉獻、責任意識,滿懷信心地投入其中,以更高的水準贏得屬于自己的一席之地。

教師吃的是良心飯,特別是職校教師,既要教會學生理論知識,還要教技能、帶實訓。只有大家樹立強烈的責任意識,努力提高自身知識水平,對學生負責,對學校負責。

2.2.3 不斷提高自身職業(yè)素養(yǎng),積極踐行課程改革,培養(yǎng)實用型人才

隨著人才培養(yǎng)模式改革和課程改革深入開展,教師自身素質已成為決定教學目標能否實現(xiàn)的關鍵。教學方法推陳出新、現(xiàn)代化教育技術手段不斷涌現(xiàn),已成為現(xiàn)代教育的特征。在我校課改實施過程中,隨著理實一體化、項目化課程、行動導向、任務驅動等多種教學模式和方法的推行,教師深感壓力倍增,在這種大背景下,教師應該不斷學習,掌握較全面的業(yè)務知識,學會融會貫通。

可喜的是,許多教師已認識到自己專業(yè)知識時效性的不足,主動采取一些諸如參加繼續(xù)教育、各類專業(yè)培訓,或到企事業(yè)單位掛職鍛煉,參與實際項目等措施,接受“四新”知識,確保能將學科前沿的知識傳授給學生。

2.2.4 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

教師的許多心理問題來自于學生。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傳統(tǒng)的教師權威被淡化,師道尊嚴逐步被民主法制所代替,師生關系有了新形態(tài),教師要正確對待學生的自主性、挑戰(zhàn)性。教師可以運用“無錯原則”來對待學生的過錯。所謂“無錯原則”,其實就是要用科學的態(tài)度,去認識、接受和處理學生在成長和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和所謂“錯誤”。事實證明,許多問題或“錯誤”,成人有時都在所難免,何況對于不成熟的孩子。如果這一觀念被老師接受,就會減少許多因苛求學生而引起的教師心理上的焦慮,也為學生的成長創(chuàng)造一個寬松的環(huán)境。師生之間彼此溝通,尊重學生人格,更多地看到學生的閃光之處,從做人、求知等方面予以悉心關照,以兄弟姐妹式、親朋故友式的態(tài)度,去構筑師生之間的橋梁。

2.2.5 充分認識自我與學校的關系

處理好自身與學校的關系。學校是教師實行教育教學活動的場所,課堂是教書育人的第一主陣地。作為教師,首先應認識到,自己能進入學校這個組織進行教育活動,已是具有一定資格的人;其次,需要明確學校的教育目的與教學目標,并以此作為自己教育教學活動的標準,嚴格遵守學校的各項規(guī)定,加強組織紀律性。同時,作為學校的一員,應增強主人翁意識,與全校師生一起致力于學校建設與發(fā)展。處理好自身與學校的關系,不僅能滿足生存的需要,更能滿足教師心理上愛與歸屬的需要。

3 社會層面

3.1 積極引導社會對職業(yè)院校教師正面輿論

社會輿論導向認為,職業(yè)院校教師很好當。因為教學對象是具有自我管理能力的學生,又無升學壓力,不用坐班,工作非常輕松。職業(yè)院校應通過多種媒體渠道,把學校各類工作情況向社會公開,讓社會更多地了解職業(yè)院校教師,從正面積極引導有利于學校發(fā)展的輿論,讓人們了解并理解職業(yè)院校教師的工作內容和工作壓力,由此得到社會認可和理解。

3.2 協(xié)調和處理好社會教育力量

協(xié)調與處理好社會教育力量,有助于統(tǒng)一思想、提高認識。學生來源于家庭,家庭的教育方式會影響子女在學校的表現(xiàn),作為教師應力爭得到家長對教育活動的關心與支持,擁有一顆大度包容的心,凡事只要盡到應盡的義務與責任,就無愧于社會、無愧于學生、無愧于自己。

新時期的教師,不僅要加強學習心理學、教育學及專業(yè)知識技能,還要能夠承受挫折、堅韌不拔,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必須面對選擇、學會生存,善于處理各種人際關系,要學會在競爭中不斷充實自我、更新自我、完善自我,爭取發(fā)展機會,從而不斷提高自身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和良好的心理素質。

[1]張大均.教育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譚頂良.高等教育心理學[M].南京:河海大學出版社,2006

[3]皮連生.學與教的心理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4]丁芳.高校教師心理健康現(xiàn)狀分析及其對策[J].山東教育學院學報,2007(3):22-24.

[5]胡巨洋.高校教師心理健康的分析及應對[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11,14(3):42-43.

猜你喜歡
心理素質職業(yè)院校心理
看見具體的自己
光明少年(2024年5期)2024-05-31 10:25:59
心理“感冒”怎樣早早設防?
當代陜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4
心理感受
娃娃畫報(2019年11期)2019-12-20 08:39:45
如何加強職業(yè)院校學生的德育教育
活力(2019年15期)2019-09-25 07:23:12
淺談職業(yè)院校中的美術教育
消費導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6:51
激發(fā)學習興趣,培育心理素質
新教育(2015年20期)2015-12-20 09:28:45
論新聞記者的心理素質與寫作思維
新聞傳播(2015年9期)2015-07-18 11:04:12
開展“解煩惱”活動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質
中國火炬(2014年12期)2014-07-25 10:38:05
支持水利職業(yè)院校發(fā)展
讓心理描寫點亮全篇
罗田县| 抚宁县| 福州市| 射阳县| 东城区| 万盛区| 南陵县| 潞西市| 嘉荫县| 牟定县| 甘肃省| 阿勒泰市| 永春县| 郓城县| 岳普湖县| 高密市| 越西县| 山丹县| 英超| 岳阳县| 和林格尔县| 桦南县| 阳高县| 天镇县| 和平区| 墨玉县| 壤塘县| 宾阳县| 新闻| 大关县| 繁昌县| 湄潭县| 南木林县| 临沭县| 宜章县| 南开区| 东台市| 开封市| 永安市| 如皋市| 佳木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