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毅
(1.湘潭大學 外國語學院,湖南 湘潭 411105;2.蘭州交通大學 外國語學院,甘肅 蘭州 730070)
責任編輯 葉利榮 E-mail:yelirong@126.com
法國華裔作家程抱一(Francois Cheng)憑借處女作《天一言》(Le dit de Tianyi)獲得費米娜文學獎。2002年,他發(fā)表了第二部小說《此情可待》(L’éternitén’est pas de trop)。在東西方文化交融的歷史進程中,程抱一以極高的文學才情和藝術(shù)造詣,以極深的寫作功底和語言運用能力,游弋于中西文化之間,并孜孜不倦地向著超越二者的“第三元”探求,被譽為“東西文化間永不疲倦的擺渡人”。[1]
程抱一“不僅僅是個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學者,也是一個充滿激情和才情 的詩人和作家”。[2](P463)《此 情 可待》的中文譯名借用李商隱《錦瑟》的著名詩句“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不僅體現(xiàn)了這部小說與李詩在不同時代的創(chuàng)作中具有相似的神秘主義色彩,而且通過詩句準確地表達了小說力圖贊揚的男女主人公——道生與蘭英之間純美理想的曠世之戀?!洞饲榭纱肥且徊筷P(guān)于平凡生命間普通愛情的小說,但卻不是一部普通的愛情作品。小說中的道生具有不同尋常的宗教背景和經(jīng)歷,卻對世俗情感抱有無法克制的憧憬;蘭英作為趙家夫人卻一生飽嘗艱辛和人世冷暖,最后于絕處遇舊人而獲得新生。在作者平淡細膩的筆調(diào)下,男女主人公滿懷激情地冀望,又飽受思念之苦的折磨,在相遇之后的一次次心理較量和靈魂拷問中,道生與蘭英遵從了自己的內(nèi)心感受,在超越世俗禮法和宗教禮儀的“無他”境界里找到了兩人的感情皈依,但這種皈依并非排斥倫理宗法的離經(jīng)叛道,而是超脫于世俗的心靈體驗——屬于兩人的純粹的不需要任何言語的精神愛戀。從這個意義上說,《此情可待》雖以中國明朝為背景展開敘述,卻超越東方,進而展示出東西方文化在靈肉、愛恨、生離死別等悲劇人生的命題上的碰撞與交融。因而,小說被稱為“中西文化交匯的又一枚碩果”。[1]
《此情可待》是程抱一融東西方文化于一體的成果,其創(chuàng)作理念和手法自然體現(xiàn)出作者深厚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思想和西方浪漫主義流派的某些文學特征。在小說的取材上,程抱一以西方視角對中國古代愛情故事進行回顧,充分利用自身的雙重文化背景,建構(gòu)出既源于東方的古老中國,又歸于西方價值體系的特殊的文化框架,使小說從源頭上就具備了獨特的雙重文化價值。在人物和情節(jié)設(shè)計上,小說深刻地體現(xiàn)出中國道家文化思想,“道生”二字便蘊含了無窮的“道”的涵義。作品以道觀、道士和道教等具體存在的物象為鋪墊,著力描繪道生在宗教文化約束下所開展的思想斗爭、自我心理調(diào)整以及面對愛人蘭英時所作出的種種艱難抉擇。不難看出,小說極力倡導的“無為而無不為”、“少私寡欲”等澹泊品質(zhì),正是道家所主張的人生態(tài)度。道生并非老莊等圣賢之輩,卻在曲折的生命歷程中一步步地體悟到這種清新恬靜的心理狀態(tài),最終升華為“無我”、“無他”的人生智慧。在此基礎(chǔ)上,程抱一匠心獨運,在小說中穿插敘述了道生與幾位西洋人(耶穌會士)的相遇及后來發(fā)生在他們之間的思想交鋒。借古代中國的故事表現(xiàn)中西文化的碰撞與交流,正是作家對自身雙重身份和雙重視角的完美運用?!洞饲榭纱返膭?chuàng)作基調(diào)和創(chuàng)作思路,是以道家思想文化為依托,那么整部小說無疑充盈著道家關(guān)于生死、關(guān)于“道”的諸多見解和闡釋,這一點在小說《天一言》、詩輯《萬有之東》等著作中都得到了充分的體現(xiàn)。小說中經(jīng)常描繪的“山谷”、“沖虛”、“元氣”,等等,都體現(xiàn)了程抱一對道家思想的繼承與發(fā)展。程抱一熟諳道家文化,在小說《此情可待》中有意或無意地鋪陳著“道”的元素。然則,“道可道,非常道”,作家自然不會墨守成規(guī)去宣傳教條,而是把握住“道”這一在中國古代既帶有宗教性質(zhì)又具備文化特點的意象,深入發(fā)掘“道”的深層含義:其一,作為宗教符號的具體表現(xiàn);其二,作為哲學認知的深刻內(nèi)涵;其三,作為人生態(tài)度和生命境界的集中概括。
小說第一幅場景即在山上道觀展開,道生和道士們相繼出場,作者開篇明義,表明整個故事必將與“道”相聯(lián)系。在道觀樸素、凝重的環(huán)境烘托下,道生的人物形象已然成型——即使他“始終沒成為道士”,卻對修道之事耳濡目染,熟識人間“道”理。這為主人公后來面對感情糾葛時的心態(tài)和選擇做了鋪墊。道生“輕裝就道”,途中野兔“穿道而過”,花園“道旁初放的花”[3](P2)等描寫,不知是譯者有意為之,抑或正合作者本意,都不失為一種對原初之道的詮釋——“道法自然”,萬物皆有生存之道,道生踏上尋覓旅途,即便不知愛人身在何處,也要孤身而去,這豈不是趨虛向道的至高境界么?程抱一在小說的故事情節(jié)方面還頗費心機,設(shè)計了道生與西洋人的相遇和對話,借以闡述自己對跨越東西方宗教文化的理解。道生與西洋人辯論,“道家相信魂魄不滅,是因為人死后,他的魂歸天,魄入地,最終是返于道。道既長存,靈魂因而不滅”,道家認為人死之后靈魂重新進入道的循環(huán),周而復始。“為何當初造世界時,不直接造出靈魂呢?為何要通過身體,要通過死亡之道呢?”[3](P82)道生的疑惑正是 不同民族宗教 在靈與肉、生與死乃至永恒與瞬間、有限與無限等哲學命題上的差異的體現(xiàn)。通過道生直白的話語,程抱一力圖與世人一道叩問生命的真諦,解開人類心靈的枷鎖而走向共生。且看西洋人對道生的勸導:“‘愛將永存!你將永存!’所有這些聲音匯聚起來形成大道,可言可行的大道。而這所有相愛的人形成的大道激發(fā)了真生,超越了 死亡……”[3](P87)程抱一讓小說里的耶穌會士論道,闡述了宇宙間超越人自身的真愛、至愛使人“登臨另一層領(lǐng)域”。道家強調(diào)人貴在真,倡導“返真”、“歸真”,而這一切的真是以人之生為前提,小說在這里對道家的人生哲學做了合理的發(fā)揮。
在探析“道”的哲學內(nèi)涵的基礎(chǔ)上,程抱一深入發(fā)掘了“道”作為人生觀和方法論的雙重價值。小說多次提到“公正之道”、“生路之道”、“心路”等,道生認為,“任何事物再卑微,都有它的法則,它的路子……”[3](P89)道家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生本就是源于自然而歸于自然,務(wù)須遵從萬物生存之法則,“人生大事歸結(jié)不過幾個有限主題:生、老、病、死。這些大題目之間,不外是此處一分欲求,彼處一番憧憬”[3](P29)。而道生 在道家精神的熏陶下,早已學會“寡欲少求”。道家所宣揚的道在故事中更多的表現(xiàn)為主人公面對感情時的抉擇和生活中的處世之道。道生自覺深受道觀恩惠,與寺廟和尚和周遭人物都能融洽相處,在深陷與蘭英的感情糾葛時克制了自身“叛道”的想法,遵從了兩人內(nèi)心最清澈明凈的“交流的唯一之道”,這“道”由心而生,激發(fā)真愛——蘭英怎能不憶起那少年英姿的胡琴樂師呢?道生又怎會忘記與蘭英兩手密合的親切和美好呢?小說中的“道”超出了談經(jīng)論道的宗教范疇,超越了虛無縹緲的玄奧說教,而實實在在地穿梭于道生與蘭英的愛情故事之中。
道之重生,對主人公道生而言,修道以生,行“大道”而獲新生;對蘭英來說,遇愛而生,融會佛道、行至善而得真生。于細微處見“道”理,程抱一以小說故事的形式與道家論道,與文學論道,與交融著的東西方文明論道。
[1](法)卡特琳娜·阿爾岡.程抱一訪談錄[J].劉陽,譯.當代外國文學,2002(4).
[2]錢林森.光自東方來——法國作家與中國文化[M].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2004.
[3](法)程抱一.此情可待[M].劉自強,譯.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