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虓嶺(河南省舞陽縣人民醫(yī)院 舞陽 462400)
麻黃細辛附子湯方源于張仲景《傷寒論》,由麻黃、附子、細辛3味藥物組成,功能助陽解表,用于治療“少陰病,始得之,反發(fā)熱,脈沉者”,屬于少陰寒化輕癥。該方證的實質為外有寒邪,邪入未深而又素體陽虛(少陰陽虛體質,外感風寒,后世醫(yī)家也有稱為“太、少兩感”的病證)。陽氣素弱,復感風寒,陽弱無力鼓邪外出。治宜助陽扶正與解表散寒兼顧,以祛邪不傷正。方中麻黃辛溫,開泄皮毛,發(fā)散風寒;附子辛熱,補腎助陽,溫經逐寒;此君臣相伍,內外兼顧。佐以細辛,既外助麻黃解表,又內助附子溫里,通徹表里。3味相合,有溫里助陽、發(fā)汗解表之功。
從本方的原主病證來看,本方似以溫腎助陽、解表散寒為其功用特點。但從藥味性能及配伍來看,麻黃宣肺利水止咳平喘,暢皮毛能散邪退熱,開上焦能利水道;附子補腎命、壯腎陽,溫經祛寒,化氣行水而消腫;細辛一味尤妙,其性辛溫,歸肺、腎經,其辛香走竄之性善于驅風通竅,溫肺化飲治咳喘,溫經通絡止痹痛?!侗窘浭枳C》評細辛曰:“凡風氣寒氣依于精、血、津、液、便、溺、涕、唾以為患者,并能曳而出之,使相離而不相附,則血、津、液、便、溺、涕、唾各復其常,風氣寒氣,自無所容。如《本經》所載主治咳逆者,風寒依于胸中之飲;頭痛腦動者,風寒依于腦中之髓;百節(jié)拘攣者,風寒依于骨節(jié)屈伸泄?jié)芍海伙L濕痹痛死肌者,風寒依于肌肉中之津。推而廣之,隨地皆有津液,有津液處,風寒皆能依附焉。故在胸為痰為滯結,在喉為痹,在乳為結,在心為癲,在小腸為水,在氣分為汗不出,在血分為血不行。此《別錄》之與《本經》一貫不異者也”。此三藥配伍,能夠宣上溫下,通徹表里,有發(fā)汗解表、利水消腫、化飲止咳、溫經定痛、通陽復脈、開竅利咽等多種作用。其組方特點是“溫、散、宣、通”。本方現代應用已不局限于“太少兩感”病證,尚可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支氣管炎、急性腎炎早期、慢性腎炎水腫、血管神經性水腫、風濕性關節(jié)炎、三叉神經痛、過敏性鼻炎、蕁麻疹、喉炎等病。此外本方用于治療前列腺肥大、無汗癥、少陰咽痛、病態(tài)竇房結綜合癥、低血壓、風濕性關節(jié)炎、陽萎、血管神經性頭痛、骨髓炎等疾病也取得了很好效果。
患者李某,女,75歲,2006年12月5日初診。該患者因胸悶氣短乏力,雙下肢輕度浮腫伴沉重感,活動后癥狀加重。曾在某省級醫(yī)院診斷為病態(tài)竇房結綜合征,住院治療后略有好轉,出院后不久即復發(fā),癥狀同前。最后院方建議安裝起搏器,別無他法。因患者及家屬有種種顧慮,故轉而尋求中醫(yī)治療。刻下患者胸悶心悸,時有氣短,動則尤甚。伴全身乏力、頭暈,舌質淡紫、苔薄,脈弦遲。動態(tài)心電圖示:竇性心動過緩,房室傳導阻滯。聽診:心率42次/分。中醫(yī)診斷:胸痹,證屬心陽虛衰、寒凝血瘀。治以溫補心陽、散寒通脈。方以麻黃附子細辛湯加味:麻黃10g,黑附片15g,細辛6g,黨參20g,薤白10g,甘草6g。6劑,水煎服。12月12日二診:服上藥后癥狀明顯減輕,下肢浮腫消失,心率48次/分鐘。腹部脹滿,納食不香,上方去黨參加陳皮10g、枳殼10g,繼服6劑。服藥后自覺舒暢,體力較前明顯增加。上方略作加減,續(xù)服40余劑。癥狀幾近消失。此后每覺胸悶不舒時,即以此方為底方隨證加減,至今已歷6年,日常生活無明顯影響。
陳某,女,40歲,于2008年4月20初診。該患者患過敏性鼻炎12年,去冬以來逐漸加重。稍涼則鼻塞流涕、噴嚏連連,經常戴口罩,害怕去公共場所。經常往返于診所、醫(yī)院,多方求治,療效始終不滿意??滔禄颊弑侨魈?,嗅覺減退,伴神疲乏力,形體羸瘦,面白萎黃,畏寒,手足冷,便溏,舌質淡邊有齒痕、苔薄白,脈沉細。四診合參,證屬素體陽虛,衛(wèi)外失司,風寒侵襲,鼻竅不通。治以祛風散寒,宣通鼻竅。疏方以麻黃附子細辛湯合玉屏風散加減:麻黃10g,蟬蛻6g,辛夷10g,香白芷10,防風各20 g,熟附子15 g(先),細辛10 g,炒白術30 g,黃芪30 g,生甘草6g。6劑,水煎服。4月30日二診:服藥后鼻塞、流涕、噴嚏等癥狀明顯減輕,信心大增。要求繼續(xù)治療,以求全效。病久陽虛氣虛,上方加黨參15g,干姜3g,以強后天之本,繼服6劑。藥后癥狀又減。續(xù)服20余劑。后來因為咽痛,上方去干姜及附子,加桔梗、射干各6g,再服6劑。6月以后因天熱而停服。囑患者注意鍛煉身體,增強體質,預防感冒。進入秋冬后又有反復,程度及持續(xù)時間較短。上方隨癥加減,再服2月余,迄今未再復發(fā)。高興之余,遂將使用多年的口罩付之一炬。
按:該患者病程較久,體質虛弱,雖然兼有脾陽不足,但涉病臟腑及病癥表現主要仍在肺腎二經,所用方藥亦率多循經之品,且細辛一味,辛散溫通,芳香透達,散風邪,化濕濁,通鼻竅,常用于治療鼻淵等鼻科疾病之鼻塞、流涕、頭痛者,為治鼻淵之良藥,與白芷、蒼耳子、辛夷等散風寒、通鼻竅藥配伍,效果滿意。加上患者積極配合,能夠堅持治療,故得全效。
患者胡某,女,67歲,2012年10月10日初診。糖尿病史20余年,全身浮腫2年,心煩失眠半個月。血生化檢查:空腹血糖7.2 mmol/L;糖化血紅蛋白7.0%;甘油三酯4.5 mmol/L;總膽固醇5.2 mmol/L;尿素氮8.5 mmol/L,血肌酐256 umol/L,尿酸350/L。刻下患者心煩失眠(近5天來每天睡眠不足1小時),伴乏力納差,腹部脹滿,大便干,雙下肢浮腫,面色晦暗虛浮,舌質淡白、苔白厚。因患者主訴心煩失眠,且舌苔白厚,故先予以梔子厚樸湯、半夏秫米湯合方加減,3劑。服藥2劑后,患者及家屬來診,訴心煩失眠加重,徹夜不眠,心情極度煩躁,水腫亦加重,頗有微詞。細審方藥,似乎不溫不寒,總體用藥屬性平庸溫和;再審證侯,患者雖然心煩失眠,但困倦無神,面色晦暗,舌質淡白,全身浮腫,下半身腫甚。綜合分析,患者應屬脾腎虛寒,水濕泛濫,虛陽上越,上擾心神所致。上方藥性雖平,但去證甚遠,故服后罔效。靜思之,乃為主訴“心煩失眠”所困,未能詳查病機。改為麻黃附子細辛湯合真武湯加減:生麻黃10g,熟附片30g,炒白術20g,云茯苓30g,澤瀉30g,遼細辛10g,干姜10g,肉蓯蓉15g,大黃10g(后下),甘草10g。擬每天1診,每診1劑,便于調方。翌日來診,服藥后二便通暢,昨晚睡眠4小時,今晨精神好轉。上方加車前子30g,1劑。第3天再診,腹部柔軟,食欲增加,雙下肢水腫明顯減輕,夜間可安睡6個小時,頓覺清爽。守方加減30余劑,復查血尿酸正常;尿素氮6.5 mmol/L,血肌酐120 ummol/L,效果尚屬滿意。目前仍在治療中。
多數情況下,麻黃似乎與腦中風“風馬牛不相及”,現在更是被很多人視為畏途。但在古代,腦中風使用麻黃還是很普遍的。如《千金方》之還魂湯(麻黃、杏仁、桂心、甘草)治療“卒厥暴死”,《千金方》續(xù)命湯及后世通腦湯方中均有麻黃;徐靈胎治療中風常用小續(xù)命湯加大黃。上海某位老中醫(yī)亦常用其自擬的“通腦方”(麻黃、桂枝、甘草、細辛、川芎)治療腦中風(無論腦梗塞或腦溢血),自有心得;現代醫(yī)家有用續(xù)命湯治療帕金森綜合癥、多發(fā)性硬化、急性神經炎、脊髓膜瘤等等;另外,麻黃有醒腦及興奮作用,用于治療煤氣中毒后遺頭暈頭沉頭痛有較好效果。筆者經驗,本方對困倦嗜睡癥以及夜間失眠白天沒精神的患者,都有較好效果。
驗案舉例:某患者,男,56歲,2010年10月20日就診。高血壓史15年,平時服藥不規(guī)律,血壓控制欠佳。2個月前開始出現困倦嗜睡,反應遲鈍,乏力,走路不穩(wěn)。困倦發(fā)作時需立即睡眠,稍遲則無論談坐、看電視甚至吃飯時亦會入眠。經頭顱CT及磁共振檢查,診斷為腦梗塞。住院治療月余,諸癥減輕,唯困倦嗜眠仍在。因求治于中醫(yī)??滔禄颊邥r有頭暈頭沉,嗜眠,乏力,納可,夜尿較多,大便正常。舌質淡胖、苔白微膩,脈弦細。證屬脾腎兩虛,清陽不升。擬方:麻黃10g,附子10g,細辛6g,茯苓30g,香白芷6g,3劑,水煎服。10月24日二診:服藥后嗜睡及頭暈頭沉明顯減輕,夜尿仍多。方證相符,得效繼服,遂告痊愈。
按:《傷寒論》曰:“少陰之為病,脈微細,但欲寐也?!薄端貑枴ど鷼馔ㄌ煺摗吩唬骸瓣枤庹撸珓t養(yǎng)神。”《醫(yī)宗金鑒》曰:“衛(wèi)氣行陽則寤,行陰則寐。少陰受邪則陰盛而行陰者多,故但欲寐也?!睈凌F樵曰:“陰虛火旺者,恒苦竟夜不得寐;陰盛陽衰者,無晝夜但欲寐。陰虛火旺之不寐,并非精神有余不欲寐,乃五內燥擾不寧,雖疲甚而苦于不能寐。陰盛陽衰之但欲寐,亦非如多血肥人,頭才著枕即鼾聲雷動之謂。乃外感之寒甚,本身陽氣微,神志若明若昧,呼之則精神略振,須臾又惝恍不清,此之謂但欲寐。病入少陰,無有不如此者?!?/p>
患者楊某,女,23歲,2010年11月1日就診。平素頭暈,血壓低。夏季頭暈加重,秋冬季節(jié)及春季手足冰冷,凍瘡年年發(fā)作??滔掠种辽钋?,患者手足涼,偶有頭暈,體型偏瘦,納食一般,小便正常,大便干。月經量少色暗,經常遲后1周左右。舌質淡白、苔薄白,脈沉細而遲。測量血壓85/55mmHg,心電圖示:(1)竇性心律,HR60次/分;(2)標準肢體導聯低電壓。中醫(yī)辨證:厥證,證屬肝脾腎陽虛,經脈失于溫煦,表里俱寒,清陽不升。疏方麻黃附子細辛湯合當歸四逆湯加減:麻黃10g、桂枝10g、赤芍15g、熟附片30g、細辛10g、當歸20g、白通草3g、人參10g、生姜10g、紅棗6枚。5劑。2010年11月7日二診:服藥后手足覺溫,怕冷明顯減輕,納食增加,大便通暢。守方加減20余劑,諸癥大減,血壓升至95/62mmHg。后以麻黃附子細辛湯合《會約》溫經湯(由當歸、川芎、白芍、炮姜組成)加減,月經恢復正常。去年冬季手足冰冷又作,再服中藥20余劑,凍瘡未發(fā)作,血壓亦基本正常。
本方臨床應用雖廣,但就其所治病證分析,仍然與太陽、少陰經脈循行路線相關。足少陰腎位于下焦,司氣化,主骨與作強,與足太陽膀胱相表里;其經脈上行,入肺中,循喉嚨,夾舌根;其支脈出肺絡心,注胸中。手少陰屬心,上夾咽喉,入目連腦系。手太陰肺位于上焦,上連咽喉,外通皮毛;司宣降,為水上之源。若少陰陽虛,則內不能溫養(yǎng)臟腑而易生內寒,外不能抵御表邪而易感外寒。寒客于心則心陽痹阻、脈道澀滯而見胸悶或痹痛;阻于腎則寒水不化,水液不循常道而泛溢肌膚,可見腫脹尿少;寒邪犯肺則肺失宣降聚津成飲而見咳嗽痰涎,惡寒身痛;寒客所屬經脈,則可見陽痿、陰縮、胸痛、舌強、鼻塞、喉痹、齒痛、暴盲、頭痛及關節(jié)疼痛等。以此思路,可以執(zhí)簡馭繁,方便使用。
使用該方還應該注意,由于本方有收縮外周血管及強心升壓、興奮中樞神經等作用,禁用于甲亢、高血壓、動脈硬化、心絞痛、前列腺肥大等患者。
關于本方的煎服方法,有以下問題需要注意:(1)麻黃“先煎去沫”問題:《傷寒論》中使用麻黃時都特別注明“先煎麻黃,去上沫,納諸藥”;現代有人根據藥理研究,認為麻黃的有效成分為“麻黃堿”及“偽麻黃堿”,這些成分主要是在“上沫”里,因此不主張“先煎去沫”,且不主張久煮而應后下(認為煎煮5分鐘即可)。麻黃味辛微苦,性溫,歸肺與膀胱經。其“辛開苦降”特性使其兼具發(fā)散風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腫之功效。發(fā)散風寒宜生用;病久及老人等宜炙后用。另外尚有麻黃絨及蜜炙麻黃絨,其效更緩。平常所說的麻黃為“發(fā)汗峻劑”,須有“桂枝”輔助。換言之,“發(fā)汗峻劑”指的是“麻黃湯”、“小青龍湯”等方,而非單味麻黃。筆者認為,中醫(yī)藥學理論是當時歷史條件下實踐經驗的總結,又歷經兩千年臨床檢驗,有相對穩(wěn)定和可靠的效果。所以臨床上仍然以“遵古炮制”和沿用原方煎服方法為宜;與所謂“新煎法”相比,老方法更安全、更穩(wěn)妥。(2)“細辛不過錢”問題:細辛有毒,以入煎劑為宜,不宜入散劑。入散劑“不可過錢”,入煎劑不受此限制,但須久煎(煎煮時間不宜低于30分鐘)。細辛的毒性主要有2個方面:一是腎毒性,細辛的葉和莖部含馬兜鈴酸量較高,根須部分相對較小。2005年版《藥典》已經把細辛的藥用部分規(guī)定為根須,腎毒性明顯減輕;二是黃樟醚,易揮發(fā),煎煮30分鐘后所剩無幾。(3)附子有毒,久煮去毒。筆者用藥習慣,在熟附子用量不超過20克的情況下,常常3味藥物同煎(30分鐘以上);超過30克時要求附子至少先煎半個小時以上,臨床使用該方多年,亦未見明顯毒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