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鏢 ,汪笑鶴,胡振峰 *,徐濱士
(1.東北大學材料與冶金學院,遼寧 沈陽 110819; 2.裝甲兵工程學院再制造技術(shù)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北京 100072; 3.裝甲兵工程學院機械產(chǎn)品再制造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北京 100072)
電鍍鎳具有較為優(yōu)異的物理化學性能和較好的耐大氣腐蝕等特性,廣泛應(yīng)用在汽車、機械、儀表及日用工業(yè)品中,用作防護裝飾性鍍層、鍍銀或鍍金的擴散阻擋層、鍍鉻的中間層以及尺寸修理層等[1-3]。隨著科學技術(shù)的發(fā)展和電鍍鎳工藝的不斷完善,鎳沉積層的性能也不斷得到提高,大大擴展了電鍍鎳產(chǎn)品的應(yīng)用領(lǐng)域和應(yīng)用范圍[4-5]。
傳統(tǒng)電鍍鎳允許使用的電流密度十分有限,一般小于5 A/dm2,電沉積速率較慢,生產(chǎn)周期較長。為提高電沉積速率,常采用陰極移動、陰極旋轉(zhuǎn)、壓縮空氣和超聲攪拌等方式來改善電沉積傳質(zhì)過程,這些方法能在不同程度上提高鍍液的極限電流密度,從而提高允許使用的電流密度。
目前國內(nèi)多采用陰極移動進行電鍍鎳生產(chǎn),陰極移動速率為15~25 次/min(相當于3~5 m/min)[6],運動速率相對較慢,極限電流密度和電沉積速率的提高程度有限。提高陰極移動速率可以加速液相傳質(zhì)過程,使陰極擴散層中的鎳離子得到充分補充,從而減少鍍液濃差極化,并提高電流密度,也有利于氫氣泡的逸出,減少鎳鍍層表面的針孔[7]。為此,本文研究了不同電流密度下較快(12 m/min)水平陰極移動對電鍍鎳層表面形貌、組織結(jié)構(gòu)、粗糙度、孔隙率以及顯微硬度等性能的影響,以期提高電鍍鎳的沉積速率和鎳鍍層的性能。
基體為50 mm × 100 mm × 2 mm 的A3 鋼,鍍覆面積為50 mm × 60 mm,其余部分用絕緣材料密封。工藝流程為:電化學除油─強活化─弱活化─電鍍鎳。各工序之間均用蒸餾水將工件充分沖洗干凈。
1.2.1 電化學除油
NaOH 25 g/L
Na2CO322 g/L
Na3PO4·12H2O 50 g/L
NaCl 2.5 g/L
pH 11~13
θ 室溫
Jk8~15 A/dm2
t 0.5~2.0 min
1.2.2 強活化
36%(質(zhì)量分數(shù))HCl 25 mL/L
NaCl 140 g/L
pH 0.2~0.8
θ 室溫
Jk10~15 A/dm2
t 0.5~1.5 min
1.2.3 弱活化
檸檬酸三鈉(Na3C6H5O7·2H2O) 140 g/L
檸檬酸(H3C6H5O7·H2O) 95 g/L
NiCl2·6H2O 3 g/L
pH 3.5~4.0
θ 室溫
Jk5~10 A/dm2
t 0.5~1.5 min
1.2.4 電鍍鎳
NiSO4·6H2O 260~280 g/L
NiCl2·6H2O 40~50 g/L
H3BO340 g/L
pH 4.0~4.4
θ 室溫
v(陰極移動) 12 m/min
Jk1~7 A/dm2
t 30 min
采用Quanta200 型掃描電子顯微鏡(SEM,荷蘭Philips-FEI 公司)觀察鎳鍍層的表面形貌;采用OLYMPUS LEXT OLS 4000 激光共焦顯微鏡(蘇州易微光學有限公司)測量鍍層的表面粗糙度(Ra),每個試樣測量3 次,取平均值;采用貼濾紙法測試鍍層的孔隙率,測試溶液由10 g/L 鐵氰化鉀和20 g/L 氯化鈉組成[8];采用D8 Advance 型多晶X 射線衍射儀(XRD,德國布魯克AXS 公司)分析鍍層的擇優(yōu)取向,晶面擇優(yōu)取向的程度用晶面(hkl)織構(gòu)系數(shù)TC(hkl)來表征[9]。
式中,I(hkl)和I0(hkl)分別為電鍍試樣和標準Ni 粉(hkl)晶面的衍射強度,n 為衍射峰個數(shù)(取n = 4)。
采用X-350A 型X 射線應(yīng)力測定儀(中國愛斯特應(yīng)力技術(shù)有限公司)測定鍍層的殘余應(yīng)力。測量方法為側(cè)傾固定ψ 法。ψ 角依次取0°、25.0°、35.0°和45.0°,衍射晶面為(220)晶面,應(yīng)力常數(shù)為-710 MPa/(°),2θ 掃描起始角為139.00°、終止角為128.00°。
采用HVS-1000 數(shù)顯顯微硬度計(上海雙旭電子有限公司)測定鍍層的顯微硬度,載荷100 g,加載時間15 s。每個試樣測量6 次,取平均值。
圖1為不同電流密度下陰極移動對電鍍鎳表面形貌的影響。由圖1可見,電鍍鎳層表面的凹凸不平程度與電流密度有關(guān),電流密度不同,則鍍層中球形顆粒(單一或多個晶粒聚集生長而成)的尺寸和分布均不同。在相同電流密度下,陰極移動使鍍層微觀表面的球形顆粒尺寸增大,但未使鍍層微觀表面的粗糙度明顯升高。在1~7 A/dm2電流密度范圍內(nèi),隨電流密度增大,不管是否采用陰極移動,鎳鍍層的表面粗糙度均降低,但顆粒尺寸的變化趨勢卻不同。對于靜止電鍍(以下簡稱“靜鍍”)來說,隨電流密度增大,鎳顆粒的尺寸逐漸增大;陰極移動電鍍的結(jié)果恰恰相反。這是由于隨陰極電流密度增大,陰極過電位增大,晶核的臨界半徑減小,晶體形核率增大,靜鍍鎳層晶體生長的加快速率大于晶體形核率的增大速率,從而使鍍層晶粒變大。當電流密度達7 A/dm2時,鍍液的濃差極化加劇,陰極析氫隨之加重,更多的吸附氫原子或未完全逸出的氫氣泡占據(jù)了部分陰極表面,不僅阻礙鎳離子的電沉積,而且造成鍍層的宏觀表面有很多針孔、麻點等缺陷。但在較高電流密度下,陰極移動起攪拌鍍液的作用,可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濃差極化,加快鎳離子的傳質(zhì)過程,同時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析氫造成的不利影響,使晶體形核速率大于晶核生長速率。因此,在高電流密度下陰極移動電鍍鎳所得鍍層的晶?;蝾w粒尺寸較小。
圖2為不同電流密度下陰極移動對電鍍鎳表面粗糙度的影響。
從圖2可知,隨電流密度增大,兩種方法所得鍍層的表面粗糙度均降低。在1 A/dm2的低電流密度下,陰極移動電鍍鎳層的表面粗糙度為0.794 μm,遠遠低于靜鍍鎳層的表面粗糙度(1.269 μm);電流密度為4~7 A/dm2時,陰極移動對鍍層表面粗糙度的影響并不明顯,粗糙度均在0.7 μm 左右。鍍層在形成過程中要經(jīng)歷液相傳質(zhì)、表面轉(zhuǎn)化、電子轉(zhuǎn)移以及電結(jié)晶等步驟。其中,在電結(jié)晶步驟,新生的吸附態(tài)金屬原子沿電極表面擴散到生長點進入金屬晶格生長,或與其他新生原子聚集形成晶核并長大,從而形成晶體[10]。由于活化后的基體表面具有一定的粗糙度,初始生長點(微觀臺階、扭結(jié))很多,在較低電流密度下,鍍層的形成受表面擴散控制[11],陰極移動可提高吸附鎳原子的表面擴散速率,并加快電結(jié)晶過程,從而使鍍層表面粗糙度降低;在高電流密度下,鍍層的形成受電荷轉(zhuǎn)移控制,陰極移動攪拌會加快溶液的對流,并降低鍍液的濃差極化,使陰極附近消耗的金屬離子得到及時補充,增強了鍍層的尖端放電效應(yīng),同時也加快離子傳輸和吸附鎳原子并入晶格生長的速率,使鍍層的表面粗糙度略微增大。
圖3為不同電流密度下陰極移動對電鍍鎳孔隙率的影響。從圖3可以看出,隨電流密度增大,鎳鍍層表面的孔隙率均降低,且陰極移動電鍍層的孔隙率均低于靜鍍層的孔隙率。電流密度為1 A/dm2時,鎳鍍層較薄,鍍層的孔隙率均較高,陰極移動電鍍層的孔隙率為0.48 個/cm2,低于靜鍍層的孔隙率(0.64 個/cm2)。電流密度為4~7 A/dm2時,靜鍍層的孔隙率下降趨于平緩,維持在0.18 個/cm2左右;陰極移動電鍍層的孔隙率由4 A/dm2時的0.16 個/cm2下降為7 A/dm2時的0.08 個/cm2,降低了約50%。對于靜鍍而言,低電流密度下盡管陰極析氫并不嚴重,但鍍層很薄,因而孔隙率較大;隨陰極電流密度增大,析氫量和鍍層滲氫量增大,鍍層孔隙率也理應(yīng)增大,但鍍層厚度的增大抵消了析氫的不利影響,表現(xiàn)為鍍層的孔隙率變化不大。陰極移動攪拌起消除濃差極化和驅(qū)氫的作用,所以在相同條件下,陰極移動電鍍層的孔隙率遠遠 低于靜鍍層。
圖4為電鍍鎳的XRD 譜圖。
從圖4可以看出,當電流密度低于4 A/dm2時,鎳鍍層(111)和(200)晶面具有較強的衍射強度,并在2θ為82.3°附近出現(xiàn)基體鐵的衍射峰;電流密度為7 A/dm2時,兩種方法所得鎳鍍層的鐵衍射特征峰均消失,靜鍍鎳(220)晶面衍射強度最強,(111)和(200)晶面的衍射峰銳化,較低電流密度區(qū)(1~4 A/dm2)的鍍層半高寬降低;而陰極移動電鍍鎳的(220)晶面衍射強度相對較弱,(111)和(200)晶面的衍射強度隨電流密度升高而變得更加寬化,且寬化程度大于靜鍍鎳層。這說明隨電流密度升高,陰極移動使鍍層半高寬增大,且大于相同電流密度下的靜鍍層半高寬。由謝勒公式定性評估可知,鍍層半高寬越大,晶粒尺寸越小。因此,靜鍍鎳的晶粒尺寸在7 A/dm2時變得粗大,而陰極移動電鍍鎳的晶粒尺寸則隨電流密度升高而逐漸減小,且小于相同電流密度下靜鍍層的晶粒尺寸。結(jié)果與2.1節(jié)相同,這反映了鍍層厚度和晶體生長過程的變化。當電流密度較低、電沉積時間較短時,鎳鍍層較薄,小于X 射線的衍射深度,故出現(xiàn)基體鐵的衍射峰。而陰極移動加快了離子傳輸過程,改變了鎳的電沉積過程,使鍍層晶粒尺寸發(fā)生如上變化。
圖5為電鍍鎳層的織構(gòu)系數(shù)隨電流密度的變化,該圖可用來解釋鍍層擇優(yōu)取向的變化。對于靜鍍而言,當電流密度從1 A/dm2升至7 A/dm2時,鍍層的擇優(yōu)取向發(fā)生從(111)到(200)再到(220)的轉(zhuǎn)變;而陰極移動電鍍鎳層的擇優(yōu)取向則始終以(200)晶面為主,這說明陰極移動對鎳的電沉積過程產(chǎn)生了影響,不僅影響了吸附氫原子在陰極表面的擴散,而且也影響鎳離子的放電和放電后形成的鎳原子的表面擴散,使各個晶面的生長速率差別發(fā)生變化[11],從而改變了晶體的生長取向。
圖6為不同電流密度下陰極移動對電鍍鎳層殘余應(yīng)力的影響。
從圖6可以看出,隨電流密度升高,靜鍍層的殘余應(yīng)力逐漸增大,陰極移動電鍍層的殘余應(yīng)力先降低后升高。電流密度為1 A/dm2時,陰極移動電鍍層具有很高的殘余應(yīng)力(約為430 MPa),遠遠大于靜鍍層的殘余應(yīng)力(124 MPa),這與鍍層和基體金屬晶格不匹配、鍍層太薄或界面處雜質(zhì)吸附等因素有關(guān)。電流密度為4~7 A/dm2時,陰極移動電鍍層的殘余應(yīng)力在110~240 MPa 之間,與對應(yīng)的靜鍍鎳層相比,殘余應(yīng)力降低,4 A/dm2時為最小(119 MPa),降低了24.0%,在7 A/dm2時降低了14.6%。事實上,陰極移動攪拌對鍍層殘余應(yīng)力產(chǎn)生了兩方面的影響。一方面,攪拌能有效驅(qū)除鍍層表面吸附的氫氣泡,降低鍍層含氫量,從而降低鍍層的殘余應(yīng)力;另一方面,攪拌使鍍液的濃差極化降低,電荷轉(zhuǎn)移過程相對加快,使鍍層的晶格畸變加劇,引起鍍層的殘余應(yīng)力增大,這兩方面的共同作用的結(jié)果決定了鍍層殘余應(yīng)力的大小。在較高電流密度下,陰極移動對除氫引起應(yīng)力降低的影響程度大于晶格畸變引起應(yīng)力增加的影響程度,所以陰極移動電鍍層的殘余應(yīng)力略小于靜鍍層。
圖7為不同電流密度下陰極移動對電鍍鎳層顯微硬度的影響。
從圖7可以看出,隨電流密度增大,靜鍍鎳層的顯微硬度先升高后降低,陰極移動電鍍鎳層的顯微硬度則逐漸升高。7 A/dm2時,陰極移動電鍍層的顯微硬度為330 HV,較靜鍍鎳層的顯微硬度(300 HV)提高了10%。晶體材料的顯微硬度主要受晶粒尺寸、內(nèi)應(yīng)力以及可動位錯密度的影響,也與材料的致密度、純度等因素有關(guān)。通常而言,晶粒尺寸增大和孔隙率提高均會使鍍層顯微硬度降低,而滲氫量和殘余應(yīng)力的增大會使鍍層顯微硬度增大,綜合作用的結(jié)果是使陰極移動電鍍層的顯微硬度在低電流密度區(qū)小幅下降,而高電流密度區(qū)則升高。原因在于:低電流密度下,陰極氫氣析出量與鍍層滲入量相對較少、濃差極化并不嚴重,因而陰極移動對鍍層顯微硬度的影響不大;電流密度較高時,陰極移動攪拌效果顯著,得到的鍍層孔隙率低、組織致密且晶粒細小,因而鍍層具有較高的顯微硬度。
(1) 電流密度為1~4 A/dm2時,相同電流密度下陰極移動對鍍鎳層的孔隙率、表面粗糙度、殘余應(yīng)力和顯微硬度均有一定的影響,但影響程度不大。
(2) 電流密度為7 A/dm2時,與靜鍍鎳層相比,陰極移動使鎳鍍層的孔隙率降低了約50%,殘余應(yīng)力降低了14.6%,表面粗糙度維持在0.7 μm 左右,顯微硬度提高了10%。
(3) 電流密度從1 A/dm2升至7 A/dm2時,靜鍍鎳層的擇優(yōu)取向發(fā)生從(111)到(200)再到(220)的轉(zhuǎn)變,陰極移動則通過影響吸附氫原子的表面擴散、鎳離子的放電和放電后鎳原子的表面擴散,使晶體的生長取向改變,但鎳鍍層的擇優(yōu)取向仍以(200)晶面生長為主。
[1]陳天玉.鍍鎳工藝基礎(chǔ)[M].北京: 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6: 54-55.
[2]MURAKAMI T,UCHIKOSHIKI Y,KOMORI K.Nickel electroplating [J].Transactions of Materials and Heat Treatment,2004,25 (5): 1122-1125.
[3]馮拉俊,樊菊紅,雷阿利.電鍍鎳組合添加劑研究[J].貴金屬,2006,27 (3): 30-34.
[4]周麗,于錦,馬安遠.脈沖電鍍鎳及其性能的研究[J].電鍍與涂飾,2009,28 (11): 5-8.
[5]趙陽培,黃因慧.電沉積納米晶材料的研究進展[J].材料科學與工程,2003,21 (1): 126-129.
[6]張允誠,胡如南,向榮.電鍍手冊[M].2 版.北京: 國防工業(yè)出版社,1997: 317.
[7]金鑫,方小紅,段隆臣.陰極移動速度對金剛石鉆頭電鍍鎳層的影響[J].材料保護,2010,43 (6): 52-54.
[8]張景雙,石金聲,石磊,等.電鍍?nèi)芤号c鍍層性能測試[M].北京: 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3: 58-60.
[9]辜敏,楊防祖,黃令,等.高擇優(yōu)取向銅鍍層的電化學形成及其表面形貌[J].物理化學學報,2002,18 (11): 973-978.
[10]李荻.電化學原理[M].修訂版.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2003: 419-420.
[11]周紹民.金屬電沉積──原理與研究方法[M].上海: 上??茖W技術(shù)出版社,1987: 232,267-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