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慧
[摘 要]《英語課程標準》要求“鼓勵學生通過體驗、實踐、討論、合作等方式發(fā)展聽、說、讀、寫綜合技能”。教師應組織多向、多角度和主動學習的發(fā)展散型教學模式,促進學生的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tài)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素養(yǎng)的整合發(fā)展,形成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充分施展語言魅力
[關(guān)鍵詞]英語;課堂;策略
一、與時俱進的英語課堂
現(xiàn)代英語教學不僅僅局限于教授課本上的東西,而是要通過教課本上的知識讓學生了解這個世界發(fā)生過什么和正在發(fā)生什么。
當新課程理念指導下開展中學英語教學時,教師應該清楚地意識到英語教材只是學生學習英語的基礎(chǔ)、媒介。學生要跟上英語發(fā)展的步伐,提高英語學習的積極性和運用英語語言的綜合能力,這要求教師應有計劃地組織與引導學生走向社會,感受英語語言運用的時代氣息。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中有意識地穿插一些具有濃厚的時代特征的新詞匯,擴大學生的詞匯,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在人教版七年級unit2 Is this your pencil中,教師可以介紹laptop( 筆記本計算機) ,desktop( 臺式電腦) ,palmdesk( 掌式電腦),還可以利用鮮活的語言拉近學生與世界的距離,讓學生能夠通過英語學習了解世界,并增添課堂的趣味性。如講解句型be good at /do well in 時,通過網(wǎng)絡資源,向?qū)W生展示當前最熱門人物,如劉翔、周杰倫等等。
中學英語新教材詞匯量大,題材涉及面廣,不僅涉及藝 術(shù)、科技、音樂、天文地理等知識,還涉及許多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guān)的話題,如健康飲食、肢體語言和未來生活等,而這些課程的設置就正好反映了課程和教學這個問題。
二、英語教學走向生活化
新課程改革倡導聯(lián)系生活的教學策略,目的在于使學生擁有的豐富的直接經(jīng)驗,也進一步強調(diào)教學應緊密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創(chuàng)設盡量真實的語言情境,組織具有實際意義的語言實踐活動。教師作為實施新課程的主體,應學會如何巧妙自然地寓英語學習于生活體驗之中,從“拓展知識”轉(zhuǎn)向“回歸生活”。
三、充滿創(chuàng)造力的導入
當教師走進教室,千篇一律地對學生說“Class begins”“Good morning ,teather” “Good morning ,students”時,讓學生覺得一節(jié)枯燥的英語課又開始了。其實,教師完全可以換一種方式,如說“Nice to meet you,boys and girls”“Are you ready for your English class”等。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引人入勝的導入,新穎的開場是吸引學生學習興趣的良好開端,教師應注意不斷更新課堂導入。
四、英語教學必須“以人為本”
樹立主體意識、造就獨立人格已成為現(xiàn)代國際教育思想變革的一個重要標志。在各個教育領(lǐng)域,人們越來越強調(diào)“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方法。人們意識到對學習的最終結(jié)果起決定作用的是學習者本人,任何成功的教育必須充分考慮到學習主體的個性特征。
人們越來越意識到學習者之間存在差異。學習者并非可塑的泥土,可由教師任意捏成其他的東西。學生各自有獨特的性格、動機和學習風格,這些特征都影響他們在課堂上的表現(xiàn)。教師的職責一是教學生知識,二是教學生如何獲取知識,即培養(yǎng)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一是“魚”,二是“漁”,“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外語教學的過程中,“漁”就是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調(diào)動學生學習外語的主觀能動性,培養(yǎng)學習者的學習策略和學習方法,這遠比簡單地“授人于魚”重要得多,對學生也有用得多。為此,教師在英語教學的雙邊活動中還必須重視思想道德素質(zhì)教育,重視科學文化素質(zhì)、心理素質(zhì)、創(chuàng)新精神的培養(yǎng)。
責任編輯 一 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