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桂華近作長篇小說《紅船》秉承現(xiàn)實主義創(chuàng)作原則,以家族敘事方式講述了“一條江,一條船,一個女人的愛恨情仇,演繹著祖居桂林三大家族的沉浮興衰和一座城市的起起落落,在愛戀與仇殺、善美與丑惡的碰撞中,展現(xiàn)那個時代的精神和特色,以及真實的人性、人生,還有人們的理想、追求和信仰,滄海桑田百年巨變”的故事。小說從人性角度刻畫出不同類型的女性形象,表現(xiàn)了社會文化轉型期深刻復雜的家族文化和人性矛盾,著重以“紅船”為理想符號象征、以“漓江”為社會文化空間載體、以名為漓江的女人命運為線索,展開女性從附庸到麻木再到覺醒的意識裂變過程。
一、“沉默羔羊”:
作為傳宗接代工具的女人命運
美國著名文化思想家伊安·艾斯勒在《圣杯與劍》中指出:史前時代,原始人崇拜的圖騰雕像是雌雄同體的“偉大女神”。原始社會存在著一個男女兩性伙伴合作的組織形式。在中國古代,有女媧伏羲連體交尾圖,同樣說明了人類原初的完美狀態(tài)是兩性和諧統(tǒng)一的。但當人類進入男性“菲勒斯”中心主義時代,人是“上帝照著自己的形象制造出來的”:“耶和華上帝用地上的塵土造人,將生氣吹在他的鼻孔里,他就成了有靈的活人,名叫亞當……,耶和華上帝說:‘那人獨居不好,我要為他造一個配偶幫助他。……于是,耶和華上帝就用那人身上所取的肋骨造成一個女人?!雹?這一人類起源說中,女人只是男人的一根肋骨而已。在幾千年的男權社會中,女性逐漸喪失了其作為“人”的主體性。換言之,“人”其實只是“男人”,而人類繁衍發(fā)展不可或缺的“女人”,其存在的意義僅限于“男人的一個客體”作為附庸而存在。在中國封建社會中,確立了男尊女卑的性別秩序,女性長期處于政治經(jīng)濟上的受壓迫、受排擠地位,精神心理上的被壓抑、被扭曲的狀態(tài)?!芭缘臍v史是被壓抑、被扭曲、被物化的歷史,女人在強大的男權文化的統(tǒng)治與遮蔽中,也逐漸地將這種外在的強制性規(guī)定內(nèi)在化、心理化,從而心甘情愿地扮演社會為她規(guī)定的角色?!雹?女性在男權社會中長期處于沉默失語的、被歷史所遮蔽的、社會文化缺席者的歷史地位。
在《紅船》故事結構與人物構成中,就存在著這樣一個恪守封建禮教、傳宗接代的妻妾群體,如“沉默羔羊”一般,她們認定女人就是天經(jīng)地義地洗衣做飯、生兒育女、伺候男人,除此之外別無他求。但這些觀念究竟是如何造成的,則并非女人自己,而是有著更深的緣故。小說開篇即言:“黎志遠的第九個老婆終于懷孕了?!边@似乎是對故事邏輯起點和矛盾沖突緣由的一種心理暗示:男人對女人、丈夫?qū)ζ捩幕拘枨蠛徒K極需求,由此揭開男權文化強勢與女性附屬地位弱勢的反差和矛盾。繼而以浮光掠影的筆墨敘述了“這一年,黎志遠三十二歲。從他十四歲娶第一個老婆到三十二歲的十八年間,黎志遠總共娶了九個老婆,平均兩年一個”③ 的傳宗接代的家族歷史。這十八年間黎志遠娶了九個老婆,有八個是一閃而逝的符號式形象,甚至連名字也不為人知,其原因就是沒有能夠生兒育女。在黎志遠眼里,這些女人連生殖工具都不是。封建禮教下的夫妻關系并非愛情與家庭感情,有的只是男性對女性、家長對家庭、主子對奴仆的征服和支配。唯一殘留在黎志遠記憶中的僅是初次交歡的欲望發(fā)泄印象而已。這九個老婆對他而言,只有兩個工具價值:一是生育工具,一是性交工具。除此之外,別無其他。這些無法傳宗接代的女人命運其實早已設定:死亡、逃亡、休妻,最好的結果也不過是頂著妻妾之名而實則只剩軀殼。她們對于黎志遠而言的唯一價值,就是他有權力、有理由繼續(xù)納妾,直至能夠生兒育女為止。黎順舟對兒子黎志遠說:“今后不管什么樣人家的女子嫁給你,你的任務只有一個,就是生兒子!……你只管吃只管喝只管跟女人睡覺,給我扎扎實實地睡出幾個大胖小子來。”④ 家族文化核心的“不孝有三,無后為大”這種封建傳統(tǒng)婚姻“香火”觀念在黎志遠及其世人眼中,女人只是男人的性工具和生殖工具罷了??梢娺@種男尊女卑的封建意識并非是女性一廂情愿,也并非僅僅是男性的強勢所在,而是幾千年根深蒂固的封建制度設置與宗族文化傳統(tǒng)積淀的結果。這些女人正是在這種封建傳統(tǒng)觀念的壓迫下窒息,有的無聲無息地消失。女人在男權社會中,作為“人”的意義是不存在的,只是作為工具、附屬、奴仆符號而存在。從出生到死亡,女人身份就烙印在其身心上,受壓迫、受欺凌而導致麻木不仁、逆來順受,正如西方女性主義創(chuàng)始人西蒙波娃所言:女性并非天生的第一性,而是后天生成的“第二性”。男尊女卑,性別歧視是封建專制制度造成的歷史現(xiàn)象。因此,女性解放、男女平等、女性主義的話題應該放置在人類解放、人性覺醒、文化自覺、精神自由的大背景中來認識。中國作家張煒說過:“沒有精神自由的時代,就不會尊重人,尤其不可能尊重女性?!?/p>
二、“無可奈何花落去”:
小桂紅女性悲劇命運
小說中小桂紅是一個個性鮮明、鮮活生動、美麗妖嬈的女性形象。雖然她身份低下,流落歡場,但卻能夠保留其對于精神自由的期望和理想追求。她不僅能歌善舞,“一曲《漢宮秋月》彈得凄婉悲涼、如泣如訴,讓人肝腸寸斷”,淺斟低唱之時,她就有了惺惺相惜的紅顏知己。“小桂紅彈琴他吹簫,小桂紅寫字他畫畫,互相配合,非常默契”⑤, 能歌善舞,琴棋書畫,自然有著藝術交流間的精神追求;而且在男女感情之間期望愛情和友情,由欲望上升至希望。在與畢必果交往的耳濡目染之間,“畢必果順從地坐在小桂紅對面的一張椅子上,如此面對面地聽她彈琴,心里忽然有一種無法言說的感動。他喜歡她彈琴時那種專注的神情,那種令人如癡如醉的身姿,還有那種悠揚、哀怨、如歌如哭、如泣如訴的琴聲。一個彈得十分投入,一個聽得熱淚盈眶?!雹?她作為妓女地位卑下,受人歧視;但她也和平常人一樣有對愛情的追求,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她雖然被命運作弄、世人歧視、社會壓制,但她朦朧意識到不能放棄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必須執(zhí)著頑強地活出自己的人生,力圖擺脫不可逆轉的悲劇性命運。但她最終被戕害,正說明了個人無法抗拒幾千年封建禮教及其世俗傳統(tǒng)的巨大力量。作品對小桂紅賦予同情而憐憫的描寫,甚至把小桂紅所有的性愛細節(jié)都刻畫得細致入微、淋漓盡致。特別是小桂紅和優(yōu)三爺?shù)某鯂L禁果時的情境表現(xiàn),生動細膩,體貼入微。同時也在對小桂紅和其他幾個男人的情感糾葛中表現(xiàn)出女人獨特、復雜、矛盾的心理和情感,在一定程度上說,揭示這一異于人性泯滅的家庭場景中的特定歡場情景中,竟然還能保留那么一絲人性的閃光與朦朧悸動的女性意識。
在中國古代文學作品中,人文精神和文學人性的價值取向始終將特定情境中的妓女形象作為表現(xiàn)與歌頌對象,其原因固然有文學追求自由、理想、獨創(chuàng)性及其強烈的批判意識和超越意識外,更為重要的是妓女作為最下層社會和最底層的女人幾乎是異類、邊緣人、多余人,除其悲劇性遭際值得同情和憐憫外,更在于其身心的糾結和更為內(nèi)在的情感傳統(tǒng),其行為思想撇開所謂世俗觀念而論,具有一定意義上的反叛性和深層人性。如王書奴所言:“娼妓不但為當時文人墨客之膩友,且為贊助時代文化學術之功臣?!雹?在封建專制社會中,現(xiàn)實中的落魄士子、風流文人也只有在妓女身上才能尋找到一絲自由愛情的想象和失落人性的記憶;在文學作品中,往往將之作為現(xiàn)實補償、心理慰藉、意象移情、理想象征的一種符號載體。
但無論現(xiàn)實還是文學,遵循生活規(guī)律與人物形象邏輯并非僅僅是現(xiàn)實主義文學所為,任何文學作品莫一例外。特定語境和情境中的小桂紅悲劇性命運,其實既為社會世俗所致,也為人物身份、形象性格邏輯和封建傳統(tǒng)文化所致。一旦小桂紅將理想轉化為現(xiàn)實,一旦她對心上人動了真情,必然擺脫不了不可避免的悲劇性命運??蓢@的是,不僅老鴇竭力破壞,挑撥離間,而且她所衷情的尤三爺在金錢面前也開始動搖。在這樣的逼迫下,她“眼前茫茫,腦袋空空,四周漆黑”,“無論什么樣的男人,不分老少,不管貴賤,瞎子、聾子、瘸子、跛子,只要交上一根金條就可以和小桂紅在大紅苑過夜?!雹嘈」鸺t真心所愛的第一個男人,才是迫使她真正走向妓女之路的誘因,是將她推向悲劇性命運的黑手。
朱光潛指出:“悲劇之產(chǎn)生主要正在于個人與社會力量抗爭中的無能為力?!雹?小桂紅生活在一個男權社會里,一切都為男人所擁有,女性卻一無所有。她們沒有能力與男人抗爭,除非以死抗爭,也正是這種無能為力和無可奈何導致了她的悲劇?!耙悦篮玫纳眢w取悅于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職業(yè),也是極普遍的婦女職業(yè)。為了謀生而結婚的女人全可以歸在這一項下。這也毋庸諱言——有美的身體,以身體悅人;有美的思想,以思想悅人;其實也沒有多大分別。”⑩ 小桂紅只有認命。“一只長尾喜鵲從窗口飛過,留下一串歡快的叫聲。小桂紅目光追隨喜鵲,落到高墻外面的一棵苦楝樹上。喜鵲還沒站穩(wěn)身子,突然飛來一只大烏鴉,喜鵲被嚇跑了,烏鴉立在枝頭上,沖著窗口“哇”地叫了一聲……就在這時候,五道院的大門打開了,金媽親自領著畢必成走上樓來?!?1她所愛戀依托的畢必果的親哥哥畢必成親自送來了一瓶了卻她性命的毒汽水。從某種意義上,小桂紅所愛的第二個男人也是扼殺她生命的男人?!盁o可奈何花落去”,小桂紅像花朵一樣,無可挽回地枯萎下去,直至被摧殘而凋零。小桂紅就是一曲無言的挽歌。
三、“漓江春水綠悠悠”:
漓江女人對理想愿望的追尋
名為漓江的女人是整部作品中線索式的人物,同時也是從自發(fā)走向自覺的女性意識覺醒的形象。作品以漓江女人的傳奇性人生展開其艱難曲折的成長歷程,凸顯家族文化及其家族復仇中人性自覺和文化反省的意義。作為黎家“千呼萬喚始出來”而又歷經(jīng)磨難的漓江,在招致家庭變故、家族存亡、家產(chǎn)殆盡的危難時刻,她的一舉一動,無不與黎氏家族命運息息相關。漓江的命運就是黎家家族的命運。“女孩怎么?。颗⒕筒皇侨税。哭k!一樣辦!我是黎家的頭孫女哩!”12作為女人必須要有所擔當,作為“長孫女”更應該有擔當。她自小受到家庭疼愛和家族寵愛,養(yǎng)成獨來獨往、自由任性的獨立個性;她從小就與男孩子一樣進入私塾讀書,培養(yǎng)她知書識禮、勇于擔當?shù)呢熑我庾R;家庭家族變故,將她推向矛盾沖突旋渦,推進了她思想意識的成熟,加速其成長過程。在她幼小的心靈中早已鋪開了一幅新的生活圖景,孩童有著更為寬廣的理想天地;她不再遵循女人紡織、女紅、燒飯、洗涮的生活模式,她有著對家族事業(yè)繁榮昌盛的憧憬;她更有自己的主見和想法。這種性格在小小年紀時就顯露出來:“奶奶,我沒有胡說,那張椅子是媽媽坐的,葉子又不是媽媽,她坐那兒不合適?!薄拔覌尣辉诹耍沂撬拇笈畠?,女兒坐媽媽的位子不是更合適嗎?……”13這些以小見大的爭執(zhí)對話,勾畫出漓江富有個性的性格,成功塑造這一頗具人性和女性意識的人物形象。
更為重要的是,漓江的使命感、價值觀、人生觀與時代風云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她的命運不只是個人命運,也不僅僅是家族命運,而具有了更為深廣的社會時代特征和更為廣闊的歷史文化內(nèi)容。她的那段傳奇性跨國愛情故事,盡管有著社會時代環(huán)境及其家族文化影響導致的重重阻礙,但她還是喊出了“我的婚姻我做主”,發(fā)下了“父仇未報,我漓江終身不嫁!”的誓言。她與日本人小村茨郞在求子灣相識、相知到相愛,愛得那么純情,愛得那么熱烈。可在民族大義面前,她毅然決定放棄自己的愛人,放棄小愛而成就大愛。那個住過革命黨人的西廂房也一直是她崇尚和敬仰的地方,無形中也是推進她成長和成熟的引路人。漓江所不懈追求的不僅僅是個人幸福、愛情自由和精神解放,也不僅僅是男女平等、女性解放、女人當家作主,而是將其融入社會時代大潮中,自覺擔當起民族國家大任。漓江作為一滴水易于蒸融、消逝,但融入漓江、長河,她就真的成為漓江了。父輩為她的出生而打造的紅船,真正成為她生命和理想的表征,在漓江上揚帆起航。
世界有十分美麗,但如果沒有女人,將失掉七分色彩——世界因女人的存在而美麗。龔桂華的《紅船》也因《紅船》的女人的存在而美麗著。小說選取了不同性格、不同結局女性的故事。這些女性用自己的傳奇人生譜寫了一首首動人的樂章。她們的傳奇人生,能讓我們從一個全新的視角去審視人類的另一半,從而得以審視整個人類、整個世界。同時,他給予新時期女性的需求,那就是在男性主宰這個世界的背后,她們在覺醒,她們也在逐漸尋找自己的發(fā)展空間。女人有十分美麗,但如果遠離社會,將失掉七分內(nèi)蘊。女性要獲解放首先就必須重回社會,在社會中有獨立的經(jīng)濟地位和被確認的社會身份,而不再是男性的依附產(chǎn)品。
龔桂華《紅船》因漓江、紅船、女人而譜寫出動人的樂章。江河湖海有千條萬條,漓江是最美麗的一條江;漓江上的大船千只萬只,紅船是最漂亮的一只;桂林女人千千萬萬,漓江是女人中最美的一個。漓江女人的傳奇人生,能讓我們從家族敘事故事中反思家族文化盛衰;漓江上的一個個女性命運,也讓我們思考女性意識覺醒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注釋】
①《圣經(jīng)》(Holly Bible),2、3頁,中國基督教協(xié)會1995年版;
②韓曉晶:《復蘇的性別———后新時期女性主義小說探索》,載《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研究》1999年第9期。
③④⑤⑥⑧111213龔桂華:《紅船》,1、4、192、192、184、266、89、120頁,人民文學出版社2012年版。
⑦王書奴:《中國娼妓史》,191頁,三聯(lián)書店1988年版。
⑨朱光潛:《悲劇心理學》,張隆溪譯,108—109頁,人民文學出版社1985年版。
⑩張愛玲:《談女人》,見《張愛玲全集:流言》,71頁,大連出版社1996年版。
(熊素玲,桂林師范高等??茖W校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