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福
摘 要:農(nóng)村初級中學的學生,有一半以上的學生學習基礎(chǔ)較差,繼而厭煩讀書,從家長、學生和教師三個方面談了學生厭學的原因。
關(guān)鍵詞:家長溺愛;學生厭學;私心
隨著義務教育的推進,寄宿制學?!皟擅庖谎a”的實行,學生入學率、鞏固率提高了,但是,農(nóng)村初級中學的學生厭學現(xiàn)象卻很嚴重。筆者當了十多年的班主任,對學生厭學情況有所了解??偨Y(jié)了一下,造成厭學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家長溺愛造成
計劃生育實行后,一對夫婦有一個或兩個孩子。家長特別溺愛子女,舍不得讓自己的子女受半點的委屈,希望自己的子女健康、快樂。至于孩子的前途,家長們認為:有田種莊稼就有飯吃了,沒錢用就去外出打工掙,書讀不讀都無所謂。農(nóng)村學生的家長大多是農(nóng)民,他們視野狹窄,沒有意識到社會競爭的激烈,他們順從孩子的意愿,并希望孩子早些成家立業(yè),在學校學不到知識,找媳婦回家也不錯,所以,農(nóng)村學生談戀愛,不學習,家長也不教育,而是任由發(fā)展。家長們認為:書可多讀,也可少讀,都能找到飯吃。農(nóng)村家長們安于現(xiàn)狀,淡泊名利,隨遇而安的思想多多少少會影響到他們的子女,因而造成學生厭學。
二、學生自己造成
農(nóng)村初級中學的學生,有一半以上的學生學習基礎(chǔ)較差,他們厭煩讀書,看到書本就頭痛,聽到上課的鐘聲就心煩,看到要求嚴格的老師就生氣。部分學生課堂上不是睡覺,就是靜坐,要么就是擺龍門陣,擾亂課堂紀律。他們根本不去思考自己的未來,更不會去考慮自己的父母今后的生活,每天只想著自己眼前如何能吃好、穿好、玩好。這正如大教育家孔子所說的“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睂@類學生,教師激他不怒,啟他不發(fā),授他不受。老師放松他們,他們更放松自己。久而久之,他們就成了厭學群。
三、教師私心造成
對學習成績差,思想壞,行為散的學生,教師常常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教導他們,但是,這些學生常常誤解老師,認為老師這樣做是在為自己作秀,于是左耳聽,右耳出。他們錯誤犯多了,教師難免要狠狠懲罰他們,受到老師的懲罰后就承受不了,他們就會反擊老師,老師被學生打,教師出于正當防衛(wèi),不小心打到學生的話,學生家長將教師告到有關(guān)部門或法庭,教師就要受到一定的經(jīng)濟處罰和行政處罰。于是,教師心里不是滋味,覺得好心沒有好報,不值得,干脆放棄,任其發(fā)展。教師們怕惹事,也惹不起學生家長,于是教師對那類學生就放之任之。結(jié)果,那類學生就成了厭學群、搗蛋群。
(作者單位 貴州省福泉市地松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