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北
顧先生嗜書如命,廣泛搜求,既出于私愿,也源自公心。他在《中國史料的范圍和已有的整理成績》中說:“我從有知識起,處于一起巨變之中,就想搜集資料,保存這一個偉大時代的史實。民國初年,我在大學讀書。每天散課后,走上街頭,總愛在地攤上尋尋覓覓。北京是全國的政治中心,地攤上這類東西特別多……在這里,可以看到維新運動、民教相仇、辛亥革命、洪憲帝制、張勛復辟、軍閥混戰(zhàn)、官吏橫暴、政黨斗爭、反動會道門欺騙活動等史實。這些資料,經(jīng)不起天天搜集,到我四十多歲時已占滿了三間屋子。”
1953年秋,蘇州曹叔彥病故謝世。曹系一代經(jīng)師,其大量藏書于身后不得合適去處。1954年春,顧先生邀朋友與陳子展、胡厚宣等同往曹家,并對諸友說:“曹先生家的書,你們要的我就不要,你們不要的統(tǒng)統(tǒng)歸我。因為考慮到你們不要我再不要,這些書大概就要賣給造紙廠化漿去了?!鳖櫹壬诵匈I了5000冊書。
一次就買下5000冊書的顧先生,有時候一次僅買一本。在蘇州,某回走進舊書店來春閣,見到一本《桐橋倚棹錄》。他知道此書已“沉沒百年”,不期而遇,當然是要買回家中。
顧先生聚書,有得意時,也有窘時。一日晚間,他與鄭振鐸進一家舊書鋪,看到一部《春秋左氏古經(jīng)》,顧先生花兩元多錢買下。鋪主問:“還有一部毛奇齡的《春秋毛氏傳》,要嗎?”顧先生未打算多買,搪塞說:“要買《春秋毛氏傳》,不如買毛奇齡的全集好了?!彼隙ㄟ@個書鋪不會有毛氏全集。不料賣書人說:“這里正有一部全集,可以看看?!边@部書一向價高,北京市價100元,蘇州圖書館剛進的一部是80元。顧氏買不起,說:“我過一天來看吧?!币馑际遣粶蕚滟I。鋪主說:“書就在這里,看看也好?!庇谑悄贸鼋o顧先生看。顧先生要脫身,又不想傷體面,就說:“我是不出價的,至多不過50元,你們不賣就算了?!彼詾榇巳^不會有50元的價錢,正要走,只聽一聲“賣給你了”,猶如晴天霹靂。為不失面子,顧先生只好買下。
(呆蟲摘自《深圳商報》2012年11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