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開東
有一天,和幾個好朋友聊天。我們不約而同地想到,作為老師,我們最應該給高中生什么?或者說,高年級的孩子最需要的是什么?
結(jié)果,我們的觀點驚人一致:我們一定要給孩子方向感。
別看高中孩子長得那么高,那么壯,其實,很多孩子的心智都不成熟,相當多的孩子,從來沒有想過,為什么讀書。更多的孩子從來沒考慮過,對自己的人生有一個規(guī)劃。他們讀書只是一種習慣動作,或者說是一種規(guī)定動作。
很多人把大學當做自己最終的避難所;但大學只是一個干癟的目的地,大學之后呢?誰也沒有好好想過,車到山前必有路吧。只能摸著石頭過河,走的只能是中國特色的學生之路。
現(xiàn)在,不少高校都出現(xiàn)了專業(yè)讀書人,他們一輩子都在學校里讀書,讀到頭發(fā)花白,也不愿意融入社會。他們啃老,他們過著學生生活,他們唯一的工作,就是活在校園中讀書。除了讀書,他們什么也不會,也不想會。最終,他們都成了兩只腳的書櫥。因為沒有方向,干脆就停下不走。這樣的人,無論對家庭社會,還是個人,讀再多的書,又有什么用呢。
老師在功利主義教育之下,成為分數(shù)的“拜物教”。但無論如何,在可能的情況下,還是要盡可能地告訴孩子,他有什么樣的天賦和才能,他可能更適合于什么樣的工作。也許,我們不經(jīng)意的一句話,電光石火的一剎那,就給了孩子方向感,從此,他們的世界就被打開了,身上的正能量和小宇宙爆發(fā)了。
最要命的是,老師不是沒有這個意識,而是沒有這個水平,甚至連自己也沒有方向感,隨波逐流,得過且過。
自己沒有的東西,不可能給得了別人;自己沒有方向感,不可能給別人引路。這是禿子頭上的虱子。每個有良知的老師,可能都要問問自己:我們能夠給孩子什么?
為什么要給孩子方向感呢?科學家的一個實驗,把道理闡釋得淋漓盡致。
“想象一下,你手里有一張足夠大的白紙?,F(xiàn)在,你的任務是,把它折疊51次。那么,它有多高?”
絕大多數(shù)人認為,51張紙簡單地疊在一起,不過是小半本書的厚度。那么,一張白紙折疊51次,大不了厚度會有一張桌子、一棟樓那么高;少數(shù)人認為有一棟摩天大廈那么高。其實,折疊51次的紙張,恐怖到了極點,它的真實厚度超過了地球和太陽之間的距離。
為什么折疊51次的白紙能達到那么恐怖的厚度呢?
道理很簡單。51張紙疊加在一起,不過是沒有方向感事件的疊加,是猴子掰的51支玉米。他們之間沒有一以貫之的聯(lián)系,產(chǎn)生不了量變到質(zhì)變的合力。
而一張紙的51次折疊,每一次折疊都朝向同一個方向,因而爆發(fā)出驚人的能量。
學會給孩子方向感,你就等于給了他一輩子最大的正能量。
編輯 王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