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凱博士
從中醫(yī)角度來說,夏季是屬火的季節(jié),會因為火性的炎熱而發(fā)生一系列的疾病,例如口腔潰瘍、汗多或是無汗、脾胃不和等等不適。面對這些問題,您不必著急,可以試試我們給您提供的方法。
口腔潰瘍,掐按少海和然谷
五臟中心對應火,所以這個時候容易發(fā)生心火亢盛的疾病,如很多人特別是女性朋友經(jīng)常會在這個季節(jié)長口瘡,嘴里的潰瘍一個接一個的長,疼痛難忍不說,還會嚴重影響工作和生活,這時不妨掐幾下少海穴和然谷穴。
穴位:少海穴在肘橫紋和肘尖之間的凹陷中,經(jīng)絡中屬于手太陽心經(jīng)的合穴;然谷穴在腳的內(nèi)側面,用手順著內(nèi)踝骨向斜前方大約2厘米的地方會摸到一塊突起的骨頭,骨頭下面的凹陷就是然谷穴的位置,它是足少陰腎經(jīng)滎穴。
操作:用拇指掐按兩穴,直到有酸脹的感覺。每天可多次操作,不拘時。
功效:清心瀉火,交通心腎。
嘔吐、腹瀉,灸神闕
夏天天氣炎熱,人們都喜歡吃生冷寒涼的瓜果,當時覺得很舒服,但時間久了,腸胃就容易受寒,出現(xiàn)嘔吐或腹瀉等消化系統(tǒng)疾病,最簡單的辦法就是買根艾條自己灸神闕穴。
穴位:神闕穴,就是肚臍中央的地方。
操作:買一根清艾條,點燃后對準肚臍熏烤。艾條距離肚臍大約3~5厘米,灸的時候可上下移動,直到腹中有熱感為止,大約3~5分鐘,每日一次。注意夏季天熱,癥狀緩解之后就可以停止艾灸了。
汗出過多,點按合谷、輕揉復溜
夏天到了,氣溫高人就容易出汗,適當?shù)某鳇c汗對人體有益,可以通過汗液帶走體內(nèi)的代謝廢物,但是出汗過多就得注意了,如果沒有面色蒼白、體溫下降等嚴重癥狀的話,可以試試下面兩個穴位。
穴位:合谷穴和復溜穴。合谷穴就在虎口的位置,食指掌骨的中點處;復溜穴在小腿內(nèi)側靠近腳踝的地方,先找到內(nèi)踝尖和跟腱的中點,再向上三橫指就是復溜穴的位置。
操作:先將拇指指尖立起,用力點按合谷穴2~3分鐘,局部出現(xiàn)明顯酸痛感;再用拇指指腹順時針輕揉復溜穴3~5分鐘,也要出現(xiàn)輕微酸脹感;注意合谷要重點,復溜要輕揉。
心煩失眠,點按神門、大陵
夏季天長夜短,晚上睡個好覺不僅對第二天的工作很重要,而且從養(yǎng)生上來講也是不可缺少的。如果您真的失眠了,可以嘗試點按神門和大陵穴。
穴位:神門穴在手腕內(nèi)側,腕橫紋靠近小指的一端可以摸到一個圓圓的小骨頭,骨頭靠里的凹陷處就是神門穴的位置;大陵穴也在手腕內(nèi)側,腕橫紋的中點就是本穴。
操作:將一手拇指指尖立起,用力點按另一手腕橫紋上的神門和大陵穴,每個穴位點按各一分鐘,直到出現(xiàn)酸脹感覺,左右交替做三次。
保護心臟,常“呵氣”
在人體五臟中,心應夏季,保護心臟可?!昂菤狻薄O扔帽亲娱L長地吸一口氣,然后徐徐地用口“呵”出(即發(fā)“呵”字之音)。反復用鼻吸氣,用口呵氣,但最好別讓自己雙耳聽到“吸”、“呵”的聲音,只是意念發(fā)音而已。如果心臟有病,應大“呵”三遍,呵氣的時候,兩手交叉按在頭頂,可減輕心煩燥熱的癥狀。
另外,夏季要以“清”為主,飲食清淡、環(huán)境清涼、情志清醒,這才符合中醫(yī)“夏長”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