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年,李剛
摘 要:新聞采訪作為新聞學中一個重要的內(nèi)容要素在我國已經(jīng)歷了幾十年的探索和發(fā)展,并逐步形成了一套較為成熟的體系。近些年,有些學者在對新聞采訪的定義研究中又提出了“互動交換”說和“雙主體說”,筆者對此提出了不同看法,從新聞采訪的定義、本質(zhì)以及實踐幾個方面進行了批駁論述,并分別針對互動說、交換說、雙主體說的片面性和矛盾點一一進行了反例論證,最終本著科學精神,探討性地提出了新聞采訪的最本質(zhì)特征就是按照唯物辯證法的要求,去認識和采集重要的(即有價值的)新聞材料。
關(guān)鍵詞:新聞采訪;互動交換說;雙主體說;采訪實踐
中圖分類號:G21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3)06-0130-02
筆者在從事新聞工作實踐和理論鉆研方面,學習了幾部教科書,發(fā)現(xiàn)針對新聞采訪的的定義多種多樣,恕筆者孤陋寡聞,不揣冒昧,仔細搜羅梳理,大致進行了歸類。
一、當今學術(shù)界對新聞采訪的定義的三類趨向
(一)“素材搜集”說
國內(nèi)多數(shù)學者定義新聞采訪是“新聞工作者為搜集新聞素材所進行的活動?!?此說優(yōu)點是簡單明了,目的明確。不足之處是采訪主體界定偏窄。因為非新聞工作者也能作為主體進行新聞采訪,尤其近幾年互聯(lián)網(wǎng)的不斷普及,微博、微信等自媒體迅速發(fā)展,如微博爆料,電話爆料、讀者來信、宣傳部門、學校實習等都可能進行采訪工作[1]。
(二)“調(diào)查研究”說
此定義認為新聞采訪是“新聞工作者為搜集素材向客觀事物進行的帶有特殊性質(zhì)的調(diào)查研究活動” ,此說優(yōu)點是強調(diào)采訪主體的理性認識(調(diào)查、研究),缺點是除同上“1”說外,忽視了素材研究貫穿于整個采、寫過程,寫作時尤顯重要,而采訪時更注重于調(diào)查和搜集素材[2]。
(三)“互動行為”說
近年來,學者漸漸傾向于從人際互動的角度理解新聞采訪為一種對話,一種人際溝通,一種互動行為。認為是“新聞采訪者在新聞場域內(nèi)圍繞新聞事實所作的一種透過信息的互動行為?!边@一觀點國外早已有之。
一直以來,筆者在思考上述的第三種觀點,尤其是看到某部《新聞采訪與寫作》的巨著對這一觀點大力贊同。該書作者認為,新聞采訪的實質(zhì)是互動交換的。即新聞采訪(尤其是正面采訪)=社會交換——采訪者與被采訪者——資源互換各取所需。采訪者得到了信息,通過大眾傳播,提高了收視率、收聽率、讀者群,也增加了廣告收入。而被訪者提高了知名度和美譽度。還有社會地位以及其它收獲。當然負面報道可能要完成交換就得改變采訪方式(如暗訪、抓拍、跟蹤報道對象)。要完成新聞采訪的交換行為,采訪者主要要和采訪對象達到心靈溝通,情感交流,以情動人,彼此建立信賴和友誼[3]。
對于新聞采訪的實質(zhì),這部教科書上總結(jié)的以上觀點,本人不敢十分茍同?,F(xiàn)在不揣冒昧,一一粗析一下。
二、互動說、交換說均存在明顯片面性
(一)互動說
作者在本節(jié)開始談?wù)摱x時,就承認這個定義外延太寬泛,因為任何人的對話和交流、聊天都是互動行為,這時候又將互動說拿來說成是新聞采訪的本質(zhì),前后自相矛盾;且將采訪對象限定為人,那其它的采訪行為方式不存在互動(如沒有對話對象時,記者的現(xiàn)場記錄、觀察,暗訪,偷訪、偷拍等等)又如何解釋(實際上是作者縮小了概念的外延)。這里不得不多說幾句:許多教科書給人造成了誤區(qū),以為新聞采訪的主要工作或者說主要內(nèi)容就是采訪者和采訪對象之間的互動,對話、溝通,這樣就出現(xiàn)了本書下面的雙主體說,也就形成了一些教科書在討論新聞采訪的內(nèi)容時把其主要精力、主要篇幅放在如何和采訪對象的交流、溝通上。請注意,這里的采訪對象是指人而不包括事。甚至將新聞采訪常用的方式、方法歸結(jié)于對訪談對象的問、聽、看、記上面,這實在是天大的荒唐。
我們說,新聞采訪不僅僅是對話、互動行為。采訪采訪,是既采又訪,采是采集,是搜集素材,訪是訪談也是收集材料,但采訪不限于訪談,不等于訪談。首先,新聞的定義是對新近發(fā)生的、正在發(fā)生的,將要發(fā)生的事實(事件)的報道。新聞采訪的出發(fā)點是新聞事實(事件)的發(fā)生、出現(xiàn),沒有事實(事件)發(fā)生,新聞采訪無從談起,就更用不上采訪人(實際上也不存在事實(事件的)當事人和相關(guān)人員)。事實(事件)是前提,是基礎(chǔ),采訪在其次;第二,新聞采訪是一個綜合的、復雜的活動。新聞事實(事件)的發(fā)生情況不一,千變?nèi)f化,具體采取什么形式、方法進行采訪,那完全要根據(jù)實際情況和報道需要來決定(如采取訪談還是運用其它方式)。新聞采訪的方法很多,記者既可以進行訪談,又可以采取收集資料(事件原始記錄如錄像、錄音、文檔等),直接觀察、考察事實(事件)現(xiàn)場(如蹲點、調(diào)研),甚至親自體驗感受事實,(如記者到奧運會現(xiàn)場、神七發(fā)射場體驗,如暗訪、跟拍等),還可以采取民意測驗、統(tǒng)計分析等手段,也可以利用積累的歷史資料進行報道(如改寫新聞等),訪談僅僅是采訪的一種形式,當然也是最基本最常用的一種方法。許多情況下,采訪不一定進行訪談也能進行報道,甚至有時比訪談效果更好(如抓拍、暗訪)??梢赃@樣說,采訪不一定就是訪談,但訪談一定是采訪;訪談是采訪的一種手段(方式),但不是報道的唯一手段(方式);第三,從新聞報道實踐來看,許多消息、專題、紀錄片沒有訪談內(nèi)容(甚至沒有一句同期聲),同樣傳播效果很好。為什么要強調(diào)這一點呢,是因為概念的模糊會造成對知識理解上的錯誤。(就像有些不懂新聞學的老師給學生講授《電視策劃與編導》課程,平時模擬實驗和期末考試時都以主持人或者現(xiàn)場記者采訪當事人為主要內(nèi)容,她以為電視節(jié)目的形態(tài)或者說表現(xiàn)手段就是訪談這么一類,那實在有點誤人子弟。)所以說,采訪不等于訪談。
(二)交換說
該書作者著眼于媒體的經(jīng)濟目的,著眼于經(jīng)濟效益,而對社會意義考慮不周,是否無形中夸大了新聞采訪的功利性,且作者也承認交換說只適宜于正面報道,這就大大扭曲了新聞采訪的內(nèi)涵,那些負面報道、災難性報道又去那里找交換條件呢?(而西方成熟的新聞報道理念正是以這后兩類為主要報道的題材和評獎的標準),用一個連基本邏輯關(guān)系都不成立(概念不能準確覆蓋其內(nèi)涵)的判斷來界定概念,顯然難以自圓其說。
所以有人提出了另外的觀點:新聞采訪活動的性質(zhì)可從不同角度去理解。從認識角度講,它是記者認識和反映客觀事物的一種活動。從具體的工作業(yè)務(wù)角度講,它是記者對客觀事物的認識,完成了從實際中來,并為到實際中去作好準備的工作過程。從新聞學的角度講,它是一種適應(yīng)新聞工作要求的特殊的調(diào)查研究。它的最本質(zhì)的特征,就是按照唯物辯證法的要求,去認識和采集重要的(即有價值的)新聞材料。采訪活動的這種性質(zhì),對采訪活動起著支配的作用,并使采訪活動的過程具有一定的規(guī)律性。從實踐看,新聞采訪活動的一般過程是:記者依據(jù)一定的新聞線索,有所準備地深入實際和群眾,通過一定的活動方式和使用某種手段,從現(xiàn)實中發(fā)現(xiàn)新聞材料、挖掘新聞的意義,并迅速、及時地加以搜集和核實,從材料、觀點、角度先進方面,為從事某種新聞體裁的寫作做好充分的準備。當然,這里說的是一般的過程。由于采訪的對象不同、內(nèi)容不同,宣傳報道的任務(wù)和寫作體裁要求不同,新聞采訪活動的具體過程也會相應(yīng)地有各種不同的變化和表現(xiàn)。
三、雙主體說與互動交換說一脈相承,同樣難以自圓其說
在這部新聞采訪學教科書中,作者又提出新聞采訪的“雙主體”說。對此,我也有不同看法,還是和上邊我的觀點一樣,因為有些教科書開宗明義指出記者是采訪的主體,沒有說采訪對象是另一個主體。之所以有“雙主體”說,還是與“采訪的實質(zhì)即互動”的觀點一脈相承有關(guān),這種觀點似乎把新聞采訪僅僅看成是訪談一種形式。我們說,實際上在采訪中用那一種方式,訪談與否,完全根據(jù)實際情況和報道需要確定。因為記者采訪的是新聞事實(事件),不是人,否則既不符合新聞報道的規(guī)律,也難以自圓其說。如果非要加一個主體的話,那也要將采訪對象物化(即雙主體除記者外,可能是當事人,也可能是事(事實、事件),這樣就好理解了,你說四川地震,主體是誰?山西潰壩事件采訪對象作為主體,又是誰,奧運會是新聞事件,但采訪對象主體是誰?另外,新聞解讀是記者在采訪的前提下,挖掘事實真相,予以公開報道,那是通過記者的觀察、思考發(fā)現(xiàn)判斷進行解讀的,而不是通過采訪對象的訪談才能解讀的;再次,假如將采訪對象(哪怕他是當事人)做為主體,而不強調(diào)記者的單主體作用 ,就可能將采訪引入岐途,會造成采訪對象對記者、對受眾的誤導,因為我們常說百聞不如一見,定義事實,我們不是看他怎么說,而時看他怎么做。要是采訪對象說的不是實情,不是事實真像,那我們的報道、傳播的不就是虛假新聞了嗎?那又如何談得上客觀、公正地報道事實呢?
參考文獻:
[1] 鄺云妙.當代新聞采訪學[M].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1998.
[2] 劉海貴.新聞采訪寫作新編[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7.
[3] 丁柏銓.新聞采訪與寫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