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林青?錢琦?郭海燕
摘 要:音樂本身是特定文化的產物,本文通過音樂是文化的產物、音樂欣賞需文化論釋、音樂欣賞對文化的影響等幾方面的闡述揭示了音樂欣賞與文化的關系:二者是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
關鍵詞:音樂欣賞;文化;修養(yǎng)
自人類社會存在和發(fā)展以來,音樂與社會就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之前傳統的音樂課堂教學,大都注重音樂學科的教學。忽略了音樂文化的內涵,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音樂學科的性質是“人文學科的一個重要領域,是實施美育教育的主要途徑之一,是基礎教育階段的一門必修課。”在音樂欣賞中應牢牢把握以音樂文化為主線來進行。
從我國文化的發(fā)展脈絡來看,精英階層一直在社會生活的主流文化中以其特殊的地位優(yōu)勢引導著大眾文化。隨著商品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和信息的發(fā)達,電視、互聯網逐漸的普及和出現,音樂欣賞伴隨著傳媒技術的發(fā)展使得人民大眾有條件創(chuàng)造與享受新的文化形態(tài)。因此,我們主要從以下幾點探討音樂欣賞與文化的關系.
一、音樂創(chuàng)作源自文化
我國音樂史學界泰斗楊蔭瀏先生曾說過:“音樂欣賞能力的養(yǎng)成,無論淺深,多少總不免雜有一些先入為主的色彩,對于音樂的要求,無論強烈的程度如何,多少總免不了受到一些物質的精神環(huán)境的影響?!睂嶋H上楊先生在這里是告訴我們,任何事物的產生都有賴于它生成的土壤和環(huán)境,都是具有各自鮮明的特點、鮮活的文化依托,這與文化相對主義相契合。
改革開放以來,盡管我們在很多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一部分領導干部在工作作風及生活作風方面卻出現了奢侈腐化趨向。有一首民謠把一些領導干部的一天用“三轉”表現得淋漓盡致:
“早晨圍著輪子轉,中午圍著桌子轉,晚上圍著裙子轉。”
民謠本身反映一個民族的文化現象,更反映了創(chuàng)作者對國家和民族發(fā)展的憂國憂民的感情,是中國知識分子有史以來的良知與傳統。這充分說明了音樂創(chuàng)作源于文化。
二、音樂欣賞能力是文化修養(y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
音樂欣賞能力所達到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文化修養(yǎng)決定著。因此,要感知和理解音樂,需要廣泛的文化知識。一種音樂形式,一部作品,背后都蘊藏著深廣的文化精神,體現著一定時代、民族文化意識。文化素養(yǎng)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對音樂的感知、聯想、辨析和理解。欣賞主體以何種方式感受音樂,取決于他自身的文化素質、音樂修養(yǎng)以及欣賞態(tài)度,也與個人的特殊經歷、某種文化的熏陶有關。比如無論何時何地,只要《東方紅》的旋律響起,一輪光芒萬丈的紅日的意象就會出現在人們的腦中,這正是特定的文化在詮解著這首 《東方紅》。因此,我們要不斷提高文化修養(yǎng)。
三、音樂欣賞能提升人們的文化修養(yǎng)
音樂教學不一定是要把學生都培養(yǎng)成為音樂天才,而是要通過音樂教學的影響,來提升學生的修養(yǎng)。修養(yǎng)的提升,離不開學生文化視野的拓展。音樂來源于作者對于生活的體驗和知識的沉淀,人們只有在音樂欣賞的過程中體會到作曲者的意境,才能提升自己的文化修養(yǎng)。
四、音樂欣賞能拓展人們的文化視野。
音樂是無國界的,有古典音樂,也有通俗音樂。音樂教學過程中,讓學生了解音樂的創(chuàng)作文化背景,才可以拓展學生的文化視野。比如,在欣賞《青藏高原》時,學生可以了解到青藏高原的風情和藏族民歌的高亢嘹亮的唱腔。歌曲通過對祖國大好河山的贊美,世界和平和人類安康的期盼,不僅能讓人們得到美的享受,而且能讓學生了解到青藏高原重要的地理位置和政治作用,由此,民族大團結的文化背景凸顯。
五、音樂欣賞可以對現有文化現象重新認識、評價和宣傳
隨著數字技術、大眾媒介傳播技術、通訊技術的迅猛發(fā)展,社會流行音樂文化環(huán)境也發(fā)生了變化,對人們接受音樂的方式、欣賞過程及審美等均產生了較大影響,人們不再拘擬于用傳統的模式對現有文化現象進行認識,而是以新的形態(tài)意識重新接受整理、評價和傳播文化現象。
六、音樂欣賞推動社會文化的生產和傳播
大眾傳媒是文化傳播的中堅力量,音樂欣賞的過程影響了對人們的精神取向與文化消費觀念。促使社會文化生產和傳播立足于社會流行文化的現實狀態(tài),在不斷運轉著的流行文化面前不斷促進社會流行文化的生產和傳播。
七、音樂欣賞對精神文化發(fā)展的影響
音樂欣賞對文化發(fā)展的影響包括對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兩個方面的影響。在這里我們只就在對精神文化的影響進行探討。
音樂欣賞影響著欣賞主體的精神領域。我們在欣賞藝術作品時,會有這樣的體會:我們?yōu)楸蛔髌分械那楣?jié)、人物、背景以及情緒所吸引,不由地走進了音樂作家們創(chuàng)造的審美境界,與作品中的人物同憂喜、共甘苦,甚至把自己當成作品中的人物,身臨其境的參與其中。他被作品感染,卻說不出自己的思想境界提高在哪里,但時間久了,心靈就從感性體驗升華到理性思考.毛澤東指出,感覺到的東西,我們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東西才更深刻地感覺它。理性思考的過程比感受體驗困難得多,許多作品往往需要欣賞者反復琢磨才能得到領悟。人們通過對高尚情操音樂的欣賞,培養(yǎng)人們多彩的情感世界,平衡了人們的精神世界,調節(jié)與宣泄人們的情感。貝多芬所說的 音樂可使人類的精神爆發(fā)火花 ,因此,音樂欣賞對人的身心健康也不容忽視,音樂對精神方面的疾病的治療,也是在音樂欣賞的過程中實現的。總之,音樂欣賞拓展著我們的知識,陶冶了我們的心靈,給我們心理愉悅,從而使我們享受真善美。因此,音樂欣賞成為了一種有意義的精神和思想的社會實踐。
音樂本身是建立在現實生活基礎之上的,是特定文化的產物,寄托著主體的主觀精神。本文通過音樂是文化的產物、音樂欣賞需文化論釋、音樂欣賞對文化的影響等幾方面的闡述揭示了音樂欣賞與文化的關系:二者是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相輔相成的。在音樂創(chuàng)作和音樂欣賞中既要注重文化的決定作用,又要注重音樂創(chuàng)作和音樂欣賞對文化,尤其是對精神文化的影響作用。
參考文獻:
[1]蘇怡多,李坤.音樂選秀對文化傳播的意義[J].甘肅科技,2012,(4).
[2]黃宇.音樂欣賞與文化的關系[J].文化藝術,2012.
[3]曾紅梅.淺談高校音樂欣賞教學的重要性[J].科技信息,2008.
[4]劉雅靜.音樂欣賞的四大功能[J].科研研究.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