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平
摘要:高中物理教學如果是教師“滿堂灌”式的一味講授,學生就不能有效地接收,教學效果一定不理想。如果放手讓學生自學時教師不做有效的引導,學生大多不能理解掌握,問題是教師引導學生學習的法寶。
關鍵詞:高效;問題;興趣;培養(yǎng)
高效課堂并不是取決于單位時間內(nèi)教師講授知識的多少,而是取決于學生學到知識的多少。高效課堂的高效在于學生掌握新知識的高效,教師再講解得無懈可擊、龍飛鳳舞、激情四射,學生不能參與,課堂也是無效的。高效課堂必須要將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探究的積極性調(diào)動起來,因此必須要預知學生在掌握知識過程中會遇到的種種困惑,因為學生在建構新的知識體系的過程中,必須通過自己利用已經(jīng)學過的知識為根基,而新舊知識之間往往會存在著障礙,這些障礙由教師單純的講授是無法清除的,即使有些學生能被“拔苗助長”到一定高度也不能完全掌握新知識體系的原理,學生了解到的一定是膚淺的。如果教師能在這些障礙間搭建階梯,讓學生通過思考、探究、討論等一步步往上爬,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就不僅能體驗到樂趣,而且一旦掌握新的知識就很難忘記。搭建這些階梯就是提出問題,通過解決一系列的問題一步一步向上爬才能到達新的高度。
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是人類掌握新知識的必經(jīng)之路。問題是所有工作的核心,是課堂的核心。問題導學能讓課堂始終充滿懸念,使學生的大腦始終處于思考狀態(tài),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有效地掌握知識。值得注意的是,問題導學法并不是教師的“隨意問”學生“隨口答”的模式,學生不加思考就能回答的無效問題起不到讓學生掌握新知識的目的。因此,教師如何提出高質(zhì)量的問題是一堂課是否高效的關鍵。
一、生活中尋找問題,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物理來源于生活,生活中有許許多多的物理知識困惑著學生,他們充滿好奇,但又無法解釋這些現(xiàn)象。如果教師能將問題置于現(xiàn)實生活的情境中,激發(fā)學生解決問題的強烈愿望,從學習中更好地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從而達到掌握新知識的目的。比如,講力的分解時,可這樣問:“一根金屬絲,如何能將它輕松拉斷?為什么騎自行車上坡時,坡度越陡越難騎上去呢?”再例如,在講牛頓第二定律應用課時,下面的習題的功效就特別好:在交通事故的分析中,剎車線的長度是很重要的依據(jù),剎車線是汽車剎車后停止轉(zhuǎn)動的輪胎在地面上發(fā)生滑動時留下的滑動痕跡。在某次交通事故中,汽車的剎車線長度是14 m,假設汽車輪胎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恒為0.7,此路段限速40 km/s,假如你是交警,試判斷此車是否超時?讓學生分析車禍現(xiàn)場,把自己當成是交警判斷車輛是否超時,從而認定責任,學生能利用學習到的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有利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chǎn)生興趣,并且能用新的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困惑,起到建構知識的目的。
二、從實驗現(xiàn)象中尋找問題,激發(fā)學生探究的欲望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物理知識的形成離不開實驗現(xiàn)象的分析,在課堂上一個精美的實驗,如何不配合精心設計的問題,那只會是曇花一現(xiàn),雖然美麗,但學生不能得到相應的知識,如果直接讓學生思考問題,學生不能深刻地理解相關的知識。實驗與問題應該完美結合,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感應起電教學過程中,如圖1,教師先通過演示介紹讓AB感應起電的方法。接著教師提出問題:(1)感應起電的原理?A、B分別帶什么電?(2)如何利用感應起電的方法讓不一個帶電的實心金屬球B帶上電?如圖2。學生通過模仿教師的方法,進行實驗研究,從而深刻理解感應起電的原理和方法,輕松地掌握本節(jié)知識點。
■
圖1 圖2
三、分解復雜問題,建立通向真理的階梯
高中物理的學習和物理思維都比初中難,學生不僅僅要知道是什么現(xiàn)象,而且還要分析其中的原理,一個物理過程往往比較復雜,如果教師在課堂上完全放手讓學生去自學討論分析,學生很可能建立不起物理模型,從而無從思考,打擊學生學習物理的自信心。因此,將復雜問題分解,各個擊破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例題:如圖3,質(zhì)量為M的足夠長的平板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一個物體B質(zhì)量為m以初速度v0從左端沖上A的上表面,已知動摩擦因數(shù)為μ。
■
圖3
分析:這是高中物理中非常典型的模型——滑塊—滑板類模型。各地高考題經(jīng)常出現(xiàn)此類模型,但是此類問題由于涉及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物體,學生往往對研究對象分析不清,如果此類問題教師直接就題論題,多數(shù)學生不能真正地掌握分析問題的方法。因此,要從多個角度來設問,將學生學過的力學知識融會貫通,起到舉一反三的作用。
(1)從動力學角度分析:①分析A、B的受力情況(畫出各自的受力圖);②分析A、B兩物體的運動情況(畫出A、B兩物體的位移簡圖);③利用牛頓第二定律和運動學公式分別求出A、B兩物體的加速度a,位移s。
(2)從功能關系分析:①分析滑動摩擦力對A、B各自做的功的大?。虎诜治鲆粚瑒幽Σ亮ψ龉Φ奶攸c;③確定摩擦生熱的大小。
(3)從動量角度分析:判斷兩個物體在相對運動過程中動量是否守恒,明確系統(tǒng)動量守恒的條件。
(4)將題目繼續(xù)拓展分析:①假如木板不是足夠長,為使木塊B不從A上滑下,木板A至少要多長;②假如已知木板的長度L,B在A上滑動有幾種情況,如何討論判斷;③假如地面也有摩擦力此題又如何分析,運用哪些規(guī)律。
通過這樣變化角度地去設問,充分挖掘出了這道題涉及的物理知識和規(guī)律,掌握和理解了力學規(guī)律解題的三大觀點的應用方法,鍛煉了學生從多個角度去思考物理問題的好方法,克服了做題過程中的思維定式,提高了學生的思維靈活性。
四、引導學生自己提出問題,促進課堂高效
美國教育學家布魯說:“最精湛的教育藝術遵循的最高準則,就是由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币虼?,教師在課堂上要充分調(diào)動學生提問題的積極性,課前要構思問題的情境。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設置。
1.營造師生和諧平等的情感氛圍,使學生敢問
“親其師而信其道?!苯處熤挥信c學生具有良好的師生感情,才能培養(yǎng)學生熱愛學習的情感,才能讓學生在課堂課后敢與教師和學生討論交流相關問題。由于學生的個體差異,學生提出的問題參差不齊,教師應該以鼓勵為主,但不是不評論,對于學生的所有問題,教師應該有更好的價值導向,讓學生明確諸多問題中哪些問題更加有價值。對于差生對學習上的不自信,可能會提出很奇異的問題,在課堂上一定要避免學生間的嘲笑。
2.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使學生有問題可問
許多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盲目地看資料,盲目地背誦每個知識點,沒有深入地思考知識的原理,或是不知道自己哪些地方不懂,學生沒有問題可以問。因此,教師設計一個好的情境能使學生深入其中,能激發(fā)學生探究問題的欲望,從而產(chǎn)生許許多多的相關問題。例如,在驗證牛頓第二定律實驗中,教師先不介紹平衡摩擦力的方法及m 問題導學法是以問題為切入口,引發(fā)學生的思考討論和探究,最終達成學生對問題中涉及的知識進行理解,教師在備課中不僅僅要設計好問題,而且還要設計好如何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方法。要根據(jù)本班學生的認知特點,設計符合他們的問題,做到難易適當,適時調(diào)整,對不同的學生提出不同的問題,鼓勵他們提出自己的問題。如果能做好以上幾點,就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促進課堂高效。 (作者單位 廣東省東莞市東華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