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連祥
摘 要:孔子及其儒家學派打著祖述堯舜,憲章文武的旗號,學習師法所有古今圣賢,取得集古今之大成的部分文化成果。其中包括孔子傳承五帝等的優(yōu)秀傳統(tǒng);他在評論所有古今圣賢的過程中形成的儒家某些學說。這些成果的現實意義在于:早已成為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的一部分,早已融入新時代的倫理、道德、風尚、習俗之中??鬃拥倪@種文化傳承與創(chuàng)新活動,啟示我們要見賢思齊、學無常師、集思廣益。
關鍵詞:孔子;五帝;古今圣賢;文化成果;現實意義
中圖分類號:I20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596(2013)06-0138-04
孔子及其儒家學派所取得的集古今之大成的文化成果,包括方方面面的東西。我們在這里只是涉及其中的部分成果而已。
一、孔子及其儒家學派與師古學古思潮
孔子及其儒家學派的文化傳承與創(chuàng)新活動的一個重要特點,如《禮記·中庸》所說:“祖述堯舜,憲章文武。”孔子及其儒家學派,對于堯、舜之道,周文王、周武王之德,言必稱之,行必法之,自然形成師古學古的思潮。這種思潮,并非空穴來風,其淵源有自。
《尚書·說命下》記載,傅說曾對高宗說:“人求多聞,時惟建事。學于古訓,乃有獲。事不師古,以克永世,匪說(傅說)攸(所)聞?!奔炊嘁姸嗦?,及時建功立業(yè);學習古訓,才有收獲;事多師古,以求長治久安。其中認為:學古師古,可以提高官員的執(zhí)政能力?!渡袝ぶ芄佟酚涗浟酥艹赏醯恼嘟ㄔO要點:“以公滅私;民其允懷。學古入官,議事以制,政乃不迷。其爾典常作之師,無以利口亂厥官?!奔匆怨珳缢剑傩找欢w順;先學古訓,然后當官;議事依據法度,政權才能鞏固;你們官員當以常道作師法,不可利口巧辯以攪亂職守。其中強調:學古遵道,是官員的必由之路。
一目了然,孔子及其儒家學派繼承了傅說、周成王的師古學古思想。
仔細辨別,孔子及其儒家“祖述堯舜,憲章文武”的師古學古思潮,所師法、學習的對象,實際上相當廣泛,不僅包括以堯、舜為代表的五帝及其創(chuàng)造的文化,文王、武王和西周文化,而且包括古代所有圣賢及其優(yōu)良傳統(tǒng)。再作思索:這種以師古學古為主題的文化傳承與創(chuàng)新活動,一旦暴風驟雨般地、迅猛異常地展開,當代圣賢也自然被納入學習師法的對象。因此,準確地說,這種活動,是打著復古旗號,向所有古今圣賢看齊的活動,是繼承人類全部優(yōu)秀文化成果并有所創(chuàng)新的活動。
二、五帝和孔子的文化傳承創(chuàng)新活動的來龍去脈
可以斷言,孔子及其儒家學習師法的重點對象,是五帝等古代英明帝王?!洞蟠鞫Y記》、《孔子家語》、《史記》等記載的五帝的事跡,是最接近真實的?,F在,我們分別以《孔子家語·五帝德》和《論語》為依據,闡述五帝和孔子的文化傳承創(chuàng)新活動的來龍去脈。
始垂衣裳,作為黼黻(禮服花紋),治民以順天地之紀,知幽明之故,達生死存亡之說。播時百谷,嘗味草木,仁厚及于鳥獸昆蟲。(《五帝德》)
繼神農氏之后,黃帝的文化傳承與創(chuàng)新活動的主要內容是:始垂衣裳而天下大治,定禮服之制而示天下以禮;管理百姓以順應天地法則,認知陰陽變化規(guī)律,通曉人類生死、社會存亡原理;播種百谷,嘗味草藥;仁愛天下,澤及萬物。相對而言,孔子全面繼承黃帝的優(yōu)良文化傳統(tǒng),積極推行禮樂制度,對當時禮崩樂壞的局面表示強烈不滿。稱許“居敬而行簡,以臨其民”(《雍也》)的統(tǒng)治之術,主張順民之天以致其性。圍繞農業(yè)生產與人類生存等問題,指出:“所重:民、食、喪、祭?!保ā秷蛟弧罚┘磻叨戎匾暎喝丝?、糧產、婚喪、祭祀。深入探討社會治亂規(guī)律,尤其建立以“仁”為核心的一整套儒家學說。
靜淵而有謀,疏通以知遠。養(yǎng)財以任地,履時以象天。依鬼神而制義,治氣性以教眾。潔誠以祭祀,巡四海以寧民。(《五帝德》)
顓頊性格深沉穩(wěn)重而足智多謀,通達聰敏而富有遠見。積累財物并合理利用土地,同時酌情征收賦稅。順應四時以效法天地。取法興云致雨、潤養(yǎng)萬物的山川之神,豐富“義”的內涵。梳理四季氣候、利用五行性能,以此教化民眾。祭品潔凈,祭祀態(tài)度虔誠。巡行四海,安撫百姓。從顓頊身上,孔子看到了什么?看到智慧的力量是無窮的。他反對暴虎馮河式的冒險行為,提倡“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述而》)的風格。看到減輕百姓負擔的重要性。針對為季氏搜刮民財的弟子冉有,他宣布:“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保ā断冗M》)看到“義”的重要性。他提出“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子路》)等許多重大命題??吹浇袒傩盏闹匾浴K岢觥案欢蠼獭保ā蹲勇贰罚┑闹螄蚊穹结???吹教鞎r、地利、人和等因素的存在,為后來孟子一一論述三者的重要性及其輕重排列順序,埋下伏筆。還看到撫慰百姓的重要性。他主張“泛愛眾”(《學而》),“使民以時?!保ā秾W而》)顯而易見,孔子又全面發(fā)揚了顓頊的優(yōu)良文化傳統(tǒng)。
仁以威,惠而信,以順天地之義。知民所急,修身而天下服,取地之財而節(jié)用焉,撫教萬民而誨利之。(《五帝德》)
帝嚳的這些事跡,全部被孔子融入自己的學說之中。試看,子張問仁,孔子回答,要做到恭、寬、信、敏、惠。并解釋說:“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任職)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保ā蛾栘洝罚┛鬃舆€認為:“君子不重(莊重)則不威。”(《學而》)并主張“威而不猛。”(《堯曰》)還主張“君子義以為質?!保ā缎l(wèi)靈公》)帝嚳事跡的幾個要點:仁、威、惠、信、義,都給予理論闡述或褒揚。帝嚳“知民所急”的事跡,被孔子概括為“周急不繼富”(《雍也》)的原則。由帝嚳“修身而天下服”的事跡,引發(fā)孔子的許多論述,如“其身正,不令而行?!保ā蹲勇贰罚安荒苷渖恚缯撕??”(《子路》)后來儒家又形成以“修身”為核心的“修齊治平”學說。帝嚳“節(jié)用”的事跡,被孔子概括為“節(jié)用而愛人”(《學而》)的理論。帝嚳誨利萬民的事跡,被孔子概括為“因民之所利而利之”的“惠而不費”(《堯曰》)原則。從文化傳承與創(chuàng)新的角度看,帝嚳的事跡在先,孔子的理論概括在后,兩者類似實踐與理論的結合,這也符合由實踐到理論的哲學原理。兩者前后相續(xù),血脈相連。
其仁如天,其智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富而不驕,貴而能降。伯夷典禮,夔龍典樂。(《五帝德》)
帝堯,其涵養(yǎng)如天,寬容一切,包納一切。其智慧如神,洞察一切,明辨一切。百姓圍繞其身旁,如葵藿傾心以向日。其恩澤如云,人賴其渥洽,如百谷仰望甘霖。富有天下卻不居功自傲,貴為天子卻能降尊臨卑。責成伯夷掌管禮制,夔龍掌管樂章。如此概括堯的事跡,未免有溢美之詞。不過,孔子為何歷來把堯作為古代圣賢的杰出代表的原因,也盡在其中??鬃右苍\用最美的詞藻贊頌堯,如在《泰伯》里說:“大哉堯之為君也!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蕩蕩乎,民無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煥乎其有文章!”在孔子的心目中,堯、舜是最理想的君主,他們的所作所為,可以作為一種不可逾越的標準。他認為:“博施于民而能濟眾”,“堯舜其猶病諸!”(《雍也》)他判斷:“修己以安百姓,堯舜其猶病諸?!本褪钦f,只要是堯舜都難辦到的,任何人也就不必故弄玄虛,必須虛心向堯舜學習。在孔子看來,文化傳承與創(chuàng)新活動的目標之一,就是恢復堯舜建立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恢復堯舜時代的敦厚風俗。同時,他希望所有執(zhí)政者要以堯舜為榜樣,移風易俗,帶領臣民,創(chuàng)造更多的物質財富與精神財富。
孝友聞于四方,陶漁事親。寬裕而溫良,敦敏而知時,畏天而愛民,恤遠而親近。(《五帝德》)
舜的事跡之一,其父瞽叟兇殘、后母愚頑、弟象暴戾,皆欲殺害舜,舜委曲求全,不失孝友之道。如瞽叟派舜修蓋米倉頂,竟在面下縱火焚燒。又派舜挖井,伙同象向井內填埋石土。舜設法躲過兩次劫難。我們不難發(fā)現,孔子恰恰從這類事件中,提煉出孝悌之道的。舜的事跡之二,耕耘歷山,捕魚雷澤,陶土河濱,作器壽丘。每到一處,所有糾紛化解,大家和睦相處??鬃咏洺O虻茏庸噍數摹岸Y之用,和為貴”(《學而》)等思想,無不與之息息相通。舜的事跡之三,開辟寬裕之路,延攬?zhí)煜掠⒉?,包括任用皋陶、伯夷、垂、益、棄、契、龍、禹等主持各方面工作。孔子的“舉直錯諸枉,則民服”(《為政》)等觀點,與之有著必然的聯(lián)系。舜的事跡之四,性情溫和、善良、敦厚、敏捷??鬃訙亍⒘?、恭、儉、讓等風格的形成,也與之有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舜的事跡之五,識別時務,敬畏天命,愛護百姓,撫恤遠方,親近朝臣。孔子的“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季氏》)等論調,“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顏淵》)等觀點,“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季氏》)等外交路線,均與之相關聯(lián)。
三、孔子與五帝一脈相承的文化成果及其現實意義
十分清楚,五帝建立的優(yōu)良傳統(tǒng),與孔子的部分學說,兩者一脈相承。在這一事實的基礎上,我們就可以順理成章地集中談論它們的現實意義。
孔子傳承五帝的以仁、義、禮、智、信為主題的倫理道德觀念,被后世稱為“五?!?。后世學者形成這樣的共識:“五常揭示的是天地運行之常、客觀規(guī)律、自然法則等。同時,它類似人的五體,構成人的正?;顒?;所包含的各種義項,任何人都不得違背,只能無條件地遵從。我國進入社會主義時代,逐步形成新的倫理、道德、風尚、習俗。黨的十八大號召我們:“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質?!币笪覀儭凹訌娚鐣隆⒙殬I(yè)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教育,弘揚中華傳統(tǒng)美德,弘揚時代新風?!逼渲械闹腥A傳統(tǒng)美德,指的正是“五?!钡鹊赖掠^念?;仡櫸覀兊奈幕瘋鞒信c創(chuàng)新活動,經過否定之否定等過程,“五?!钡幕揪?,不但沒有被剔除,反而全部融入我們的行動中。
孔子傳承五帝的愛民、利民、知民所急的民本思想,他的修己以安百姓等學說,經過毛澤東主席的改造,被概括為“為人民服務”五個光輝大字。這五個大字,成為執(zhí)政黨中國共產黨的根本宗旨。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指出:“加強社會建設,必須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重點。提高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根本目的?!辈谎远鳎鐣ㄔO的一部分,文化傳承與創(chuàng)新的根本目的,自然是謀民之利、解民之憂、解決人民最關心的利益問題。
孔子傳承五帝的發(fā)展生產、推行教化等治國方針,他的富而后教等學說,也越來越被我們所接受。我們借鑒古今中外的先進經驗,吸取歷史教訓,經過長期探索,終于走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我們的治國策略更正確、更完備、更適應客觀需要。黨的十八大報告概括得好:“解放和發(fā)展社會生產力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要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科學發(fā)展為主題,全面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tài)文明建設,實現以人為本、全面協(xié)調可持續(xù)的科學發(fā)展?!?/p>
孔子傳承五帝等舉賢授能、恤遠親近的思想,孔子舉直錯諸枉等主張,早已被我們加以增損并利用,形成現代的系統(tǒng)用人機制。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黨管人才的原則,其要點是:廣開進賢之路,廣納天下英才;加快確立人才優(yōu)先發(fā)展戰(zhàn)略布局;統(tǒng)籌推進各類人才隊伍建設;加快人才發(fā)展體制機制改革和政策創(chuàng)新;開創(chuàng)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的生動局面。在黨中央的領導下,各個部門、單位,包括文化教育領域,必須堅持古人的用人原則,賢者舉而上之,不肖者抑而下之。領導干部要帶頭落實十八大精神,尊重知識、尊重人才,開創(chuàng)文化傳承與創(chuàng)新的新局面。
孔子傳承五帝的嚴于律己、率先垂范、修身進德、克勤克儉的為官作風,孔子提倡的節(jié)用而愛人、薄施濟眾、惠而不費、威而不猛的為官作風,溫良恭儉讓的風格,修齊治平的學說,即使在社會主義的條件下,也都值得我們堅持。毛澤東《中國共產黨在民族戰(zhàn)爭中的地位》一文指出:“政治路線確定之后,干部就是決定的因素。”從全局觀念出發(fā),文化傳承與創(chuàng)新的方針、路線確定之后,領導干部同樣是決定的因素。各個部門、單位的領導干部,必須發(fā)揚古代優(yōu)良的為官作風、工作作風、生活作風,以天下為己任,積極響應黨的十八大號召,為“全面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澳7钝`行社會主義榮辱觀,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做社會主義道德的示范者、誠信風尚的引領者、公平正義的維護者,以實際行動彰顯共產黨人的人格力量?!?/p>
孔子傳承五帝的孝悌之道,富而不驕、貴而能降的作風,他的以和為貴的思想,赒急不繼富的原則,懷敵附遠的外交方針等,對于我們的家庭建設、社會公德建設、國家政權建設、文化傳承與創(chuàng)新工作,都具備一定的參考價值。對此,我們不再一一贅述。
四、孔子對古今圣賢的評論及其現實意義
我們僅從五帝建立的優(yōu)良傳統(tǒng),與孔子部分學說形成的來龍去脈關系,談論兩者的現實意義。除此之外,孔子及其儒家傳承的許多優(yōu)良傳統(tǒng),尤其孔子創(chuàng)立的許多學說,包括他師法學習所有古今圣賢,評論其言論、行動、品格,從而形成的一些看法、觀點等,同樣具有現實意義,同樣對后世產生深遠的影響。對此,我們仍以《論語》為依據,略舉數例并說明如下:
泰伯、虞仲把君位讓給三弟季歷(周文王之父),孔子評論說:“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泰伯》)把謙讓風格納入最高的道德范疇。孔子標榜的謙讓之德,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比如讓名、讓利、讓座、讓路、讓步、讓價、讓祿、讓賢,都是一種美德。從“舜耕歷山,歷山之人皆讓畔(田界);漁雷澤,雷澤上人皆讓居”,(《史記·五帝本紀》)到周文王管轄地面“耕者讓畔,行者讓路”,(《孔子家語·好生》)再到王泰、孔融的“推棗讓梨”,千百年來,中華民族逐步形成謙讓的美德,這與孔子不遺余力地提倡之,不無關系。我們知道,世界充滿著矛盾,文化傳承與創(chuàng)新工作也充滿著矛盾。通常解決矛盾的最有效辦法,就是發(fā)揚謙讓風格。
孤竹君的兩個兒子伯夷、叔齊,他們互讓君位并雙雙出逃。又因未能諫阻武王伐紂的行動,義不食周粟,餓死于首陽山??鬃訌乃麄兩砩蠚w納出“不念舊惡”(《公治長》)、“不降其志,不辱其身”(《微子》)的風格,“求仁而得仁”(《述而》)的結論。司馬遷《史記·伯夷列傳》說得好:“伯夷、叔齊,雖賢,得夫子而名益彰?!闭怯捎诳鬃尤绱朔Q許伯夷、叔齊,因此,他們的優(yōu)良傳統(tǒng)被后世發(fā)揚光大,許多英雄模范人物,或具備顧全大局、不念舊惡的情懷,或具備不屈不撓的意志,或為正義事業(yè)獻身而無怨無悔。
齊桓公殺掉公子糾,召忽為之殉葬,管仲轉而輔佐齊桓公。對此,子路、子貢都懷疑管仲的為人??鬃訁s認為,管仲如果效法召忽,只是表現出匹夫匹婦之小節(jié)。要看到他后來的豐功偉績:“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賜?!保ā稇梿枴罚┮环矫?,孔子反對愚忠愚孝的節(jié)烈觀。另一方面,為如何評價歷史人物功過是非提供范例。匹夫而為百世師,一言而為天下法。到了后世,人們嘲笑匹夫匹婦式的小節(jié),贊美殺身成仁、舍生取義的英勇行為。在評價歷史人物時,抓住其主流與本質,不在枝節(jié)問題上做文章,全面衡量其功過是非。
孔子指出:“晉文公譎而不正,齊桓公正而不譎?!保ā稇梿枴罚┘磿x文公善于權謀而不守常規(guī),齊桓公遵守常規(guī)而不善權謀。他敏銳地發(fā)現兩位春秋霸主的互補性,提倡遵守常規(guī)與善于權謀相結合的原則,即守常與反常相結合。人們從中體會到他樸素的辯證法思想,并在文化傳承與創(chuàng)新的實踐中遵循之、運用之,注重得與失、進與退、明與暗、難與易、正與反、賞與罰的結合等。
孔子這樣評論衛(wèi)國公子荊:“善居室。始有,曰茍合矣;少有,曰茍完矣;富有,曰茍美矣?!奔垂忧G善于治家理財。家產由始有到稍多再到富有,就由知足到滿意再到差不多感覺生活美滿幸福。據此,孔子諄諄告誡世人做到:戒奢以儉、戒貪以廉、知足常樂。至今,我們仍然覺得孔子的告誡言猶在耳。
孔子評論的古人為數眾多,評論的當代人也為數不少。
孔子贊揚衛(wèi)國大夫孔文子具備“敏而好學,不恥下問”的風格。由于孔子倡導這種風格,于是,這種風格在社會上蔚成風氣,一直綿延至今。
衛(wèi)國大夫史魚,“生以身諫,死以尸諫”昏君衛(wèi)靈公。他以“尸諫”方式舉薦的蘧伯玉,孔子周游列國時曾寓居其家??鬃油瑫r評論兩人:“直哉史魚,邦有道,如矢;邦無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可卷(收斂)而懷之(才能)?!逼渲?,既提倡直道而行的精神,又主張依據社會的治亂做出個人出處的決定。集中體現出“無可無不可”(《微子》)的變通或應變能力??鬃拥倪@種能力,早已被中華民族發(fā)展成為一種靈活的奮斗藝術。從文化傳承與創(chuàng)新的一件小事看,要做好它,需要這種藝術;從隨時變化的世界大格局看,要想立于不敗之地,也需要這種藝術。
孔子從晏平仲身上發(fā)現其“善于人交”(《公治長》)的特長。面對如今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人們越發(fā)相信:具備這種特長,不但有利于個人,也有利于單位、部門的生存與發(fā)展。
孔子大體上提倡魯國大夫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公治長》)的作風。每當關鍵時刻,需要頭腦冷靜之際,我們都會想到“三思而行”這句成語。
五、孔子集大成的部分文化成果的現實意義及其啟示
概括說來,孔子師法、學習五帝自不必說,他也評論五帝,還評論其他古人和當代人。他評論古今賢圣的過程,也是他師法、學習這些人的過程,形成自己部分學說的過程,開展文化傳承與創(chuàng)新活動的過程。在這些過程當中,孔子獲得集古今之大成的部分文化成果,其總的方面的現實意義在于:它們早已成為中華傳統(tǒng)美德的重要組成部分,并融入新時代的倫理、道德、風尚、習俗之中,落實到我們的行動之中。
截止春秋末期,沒有誰能像孔子這樣,廣泛關注古今圣賢的事跡,通過獨特的眼光發(fā)現他們各領風騷之處,盡量從他們身上挖掘值得傳承的東西,以此豐富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寶庫。更沒有誰能像孔子這樣,不遺余力地總結古今圣賢的是非成敗因素,表現自己的是非觀、價值觀、道德觀、文化觀。我們還不能否認,截止春秋末期,在思想文化領域,孔子站得最高、看得最準、評論的古今圣賢最廣泛,從而形成的創(chuàng)新見解最多。正因如此,他能站在所有賢圣的肩膀上,以前無古人的氣魄,引領文化傳承與創(chuàng)新活動的時代浪潮,成為總結、歸納、創(chuàng)造中華民族文化的巨匠,從而創(chuàng)立最具歷史影響、富有世界意義的儒家學說。
在孔子看來,古今圣賢,皆為我?guī)?。從中我們悟出一些道理:首先,文化傳承與創(chuàng)新,是“先賢思齊”的活動。孔子在《論語·里仁》里說:“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蔽覀冋撊绱?,見到先進個人、集體,就作為學習的樣板,向他們看齊,及時借鑒他們的成功經驗。見到反面的典型,要在內心自我反省,吸收其失敗的教訓。丟掉懦夫懶漢的不思進取的意識,不甘落后,爭當弄潮兒,在某一文化領域,領一代風氣之先。其次,文化傳承與創(chuàng)新,是學無常師的活動?!墩撜Z·子張》記載,衛(wèi)國人公孫朝詢問子貢,孔子從哪里學來的本事?子貢回答,文王、武王之道等流傳民間,賢者愚者都各有所領悟,孔子何處不能學?“而亦何常師之有?”據說孔子曾經向老聃問周禮,向萇弘詢問音樂知識,向郯子請教少皋氏時代的官職名稱,跟師襄學習彈琴,甚至拜七歲項托為師。我們應該像孔子這樣,只要有足以取法的善言善行,我們都要拜之為師。開展文化傳承與創(chuàng)新活動,往往需要多個領域的知識。在這一知識領域里你是先生,在那一知識領域里你必然是學生,就需要拜師。昨天,你還落后,甘當學生;今天,你進步了,可當先生。明天,你又落后了,再當學生,再去拜師。不要斤斤計較誰是先生,誰是學生。只有學無常師,文化傳承與創(chuàng)新活動才能取得真正的成效。再次,文化傳承與創(chuàng)新,是集思廣益的活動。如何做到集思廣益?“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奔词垢鷰讉€人一起走路,也不放過向他人學習的機會,隨時隨地地擴大學習的范圍和對象。不恥下問,“采狂夫之瞽言,納芻蕘之謀略。”十室之邑,必有忠信。百步之內,必有芳草。老師到處都有,人才到處都是。集中更多人的智慧,就能克服文化傳承與創(chuàng)新活動過程遇到的一切困難。
不可否認,孔子及其儒家祖述堯舜,憲章文武,具有嚴重的復古主義傾向。我們不能呼應這種傾向,更不能沾染世俗惡習,“以為自古而傳之者為重,以今之作者為輕?!焙喲灾幕瘋鞒信c創(chuàng)新活動要求我們:不能厚古薄今,而是古為今用,推陳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