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命運共同體的構建與核心價值的認同

2013-04-29 00:44:03蘇志宏王玉玨
關鍵詞:命運共同體核心價值科舉制度

蘇志宏 王玉玨

關鍵詞:科舉制度;核心價值;命運共同體;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民主法制建設

摘要:宋初的科舉制度改革促進了“士紳/國家命運共同體”的構建,士紳階層開始以天下為己任,將儒家道德理想普及于民間社會,即通過基層自治制度改革和創(chuàng)新增強民眾的價值認同,進而在國家/士紳/民眾共享和認同儒家核心價值體系的基礎上構建起“三合一”的“民族命運共同體”,而貫穿其中的“道德契約”認同邏輯在協(xié)調民眾/國家之間關系的“頂層認同”和日常生活中人際交往關系的“底層認同”中均顯示出其歷史合理性。重新梳理和認識傳統(tǒng)的核心價值認同模式以及當代轉型,正確對待其中的經(jīng)驗與教訓,應當成為當前增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社會認同和促進民主法制建設的歷史文化前提。

中圖分類號:D648; D691.3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9-4474(2013)06-0031-06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通過“三個倡導”來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樣一個思想文化建設的新思路,為我們“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凝聚社會共識”開辟了一條現(xiàn)實途徑。筆者認為,用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凝聚社會共識,不僅對于當代中國具有重大意義,而且對于我們重新認識傳統(tǒng)中國同樣具有重大意義。在中國歷史上,制度創(chuàng)新與核心價值認同相輔相成,一直是考察和理解中國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和大一統(tǒng)中央集權制長期延續(xù)的一條主線索;而在科舉制度的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過程中,這一特點得到了比較充分的體現(xiàn)。回顧和反思這一段歷史,對于當前正在進行的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而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凝聚社會共識的偉大實踐,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和現(xiàn)實價值。

與春秋以前“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禮記·曲禮上》)的嚴格等級制社會不同,秦以后的中國社會逐漸進入一個“禮下庶人”的時代——以“三綱五?!睘楹诵膬r值的禮治道德教育,作為約束全社會的價值觀展開了它的世俗化、平民化的普及教化過程,亦即“社會秩序與倫理秩序的融合”〔1〕過程,它與“中國兩千多年來先為薦選(察舉),后為考選(科舉)的選舉制度的演變”〔1〕過程互為表里,逐漸將中國社會推向一個價值導向與制度安排相互匹配、協(xié)調的德主刑輔的普遍禮治化的社會。余英時在《試說科舉在中國史上的功能與意義》一文中指出:“科舉不是一個單純的考試制度,它一直在發(fā)揮著無形的統(tǒng)合功能,將文化、社會、經(jīng)濟諸領域與政治權力的結構緊密地聯(lián)系了起來,形成一多面互動的整體”〔2〕,而且它一直是中國社會制度結構變遷中的“核心部分”〔2〕。如果把漢武帝即位不久(前134年)即下令在全國進行“察舉”以選拔人才視為科舉制度的開端,那么至1905年科舉制廢止,這一制度延續(xù)了兩千多年,并發(fā)揮了“多面互動的整體統(tǒng)合功能”,發(fā)展成為中國制度結構中的核心部分。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它始終遵循因時制宜、改革創(chuàng)新的制度化建設道路,根據(jù)變化的情勢、社會的需求及時調整自身,妥協(xié)地、及時地、最大化地協(xié)調了大一統(tǒng)帝國政權與社會之間的利益關系,保證了秦漢以后的中國社會按照既定的禮法文化的道路走下去。這既是中國傳統(tǒng)社會以“三綱五?!边@一核心價值為導向的文化教育體制的建立健全過程,也是通過科舉制度的創(chuàng)新,不斷使得國家政治體制建設和社會變化發(fā)展之間相互協(xié)調的過程。

兩千多年來,科舉制度創(chuàng)新和改革不斷推進,其對于中國社會最大的貢獻,就是在宋代初年即在科舉制度實行千年以后,為中國社會構建了一個與王朝國家同心同德的士紳階層,構建了所謂的“士紳/國家命運共同體”。這一共同體的形成有兩個歷史性標志:第一個是宋初士大夫階層以天下為己任的思想觀念的出現(xiàn);第二個是將儒家道德理想實現(xiàn)于基層社會的實踐的展開。余英時指出,隨著門閥士族退出歷史舞臺,科舉制度規(guī)模擴大,宋初范仲淹倡導的“先天下之憂而憂”、“以天下為己任”獲得了普遍而熱烈的回響,士大夫階層開始顯示出高度的社會責任意識。“在神宗與王安石之間,這時出現(xiàn)了一個共同原則:皇帝必須與士大夫‘共定國是。這是北宋政治史上一項具有突破性的大原則,王安石因此才毅然接受了變法的大任。也正是在這一原則之下,王安石才可以說:士之‘道隆而德駿者,雖天子北面而向焉,而與之迭為賓主;文彥博才可以當面向神宗說:‘為與士大夫治天下;程頤才可以道出‘天下治亂系宰相那句名言。盡管以權力結構言,治天下的權源仍握在皇帝手上,但至少在理論上,治權的方向(‘國是)已由皇帝與士大夫共同決定,治權的行使更完全劃歸以宰相為首的士大夫執(zhí)政集團了?!薄?〕余英時強調:首先,宋代的“士”,特別是在取得進士身份成為“士大夫”之后,對于國家與社會所承擔的責任與享有的權利都是對等的,以天下為己任的責任意識就是在這一客觀條件下逐漸醞釀出來的;其次,對于趙宋王朝懷有高度認同感的士紳階層,并沒有將這種意識停留在觀念層面,而是以“禮”化“俗”,積極開展實踐活動〔3〕。作為體制內的官僚或準備跨入體制內的士紳——中國的知識階層一方面憑借著自身大多數(shù)來自社會底層因而了解中國基層社會訴求的優(yōu)勢,在歷朝歷代的制度改革中革除積弊,伸張正義,緩和社會矛盾;另一方面憑借著或在位、或致仕還鄉(xiāng)的優(yōu)勢,將儒家價值觀向平民世界和農業(yè)社會普及,并以核心價值觀為指導,開展了一場自宋至明長達數(shù)百年的基層社會制度創(chuàng)新和改革,使“內圣”開出了“外王”,儒家道德理想得以在基層社會傳播和普及。

自中唐到兩宋(公元8世紀至13世紀),中國社會一直動蕩不安,穩(wěn)定社會秩序成為上自統(tǒng)治階級、下至普通百姓的共同訴求。士紳階層的眼界與抱負也開始超越參政議政,思考更為根本的問題——國家的長治久安。杜甫的“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堪稱這種理想的先聲,而范仲淹當時就膾炙人口、廣為傳誦的名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表達了當時的知識階層在現(xiàn)實的社會制度改革中實現(xiàn)儒家道德理想,使人民過上安定、有序的社會生活的政治態(tài)度。北宋學者張載的《乾稱篇》描述了這種經(jīng)過科舉制度訓練后的新知識階層的新理想:“乾稱父,坤稱母,予茲渺焉,乃渾然中處。故天地之塞,吾其體;天地之帥,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與也。大君者,吾父母宗子;其大臣,宗子之家相也。尊高年,所以長其長;慈孤弱,所以幼其幼。圣合其德,賢其秀也。凡天下疲癃殘疾、惸獨鰥寡,皆吾兄弟之顛沛而無告者也。于時保之,子之翼也;樂且不憂,純乎孝者也?!薄?〕

這里可以將張載的《乾稱篇》稱為宋代新儒學的“中國夢”,夢中的價值準則來自儒家傳統(tǒng)道德理想,尤其是《禮記·禮運》中有關“大同”世界的描述。其新穎之處在于將宋代大量出現(xiàn)的聚族而居的民間宗族所遵循的宗法倫理規(guī)范說成是個人、家族、社會、國家乃至宇宙的共同道德標準。經(jīng)過科舉制度的長期實施,知識群體與王權國家的關系已經(jīng)發(fā)展為“家相”與“宗子”之間的宗法關系,這也是科舉制度實現(xiàn)《禮運篇》關于“選賢與能”——將賢能之士選拔出來充實統(tǒng)治階層的理想的結果,德高之君與賢能之臣已經(jīng)有機地融合在體制之內,而后者成為體制內的“有機知識分子”。這些知識分子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民眾與國家的共同利益——國家應當關注民眾生活,尤其是弱勢群體的“顛沛無告”的生存狀態(tài),這既是傳統(tǒng)儒家道德價值的體現(xiàn),也是新儒家知識分子實現(xiàn)道德理想的著眼點。何懷宏認為,《禮運篇》中的道德理想體現(xiàn)了一種“差序的正義”,亦即通過“選賢與能”實現(xiàn)上層社會再生產,通過體恤救濟弱勢群體實現(xiàn)底層關懷,使整個社會“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實現(xiàn)整個社會各得其所、上下認同、和諧穩(wěn)定的有限正義〔5〕??梢哉f,通過關懷社會底層使各社會群體各得其所而上下溝通、達成共識,使整個社會走向和諧大同,是以張載為代表的新知識群體的共同理想和正義訴求。

這種底層關懷體現(xiàn)在士紳階層開展的社會改造運動中,錢穆指出了這一運動的大體面貌:

第一,范仲淹的“義莊”。即以宗族為單位來主持救貧、恤孤、公積、教育等社會事業(yè)。

第二,朱熹的“社倉”。與西漢即有的由國家主持旨在平抑糧價的“常平倉”不同,社倉是由鄉(xiāng)間士紳主持的經(jīng)濟教育共同體,因得到地方政府的支持并由皇帝批準而制度化。其意在青黃不接及秋收谷賤時節(jié)給予農民一些救濟,同時對百姓實行道德教化,這是儒家“先富后教”政治觀念的具體化。

第三,王安石的“保甲”基層組織。其意在維護基層社會穩(wěn)定。而朱熹又將保甲組織與社倉制度并為一體,成為綜合創(chuàng)新的基層社會自治組織,并由基層政權予以督導。

第四,民間士紳私辦的“書院”,旨在通過民間講學活動弘揚、普及儒家核心價值理念。一方面是宋王朝無暇也無力顧及民間社會的教育需求,另一方面是受過科舉教育訓練的士紳群體又有將儒家核心價值理念普及于民間社會、使其成為民眾行為規(guī)范的強烈沖動,因此民間書院在宋明時期得以勃興。書院的日常開銷,有士紳和其他民間人士的捐贈,但往往靠“學田”維持。

第五,呂大均的“鄉(xiāng)約”。這也是由士紳發(fā)起的基層社會自治組織,基層的“約正”率領“同約之人”,“以德業(yè)相勸、過失相規(guī)、禮俗相交、患難相恤為約”(《宋史·呂大防傳》),以處理日常生活中的利益沖突,安定社會秩序,引領社會風氣。朱熹在此基礎上又進一步進行制度化創(chuàng)新,將社倉、保甲、書院諸制度合并于“鄉(xiāng)約”之內,使之成為一種集生產、生活、救濟、教育于一體的基層自治組織。錢穆強調:“宋明理學精神乃是由士人集團,上面影響政治,下面注意農村社會,而成為自宋以下一千年來中國歷史一種安定與指導力量?!薄?〕

由士紳階層推動的基層社會的制度創(chuàng)新十分注重道德教化,道德教化也成為這一過程中的一條主線。葛兆光指出,宋代的士紳階層推進以傳統(tǒng)道德為核心、禮法為背景的文明在社會中的擴張方面,與國家保持著高度的一致,宋代的士紳階層常常通過家規(guī)、家禮、族規(guī)、鄉(xiāng)約之類的規(guī)定,通過童蒙讀物的傳播,甚至通過祭祀以及儀式中常有的娛樂性戲曲、說唱,把上層人士的知識、思想與信仰廣泛地傳遞到民眾之中,并且也在這種普遍的對于文明的認同之中,賦予了仿佛代表著文明的秩序(國家)以合理性〔7〕?,F(xiàn)在可以看到的家規(guī)、家禮、族規(guī)、鄉(xiāng)約中,比如傳說是唐代大順年間陳崇所訂的《義門家法》、吳越王錢鏐所撰的《武肅王遺訓》,以及司馬光的《居家雜儀》,呂大均所撰、朱熹修訂的《增損呂氏鄉(xiāng)約》,朱熹的《家禮》以及袁采的《袁氏世范》等等,基本上都體現(xiàn)了“合乎禮教”、“注重教化”、“符合國法”的原則。在各種作為士子讀書規(guī)則和啟蒙教科書的讀物中,不僅是程朱所提倡的《四書》,就是一些更初級的讀物,如呂本中《童蒙訓》,朱熹《童蒙須知》,呂祖謙《少儀外傳》,程端蒙、董銖《程董二先生學則》,真德秀《家塾常儀》等等,也常常是在傳遞皇權和理學所共同提供的傳統(tǒng)知識、歷史記憶和社會原則。而在民眾間頗有影響的如祠堂祭祀、家族聚會和節(jié)日活動演出的戲曲中,如《張協(xié)狀元》、《趙貞女蔡二郎》、《王魁》之類,也漸漸出現(xiàn)了倫理道德化的意味和趨向。

近年來研究者已經(jīng)注意到,南宋時期有相當多的《勸農文》、《喻俗文》、《勸孝文》、《勸學文》等通俗教育文本,朱熹、真德秀等著名學者都親自參與撰寫。他們在文章中反復規(guī)勸世俗社會中的人們要勤于務農、遵守鄉(xiāng)俗、孝順父母,如有余力則多閱讀先賢經(jīng)典包括理學家的著作,爭取有個前程。如“請諸父老,常為解說,使后生子弟,知所遵守,去惡從善,取是舍非,愛惜體膚,保守家業(yè),子孫或有美質,即遣上學讀書學道修身,興起門戶”(朱熹《漳州勸農文》中語)?!巴ㄟ^這些將思想與觀念世俗化的途徑,士紳階層在民眾中傳播著一種后來被稱作‘文明的生活理念,這些生活理念,大體上就是在勸導甚至強迫民眾建立和遵循一種理性的生活秩序,諸如長幼有序、男女有別的等級倫理,諸如憐貧恤寡、扶助鄉(xiāng)里的社會道德,諸如勤儉節(jié)約、恪守本分的個人品格以維護家族與家庭的同一性等等,當然,也包括了相當多的關于遵守國家法令的約定,無論在家族內還是在家族外,無論是普通民眾還是讀書人,都應當記住的關鍵詞就是‘秩序,一種天經(jīng)地義的、符合天理,也應當發(fā)自內心的‘秩序。”〔7〕在流動性很小、大都聚族而居的“鄉(xiāng)土社會”中,這種幾乎無孔不入、浸潤于生活習俗方方面面的道德教化,逐漸將原本停留于儒家經(jīng)典之中和士大夫思想之內的觀念性存在,世俗化為民眾自覺認同的習俗禮法,并使其在生活實踐中恪守與遵循。

費孝通在《鄉(xiāng)土中國》一書中指出,鄉(xiāng)土社會是一種“‘禮治的社會”,“禮是社會公認合式的行為規(guī)范。合于禮的就是說這些行為是做得對的,對是合式的意思”。與靠國家權力維持的法律不同,維持“禮治”的力量來自傳統(tǒng),來自人的自我約束,“禮并不是靠一種外在的權力來推行的,而是從教化中養(yǎng)成了個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作為打通理智、情感、意志從而既超越于三者之上又實踐于日常生活之中的范疇——禮治的約束力甚至強于單純道德的約束,“禮則有甚于道德;如果失禮,不但不好,而且不對,不合,不成。這是個人習慣所維持的。十目所視,十手所指的,即使在沒有人的地方也不能自已”,“禮是合式的路子,是經(jīng)教化過程而成為主動服膺于傳統(tǒng)的習慣”〔8〕。

在道德教化過程中,民眾與統(tǒng)治階級之間建立起一種相互承認、相互信任的“道德契約”,并凝聚在關于國家/士紳/民眾三者共享核心價值體系的共識之中,體現(xiàn)在民眾的日常行為規(guī)范之內。葛兆光指出,正是在由國家代表的政治權力和由士紳群體代表的文化權力的合力作用之下,“一些儒家原則被當作天經(jīng)地義的倫理道德被確定下來,按照這種原則建立有序生活的制度也被認同,并逐步推廣到各個地區(qū)。像家庭、宗族秩序的基礎‘孝,不僅是一種觀念,而且有了制度,如過去不療救和供養(yǎng)生病的父母,祖父母父母在時即異財分居,都成為違背道德的罪過被禁止。而國家秩序的觀念基礎‘忠,也在皇權合法性與合理性得到普遍認同之后,成了籠罩性的倫理”,而“忠”、“孝”這樣的傳統(tǒng)核心價值,一旦成為制度約束下的行為規(guī)范,就成為一個“忠”與“孝”互相滲透的社會規(guī)范整體原則,從而為“家國一體”的古典愛國主義提供了滋生的土壤,一旦國家有難,“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責任意識自然就在認同“忠”、“孝”的民間社會中產生巨大的號召力〔7〕;而在平時,“一些被文明生活拒絕的生活習慣與嗜好被確定為錯誤,比如說過度飲酒、貪戀美色、聚斂財物,以及個性強烈的表現(xiàn),即酒色財氣,被越來越當作可恥的習慣”,因此,道德教化的結果是在傳統(tǒng)鄉(xiāng)土社會中構建出一種靠禮治及相應習俗維持的“禮法社會”,這種社會“用現(xiàn)代的語言來說,就是在國家權力所籠罩的空間中,一種倫理道德同一性被逐漸建構起來,一種普遍被認同的思想世界開始形成,并終于奠定了中國人的日常生活世界”〔7〕。這就是說,在“士紳/國家命運共同體”形成的基礎上,由士紳群體開展、國家予以配合的基層社會制度創(chuàng)新實踐又推動其逐步形成了“民族命運共同體”。它首先是一個國家/士紳/民眾在共享和認同儒家核心價值體系基礎上的“三合一”的“倫理道德共同體”,這種以“忠孝互滲”、“家國一體”為軸心運轉的“共同體”一旦形成,無論是在協(xié)調民眾/國家之間的“頂層認同”,還是在協(xié)調日常生活中人際交往規(guī)范的“底層認同”中,都顯示出貫穿其中的“道德契約”認同邏輯的歷史合理性,歷史理性、民族理想、社會價值在“道德契約”的邏輯之中達到了歷史的具體的統(tǒng)一。

當前,在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體制建立健全的歷史過程中,在全球化的態(tài)勢下,這種傳統(tǒng)的通過基層制度創(chuàng)新進行的核心價值認同模式,以及貫穿其中的“道德契約”的認同邏輯,將迎來實質內容的歷史轉型,以及自身形式的現(xiàn)代延續(xù)。

首先是“道德契約”認同邏輯實質內容上的歷史轉型問題。正如費孝通所指出:“禮治的可能必需以傳統(tǒng)可以有效應付生活問題為前提。鄉(xiāng)土社會滿足了這前提,因之它的秩序可以用禮來維持。在一個變遷很快的社會,傳統(tǒng)的效力是無法保證的。不管一種生活方式的方法在過去怎樣有效,如果環(huán)境一改變,誰也不能以這舊法子去應付新的問題了。所應付的問題如果要由團體合作的時候,就得大家接受個同意的辦法,要保證大家在規(guī)定的辦法下合作應付共同問題,就得有個力量來控制各個人了。這其實就是法律。也就是所謂‘法治?!薄?〕

我們就處在由傳統(tǒng)的“禮治社會”向現(xiàn)代的“法治社會”轉型的歷史時期。傳統(tǒng)的“道德契約”的認同邏輯是傳統(tǒng)的鄉(xiāng)土社會或“熟人社會”的產物,在當代全球化態(tài)勢下的“陌生人社會”中,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的社會環(huán)境之內,禮治與法治二者之間并非是簡單的取代與被取代的關系,而是一個相互融合的過程。在這個相互融合的歷史過程中,單一的“道德契約”的傳統(tǒng)認同邏輯將得到另外兩條現(xiàn)代性邏輯的補充:一條是基于人類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的“歷史契約”的認同邏輯——“人民當家作主”是歷史發(fā)展的必然階段,是社會主義制度創(chuàng)新的根本價值取向;另一條是基于保護個人合法權益的現(xiàn)代“法治契約”的認同邏輯——通過法治保護人民群眾的基本權益,通過法制建設和制度創(chuàng)新,依法保障人民群眾的選舉權、決策權、管理權、監(jiān)督權,這是社會主義制度創(chuàng)新的根本目的。在中國當代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體制條件下,基于傳統(tǒng)文化的“道德契約”、基于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的“歷史契約”、基于現(xiàn)代社會人際間交往理性的“法治契約”,正在經(jīng)歷著相互滲透、相互吸收、相互融合的歷史性過程,逐步揚棄“道德契約”在認同邏輯上的道德單一性,突破其狹隘的為延續(xù)王朝統(tǒng)治的工具性價值取向、不無強制性的單方面盲從式的傳統(tǒng)共識凝聚方法,以利于在思想觀念多樣化環(huán)境中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通過協(xié)商、對話途徑凝聚成妥協(xié)式的社會共識,充分體現(xiàn)集道德契約、歷史契約和法治契約于一體的新型認同邏輯將把實現(xiàn)人民當家作主作為目的本身的特征。

這一過程突出地體現(xiàn)在黨的十八大報告中關于通過制度創(chuàng)新維護社會公平正義這一“共同信念”的打造,“必須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tǒng)一”這個政治體制改革的基本原則之中,同時也體現(xiàn)于報告所強調的實現(xiàn)社會環(huán)境的公平正義和全面提高公民素質這樣兩個歷史性任務之中。在論及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時,十八大報告指出:“公平正義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在要求。要在全體人民共同奮斗、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的基礎上,加緊建設對保障社會公平正義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guī)則公平為主要內容的社會公平保障體系,努力營造公平的社會環(huán)境,保證人民平等參與、平等發(fā)展權利?!痹谶@里,制度建設和創(chuàng)新超越了實現(xiàn)于傳統(tǒng)大一統(tǒng)國家之中的有限正義,可以保障生活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環(huán)境中的每一個人都享有法律保護的平等權利,從而實現(xiàn)“人民當家作主”的公平正義。

在論及“三個統(tǒng)一”的政治體制改革原則時,十八大報告指出:“以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為根本,以增強黨和國家活力、調動人民積極性為目標,擴大社會主義民主,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發(fā)展社會主義政治文明。要更加注重改進黨的領導方式和執(zhí)政方式,保證黨領導人民有效治理國家;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豐富民主形式,保證人民依法實行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jiān)督;更加注重發(fā)揮法治在國家治理和社會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維護國家法制統(tǒng)一、尊嚴、權威,保證人民依法享有廣泛權利和自由。要把制度建設擺在突出位置,充分發(fā)揮我國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優(yōu)越性”?!叭齻€統(tǒng)一”的政治制度改革創(chuàng)新原則,超越了在“士紳/國家命運共同體”中實現(xiàn)的君主與士大夫“同治天下”的狹隘的政治平等——人民當家作主才是社會主義制度的根本。黨領導人民通過有序的法治建設和制度創(chuàng)新,保證人民依法行使在政治領域內固有的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jiān)督的基本權利,實現(xiàn)最大限度的自由平等。

在論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時,十八大報告強調,要“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質”,要堅持以德治國和依法治國相結合,加強公私道德、責任義務、法治誠信等公民素質教育,“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tài)”,將傳統(tǒng)單一的強調服從的道德教化,提升為全面的公民道德素質建設。也即傳統(tǒng)單一的“道德契約”的認同邏輯將在與“歷史契約”和“法治契約”的融合過程中,把后二者的合理成分融于自身,轉化為一種新型的以人的素質和能力全面發(fā)展為目的的新型“道德契約”認同邏輯。在這一邏輯中,以作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實現(xiàn)人民當家作主社會主義理想莊嚴承諾的執(zhí)政黨為一方,以全面提高自身道德素質、法治素質,自覺履行法定義務和責任的人民群眾為另一方,在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過程中建立執(zhí)政黨/人民群眾相互承認和認同的新型互信機制。

其次是“道德契約”認同邏輯形式得以現(xiàn)代延續(xù)的問題。傳統(tǒng)核心價值認同模式遵循“道德契約”認同邏輯,集民間道德教化和文化教育、民眾生產和生活互助、基層治理制度創(chuàng)新和實施等多項功能于一身,形成了一個以“忠孝互滲、家國一體”核心價值為軸心的、塑造新社會生活秩序的綜合體。在這一綜合體當中,作為倡導者和組織者的士紳群體、作為參與者的民眾和作為最高領導者的國家都被整合為利益相關者,從而保證了這個共享核心價值的“禮治社會”的形成、發(fā)展和延續(xù),在辛亥革命前近千年的歷史中,有效地支撐著王權統(tǒng)治的合法性。

而在當今社會,貫穿其中的“道德契約”認同邏輯形式如何轉型與延續(xù)?黨的十八大報告在論及“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fā)展道路和推進政治體制改革”強調“完善基層民主制度”時指出:“要健全基層黨組織領導的充滿活力的基層群眾自治組織,以擴大有序參與、推進信息公開、加強議事協(xié)商、強化權力監(jiān)督為重點,拓寬范圍和途徑,豐富內容和形式,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實的民主權利。”改革開放以來,城市的業(yè)主委員會,農村的村民委員會、村民議事會(成都)、民主懇談會(浙江溫嶺)等等基層群眾自治組織的成功實踐經(jīng)驗,無論是在理論層次還是實踐層次,都揚棄了傳統(tǒng)“道德契約”認同模式的弊端,開創(chuàng)了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體制條件下新型“道德契約”認同模式。這是一個在各級黨組織領導下的以人民當家作主為基本價值指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共識凝聚的、以人民群眾的各種訴求得到制度化的多渠道保障為時代特征的新型核心價值觀認同模式。而面對傳統(tǒng)“鄉(xiāng)治”模式的當代轉型,如何在發(fā)掘、梳理和提煉相關傳統(tǒng)文化資源基礎上,更加充分地發(fā)揮人民群眾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積極性,將我國新時期涌現(xiàn)出來的基層群眾自治機制打造成為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和踐行為中心,集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和基層制度創(chuàng)新、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的新協(xié)作互助方式的探索、美麗家園的建設等功能于一體的塑造新型社會生活秩序的綜合體,并在建設小康社會的過程中起到基層群眾自治組織所應當起到的引領社會思潮、凝聚社會共識的切實功效,將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根本任務。

參考文獻:〔1〕

何懷宏.選舉社會及其終結〔M〕.北京:三聯(lián)書店,1998:31,39.

〔2〕余英時.中國文化史通釋〔M〕.北京:三聯(lián)書店,2012:205,235.

〔3〕余英時.朱熹的歷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上冊)〔M〕.北京:三聯(lián)書店,2004:8,219.

〔4〕北京大學哲學系中國哲學史教研室.中國哲學史資料選輯(下冊)〔G〕.北京:中華書局,1982:37.

〔5〕何懷宏.正義在中國〔J〕.公共行政評論,2011,(1):6-7.

〔6〕錢穆.國史大綱(下冊)〔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807-812.

〔7〕葛兆光.中國思想史 第二卷 七世紀至十九世紀:中國的知識、思想與信仰〔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0:382-384,382-385,384,385.

〔8〕費孝通.鄉(xiāng)土中國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48-52,52.

(責任編輯:劉永淑)

猜你喜歡
命運共同體核心價值科舉制度
科舉制度的起始與結束
質疑是打開智慧寶庫的金鑰匙
櫻花系列甜品品牌營銷戰(zhàn)略關鍵
人間(2016年24期)2016-11-23 15:15:21
小學語文教學中核心價值研究
考試周刊(2016年86期)2016-11-11 07:36:10
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進學生社團建設
中國園林文化遺產的藝術與價值
大國文明新氣象: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
人民論壇(2016年16期)2016-07-15 10:27:39
澳媒:中國用“命運共同體”拉近鄰國
唐朝科舉制度對當今高考制度改革的啟示
誰害了孔乙己
未來英才(2016年3期)2007-12-26 00:41:41
寿宁县| 云阳县| 阿城市| 明光市| 固原市| 中江县| 多伦县| 涟源市| 鹤山市| 新河县| 嫩江县| 南安市| 伊川县| 潜江市| 揭东县| 河南省| 通城县| 寿宁县| 多伦县| 泾阳县| 鲁山县| 肇源县| 堆龙德庆县| 车险| 隆林| 祥云县| 文登市| 长春市| 来宾市| 内丘县| 漳浦县| 甘泉县| 佛学| 双鸭山市| 弥渡县| 公主岭市| 泰和县| 乐陵市| 台前县| 马鞍山市| 清水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