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誠 谷小平 夏光輝等
摘要: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農村剩余勞動力向城市轉移,城市中的農民工隨遷子女數(shù)量大幅增加。近年來,農民工隨遷子女在社會融入過程中遇到不少問題,這一群體的教育問題、生存狀況、心理健康日益引起公眾和媒體的關注。媒體對于這一特殊群體的關注與報道,對于維持社會穩(wěn)定、促進和諧社會的構建有著重要意義。通過對重慶媒體中對農民工子女的新聞報道進行定量和內容分析,概括了當前報紙對農民工子女生存現(xiàn)狀報道的不足,并對農民工子女報道中出現(xiàn)的問題提出了建議。
關鍵詞:農民工子女;新聞報道;媒體角色;生存現(xiàn)狀
中圖分類號:G222.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8268(2013)06010003
一、引言
中國的城市化進程明顯落后于西方發(fā)達國家。歷史上列強的侵略造成了沿海與內陸地區(qū)城市化不均衡,20世紀50年代城鄉(xiāng)二元分割的社會結構,知識青年上山下鄉(xiāng)等反城市化趨勢,以及龐大的人口壓力,注定我國的城市化是一個漫長又復雜的過程,而農民工和農民工子女正是這一過程中的特殊產(chǎn)物。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 農村的剩余勞動力逐漸向城市轉移,中國掀起了數(shù)量龐大的人口遷移浪潮。農民工是指具有農業(yè)戶口身份卻在城鎮(zhèn)從事非農生產(chǎn)活動的群體,其自身具有農民和工人的兩種屬性。農民工在流入地和流出地間的雙向流遷狀態(tài)和他們對流入地城鎮(zhèn)和流出地鄉(xiāng)村的雙重歸屬,使其在人口分類中既有別于其遷出地的鄉(xiāng)村人口,也難以歸入其遷入地的城市人口,成為我國當今社會一個既跨越城鄉(xiāng)界限,又與城鄉(xiāng)有著密切聯(lián)系的人口類型。近年來,這一群體在城鄉(xiāng)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其邊緣化的生存狀態(tài)已越來越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1]。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結果顯示,目前全國流動人口規(guī)模已達到261 386 075人。2010年,中華全國婦女聯(lián)合會(婦聯(lián))、全國心系好兒童系列活動組委會發(fā)布的《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活動調查分析報告》顯示,目前內地農村留守兒童已達5 800萬人,14歲以下的約有4 000萬。但是,中國的城鄉(xiāng)二元社會結構和戶籍制度卻使得這一特殊群體遭遇到入學難等實際問題,社會問題日漸凸顯[2]。
隨著城市人口的持續(xù)增長,有限的教育資源、醫(yī)療資源、就業(yè)機會都成為農民工子女融入城市的壁壘。城市的高速發(fā)展離不開辛勤工作的農民工,但其子女的未來卻是未知數(shù)——隨農民工入城的子女能順利融入城市,享受公平教育和醫(yī)療服務嗎?留守兒童如何面對成長中的父親或母親的角色缺失?都說別讓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而現(xiàn)實卻極有可能是,農民工的子女一開始就輸在了起跑線上。這些現(xiàn)實的矛盾,我們既不能阻止它們的出現(xiàn),又不能忽視它們的存在,它們就像一根堅硬而柔韌的刺,扎進這個日益富饒的國度,無形中影響著城市里生活著的每一個人。
作為社會公器的新聞媒體,理應是為農民工子女搭建話語平臺,幫助他們全方位融入城市的工具。在現(xiàn)實生活中,新聞媒體的作為如何?《重慶晚報》的網(wǎng)站中收錄了《重慶日報》、《重慶晨報》、《重慶晚報》、華龍網(wǎng)、新華網(wǎng)等重慶主流媒體中的新聞報道,內容比較全面。我們在《重慶晚報》網(wǎng)站中,以“農民工子女”為關鍵詞進行搜索,搜索出發(fā)表于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的新聞報道,將其作為研究對象。筆者以定量分析和內容分析的方式,主要抽樣考察了重慶的5家報紙(《重慶晚報》、《重慶晨報》、《重慶時報》、《重慶日報》、《重慶商報》)關于農民工子女的新聞報道,發(fā)現(xiàn)以報紙為例的新聞媒體在報道農民工子女這一特殊群體時依然存在著不少問題。二、新聞媒體在報道農民工子女時存在的問題(一)面目模糊的農民工子女群體
以農民工子女為關鍵詞,以2010年到2012年為搜索限定時間,這5家報紙共抽閱到162篇相關報道。從報道時間來看,主要集中在新學期開學、六一兒童節(jié)、農民工日、學生寒暑假及兩會期間等時段,媒體的議程設置基本與政府議程相符合。
從報道選題來看,對教育公平的關注占絕對地位。關于教育公平的報道共64篇,占總報道數(shù)的39.5%。近年來,教育公平問題一直是社會熱點話題,農民工子女隨遷中面臨的擇校費、學費等問題亦為新聞媒體所關注。特別是十八大報告提出的“積極推動農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反映出我們政府對農民工子女教育問題的重視。由政府、志愿者或企事業(yè)單位組織的關愛農民工的公益活動是另一個報道熱點,如《重慶晚報》報道的《工行重慶市分行“關愛農民工子女”活動啟幕》。此類報道共47篇,占到統(tǒng)計數(shù)據(jù)的29%。值得注意的是,對于一些重要議題,各家媒體顯示出重合趨勢,如對全市婦女兒童工作會議這一議題,各家媒體分別從不同角度給予了報道。
從新聞體裁看,本次抽取的新聞報道中新聞體裁大多為消息,少有深入性的評論或人物訪談,沒有一篇屬于通訊或調查性報道。許多新聞只是簡單的教育政策發(fā)布或解讀,關于農民工子女的部分更是占很小的篇幅,不少報道中只是一句話帶過。
從報道對象看,對于流動兒童的報道占絕對優(yōu)勢。進城農民工子女大致分為三類:(1)夫妻分居型,即夫妻中一方進城打工,另一方留守農村照顧子女;(2)夫妻子女分居型,即夫妻雙方進城打工,孩子成為留守兒童;(3)全家外出型,即夫妻雙方帶著孩子進城打工,孩子成為流動兒童。在本次抽取的162篇報道中,關于留守兒童的報道只有17篇??傮w而言,對留守兒童的關注明顯少于流動兒童。
綜上所述,由重慶這5家報紙近3年關于農民工子女報道的分析,我們不難得出結論,我市進城農民工子女的新聞報道比較單一,新聞報道多選擇從黨和政府以及城市居民的視角與話語出發(fā),難以見到農民工子女的具體形象,缺乏農民工子女主觀感受的表達。農民工子女被塑造成為受到政府和社會關注、需要幫助的弱勢形象,他們在成長過程中面臨的諸如社會融入情況、醫(yī)療保健體制的不完整、未來的出路、成長中的監(jiān)護人角色缺失以及城鄉(xiāng)物質條件帶來的心理落差等問題卻鮮有提及,而這些也是需要被關注、討論與解決的深層問題[3]。農民工子女作為面目模糊的群體被籠統(tǒng)表述,這些報道中的諸多盲點理應引起反思。
(二)被忽略的精神需求
對農民工子女面臨的問題進行細分,“流動兒童”主要面對的是社會融入問題,“留守兒童”則主要面臨監(jiān)護人角色缺失的問題。
農民工子女隨父母流動至城市,在成長過程中,他們同時經(jīng)歷著社會化和城市化兩個過程,大眾傳媒則在這兩個過程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這些報道中,媒體反復強調農民工子女作為被幫助對象,努力融入城市的過程,卻難以覓得任何對農村社會價值觀、社會親情關系等鄉(xiāng)土文化的再現(xiàn)與表述,融入被簡單定義為單向度的同化過程,城鄉(xiāng)文化的多元性與差異性被忽視與抑制[4]。
社會融合是個體和個體之間、不同群體之間,或不同文化之間互相配合、互相適應的過程,并以構筑良性和諧的社會為目標[5] 。社會融合是一個復雜的多方面的過程,包括外來移民的身份認同、社會融入、社區(qū)融入等。首先,作為外來人口的農民工子女群體,他們跟隨父母遷移到城市,變化的生活環(huán)境帶來了身份認同的困惑,即到底自己是城里人還是農村人。其次,在青少年的社會化過程中,同輩群體起著成人無法取代的重要作用。這些孩子與家庭以外的同齡伙伴交往狀態(tài)、交往過程中的主動性、感情狀態(tài)都是值得探究的問題。最后,農民工子女對流入地是否存在社會認同,是否對所居住的社區(qū)有歸屬感,居住社區(qū)是否將其當作成員看待,這些農民工子女的社會融入情況在本次抽樣的新聞媒體的報道中卻鮮有提及。
社會融入中還應當引起關注的是大齡流動兒童的出路問題。流動兒童隨農民工父母遷徙至城市,在長期的城市生活中,他們沒有在故鄉(xiāng)生活的經(jīng)歷,對故鄉(xiāng)的感情日漸生疏。但曾在城市生活的經(jīng)歷又讓他們幾乎不可能回到故鄉(xiāng),重新過相對貧窮落后的生活,這種夾縫中的生活狀態(tài)以及其引起的相關問題也未曾引起媒體的關注。
留守兒童面臨的主要是監(jiān)護人角色的缺失帶來的一系列問題,如在父母外出時有失落感,社會交往出現(xiàn)困難,性格上自卑、內向、膽小,產(chǎn)生厭學情緒等。這些心理問題在本次抽樣的新聞報道中沒有提及。此次抽樣調查的新聞媒體似乎傾向于將留守兒童群體塑造成為僅僅需要社會在物質上進行援助的群體,對于其精神需求卻避而不談。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認為,此次抽樣調查的新聞媒體對于進城農民工子女的報道角度較為狹小,強調其對物質援助的渴望,忽略了其精神上的需求。對于進城農民工子女這一特殊群體來說,新聞記者應當有一個全面綜合的觀察視角,全方位關注他們的生存狀態(tài)。
(三)值得思考的媒體角色
作為社會變遷的記錄者和參與者, 新聞媒體通過新聞報道記錄農民工及其子女的生存狀況, 同時通過自身的話語體系構建起受眾對于這一群體的主觀印象,影響這一群體與所謂“城里人”之間的關系。筆者認為,媒體在對這一議題的報道中,可以從以下方面進行嘗試。
首先,在報道中應該打破思維定勢,不要僅僅把農民工子女置于接受“城里人”物質幫助的弱勢地位。應該看到,通過勤奮和努力,農民工及其子女可以改變他們自己的命運,過上物質優(yōu)渥的生活。新聞媒體過度關注對農民工子女的物質援助,極有可能讓這一群體的社會弱勢變?yōu)槊浇槿鮿??!俺抢锶恕辈粩嘟佑|類似的信息,不會把農民工子女視為與自己平等的主體,也不會發(fā)自內心地尊重和理解他們,更不論提升和改善其地位。傳播學中的“鏡中我”概念認為,人的行為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對自我的認識,而這種認識主要是通過與他人的社會互動形成的,他人對自己的評價、態(tài)度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鏡子”,個人透過這面“鏡子”認識和把握自己[6]。農民工子女長期從媒體或是“城里人”中接受類似的負面信息,也會得到悲觀的自我認知。
其次,無論是留守兒童,還是在城市就讀的農民工子女,他們不僅有對物質生活的追求,而且有對精神生活的追求。只有兼顧這兩方面的報道,才能全面反映他們真實的生存狀態(tài)。從這次抽樣的幾家報紙來看,媒體扮演的更像是“恩惠施予者”的角色,而不是“觀察記錄者”的角色。新聞媒體應當全面觀察、記錄農民工子女的生存狀態(tài),以平等的視角進行報道。
三、結語
針對這些現(xiàn)實問題,筆者認為,新聞媒體要給農民工提供發(fā)聲平臺,例如可以在報紙上開辟相應的欄目反映他們在城市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此次調查中,五家報紙涉及到類似的報道有5篇,問題主要集中在教育公平問題上,如農民工子女是否需要繳納擇校費等[7]。
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是我黨在新聞宣傳工作中一貫大力提倡的工作作風和工作方法。在社會生活發(fā)生深刻變化的當今社會,在工業(yè)化、城市化、城鄉(xiāng)一體化的大趨勢下,堅持新聞的“三貼近”原則,更是新聞媒體踐行“三個代表”、促進構建和諧社會的力量源泉和保持旺盛生命力的重要法寶[8]。如果新聞媒體在農民工子女問題的報道中能夠堅守這三個原則,相信新聞報道會更貼近農民工子女的生活,也會更加充滿人文關懷的精神。
參考文獻:
[1]朱宇.農民工:一個跨越城鄉(xiāng)的新興群體[J].人口研究,2005(4):36.
[2]高宜新,劉海鑫,李騰娟.農民工市民化的社會管理制度探析[J].重慶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1):7680.
[3]董章琳,張鵬.城市農民工社會融合的影響因素分析——基于重慶市1032名農民工的調查[J].重慶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2):1925.
[4]羅安平.傳播媒介在農民工子女融入城市過程中的作用研究[J].中國記者,2011(7):6869.
[5]吳新慧.農民工子女社會融入狀態(tài)分析——基于杭州的實證調查[J].經(jīng)濟論壇,2009(8):103.
[6]郭慶光.傳播學教程[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82.
[7]周曉唯,魏召君. 我國農民市民化存在的問題及解決途徑[J].四川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4):2126.
[8]丁山.農民工報道中的人文關懷[J].新聞前哨,2008 (5):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