邸北
【關鍵詞】 子宮內膜異位癥;臨床分析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6.138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06-2985-01
子宮內膜異位癥是婦科常見病之一,但由于發(fā)病廣泛,且臨床癥狀與體征變化多端,因此在診治上有一定的困難。雖然子宮內膜異位癥在組織學上是良性的,但它有浸潤組織的特性,如同癌癥一樣,它可破壞卵巢,使輸卵管、膀胱、腸管纖維化,導致管腔變形。造成功能失調,影響患者勞動力。因此,必須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才能消除癥狀和保持器官的功能。
現就我院194例子宮內膜異位手術后資料對診斷和處理作初步分析。
1 資 料
我院婦科從2003年至2011年手術后經病理檢查證實的子宮內膜異位癥共104例,其中子宮腺肌病20例,占19.23%,子宮腺肌瘤21例,占20.19%,卵巢巧克力囊腫25例,占24.04%,盆腔子宮內膜異位癥5例,占4.81%,子宮肌瘤合并腺肌病4例,占3.84%,子宮肌瘤合并腺肌瘤6例,占5.77%,肌瘤合并卵巢巧克力囊腫5例,占4.81%,其它18例,占17.31%。
發(fā)病年齡:共104例,20-30歲,18例,31-40歲53例,41-50歲30例,50歲以上3例,其中以30-40歲之間生育年齡婦女患者最多。從上列中可見30-49歲為患病最高年齡組。
2 臨床癥狀
2.1 痛經 本組病例多有痛經,其中89例均為繼發(fā)性和漸進性痛經,占85.58%;有10例嚴重痛經,影響工作和休息,需服用止痛藥物,占全組病例的9.62%。
2.2 月經過多,經量增多和經期延長者80例,占76.92%。
2.3 不孕 原發(fā)不孕10例,繼發(fā)不孕16例,合計26例,占25.00%。
3 體 征
3.1 病變在子宮者,均有不同程序的子宮增大,未超過妊娠2個月大小,質地硬、后位、活動受限者共53例,占50.96%。
3.2 子宮后壁及宮骶韌帶有粗糙感及觸痛90例,占86.54%。
3.3 盆腔子宮內膜異位癥者(卵巢巧克力囊腫),附件包塊伴壓痛42例,占40.38%。
3.4 B型超聲波檢查;術前診斷為本病與術后符合者85例,符合率81.73%。
4 討 論
4.1 診斷 為了提高對子宮內膜異位癥的正確診斷率,應對成年婦女多年不孕(原發(fā)性或斷發(fā)性)者,當出現下列癥狀時,應考慮本病的存在,經量增多和經期延長,繼發(fā)性、進行性痛經。婦科檢查發(fā)現增大的子宮或附件包塊,壓痛明顯。部分患者雖然痛經不明顯,但要注意婦科體征,參照B型超聲波進行綜合考慮多可正確診斷本病。腹腔鏡加活檢,為最佳診斷方法。
4.2 誤診 ①將子宮腺肌病誤診為子宮肌瘤8例;此類病人因其痛經不明顯;只考慮到子宮增大及月經增多,主要是由于本癥痛經程序與病灶大小并不成正比;病變嚴重者可能痛經輕微,而散在的很小的病變卻可引起難以忍受的疼痛。②將盆腔靜脈綜合征1例誤診為本病,此例子宮稍大,由于痛經明顯,且有漸進性加重及術前B型超聲波檢查均未發(fā)現子宮及卵巢異常,術中所見為明顯的盆腔靜脈曲張呈團塊狀了,術后病檢未見子宮內膜樣病變,回顧病史,該患者對子宮內膜異位癥藥物治療無效。③卵巢巧克力囊腫破裂出血誤診為“異位妊娠”1例。
4.3 治療 我院此104例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的手術治療,術前多數患者經藥物治療未能取得滿意效果;有的患者長期用藥后導致肝功改變,停藥后可復發(fā);長期的疼痛使患者選擇手術治療。
手術范圍的選擇,我們視患者的年齡以子宮全切和酌情保留部分卵巢組織或全部切除。
我們從104例手術經驗得出,對本病的治療,一旦確診,特別是對40歲以上患者,以首選手術為宜。
參考文獻
[1] 張人捷,韓美玲.子宮內膜異位癥的子宮在位內膜和異位內膜結節(jié)的前列腺素測定.中華婦產科雜志,1984,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