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騰
摘 要:尋根作家的作品多表現(xiàn)出強烈的思父和尋父意識,在尋父的過程中發(fā)掘出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傳統(tǒng)文化。他們通過對父性現(xiàn)實失落的描寫和歷史的追尋,發(fā)現(xiàn)了父親與根的同構(gòu)性,這正是他們尋父的最終目標。
關(guān)鍵詞:尋根文學 尋根 尋父 同構(gòu)性
綜觀尋根作家的創(chuàng)作,可以發(fā)現(xiàn)他們的小說中經(jīng)常圍繞著一個不容回避的主題,那就是父親的丟失、回憶與追尋。曾經(jīng)有人形容父親是人生中永遠無法擺脫的村莊,從這個比喻中我們或許可以窺探到尋父背后的奧秘。
一、父性:現(xiàn)實失落與歷史追尋
細細品讀尋根作家的作品,會看到小說中多是沒有爸爸的孩子。他們或是口里喊著“爸爸爸”,或是滿懷怨恨不愿提起。無論是思父還是仇父其實都是一種紀念的方式。現(xiàn)實中父親的失落往往迫使他們到心靈深處、到歷史文化中去急切地呼喊父親。
表達最激烈的是韓少功。他曾在小說里多次寫到“他說去理發(fā),就沒有回來了”,父親的突然失蹤給他和整個家庭帶來了巨大的打擊。在《鞋癖》里,由于特殊的政治環(huán)境,父親的自殺并未給家庭帶來安寧,不得已母親艱辛地找到了父親的尸體,全家人終于可以理直氣壯地哭泣了。這時的尋父是一種無奈的自保。之后的生活里,“我”開始了真正的尋父之路?!拔摇辈粩嗷貞浧鸶赣H毛線背心的顏色、生活中的瑣事。家里也經(jīng)常出現(xiàn)怪事,如父親的藤椅發(fā)出響聲、他曾使用的碗炸裂等。這一切仿佛是父親冥冥之中暗示我們,他一直都在我們身邊。直到“我”在墻上看到了父親的剪影。此時,父親已經(jīng)由現(xiàn)實之人轉(zhuǎn)變?yōu)樾撵`深處理想的投射。而母親的鞋癖更是對父親思念的象征,“她知道父親的消失,將使我們要走很多很多的路,唯鞋子可以救助我們,可以啟示和引導我們”①。作為理想的父親形象到此建立完畢。他是我們生存的信念和前行的指引,是精神和文化的符號。小說結(jié)尾,“我”嘩嘩翻過《萬年歷》那一萬年的漫長歲月,聽到“父親坐的藤椅咯嘎一響”,父親其實一直隱藏在“我”的心底和歷史深處?!栋职职帧分校瑢じ敢庾R依然明顯。丙崽靠想象和對別人喊“爸爸”來彌補思父之情,雞頭寨人則通過古歌的唱詞找到了刑天“父親”。歷史的確認,不僅找到了父親,更找到了精神的歸宿、存在的意義及對自身文化價值的肯定。
對尋父比較執(zhí)著的還有張承志和莫言。張承志在許多小說中均表達了對現(xiàn)實中父親的不滿與怨恨?!侗狈降暮印分小八备纱喾Q父親為“那個狗雜種”?,F(xiàn)實中父性的失落使他們在最需要保護的時候失去了依靠的肩膀,因此小說中的主人公顯得孤寂悲憤,充滿仇恨??墒莾?nèi)心深處他們強烈渴望有一個傾聽他們心中郁結(jié)的人。終于它出現(xiàn)了。它不是人,而是奔騰不息、洶涌澎湃的北方的河?!斑@黃河像是我的父親”,“他在暗暗地保護著他的小兒子”②。
在感到彷徨無助、灰心失望時,他看到永定河那“驚雷般的憤怒浪濤”,頓時所有的挫折感都消失了,信心滿滿、力量大增。小說里北方的河已不再只是奔騰的流水,它被賦予了精神之父的象征意義,是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積淀以及堅強不屈的華夏精神的生動寫照。
莫言有感于中華民族“種”的退化,也展開了一趟蕩氣回腸的尋父之旅。他尋到了熾烈的高粱地和高粱地上的人民。由“我爺爺”們所代表的祖先和父輩們無視倫理道德規(guī)約,大膽追求真性情、真愛情,在苦難面前毫不畏縮,在是非面前滿腔俠義,他們身上有比任何英雄都更可貴的真誠的人性,雖不是英雄卻勝似英雄。他們那噴薄的情欲、狂野的性情、浪漫的心靈和頑強的生命意志,就像火紅的高粱一樣,郁郁蔥蔥,一望無際!
其他尋根作家的作品中也處處表現(xiàn)著思父意識。王安憶筆下的撈渣作為最后一個儒家仁義的象征已然成為村民的精神之父,也是作者的精神之父。扎西達娃在《風馬之耀》中對烏金追尋殺父仇人的敘述,其實也是對其尋找父親、回憶父親最終確認父親的過程的詳細剖析。阿城在“三王”中對作為老莊哲學的化身的王一生、肖疙瘩等的刻畫,鄭萬隆對大山中掘金者堅韌野蠻生命力的禮贊無不是對父性的熱情謳歌。
二、尋父與尋根的精神同構(gòu)
著名的榮格心理學專家魯伊基·肇嘉曾在書中寫道:“對父親的追尋不單是一種物質(zhì)上的需求,它也是一種普遍的心理需求。我們所有的人……想要知道我們是誰的孩子?!雹圻@種“普遍的心理需求”就是對“根”的挖掘,因此尋父其實是尋找我們的根。尋根小說中,父親表象背后隱藏的是亙古不變的生命源流和民族意志。雖歷經(jīng)現(xiàn)代文明的侵蝕,卻沒有消失,而是深深地埋注在我們的血液和靈魂深處,從我們的一舉一動中滲透出來。正如韓少功所說:“人可以另外選擇居地,但沒法重新選擇生命之源,即便這里有許多你無法忍受的東西;即便這塊土地曾經(jīng)被太多的人口和太多的災難榨得疲憊不堪氣喘吁吁,如同一張磨損日久的黑白照片。你沒法重新選擇父輩,他們臉上隱藏著你的容貌,身上散發(fā)出你熟悉的氣息,就埋葬在這張黑白照片里?!雹?/p>
從黑白照片中我們看到的是燦爛的遠古文化和悠悠歷史,它是支撐華夏文明最重要的根基。雞頭寨人世代唱的“簡”帶領(lǐng)我們找到了黃泱泱的金水河、白花花的銀水河、青幽幽的稻米江,父輩們靠著聰明才智和勇于開拓的精神創(chuàng)造了今天的豐功偉業(yè)。張承志在黃河上游湟水邊上找到了歷史——四千多年前的彩陶碎片。這些陶片靜靜地展示著古老民族的燦爛文化;阿城在《棋王》中找到了老莊文化之父;賈平凹的商州系列、李杭育的“葛川江”系列、鄭萬隆的“異鄉(xiāng)異聞”系列等都找到了自然之父和古樸美好的人性;王安憶找到了儒家仁義之父;烏熱爾圖找到了少數(shù)民族文化之父……這些民族文化遺產(chǎn)是歷史積淀的產(chǎn)物,是我們民族繁衍生息世代相傳的文化根基。從這個意義上看,尋根作家們所尋找的父親與根在精神內(nèi)核上必然是同構(gòu)的。
三、尋父情結(jié)的民族精神
蓬勃向上的民族精神成為作家們更高層次的追求。張承志熱烈歌頌了凝聚在黃河父親和彩陶之河背后的民族精神,這精神是“一種種族記憶,一種血緣的力量,一種族血的延續(xù)”⑤,只有擁有這種血統(tǒng)的華夏子孫,才能體會到它噴薄充沛的生命力和蒸蒸日上的生機與活力。王安憶則在父親身上找到了英雄主義情結(jié)。這一情結(jié)給了我們祖先創(chuàng)世的魄力和一統(tǒng)天下的決心,以及征服宇宙、創(chuàng)造五千年文明的偉大力量,它集中體現(xiàn)在撈渣身上。王安憶曾動情地表示,她必須要有一位“戰(zhàn)績赫赫、眾心所向”的英雄做祖先,這是王安憶內(nèi)心深處對理想父親的期待,也是我們民族得以立足的英雄之根。莫言在《紅高粱家族》中對英雄主義的渲染同樣熱烈而真誠。結(jié)尾處,家族亡靈指點“我”去尋找“一株純種的紅高粱”,“它是你的護身符,也是我們家族的光榮的圖騰和我們高密東北鄉(xiāng)傳統(tǒng)精神的象征!”⑥這株紅高粱上附著所有家族成員的靈魂,它是高密人堅韌灑脫、奔放不羈、重情重義的英雄精神的集中體現(xiàn),是“活著的不肖子孫”缺少的桀驁不屈的民族精魂。鄭萬隆的“異鄉(xiāng)異聞”系列,也充滿了陽剛的氣息。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便是那個讓人怕也讓人恨的陳三腳了。小說中描寫的掘金客豪爽大膽、粗魯野蠻,對愛情忠貞、對敵人絕不手軟,并有自己堅守的諾言和人生信條。真正是善良淳樸、堅忍不拔的品格,更是作為“父親”的男性應具備的英雄精神的象征。
對民族精神的追求最特別的是扎西達娃,其小說中尋父行為的最終指向是藏民族骨子里揮之不去的宗教信仰,也是他們的精神父親?!讹L馬之耀》中,當母親親手將父親的腰刀交到烏金手上時,便注定了他日后踏上的流浪征途??伤粌H如此,因為烏金還承擔著一個將“遠古悲壯的英雄神話在遼闊的西藏高原無限延續(xù)下去的神圣使命”⑦。這是信仰的傳遞,也是一種“復仇精神”的延續(xù),烏金將帶著父親們的靈魂與破壞西藏神圣信仰的現(xiàn)代文明斗爭。在《西藏,系在皮繩結(jié)上的魂》和《西藏,隱秘歲月》中,兩位男主人公去世時留下的佛珠則暗示我們父親的肉體死了,但他們的靈魂將與佛珠永存。父親們的靈魂與藏民族的宗教信仰是相通的,找到了父親也就找到了信仰和民族精神,并且這一精神將永遠留在這片神圣的土地上。
尋根作家對父親的思念和根的挖掘是深入而堅決的,他們在艱苦的尋父之路上為民族歷史的建構(gòu)和文化的發(fā)展做出了貢獻。
① 韓少功:《鞋癖》,《韓少功系列——歸去來》,人民文學出版社2008年版,第270頁。
② 張承志:《北方的河》,《東岳文庫——北方的河》,山東文藝出版社2001年版,第21—23頁。
③ 魯伊基·肇嘉:《父性:歷史、心理與文化的視野》,張敏、王錦霞、米衛(wèi)文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版,第367頁。
④ 韓少功:《世界》,《花城》1994年第6期。
⑤ 何向陽:《朝圣故事或在路上:張承志創(chuàng)作精神描述》,《文藝評論》1996年第4期。
⑥ 莫言:《紅高粱家族》,人民文學出版社2012年版,第347頁。
⑦ 扎西達娃:《風馬之耀》,《扎西達娃小說集》,中華書局2011年版,第103頁。
參考文獻:
[1] 韓少功.韓少功系列——歸去來[M].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2001.
[3] 莫言.紅高粱家族[M].北京:中華書局,2011.
[5] 魯伊基·肇嘉.父性:歷史、心理與文化的視野[M].張敏,王錦霞,米衛(wèi)文譯.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
基金項目:教育部“211”工程項目“社會轉(zhuǎn)型期的文學與文論”子項目“國門大開與文學尋根”;2012年遼寧省教育廳重大人文社會科學專項項目“歷史轉(zhuǎn)型與中國當代文學思想理論研究”,項目編號:ZW2012007
作 者:滕 騰,遼寧大學文學院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專業(yè)在讀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
編 輯:魏思思 E-mail:mzxsws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