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詩歌去了,詩學來了,關于海子的詩學剛剛開始。走進《亞洲銅》,走進海子的領地,撿起沙灘上的白鞋子。詩中詩人將死亡充斥,并賦予其蒼涼氣息。詩人背負著歷史的沉重,挽起了“愛”與“恨”的情緣,用情感的復沓撞擊歷史的時鐘,激起讀者無限的感傷與遐想。對《亞洲銅》的詩學解讀,打開了解讀海子詩歌的大門。解讀海子剛剛開始,讓我們沿著這條道路繼續(xù)走下去吧!
關鍵詞:《亞洲銅》 海子 詩學
看顧城,看到的是一個任性的大男孩;看海子,看到的是一個乖乖的大男孩。看海子的傳記,萬般的無奈;看海子的詩歌,莫名的悲涼;看海子的墳塋,莫名的傷感。2009年3月26日,海子逝世二十周年紀念日。海子的家鄉(xiāng)懷寧、北大的未名湖、復旦的光華樓學生廣場……人們沒有忘記海子,無數(shù)青年自發(fā)涌向那個詩歌烈士的墳地去祭拜,去重溫詩歌的盛世,去承繼詩歌的靈魂。海子,這位從安徽懷寧農(nóng)村走出來的詩歌朝圣者,用他短暫的生命流星般劃過詩歌的天空。他那凄楚動人的詩歌,撼人心魄,恰如高貴的精靈在黑暗中舞蹈,“海子用他的天才的詩歌創(chuàng)作重新為我們這個時代找回了詩”①。詩人從鄉(xiāng)土中走來,在現(xiàn)代性中消散;詩人走了,卻在沙灘上留下屈原的白鞋子。詩歌去了,詩學來了,關于海子的詩學剛剛開始。讓我們就從《亞洲銅》開始吧。
一
“亞洲銅,亞洲銅/看見了嗎/那兩只白鴿子,它是屈原遺落在沙灘上的白/鞋子/讓我們——我們和河流一起,穿上它吧”,詩人超強的想像力,令這個想像力匱乏的時代震驚;打破常規(guī)的詩行,給閱讀帶來了無數(shù)的障礙。但如若接受者閱讀詩歌前回望一下自己的童年、少年,帶著無限的遐想去思考、去體味,就可以體會那位把企鵝比作上帝游泳褲的詩人是如何營造自己詩歌的?!秮喼捭~》篇目乍一看有點怪,代表中國傳統(tǒng)文化內(nèi)蘊的物象有很多很多,而且很多都比亞洲銅更具有代表性,為什么選用它作為詩歌的核心意象呢?藝術既然是對真實物象的想像性加工,那么這個核心意象的真實物象又是什么呢?一個二十歲的詩人的想像力是從哪里來的呢?
帶著諸多的疑問,我們走進海子的領地?!皝喼捭~”,那是黃土地的顏色和質(zhì)地,那是華夏文明的策源,那是古老文化的記憶,那里有詩人難以割舍的生命幻想。詩人生活的懷寧縣緊鄰亞洲銅都銅陵,銅是海子世界里代表古老文明與現(xiàn)代文明的美好記憶。首先,“銅”乃是中國悠久歷史文化的一個符號和象征,遙遠的夏商造就了青銅的輝煌。璀璨的華夏文明始于青銅,近年來,二里頭文化(公元前1900年—前1600年)遺址中青銅禮器的發(fā)現(xiàn),印證了中華文化的更早的開始。秦漢以后,青銅器物文明漸進尾聲。銅器是人類文明的一個階段,但詩人并不想追求世界文化的夢想,他說的是亞洲的夢,黃土地上的夢。其次,“亞洲銅”象征著實際存在的黃土地,這也是詩人海子的注解。這片黃土地給了詩人無限的靈感和記憶。詩人西川曾說:“海子曾對我說,他在懷寧生活了十五年,關于懷寧的詩他也可以寫十五年。懷寧對他來說很重要,他的靈感來自于他對這片土地的記憶和熱愛?!痹俅?,“銅”的顏色和那滾滾麥浪的顏色是一樣的,“銅”也是傳統(tǒng)農(nóng)業(yè)文明的隱喻,只不過是回光返照而已。此外,“亞洲銅”不再是一個單純的具體物象,它負載著更多更深的文化內(nèi)涵,也就是精神文化層面的黃土地的象征,許多學者從這個角度讀出了“詩無達詁”的美妙。
在這片黃土地上,世世代代的人們繁衍生息,締造了輝煌的文明,延伸出無數(shù)美好的記憶,但那是融進了苦難的色彩。“亞洲銅”有黃土地的內(nèi)涵,自然而然地就會涉及到古老文化的反思。在那個文化尋根的年代,詩人以靈性的視角介入到文化的體認中。解讀文化的體認,結(jié)果自然會如斯芬克斯一樣無解。難道詩人真的是要從鄉(xiāng)土走向無解的未來嗎?如果這樣,存在又為了什么,受難嗎?每次進入海子的詩歌,都會產(chǎn)生莫名的憂傷。詩人在文化追尋中,融入了自己對于苦難的體認,對于古老傳統(tǒng)的體認,對于黃土地上每一個人的關注。任何偉大的詩歌都是裝著別人的情感的,海子也不例外。詩是個人的創(chuàng)造,它是心靈與美的園地,它在苦難的底色上,融進了自己與民族生命的回味。
二
“亞洲銅”既然回響著千年的文明,怎么會到處藏著死亡的身影,會成為“唯一的一塊埋人的地方”呢?是魯迅“吃人”哲學的延續(xù),還是厚重歷史的巨大滄桑感,還是生與死的厚重的思考?如若是前者,舔食前人的尸骨又有什么意義呢?想那想像力超然的、個性卓越的北大才子不會如此。詩人并不需要賦予他的詩歌任何的哲學內(nèi)涵,“文學家也許是寫自己的經(jīng)歷,像杜甫與w-ordsworth,也許是寫一種天外飛來的幻想,像那些烏托邦的夢想者,但是無論他們寫什么,他們是給人生一種寫照與解釋。他們寫的也許是極平常的事情,而這平凡事實中提到一些人生的意義,這便是他們的哲理,這便是他們給我們的知識”(老舍語)②。這里是海子的家鄉(xiāng),這里是他祖祖輩輩生活的地方,也是埋葬祖輩們和即將埋葬自己的地方。走進懷寧,看到海子的墓碑。他實踐了“祖父死在這里,父親死在這里,我也會死在這里”的諾言,他將根系追溯到了祖輩。海子的死亡可以說是一個傳奇,也是海子詩歌的最大價值。他用死亡完成了從土地中走出,又回到土地中的歷程,他用死亡獻祭了鄉(xiāng)土田園,構(gòu)筑起血色的詩歌堡壘。詩人懷揣著希望孤獨寂寞地走了,留下了什么呢?看到懷寧海子的墳墓,我又一次落下了傷感的眼淚,這一次不為海子,為自己,為苦難的蕓蕓眾生。詩人無法背負厚重的歷史與文化,西川曾說:“他(海子)對這片土地的描述,也可以看做是對中國農(nóng)村農(nóng)業(yè)文明的描述。找到一種表述農(nóng)業(yè)文明的方式其實很難,但是海子卻有非常獨到的描寫和表達。海子曾對我說,你們城里人想象農(nóng)村總是麥浪滾滾,實際上要真正感受農(nóng)村,必須在麥子割了以后,滿地的麥茬,那個時候你站在地上,天快黑的時候,你會覺得大地是一片荒涼?!雹埸S土地的質(zhì)地是堅硬的,銅一般。黃土地的歷史是厚重的,重到壓的人喘不過氣來。田地里的農(nóng)民世世代代在生與死的輪回里,奏起蒼涼的悲歌。感天憫人的詩人,懷著對土地的無限的愛和回憶,陷入了反思。
“亞洲銅,亞洲銅/愛懷疑和飛翔的是鳥,淹沒一切的是海水/你的主人卻是青草,住在自己細小的腰上/守住野花的手掌和秘密”,如此厚重的歷史,如此古老的農(nóng)業(yè)文明,卻即將要成為墳場,難道詩人要唱出鄉(xiāng)土世界的最后悲歌?厚重的歷史,黃色的光暈,難道就要結(jié)束了嗎?拿什么拯救你呢,我的愛人?自古以來,詩人喜歡用“鳥”來凝望黑暗,因為它可以啄食山那邊的世界;鳥兒是飛翔與超越的象征,帶著批判與懷疑的種子到處撒播,向往更遠處更高處的生活。詩人也喜歡用“水”洗掉歲月的塵輪,洗掉滄桑的過去;水集溫柔和力量于一身,流水飛濺的美感引發(fā)無數(shù)文人騷客無限的遐想,海水充滿了神秘的氣息,崇高而又恐怖??蛇@一切與農(nóng)村有什么關系?鳥兒屬于詩人,海水屬于異域,“亞洲銅”只有“青草”,它只有青草更青處的甜美,它的肩膀背負著枷鎖。難怪連好友西川也納悶詩人靈感與記憶的來源。來自鄉(xiāng)村土地的記憶,是愛與恨的充盈,是古老文明孕育的滄桑生命。“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薄扒嗖荨笔巧Φ南笳?,也是鄉(xiāng)土回憶的結(jié)晶。生命的滄桑挽起了“愛”與“恨”的情緣?!耙盎ā笔青l(xiāng)間默默綻開的精靈,它是古老生命的精華,它有什么秘密嗎?詩人用情感的復沓撞擊歷史的時鐘,激起讀者無限的感傷與遐想。詩人用生命去呵護它,但能守住嗎?巨大的歷史問號迫使詩人繼續(xù)思考,繼續(xù)運思。
三
躑躅不前的詩人在沙灘上發(fā)現(xiàn)了白色鴿子,那是屈原的化身。在海子看來,“屈原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被放逐的先知,被誤解的詩人原型?!雹茉娙藚拹呵甯吖掳恋奈娜藲赓|(zhì),他需要的是土地和麥田的氣息,所以他走向了民間,在青草更青處尋找文化的救贖,但如何救贖?他發(fā)現(xiàn)了屈原留下的白鞋子,作者在回想中完成了文化的體認,懷揣著屈原的情懷,穿越時間的河流,凝望這個苦難的民族。盡管他的心中充滿了恨,正如他的父親聽說他要去辦報紙,大罵之后,詩人發(fā)出的孱弱而順從的聲音:繼續(xù)做教師。但詩人永遠愛著這個生他養(yǎng)他的世界,他要一生為之吶喊。詩歌創(chuàng)作的開始,詩人就有了趨死的崇高。1989年3月26日,懷揣著“我的死與任何人無關”的遺書,海子走向了又一個輪回。事業(yè)剛剛起步,愛情剛剛開始。春天,百花盛開,充滿希望與憧憬的日子,給詩人卻留下了明天的幻想。“明天我要做一個幸福的人”,每次讀到這句詩,我的內(nèi)心都會無比的酸楚,也會留下莫名的眼淚??蓯鄣那嗄陮⑺械淖8K徒o了塵世的認識的和不認識的人們,自己卻走向了渺茫的大海。對于我這個進行心里咨詢的文學研究者來說,自殺,這一此舉略顯悲壯。死亡對于生命來說畢竟是一個過程,生命對于真正的詩人來說并不重要,數(shù)字時代的衡量尺度與他們無關。
古代軍隊出征,兩軍交鋒,擊鼓而振奮士氣,詩人為什么要擊鼓?詩人在擊鼓之后又要做什么?詩作的同一年,海子家鄉(xiāng)附近的月山鎮(zhèn)探明有銅礦并被開掘為銅礦山,“月”與“銅”自然就有了聯(lián)系,詩人開啟超凡的想象力,激情地歌頌在黑暗中跳舞的精靈。月亮屬于黑夜,黑夜與月亮共生??释w翔的詩人,渴望穿越。月亮的光盡管微弱,但畢竟是黎明前的曙光,詩人揭示了黑暗,隱喻了生活中的諸多方面。“這月亮主要由你構(gòu)成”,詩歌由此變得愈發(fā)朦朧。詩人受著朦朧詩的影響,“月”和“銅”的構(gòu)成是現(xiàn)實事實的超凡想象,在這個想象中融進詩人的偉大辯證法。這個辯證法是黑暗與光明的辯證法,是生與死的辯證法,是古代與現(xiàn)代的辯證法。留給后人無限解說的可能……
《亞洲銅》開篇如此輝煌、如此震撼,詩人居然將死亡充斥,賦予其蒼涼氣息。年僅二十歲的生命卻畫出如此沉重的音符,艱難困苦締造人文底色,詩人背負著歷史的沉重,折射出祖輩勞作的底層人民苦難而沉重的生活。意象的陌生化效果造成了詩歌的藝術性和蘊藉性,“亞洲銅”本身就已經(jīng)充滿了多解性和歧異性。對于《亞洲銅》一詩藝術性的解讀,讓我們?nèi)ゴ蜷_現(xiàn)代詩歌的神秘大門,領略現(xiàn)代詩歌的無窮魅力?,F(xiàn)代化的進程中,詩歌離人們的視野漸行漸遠,海子用死,“終結(jié)了一個時代的迷茫與純潔,也開啟了另一個時代的喧嘩與騷動。”⑤從鄉(xiāng)土中走來的海子在都市的現(xiàn)代性中變得虛無,他的死鑄就了一個詩歌的神話,詩人駱一禾稱其為“詩歌烈士”。我們打開烈士的詩歌文本,進行重新的解讀,“解釋的最終目的不在于解釋本身,而在于幫助人們透過偉大的文本正確地看見世界”⑥,更好的人生。前面更美麗的風景等著我們,前面感人的情懷照耀著我們,讓我們沿著這條偉大的詩歌道路繼續(xù)走下去吧!
① 聶小雪:《海子詩歌意象淺析》,《齊齊哈爾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9年第2期。
② 老舍:《文學概論講義》,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第42頁。
③ 徐栩:《“春天,十個海子全部復活”紀念海子去世20周年》,《新安晚報》2009年第3期,第27頁。
④ 崔勇:《海子〈亞洲銅〉作為文化反思的文本》,《溫州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第4期。
⑤ 大衛(wèi):《我們?nèi)绾渭o念海子》,《走向世界》2009年第15期。
⑥ 胡書慶:《大地情懷與形上訴求:對海子〈太陽〉七部書的闡釋》,河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1頁。
作 者:孫小光,碩士研究生,河南理工大學文法學院中文系講師,主要從事詩學和文化產(chǎn)業(yè)研究。
編 輯:郭子君 E?鄄mail:guozijun082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