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宋江率領梁山好漢全部受招安是《水滸傳》里非常重要的情節(jié),從古到今,對《水滸傳》中招安的分析和評價有很多。本文從文本分析的角度出發(fā),從小說情節(jié)設置、人物性格邏輯等方面來分析好漢受招安的原因,并補充前人研究的不足。
關鍵詞:招安宋江《水滸傳》小說內部
宋江率領梁山好漢全部受招安是《水滸傳》里非常重要的情節(jié),也是研究者關注的焦點之一。對招安情節(jié)的闡釋、看法等,不同時代研究者的觀點不甚相同。從古到今,對《水滸傳》中招安的評價有很多,若從文本分析的角度,具體從小說本身的情節(jié)設置、人物性格等方面來看,會發(fā)現(xiàn)好漢選擇招安是有其合理性的。研究者在評價招安時要客觀,不應用現(xiàn)代人的觀點去苛責古人,這既不現(xiàn)實也沒有意義。
一、前人對招安的評價
對《水滸傳》中的招安及對宋江的評價,正反兩方面都有。反面的,如金圣嘆說:“夫宋江之罪,擢發(fā)無窮,論其大者,則有十條?!雹俳鹗蠈Α端疂G傳》的評點有矛盾之處,由于懷才不遇,他希望不能慧眼識賢的酷吏贓官能被梁山好漢殺掉。但同時他對朝廷招安“賊寇”是反對的,這與他所處的社會現(xiàn)實有關。當時“李自成、張獻忠等農民起義軍對于朝廷的招安沒有誠意,力量弱小的時候就接受招安投降朝廷,一旦翅膀硬了勢力大了就又造反”②?;谶@樣的社會現(xiàn)實,金圣嘆才會對小說中的招安及力主招安的宋江如此反感。順治十四年(1657)醉耕堂本《第五才子書水滸傳》卷首有王仕云的《水滸傳總論》,他對招安的看法和金圣嘆相似,他說:“嚴于論君相,而寬以待盜賊,令讀之者日生放辟邪侈之樂,且歸罪朝廷以口實,人又何所憚而不為盜?”③在“文化大革命”時期,在反修防修的歷史背景下,毛澤東認為《水滸傳》中宋江走的是“投降主義路線”,并把《水滸傳》當做一部“反革命教材”。對招安持反對態(tài)度的還有魯迅,他認為“因為不反對天子,所以大軍一到,便受招安,替國家打別的強盜——不替天行道的強盜去了。終于是奴才”④。
對招安有正面評價的,如李贄認為宋江招安是“忠義之烈”的表現(xiàn)。他認為《水滸傳》是“發(fā)憤之所作”,“施、羅二公身在元,心在宋;雖生元日,實憤宋事……問泄憤者誰乎?則前日嘯聚水滸之強人也,欲不謂之忠義不可也?!雹荻螁⒚髟凇端疂G三序與忠義之辯》中說:“李贄的序作于萬歷二十年,西北兵變,東南倭寇,朝廷無人可用,因此李贄提出海盜林道乾及梁山好漢有膽有識,應該重用他們?!雹抟虼死钯椪f招安是忠義行為與當時的社會現(xiàn)實有關。劉再復則把宋江看成是俠:“宋江的招安思路,實際上是想讓自己的‘兄弟們去掉‘盜的惡名,在歷史上留下‘俠的美名?!彼J為“宋江身為農民革命領袖,但不想當皇帝,沒有占有江山的妄想,這正是反抗而不索取反抗的最高利益的真?zhèn)b精神”⑦。但把宋江不想做皇帝說成是出于“真?zhèn)b精神”是有點過譽了。
二、從小說文本考察招安的合理性
從《水滸傳》文本內部看,水滸好漢選擇招安是有其合理性的,這可以從領導人宋江忠義糾結的思想、對美名的喜愛、眾好漢對招安的態(tài)度及招安對朝廷的影響等方面進行探討。
1.宋江的忠義糾結
《水滸傳》中,宋江作為梁山頭領一直力主招安,他同時具有忠和義的思想。作為封建倫理道德范疇的“忠義”自身存在著不可調和的矛盾,在《水滸傳》故事的發(fā)展過程中宋江身上始終體現(xiàn)著這兩種思想的糾結變化和此消彼長。
宋江在第十八回出場,書中說他“懷掃除四海之心機”,“刀筆敢欺蕭相國,聲名不讓孟嘗君”。介紹他“吏道純熟”且“生平只好結識江湖上好漢”,“事親行孝敬,待士有聲名”,在江湖上有“及時雨”的名聲。出場時,宋江是鄆城縣押司,父親和兄弟雖然“在村中務農,守些田園過活”⑧,但其父人稱“宋太公”,他家被稱作“宋家莊”,家里還養(yǎng)著一干莊客??梢姡谓⒎浅錾碛谄胀ㄞr民之家,而是一個封建地主家庭。第三十五回,宋太公讓石勇帶信給宋江,謊稱自己病故,招他回家。他父親說:“白虎山地面多有強人,又怕你一時被人攛掇,落草去了,做個不忠不孝之人?!雹崴翁⒎呛翢o見識的普通農民,他有一定的知識文化水平。宋江“自幼曾攻經史”⑩,從小接受的是傳統(tǒng)儒家思想教育,家教很嚴。宋江有著根深蒂固的儒家傳統(tǒng)忠孝思想,這也是他最終帶領梁山好漢招安的思想基礎。
在為國盡忠,做鄆城縣押司時,宋江竟在官府捉拿晁蓋等七人時,提前通風報信,私自放人,此時完全看不到他的忠心,袁本《水滸傳》第十八回中有幾句詩評價得很對:“保正緣何養(yǎng)賊曹,押司縱賊罪難逃。須知守法清名重,莫謂通情義氣高?!眥11}這里,作者站在“忠”的立場上對宋江的行為是持否定態(tài)度的。按說宋江此時還是朝廷官員,私放欽犯是對朝廷的不忠,如果他有很深的忠孝思想的話,為什么還會做出這樣的事?做官,又愛結交江湖朋友,他仗義疏財幫助過的人不乏犯法分子,義氣是宋江性格中的一個重要部分,在有官做,可以為朝廷盡忠的時候,他沒有拋棄義,在能保證盡忠時,宋江身上的義體現(xiàn)得更明顯。義在關鍵的時候能救他的性命,如殺了閻婆惜后,朱仝放走了他。
在宋太公招宋江回家前,他本打算帶著一干人上梁山,這時他把“忠”拋到了腦后。宋江回家見父親后,沒有上梁山,而選擇接受流放,這不全是因為父親的教導,而是之前他并不知道“朝廷冊立皇太子,已降下一道赦書,應有民間犯了大罪,盡減一等科斷,俱已行開各處施行”{12}。當知道殺人罪被赦宥減罪后,他便放棄了落草為寇,選擇了按照朝廷的判決去流放,為的是韜光養(yǎng)晦,等待機會重新為朝廷效力。對于宋江而言,但凡有一絲的機會可以不落草,不變成對朝廷“不忠不孝”之人,他都愿意抓住不放,因為對朝廷盡忠是他的人生信條,只要朝廷給他機會,他就會盡全力去效忠。如果不是題反詩要被斬首,梁山好漢劫法場將其救下,宋江應是不會主動上山的。
宋江在江湖上的義名救了他,在“忠”的道路上走投無路時,他只能選擇義,但隨著梁山勢力不斷增強,連官府也不敢小覷時,他漸漸地還是回歸到其思想主線“忠”上了,突出表現(xiàn)在力主招安?!罢邪病币辉~在第三十二回首次出現(xiàn),是武松說的,宋江對武松有這種想法表示了肯定,在宋江看來,即使落草,但想著被招安再為朝廷效力,才是正確的有意義的。他常說“專待朝廷招安,盡忠竭力報國”{13}、“望天王降詔早招安,心方足”{14}之類的話,充分表現(xiàn)出他想重新成為良臣的強烈愿望。他成為首領后,將“聚義廳”改為“忠義堂”;多次將官軍打??;抓了高俅上山,見到他卻納頭便拜,請求他為梁山說好話;去東京找李師師幫忙等,為了能被招安他做出了很多努力,最終達到了目的。對朝廷盡忠一直是宋江思想的主線,忠最終戰(zhàn)勝了義,這符合宋江性格的內在邏輯。在能保證盡忠的時候,義在宋江的身上體現(xiàn)得更突出,而不被朝廷肯定、不能盡忠時,他會不顧一切地回歸正途,兄弟義氣就要讓步了。
2.宋江愛美名
宋江很愛美名,他好結識江湖好漢時可謂非常大方,山東、河北都聞名,從后面的情節(jié)可以推斷他“及時雨”名號的影響力、號召力可能超越了這兩省。而宋江只是鄆城縣的一個押司,家庭雖不是貧苦農民,就算他在官位上謀取了不少私利,他仗義疏財?shù)男袨樽龅搅藘蓚€甚至更多省的好漢聽到他的名字納頭便拜、喊“哥哥”的份上,應該是花了不少錢財。他之所以這么做,有的研究者說是宋江對社會現(xiàn)實不滿,結交江湖好漢是為了將來舉義時能有大量支持者{15}。雖然朝廷黑暗,皇帝昏庸,但宋江一心想的都是為朝廷效力,做梁山首領卻帶著好漢招安,這樣的人在還做押司時想著打好群眾基礎、為舉義做準備是不太可能的。宋江仗義疏財?shù)男袨橐环矫媸且驗樗愿窈浪?、愛交朋友,另一方面只能是因為他好美名,利用仗義疏財,制造輿論的力量,以便需要的時候能起到利己作用。
宋江力主招安與他好美名有很大關系,這里可以對梁山集團可能的發(fā)展道路進行一下分析。一百單八將聚齊后,擺在他們面前的問題就是選擇怎樣的發(fā)展道路才是對大多數(shù)人最有利的,好漢們的出路大概有以下三種。一是為寇,占著梁山這一有利地形做強盜。梁山上人很多,除了一百單八將還有很多嘍羅,面對生計問題,解決的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在梁山附近攔路搶劫,但這不是長久之法,久而久之過路的商旅都知道這里強盜出沒,從這里經過的人會變少;二是遠征借糧,比如書中去東平府、東昌府借糧,但這種方式成本很高且需要較多時間。從長遠來看這條路很難走通,如果梁山好漢一直為寇,就算聲勢再大也終究沒有好名聲。好漢們第二條出路是起義,推翻宋王朝的統(tǒng)治,建立新王朝。起義并建立新王朝成功的概率很低,縱觀歷史,也只有劉邦、朱元璋等少數(shù)人成功了,而宋江是“非不能,不為也”,他并不想造反,且好漢中很多以前是官員,像阮小七這樣的底層人物也是只反貪官不反皇帝的。而起義如果失敗了,在當時的社會中,他們在史書上是不會有好名聲的,且下場往往是被殘酷鎮(zhèn)壓,如書中的田虎、王慶和方臘。相比前兩個與朝廷作對的發(fā)展之路,向朝廷靠攏的招安之路,則是對于當時的他們而言比較好的出路。招安可以使他們復為良臣,從草寇、犯罪之人變成合法的朝廷的人,再加上他們去征遼,打敗了入侵者,這使他們由草莽英雄變?yōu)檩o國安民的民族英雄,提升了層次。宋江愛名,招安、征遼不僅使自己得美名,能名垂青史,獲得主流社會的認可,而且讓梁山好漢都贏得了美名,宋江作為一個領導者還是為眾兄弟打造了一條確實挺好的出路。但最后宋江為求美名鴆死李逵,是極端自私的行為。
3.絕大多數(shù)好漢沒有真正堅決反對招安
梁山全部受招安前,好漢中是有反對聲音的。如第七十一回,李逵說:“招安,招安,招甚鳥安!”魯智深道:“招安不濟事!便拜辭了,明日一個個各去尋趁罷。”就連書中第一個提出“招安”一詞的武松也表示不滿:“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冷了弟兄們的心!”但宋江說:“今皇上至圣至明,只被奸臣閉塞,暫時昏昧。有日云開見日,知我等替天行道,不擾良民,赦罪招安,同心報國,竭力施功,有何不美!”聽了宋江這番話“眾皆稱謝不已”{16},此后的招安之路好漢就沒有出現(xiàn)過明顯反對的聲音了。
梁山眾好漢中,有不少本就是官員或在社會上有地位的人,有的因與梁山打仗被擒,如關勝;有的則是被宋江等人用計騙上山的,如盧俊義。這些人不僅人數(shù)較多,且在好漢中的地位也都是比較重要的,而真正如傳統(tǒng)說法被黑暗腐敗的官府“逼上梁山”的好漢則不多。這些好漢有的雖對腐敗的朝廷和奸臣當?shù)赖默F(xiàn)實不滿,但落草為寇對于他們而言還是很不情愿的,從朝廷命官、良民變?yōu)椴菘軓姳I只是權宜之計,因此,對于招安他們很支持,回到正途、復為良臣,這確是一條不錯的路。第七十一回中,武松等人之所以對招安不滿,是因為當時正是一百單八將天罡地煞星“合當匯聚”、“義氣相投”、梁山勢力鼎盛之時,連續(xù)打勝了很多漂亮仗,此時宋江卻提出招安,再加上朝廷的腐敗,皇帝的昏庸,他們肯定會覺得窩火。其實,梁山好漢中的大多數(shù)并沒有真正堅決地反對招安,否則他們不會順利被招安,也不會愿意在招安后跟著宋江沖鋒陷陣去征遼、打田虎、伐王慶、征方臘。
4.招安梁山對朝廷有利
招安前,宋江率領梁山好漢連續(xù)多次打敗官兵,朝廷看此勢頭應是很難將梁山踏平的。第七十四回中,有大臣在朝堂上奏曰:“宋江等部領賊寇,公然直進府州,劫掠庫藏,搶擄倉廒,殺害軍民,貪厭無足。所到之處,無人可敵。若不早為剿捕,日后必成大患?!眥17}可見梁山勢力之盛。而當時,腐敗的宋王朝正面臨著遼人的威脅,只憑軍隊打敗入侵有難度,因此他們就想招安梁山的勢力,利用他們征遼。梁山好漢在民間有一定的好名聲,打擊他們有損民心,再加上官兵又無法剿滅他們。第七十四回中,御史大夫崔靖說:“臣聞梁山泊上立一面大旗,上書‘替天行道四字,此是曜民之術。民心既服,不可加兵。即目遼兵犯境,各處軍馬遮掩不及,若要起兵征伐,深為不便……若降一封丹詔,光祿寺頒給御酒珍■,差一員大臣,直到梁山泊好言撫諭,招安來降,假此以敵遼兵,公私兩便?!眥18}正是因為招安對朝廷有利,宋江又想招安,才最終促成了招安的成功。
三、結論
對于《水滸傳》中梁山好漢的招安,過貶或過高的評價都不客觀,事實上研究者的評價也是與他們所處的社會背景息息相關的,并不是單純客觀地去做評價。若從《水滸傳》文本來看,選擇招安符合宋江的性格邏輯,對梁山好漢來說,不失為一條很好的出路,且當時的朝廷也希望能招安眾好漢。因此,對于宋江及其力主的招安,應客觀地評價,應尊重古人的選擇,不要苛責古人,不應站在太偏激的角度去看。
①③{5}朱一玄、劉毓忱編:《水滸傳資料匯編》,南開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第253—254頁,第352頁,第171—172頁。
②⑥{16}張同勝:《〈水滸傳〉詮釋史論》,齊魯書社2009年版,第114—115頁,第81頁。
④魯迅:《魯迅全集》(第四卷),人民文學出版社1973年版,第161頁。
⑦劉再復:《雙典批判》,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10年版,第92頁。
⑧⑨{10}{12}{13}{14}{16}{17}{18}施耐庵、羅貫中:《水滸傳》,人民文學出版社1975年版,第219—220頁,第450頁,第494頁,第450頁,第724頁,第903—904頁,第940頁,第940頁,第940頁。
{11}施耐庵、羅貫中:《水滸全傳》,岳麓書社1988年版,第137頁。
{15}袁紅梅:《大智若愚的得與失》,《國學》2011年第8期,第44頁。
參考文獻:
[1]施耐庵,羅貫中.水滸傳[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5.
[2]朱一玄,劉毓忱.水滸傳資料匯編[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2.
[3]劉再復.雙典批判[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10.
[4]紀德君.正說《水滸傳》[M].北京:團結出版社,2007.
[5]張同勝.《水滸傳》詮釋史論[M].濟南:齊魯書社,2009.
[6]魯迅.魯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3.
[7]狄馬.假如宋江不投降[J].雜文月刊,2011(9下).
[8]王學泰.話說“招安”(上)[J].社會科學論壇,2003(11).
[9]王學泰.話說“招安”(下)[J].社會科學論壇,2003(12).
作者:郭昂然,暨南大學文學院中國古代文學2011級碩士研究生,專業(yè)方向:中國古代敘事文學。
編輯:趙紅玉E-mail:zhaohongyu69@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