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紅芳
我們經(jīng)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這句話強調了學校教育的核心是德育。因此,我認為,在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的同時,我們還要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下面,我就將自己在小學德育教育中的所思所想與大家一起分享。
一、營造良好的品德教育氛圍
對小學生進行品德教育,我們首先要營造一個良好的教育氛圍。心理學認為,外部環(huán)境是影響人成長的外因。在品德教育中,由于小學生的個性還不成熟,外部環(huán)境對他們的影響比較大。我國古代就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說法,因此,營造良好的品德教育氛圍非常有必要。
針對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我認為營造良好的品德教育氛圍要做到以下幾點:一是發(fā)揮教師的模范帶頭作用。在大多數(shù)小學生的眼里,教師就是他們的偶像,教師成了他們的模仿對象,因此教師平時的表現(xiàn),對學生品德的養(yǎng)成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平時的教育教學活動中,教師要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做學生的好榜樣。二是確定判斷事情對錯的標準。在遇到事情時,教師要明確告訴學生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時刻提醒學生注意自己的行為,如不闖紅燈,不亂扔果皮紙屑等。三是營造良好的班級氛圍,在墻面上張貼名言警句。如在我班的墻上,我就張貼了“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恥祿之不伙,而恥智之不博”等名言。名言警句并不是擺著看的,要想讓名言警句真正發(fā)揮作用,教師還要帶領學生學習這些名言,并對照名言內(nèi)容反省自身的行為。四是家長督促、引導。學生的活動時間大部分是在家中。一件事,我們在課堂講時,效果很好,但學生回家過了一夜再來的時候,效果就沒那么明顯了。因此,我們要注重家長的督促作用,把家長納入學生的品德培養(yǎng)計劃中來,首先要求家長在行為習慣上做學生的表率,其次要求家長針對學生的情況,督促學生在平時嚴格要求自己。這樣家校聯(lián)合才能把學生培養(yǎng)成有道德、有理想的人。
二、“一周行為習慣標兵”
德育工作具體到實際的教育教學當中,首先就體現(xiàn)在學生的行為習慣上。學生平時是否遵守學校各項規(guī)章制度,是否能主動幫助別人,語言是否文明等都體現(xiàn)了學生的道德水平。評選“一周行為習慣標兵”出于兩個原因:一是小學生的榮譽感較強,每個當選為“一周行為習慣標兵”的學生都很興奮,有利于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二是樹立榜樣意識,讓學生的行為有一個好的參照對象。因此,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我堅持每周評選一次“一周行為習慣標兵”,這一評選活動就放在每周五的班會課上,由學生自主評議。評議標準有以下幾條:(1)語言規(guī)范,能堅持講普通話,不說臟話;(2)行為習慣良好,能自覺遵守學校規(guī)章制度;(3)能主動幫助別人,熱愛勞動,積極參加班級和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4)孝敬父母,與同學友好相處。由于這幾個標準,沒有對學生的學習成績作出明確的要求,因此每個學生都有機會獲得這一榮譽。對那些學習能力相對較弱的學生來說,這無疑是一次獲得榮譽的好機會。我還給獲得該稱號的學生頒發(fā)榮譽證書,增強他們的榮譽感,提高他們的積極性。
三、道德成長記錄簿
如何將口號落實到具體的行動上?這是我一直思考的一個問題。對學生來說,思想道德建設并不是空喊兩句口號,就能養(yǎng)成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它要求學生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慢慢養(yǎng)成習慣。
為了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行為習慣,我在每組都選了一個特別小組長,這個小組長的任務就是幫我管理好人好事記錄簿,小組成員只要誰做了好人好事,無論事情大小,即使只是在地上撿了一張廢紙,也可以在這個記錄簿上留下一筆良好記錄,在學期結束的“三好學生”評比中,這個記錄簿將是學生能否被評為“三好學生”的重要依據(jù)。這一做法得到了學生的積極響應,每個學生都積極做好事,爭取在記錄簿上留下自己的姓名。雖然這一做法有些功利性,但對學生習慣的養(yǎng)成作用很大。
在好人好事記錄簿的基礎上,我為每個學生建立了道德成長記錄簿,將每個學生做的好人好事和做的錯事都記載在上面,仔細分析學生的道德成長過程,針對不同的學生設計不同的道德成長方案。
四、我的道德格言
學生的道德養(yǎng)成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流于形式做個樣子好辦,將道德行為內(nèi)化為學生的習慣,則是一個非常艱巨的任務。
每次在接手新班級時,我都要求學生利用一周的時間想一條道德語錄,并將這條語錄做成卡片,貼在自己的桌上,要求學生每天早讀時,先大聲地讀一遍自己的語錄,并在心里要求自己對照著語錄去行動。很多學生的語錄寫得非常好,如:“人可以沒有知識,但不能沒有道德?!薄皩W習的第一課是怎樣做人?!薄拔覀儾粦撝幌硎馨职謰寢尩膸椭?,我們也應該幫助爸爸媽媽。”這些語錄在他們升入中學后還一直影響著他們。
設計一條語錄,這并不難,難的是使語錄在學生身上發(fā)揮作用。為了做到這一點,我不定時地在班里舉行演講比賽,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語錄寫演講稿。學生犯錯時,我也常對照他們的語錄對他們進行教育。
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如果僅僅做做樣子,那很好辦,只要臨時準備點材料就可以了,但要真的把這項工作做好,持之以恒,則非常不容易。作為一名年輕的班主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進一步加強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讓我的學生不僅學習到知識,還學會怎么做人。
(責編 莫彩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