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曉偉
所謂有效教學是為了提高教師的工作效益、強化過程評價和目標管理的一種現(xiàn)代教學理念。有效教學關注的是教學的效益,教師能用最簡單最少的時間,讓學生得到同樣的效果,這樣的教學最有效,這就要求教師要有時間、方法和效益的觀念,在教學過程中要做到有的放矢,不能自由發(fā)揮,不能簡單地把效益理解為用最少時間教最多的內(nèi)容,教學效益不取決于教學內(nèi)容的多少,而是取決于學生學習的效果。
那怎樣做才能使無效的教學變成有效的教學,把低效的教學變成高效的教學,這里我談談我對有效教學的的一些認識和思考。
一、樹立教師在學生心中的良好形象
教師要教好學生,首先要讓學生對你有信心,對你有崇敬之心。教師形象(這里的形象不僅包括教師的外在的,還指教師內(nèi)在的素質(zhì))樹立的良好與否會直接影響學生學習的興趣。
1.教師對待學生要用“心”。有怎樣的老師就會有怎樣的學生,只有用真心、愛心、耐心與他們搭建溝通和交流平臺,用誠心去理解他們,才會博的學生的喜歡,教師才能真正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學生才會有興趣去學。教師只有做到這些,才能以良好的教師形象來誘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2.教師不僅要具有精湛的專業(yè)知識和博學的理論知識,還應有豐富的教學經(jīng)驗和幽默風趣的教學語言;能精通大綱,關注社會發(fā)展,勇于創(chuàng)新,不斷吸收新鮮知識,對教材有駕輕就熟的能力。
3.要求教師對教育事業(yè)保持高度的熱情,只有這樣,教師才會要勤于學習,不斷充實和完善自我,調(diào)整自我。“我們不能拿昨天的知識教學生為明天服務”。只有不斷的進行學習,我們的教學才會有足夠的素材,才會被學生佩服,學生才會喜歡你所教的學科。
二、創(chuàng)設最佳的課堂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
俗話說得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點燃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對提高地理教學效果有重要的意義。在地理課堂上,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應該貫穿于教學始終。課堂剛開始,教師如果運用精彩的導入語激發(fā)學生興趣,學生則很快被吸引,注意力將集中于課堂,利于后續(xù)教學內(nèi)容的展開;課堂教學之中,教師應洞察學生心理,將學生感興趣的知識適時引入課堂,并作適當鋪開,并予學生充分思考和表達的空間,使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得以充分發(fā)揮,有助于其興趣的維持;課堂教學即將結(jié)束時,教師引導學生對本節(jié)課知識回顧總結(jié),讓學生體會到獲得知識的成就感,學生的學習興趣將會更持久。
三、注重學法指導,教會學生學習
教師應以傳授學生學習地理的方法為教學的基礎。俗語云“教是為了學生更好的去學”。因此,讓學生掌握學習地理的方法才是一位優(yōu)秀教師的最終目標。我認為,指導學生學習地理的方法最主要的有四條:
1.指導學生自學導學,提高自學能力
教師指導學生先閱讀課堂上將要學習的教材內(nèi)容,做到整體把握教材內(nèi)容框架。學生亦可針對疑難提出問題,有針對性的學習。
2.理論聯(lián)系實際,學以致用,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
地理知識與生活聯(lián)系緊密,教師引導學生將地理知識落實到生活中,地理知識更易理解掌握,也就更持久。
3.教會學生科學記憶的方法
重要的地理知識,如名詞、概念、規(guī)律和原理等,需要記憶。教師引導學生是用歌訣及形象事物替代法幫助記憶一些基礎性的知識,讓學生記憶更輕松、更快樂,而非死記硬背。
4.提導學生圖文結(jié)合,善用地圖
對于地理而言,地圖是其第二語言,是學習地理最重要的工具。課堂上,教師運用地圖教學,并且指導學生識圖,將課文落實到圖上,培養(yǎng)學生用圖技能,使地圖成為學生學習地理知識的得力助手。而且在地理考題中,無圖不成題,所以教會學生如何去看圖、讀圖、描圖、用圖、從圖中獲取有效信息以及從圖中尋找切題點是必不可少的,學生如果掌握了這種能力,在考試中將會受益匪淺。
四、轉(zhuǎn)變課堂教學方式,改進教學效果
美國一位教育家說:“告訴我,我會忘記;做給我看,我會記??;讓我參加,我就會完全理解?!闭n堂教學是學生最主要、最經(jīng)常、最大量獲得知識的途徑,是實施素質(zhì)教育的主渠道。轉(zhuǎn)變課堂教學方式,充分發(fā)揮地理課堂的素質(zhì)教育功能,改進地理教學效果是中學地理教師的重要任務。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強調(diào)教師的教,“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寫,學生抄;學校考,學生背;重知識,輕能力;重分數(shù),輕素質(zhì)”,在教學過程中,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的地位,因此學習效果大打折扣。新的教學方式強調(diào)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積極探究,主動參與教學過程,為了能夠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我經(jīng)常把探究學習、合作學習、自主學習等一系列教學方法落實到教學實踐中,特別注意追求其有效性。在課堂上大力提倡活動教學,活動教學改變了以往的封閉式教學,學生的積極性得到極大的激發(fā),其沉睡的潛能和學習意識就能被喚醒,教學效果當然大不一樣。
綜上所述,教師形象樹立良好與否是學生是否學習興趣的根本保證,興趣是提高學生學習效益的前提和動力,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及學習方法是學生學習質(zhì)量升級的關鍵。在課改形勢下,如何進行有效教學是我們每一位教師的責任。只要我們在地理教學中真正把學生的發(fā)展作為教學的著眼點和目標,目的在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我們就一定能夠與時俱進,我們的課堂教學就一定會成為有效教學。愿我們立足于學生的發(fā)展,為學生思考、探索、發(fā)現(xiàn)和創(chuàng)新提供最大的空間,用低投入創(chuàng)高效益,實現(xiàn)有效教學。
(本文為《地理案例有效教學》課題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崔允漷.《有效教學》.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年6月1日
[2]王彥麗.《素質(zhì)教育下的地理教學》.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06
[3]陳琦.《當代教育心理學》.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4]常華鋒.《初中地理新課程教學法》.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年5月
(作者單位:福建省晉江市陳埭民族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