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佛典翻譯文學不僅是佛教教理的載體,更包括了古印度、西域文化的豐富內(nèi)容,對中國古代文學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作為佛典翻譯移植之法的“格義”之術,將外來文化信息巧妙地轉換為中國思想的文化成分,成為跨文化傳播策略的典范。本文從跨文化傳播的視角,運用翻譯學、比較文學、傳播學交織互動的方法,闡述跨文化傳播視域下的翻譯實質(zhì)以及對全球化時代的今天的現(xiàn)代啟示。
[關鍵詞] 翻譯實質(zhì);漢譯佛典;跨文化傳播
一、溝通中印文化的傳播策略——“格義”移植之法
由于佛典翻譯作品兼具宗教、文學兩方面性質(zhì),所以在佛典翻譯過程中,譯者既需要深厚的漢語言文字功底的積極參與,又需要考慮中國思想文化特點和群眾接受心理,只有這樣才能將陌生的外來文化信息,有效地轉換為中國傳統(tǒng)思想文化和群眾易接收的意義?!案窳x”是實現(xiàn)外來“文本因子”成功嵌入“異域語言”的實用策略。所謂“格義”,如陳寅恪所言“乃以內(nèi)典與外書相配擬”,用佛教史家湯用彤先生的話來進一步解釋其含義為“用原本中國的觀念對比佛教的觀念,讓弟子們以熟悉的中國概念去達到充分理解印度的學說(的一種方法)”[1],“它不是簡單的、寬泛的、一般的中國和印度思想的比較,而是一種很瑣碎的處理,用不同地區(qū)的每一個觀念或名詞作分別的對比或等同”。[2]佛教在中國經(jīng)歷了兩種文化碰撞和融會的“中國化”過程。漢譯佛典或多或少地帶上了中國文化的色彩譯本成為“賴以載道”的“原本”了。從譯學角度來看,“格義”之法帶有“創(chuàng)造性叛逆”色彩,是幫助原本進入譯語的手段,它體現(xiàn)的不是“經(jīng)”的價值,而是“譯”的價值,是使“經(jīng)”獲得傳播價值的交換價值;翻譯的價值不在于“道”,而在于“載”,是傳道的載體,佛教思想經(jīng)過翻譯手段進入中國思想系統(tǒng)的過程也是中印兩種不同文化成分相交碰撞并轉型復合成新的中國文化成分的過程。
二、漢譯佛典的再造之義——中國文學的轉型復合
漢譯佛典文學不僅成為佛教在中國的傳播載體,對文人思想、觀念、感情、生活方式等方面的作用,而且更直接地影響到寫作的藝術表現(xiàn)技巧,由其轉型復合而成的新形象、新題材、新形式、新手法對中國古典文學的敘述模式、藝術形式、精神內(nèi)涵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佛經(jīng)翻譯引發(fā)了我國文學史上第一個翻譯活動高潮,其結果不僅形成了別具一格的中國佛教文學,推動了適應中國水土的本土派宗派的創(chuàng)建,而且隨著佛教義理深入民間的需要,直接導致了佛經(jīng)變文的出現(xiàn)和唐代小說題材的確立,扎根于其深厚的民間基礎以及佛教思想與中國本土儒家和道教思想的積極融合,其影響一直延續(xù)到了宋、元戲曲雜劇以及明清小說等其他多種通俗文學形式。首次提出“翻譯文學”概念的梁啟超將佛經(jīng)譯典對中國文學貢獻總結為“國語實質(zhì)之擴大”“語法及文體之變化”“文學的情趣之發(fā)展”,從中我們能清楚地看到佛經(jīng)譯典對中國文學詞匯到行文風格等方面帶來的變化。
三、佛經(jīng)翻譯的時代價值——譯學的跨文化傳播視角
佛經(jīng)翻譯對佛教在中國的繁榮發(fā)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以及對中國文學傳統(tǒng)的轉型意義,讓我們更清楚地認識到翻譯的文化轉向的迫切性和跨文化傳播價值。翻譯——作為一種語際信息傳遞的工具,必然是文化交流的工具、紐帶。在翻譯這一過程中,譯者的行為必帶有本國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深深印記;反過來,本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也必受其傳入的異國文化影響而有所改變。佛經(jīng)翻譯使佛教中國化和佛教傳入后對中國古代文學的影響的雙向互動就是一個強有力的實證。佛教文本重視文化信息的傳遞與跨文化傳播的有效性,靈活的“移植”策略幫助譯者溝通了梵文“表音語言”和漢文“表意語言”兩種語言系統(tǒng)之間的障礙。從表面上看,譯者是在做“文本互換”工作,而實際上卻是進行思想傳輸,從本質(zhì)上看,顯然后者是目的所在。翻譯之難就在于譯者必須“解讀”文本找到“意義”,并“重構”文本傳達“意義”??梢姡g是一種本土文化與異域文化動態(tài)互動的解讀與闡釋。
翻譯即傳通,翻譯通過語言轉換,在文化之間搭起溝通橋梁。人類文化的發(fā)生、發(fā)展是在不同文化之間不斷碰撞、交融中進行的,這是文化的普遍內(nèi)在需求和特征。人文學科的文本翻譯形式上是兩種語言的轉換,實際上是不同文化思想之間的解釋與對話。佛典翻譯文學在尋求自身在中國異域文化語境中的傳遞過程,也是它不斷使自己得到“文化闡釋”的過程。中國傳統(tǒng)文化要走向世界離不開翻譯這座橋梁。在前所未有的全球性的轉型時期,翻譯工作者不僅有義務向本國讀者介紹異域文化,而且有責任將本國文化推向世界、提升文化傳播影響力、爭取更多國際話語權,促進世界各國的文化交融。
參考文獻:
[1][2]湯用彤.《論“格義”——最早一種融合印度佛教和中國思想的方法》[M ] / /湯用彤集.石峻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P140 —— P141、P142
作者簡介:楊彩娟(1991—),女,漢,山東煙臺人,山東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2010級中文系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