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言之無文,行而不遠(yuǎn)”。這是指說話寫文章不僅要有思想,還要有文采,沒有文采的文章,不會流傳下去。大凡鮮活具有美感的文字總是惹人喜愛,引人入勝,而那些陳舊的缺乏文學(xué)性的語言乏味干癟,味同嚼蠟。高考作為選拔考試,想要在作文中取得高分,就必須在語言表達上以文采取勝。文采有助于文章中心的表現(xiàn),語言具有文采思想內(nèi)容才能有檔次。但是大多數(shù)學(xué)生卻忽視了語言的文采,在用語上要么平淡無奇,要么啰嗦冗長,甚至空話連篇。那么,怎樣才能使學(xué)生在短時間內(nèi)提高寫作水平,讓他們寫出文采飛揚的文章呢?在這里我總結(jié)了幾種方法。
一.句式靈活,巧用修辭
句式靈活是說寫文章不能只用一種句式,句式單一就會使文章顯得呆板老氣,句式多變的文章往往靈動活脫,要想使自己的文章有活力就必須嘗試用不同的句式。從表達的角度可以選擇長句與短句,從語氣的角度可以選擇陳述、反詰、祈使、感嘆,從強調(diào)的角度可以選擇主動、被動、肯定、否定、常序與倒裝等等。
例如有一篇《理解》的作文開頭是這樣寫的:
理解一詞常讓人琢磨不透,有人說,理解是一種信任;有人說,理解是一種寬容;有人說,理解是人與人之間的平等交流;有人說,理解是一種心靈的默契;理解是靜夜與人共剪西窗燭的浪漫,是在賽場上與隊友出神入化的配合,是在哭泣時別人遞上的紙巾……無論哪種理解都有一種感人的力量。
這段文字語句長短結(jié)合,形成磅礴委婉、抑揚頓挫的語調(diào),顯得靈動多變不同凡響。
講究修辭,則是為了把話寫美。所謂“把話寫美”,就是要使文章的語言具有一定的文學(xué)性,用修辭來美化語言是使文章有文采的一種重要手段。劉勰在《文心雕龍·情采》中指出“言以文遠(yuǎn)”,文章以有文采流傳千古,唐代的散文家李翱《答王載言書》中也指出“義雖深,理雖正,詞不工者不成文”,都說明了修辭對于寫作的重要性。高考作文中要想使對象表現(xiàn)得更形象真切,更好地表達出對事物的愛憎和褒貶,更好地描繪出事物的內(nèi)在特點,就必須使用修辭,如比喻、排比、借代、夸張等。高考作文《嘗試》,一位考生是這樣開篇的:
“嘗試是什么?嘗試是烏云蔽日時直上云霄的那只最勇敢的鳥;嘗試是大浪迭起的海面上勇往直前的一葉扁舟。對于勇敢者,嘗試是一條嶄新的生活之路;對于弱者,那迫不得已的嘗試是一座高筑的墻。十八個春秋,風(fēng)風(fēng)雨雨?;仡櫷拢覠o悔無憾;展望未來,我信心百倍。我勇敢地面對生活,因為生活教會了我勇于嘗試?!弊髡唛_始連用四個比喻,化抽象為具體,化深奧為淺顯,它一出現(xiàn),就使人精神為之一振。
二.精心錘煉,用詞貼切
用詞貼切要求文章措辭恰當(dāng),準(zhǔn)確的表現(xiàn)事物的本質(zhì)特征。恰當(dāng)?shù)膭釉~可以把事物寫活,動詞表現(xiàn)物或事物,不僅能夠準(zhǔn)確、簡練、生動、形象,還能夠化動為靜,化無形為有形,化無聲為有聲。古往今來,人們對動詞的使用總是情有獨鐘。例如:
“紅杏枝頭春意鬧”,一個“鬧”字,則春之意境全出;“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一個“噪”一個“鳴”字就起到了動靜互化的效果;上文的“春風(fēng)又綠江南岸”和“推敲”的故事,也是運用動詞的范例;朱自清更是運用動詞的現(xiàn)代語言大師,他在《荷塘月色》中這樣寫道:“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里。葉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著輕紗的夢?!薄盀a”字描寫出了月光自上而下的灑落,寫出了月光的輕柔緩和地流動;而“浮”“洗”“籠”字則寫出了月光在池塘中緩緩升起,又慢慢泛開,最后籠罩全塘的朦朧。
靈活運用形容詞能把事物描寫得生動而又貼切,能夠調(diào)動人的視覺、聽覺和觸覺等多種感覺器官,讓人充分感知所描寫的對象?;钣眯稳菰~,繪聲繪色繪形。如朱自清《荷塘月色》有這樣精彩的描寫: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甜甜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逼渲?,“曲曲折折”寫盡荷塘的形狀,而“甜甜、亭亭、層層、裊娜、羞澀”等一連串形容詞的運用,則寫盡了荷花的風(fēng)致,也寫出了荷塘的優(yōu)雅、朦朧、幽靜之美。這是繪形繪色的典范。余光中《聽聽那冷雨》中“雨來了,最輕的敲打樂敲打這城市,蒼茫的屋頂,遠(yuǎn)遠(yuǎn)近近,一張張敲過去,古老的琴,那細(xì)細(xì)密密的節(jié)奏,單調(diào)里自有一種柔婉與親切”,則是繪聲的極致。
三.鑲嵌名句,畫龍點睛
郭沫若說:“胸藏萬匯憑吞吐,筆有千鈞任歙張?!比绻覀兡軌蜃匀坏匕丫媒?jīng)歲月磨練至今仍放出奪目光彩的古詩文名句鑲嵌在高考作文中,定能增加文章的思想內(nèi)涵和語言的文采,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高考滿分作文《世界因多彩而精彩》中間一段是這樣引用的:
“‘輕輕地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吟詠著徐志摩的佳句,我輕輕掀開文學(xué)神秘的面紗。李白‘長風(fēng)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的豪放,李商隱‘留得殘荷聽雨聲的低沉,蘇軾‘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fēng)流人物的曠達,柳永‘楊柳岸曉風(fēng)殘月的婉約,各有千秋?!币欢沃畠?nèi)五處引用詩詞名句,既為文章增添了亮麗的色彩,也增強了論證的說服力和說理感染力,顯示了作者文史知識的豐富和駕馭語言的功力。
再看下面這段文字:
“面對社會濁氣,屈原選擇蓮的高潔,吟唱道義的湘流九歌;面對爾虞我詐,伯牙選擇竹的清幽,共奏誠信的高山流水;面對官場黑暗,陶淵明選擇菊的芬芳,孕育心靈的露蕙春暉……極速時代,屈原渺茫了,大而無當(dāng)之文如日中天,誠實本分之作被視若草芥;物欲橫流,伯牙困惑了,合作是利益的軀殼,誠信只是欺詐的籌碼;官場臃腫,陶淵明真真正正心‘死了,有幾個官兒‘不為五斗米折腰拿著菊花對山犯傻?倒是把‘菊花換成‘情人‘小蜜更令他們趨之若鶩。”(2000年高考作文《千年一嘆》)
古詩詞是中華文化的精粹,歷史典故都是先賢圣哲們生命智慧的結(jié)晶,是歷史留給我們后人的寶貴遺產(chǎn),在寫作中,有時候下筆千言卻不如引用一個歷史典故更具有說服力。
語言是文章最基本的建筑材料,作文是語言的藝術(shù),要想使自己的作文有突破,就必須不斷的積累,廣泛的閱讀,古人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但如果積累得不夠,時間匆忙我們不妨可以試試這幾種方法,或許可能讓你的作文產(chǎn)生出乎意料的效果。
張妍,教師,現(xiàn)居甘肅清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