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麗芳
從教小學語文十多年,我有了一種疲憊的感覺,感覺到我的課就像一張白紙,盡管每一頁都印著不同的內(nèi)容,學生也能從每一頁中得到他們所要學習的知識,可每每翻開那一張張印滿字的白紙后,我總覺得缺少了什么?雖然有時也在那些紙上加上一些自以為很美的“小點綴”,但往往有一種畫蛇添足的感覺,使那些“小點綴”在教學過程的運用中,產(chǎn)生了一些誤區(qū)。
一、誤區(qū)
1.精心準備了,學生的思維卻被束縛了。為了使自己的語文課能有一個精彩的回報,大多數(shù)教師往往選擇多媒體這一課堂“小點綴”,殊不知,這些精心準備的課件制作,對于提什么問題,播放什么視頻音樂,顯現(xiàn)什么圖像,都是自己在課前設計好了,力求動用圖、文、音充實自己的課堂。可事實上,課堂教學有很多不確定性。在聽課的過程中,我也發(fā)現(xiàn),不少的語文教師為了用上自己精心準備的課件,總是使出渾身解數(shù)引導學生往“正確答案”上靠,有的干脆硬生生地搬出“正確答案”。致使學生難以打開思維的大門,只能仰著脖子看畫面,豎著耳朵聽答案,根本難以發(fā)表自己那些獨特而又有新意的見解。這種定向式、模式化的教學,極大地束縛了我們語文課堂的創(chuàng)新火花。
2.吃苦受累了,師生的互動卻被削弱了。課標大力提倡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雙向互動,但有些教師太過依賴這些“小點綴”,使得課堂看上去很熱鬧、很活躍,但使得教師只顧忙著擺弄多媒體課件,忙著操作鍵盤與鼠標,手忙腳亂,既沒有辦法對課堂重點難點進行深入講解,也沒有過多的師生交流。學生看的是屏幕,聽的是音響,整節(jié)課沒有跟教師進行交流,也沒什么自己的思考時間。顯而易見,此時,教師的主導地位已經(jīng)變得舉足輕重了,學生也不再是學習的主人了,而是成了一個觀看者,多媒體這個“小點綴”就顯得喧賓奪主了,它大大統(tǒng)治了課堂教學,人性化的師生交流被冷冰冰的人機交往所束縛,大大削弱了師生課堂情感的互動情趣。
3.聲形并茂了,學生的主體卻被扼殺了。課標倡導“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語文教師如果不能靈活地調(diào)控那些點綴,學生就只能被動地接受那些點綴。學生的思維過程,教師的思維過程,都會受到這些點綴的限制,教學中,教師沒有了自己的教學特色和角色轉(zhuǎn)換,學生的主體更是無從談起,課堂變成了以點綴為主角,沒有足夠的時間讓學生去對文本的理解與思考討論,最后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也得不到發(fā)揮。
針對以上三種情況,我認為語文教學中不能缺少那些“小點綴”,但也不能濫用。我認為應該給語文課堂教學加上適當?shù)摹靶↑c綴”,既不讓人感覺到眼花繚亂,又讓學生受益匪淺,既發(fā)揮了多媒體的功效,又能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二、對策
1.精用“小點綴”,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當學生對學習有了興趣,才會樂于接受知識,才會去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去,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呢?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就是非常有效的方法之一,但是多媒體的應用要恰當。有的教師竭力追求多媒體畫面的漂亮和動畫效果,誤認為只要多次使用課件就能調(diào)動學生的興趣,就能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氣氛,殊不知卻分散了學生的注意力,弱化了文本學習,作為教師就更要避免走進這樣的誤區(qū)。
如學習《二泉映月》這一課時,導入課文時,我利用了多媒體播放了惠山二泉的美麗景象,并配上阿炳的二泉映月,學生如身臨其境,情由感生,自然領(lǐng)略到“二泉”的美景。緊接著再讓學生品讀文字,學生學習興趣立刻被激發(fā)起來,很快進入到課文情境之中。我做到了精選、精用圖文聲形這一小點綴,使原本的語文課插上了兩只鮮活的翅膀,學生的思維更加活躍,學習效果大大增加了。
2.巧用“小點綴”,開啟學生的智慧之門。教師在課前要做好備課工作,充分挖掘教材,以學生為中心,適時利用“小點綴”將課文中抽象的內(nèi)容、教學的重難點化難為易,最大限度地調(diào)動學生的感官去感知文本,從而增強語文教學的直觀性、形象性和生動性,為釋疑解難創(chuàng)設巧妙的突破口。
如教學《問銀河》時,銀河有點抽象,于是,在上課伊始,我出示了一幅廣袤深遂的銀河圖,學生們一個個仰著小腦袋,一臉向往地看著神秘的銀河,題眼中的“問”字,就把充滿向往的他們引領(lǐng)進了良好的學習氣氛之中。一幅廣袤深遂的銀河圖,讓學生的心中,充滿了無數(shù)好奇的問號,同時課文的重難點也在不知不沉中巧妙地化解了。
3.善用“小點綴”,碰撞學生的思維火花。語文教學中那些小點綴的設計要以學生為出發(fā)點,要從學生的思想實際、思維感受及接受能力著手,在情感的調(diào)動、情境的營造、意境的再現(xiàn)方面發(fā)揮其優(yōu)勢。
比如在教學《月光啟蒙》時,我便給學生創(chuàng)設了特定的教學情境,讓學生一邊聽著優(yōu)美的樂曲《燭光里的媽媽》,一邊看月光圖,使學生進入到作者孫友田的感情世界,充分體會到母親的感情,拉近了學生與母親的距離,喚起學生真情實感。
4.妙用“小點綴”,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利用語文課上的那些“小點綴”,可以適時地補充一些與教學內(nèi)容有關(guān)的資料、音響、圖片,把這些文本上沒有的東西變成一個小點綴隨機地加到語文課上,這樣就會拓展了課堂教學的空間,加大了課堂教學的容量。
如教學《孔子游春》一課時,我事先錄制了春天的美景,然后再給學生放出來,借助動畫,緊扣詞句,形成畫面,讓學生置身于春光中學習課文,把觀察、想象、朗讀結(jié)合起來,感悟意境美和語言美。那美不勝收的佳景和配音員絲絲入扣的朗讀,讓學生在身臨其境中感受情景,激發(fā)興趣,讓學生明白,“一草一木總關(guān)情,一山一水皆育人”,使后面的教學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綜上所述,在語文課上加上一些合適的“小點綴”——多媒體課件,會使語文教學更加形象生動,我們教師只有合理巧妙地利用這些“小點綴”,才能真正達到優(yōu)化語文課堂,提高語文教學質(zhì)量,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zhì),使語文課堂教學真正成為學生學習語文的樂園。葉圣陶先生說過:“教是為了不教?!彪m然我們不能達到“不教”的境界,但是只要利用這些合適的“小點綴”,就能讓語文課這張印滿字的白紙變得絢麗而不眼花,真實而不失童趣,多彩而不失自主。
【責編 金 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