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法律全球化背景下,在面臨機遇和挑戰(zhàn)關鍵時期,法律本土化路徑的選擇給中國法制現(xiàn)代化的研究提出了新的任務。固本與開新相配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應當是中國法制現(xiàn)代化的必由之路。
【關鍵詞】法制現(xiàn)代化;法律本土資源;理論創(chuàng)新
一、固本與開新——始終相連的精神情感
自鴉片戰(zhàn)爭以來的170余年,我們的路走得十分艱難。先是學習大陸法,后來學習英美法,之后又追隨前蘇聯(lián)。但是,我們從來就沒有靜下心來全面客觀地思考過我們自己的文化土壤,只是一味地照搬照抄他人的“智慧成果”和“侵犯”他人的“知識產(chǎn)權”,寧可“偷、盜、搶”,也不反思自己的東西究竟好還是不好。
然而,令人欣喜的是隨著歐風美雨在中華大地上一再受挫,有文化使命感和責任感的知識分子開始注意到本國法律的本土資源。先哲梁漱溟先生通過自身的實踐和思考預言歐美政治制度不適于中國,“西洋政治制度雖好,而在中國則因為有許多條件不夠,無法建立起來” [1],筆者也堅信,中國的問題只有依靠法律才能得以完美解決,而法律只有植根于中華民族固有文化的厚實土壤之中才能有所發(fā)展和繁榮。在未來的法律發(fā)展道路上,一方面要深刻認識祖國,以明曉中國社會的問題癥結所在;另一方面要全面了解世界,以明晰國際社會的優(yōu)異合理之處。只有如此,才能固中國之本、開世界之新。
從中國知識分子對中國法律本土化問題的思考可見,民族文化的精神情感絕不是外在力量能夠割斷的。中國法制現(xiàn)代化的偉大事業(yè),在法律全球化的時代背景之下,中國法制現(xiàn)代化面臨著諸多挑戰(zhàn)。因此,對中華傳統(tǒng)法律文化資源如何研究和中華法系如何重構[2],是法律本土化的關鍵問題。
法律本土化歸結起來就是要固本樹綱,所以,我們不妨將創(chuàng)新視為固本。筆者認為法學是治國理政經(jīng)邦濟世攸關天下蒼生的大學問,血的歷史教訓促使我們必須反思的是:我們的法學研究在強調學習西方時是否更應該注重內(nèi)化?我們是不是應該轉變與國際接軌就是不顧一切地批判拋棄祖宗的做法?我們的研究行為是不是很好地體現(xiàn)了法律是一國文化最忠實的反映?滿紙歐化美式、故弄玄虛的法學研究文風是不是應該收斂些?
二、理論與實踐——前后相隨的制度規(guī)范
當下的中國正經(jīng)歷著巨大的社會轉型,法制的轉型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對中華法系和中國法制現(xiàn)代化問題的研究是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特別是上世紀九十年代后較為盛行和高漲,盡管清末民初有一些學者撰文探討中華法系,但也僅是曇花一現(xiàn)。中華法系的研究,學界中最有建樹的是中國政法大學法律史研究院以張晉藩教授為學科帶頭人的學術團隊;中國法制現(xiàn)代化的研究,學界中最具成果的是南京師范大學法制研究中心以公丕祥教授為學科帶頭人的學術團隊。這兩個團隊,前者立足于中華傳統(tǒng)法律文化,為當代中國法制建設奠定理論基石;后者著眼于世界法律現(xiàn)代化,為當代中國法制改革提供智識理念。但對中華法系和中國法制現(xiàn)代化的綜合性研究比較少,大多側重于中華傳統(tǒng)法律文化對中國法制現(xiàn)代化的影響方面。其實本文也只是一種膚淺的探索,一種基于法理學和比較法學的雙重視野的努力。
理論只有付諸于實踐,才具有真理性。我們在理論研究中也要加上“制度文化研究”這一新的內(nèi)容,中國要崛起、民族要復興,有先進的科技水平、雄厚的經(jīng)濟實力、強大的國防后盾等硬性條件遠遠不足,必須要在軟實力方面加大投入??傊?,我們必須認真對待處于轉型社會中的中國法制現(xiàn)代化問題和中華法系重構問題。
三、法制現(xiàn)代化需要法律本土資源
法律是一種規(guī)則體系,通過規(guī)范行為服務和造福人類;同時必然是一種意義體系,涵蘊于特定的人文類型并以此人文類型為價值與文化皈依,其最高價值和終極目標則是公平正義。法律是一門研究人世生活的學業(yè),是一種締造人間秩序的職業(yè),是一項創(chuàng)設國家制度的事業(yè),更是一份追問天理良心的志業(yè)。中華法系和中國法制現(xiàn)代化的研究都是為中國的法治事業(yè)而努力,然而法治的歷史經(jīng)驗不單是一種關于智力的智慧和技術,它更是關于治理的倫理原則和政治實踐,一種政治道德,一種民族文化。一個國家只能順著自己的脈絡、使用自己的語言、根據(jù)自己的實際、通過自己的創(chuàng)造,來養(yǎng)成一種稱作“法治”的治理。
因此,今日中國法治偉業(yè),決然不能脫離中國固有文化,因為陌生的法律絕無可能有助于固有文化的延續(xù)光大,而固有文化亦斷然不會為陌生的法律所表現(xiàn)。何況中華文化的本質一方面具有天下一家的情懷,另一方面富有和平共處的精神。正如古語有云:“送往迎來,嘉善而矜不能,所以柔遠人也;繼絕世,舉廢國,治亂持危,朝聘以時,厚往以薄來,所以以懷諸侯也?!盵3]再者,天道有常,事有不變者,“天生烝民,有物有則;民之秉彝,好是懿德?!盵4]因而筆者堅信,固中華文化之本,開中國法治之新,那中國的明天一定是法治文明、政治清明、經(jīng)濟盛明、文化昌明、社會光明和民眾開明的世界強邦。
【參考文獻】
[1]梁漱溟.梁漱溟全集[M].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90:375.
[2]張晉藩.解讀中華法系的本土性[J].政法論壇,2010(5):77.
[3]朱熹.四書集注[M].長沙:岳麓書社,2004:34.
[4]朱熹.四書集注[M].長沙:岳麓書社,2004:362.
作者簡介:何小妍(1989—),女,甘肅隴南人,蘭州大學法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刑法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