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冰
摘 要 本文主要從社會工作者如何介入拆遷戶的維權行動的角度出發(fā),就拆遷戶的概念界定,拆遷戶維權的現(xiàn)狀,社會工作介入拆遷戶維權行動的必要性,社會工作介入拆遷戶維權行動的具體措施等方面,進行初步探討。
關鍵詞 社會工作 拆遷戶 維權行動
中圖分類號:C916 文獻標識碼:A
我國的城市化建設與經(jīng)濟發(fā)展的推動,各地方的拆遷事宜陸續(xù)落實,同時也造成了大量的拆遷方與被拆遷方諸多方面的矛盾升華,成為各方利益的沖突爆發(fā)點。拆遷戶設計城市人口的一成、二成甚至三成以上,拆遷事宜關系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情況復雜,問題叢生,應引起高度關注。目前有關于拆遷中遇到的問題與解決途徑研究,在國內(nèi)外都有成果。許多學者從法學、經(jīng)濟學、公共管理學等學科角度出發(fā),在各自的學科理論層面上對拆遷現(xiàn)象展開分析。本文主要從社會工作如何介入拆遷戶的維權行動的角度出發(fā),就拆遷戶維權行動的必要性,社會工作介入拆遷戶維權行動的具體措施等方面進行分析。
一、社會工作介入拆遷戶維權行動的必要性
社會工作的本質是“助人自助”為起點,強調要以平等的態(tài)度對待每一個服務對象,承認他們的權利。是一個以價值為本的專業(yè),希望改變社會環(huán)境,社會工作介入拆遷戶的維權行動,目的從社會工作的專業(yè)視角,以社工介入的方式找到緩和拆遷戶與開發(fā)商以及拆遷戶與政府之間的解決之路,從而為使三方達成共贏提供新的思路。
目前學界對拆遷問題的理論性探討比較多,實證性研究比較少。缺乏相關的實證研究。一些學者即使在文章中引用個案,大多也只是法律案件或新聞報道,缺乏對具體拆遷事件全面深入的把握,導致理論分析與實際情況相脫節(jié),使得政策建議的實際效果大打折扣。一些學者已經(jīng)就拆遷事件中的沖突關系、博弈過程、制度缺陷等進行了詳細研究,無法把握在具體拆遷事件作靜態(tài)結構分析,缺乏動態(tài)過程研究,無法把握在具體拆遷事件中政府、拆遷方、拆遷戶負責的互動關系,從而揭示拆遷糾紛中各個主體的行動邏輯。尤為重要的是從社會工作專業(yè)視角得出的探索思路更是鳳毛麟角。
社會工作是一門注重實踐的專業(yè),如果在某個拆遷戶維權行動的個案例中,社會工作者在拆遷戶與開發(fā)商以及拆遷戶與政府之間,充當?shù)木褪钦{查者、聯(lián)系人、教育者、治療者的角色,能夠運用到更深入和獨特的視角,去探求三方不同的需求、進而幫助“求同存異”,緩和矛盾,實現(xiàn)和諧共贏。
二、社會工作介入拆遷戶維權行動的具體措施
如何在新形勢下更好地做好城市拆遷工作,避免或減少拆遷戶群眾上訪、輿論、變相維權、自焚、以暴易暴等。社會工作介入的具體措施,可以由充當角色方面入手。社工在介入的過程中,不同的階段以及不同的問題面前,扮演的角色不同。
1、調查者。社工在拆遷工作三方中,都要作調查訪問工作,分析得出三方不同是心理狀態(tài),不同的需求等。例如:在拆遷中會出現(xiàn)“沉默的大多數(shù)”,沉默不等同于贊同,相較于那些抗爭維權的人來說,沉默者也許是將來社會不穩(wěn)定的潛在因素,其所導致的負向情感及可能產(chǎn)生的后果不容忽視。
2、聯(lián)系人。在拆遷的復雜問題上,三方的聯(lián)系由于矛盾導致彼此之間產(chǎn)生憤恨感,使得聯(lián)系方式只能是上訪或示威等。為了調和這種沖突,社工就要做好三方的聯(lián)系人工作,使三方充分的溝通交流,為三方提供有效的途徑和資源,特別是拆遷戶這一方。
3、教育者。社工扮演的教育者角色與教師角色不太一樣,社工并不進行知識技能的傳授,而只是在有些時候提供必要的知識或者講一些道理。例如:面臨拆遷方的強制拆遷,涉及到道德理念的問題。社工需要在其間進行教育;面臨最無助的不懂的法律知識的拆遷戶時,社工可告訴其如何運用法律武器來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國家對拆遷過程中的對遭受損害的拆遷戶可以給與司法援助。內(nèi)容包括拆遷人與被拆遷人之間因為補償形式、補償金額、安置用房面積、安置地點、搬遷過程方式以及過渡期限等方面不能達成協(xié)議。批準拆遷的房屋拆遷主管部門和同級人民政府部門可以對當事人雙方進行裁決,如果對裁決結果不服,可以在接到裁決書之日起15日內(nèi)向人民法院起訴。我國的法律基本原則就是平等保護原則,國家對公民財產(chǎn)權的是受到法律的制約和保護的。
4、治療者。在拆遷工作中,面臨的不僅是財產(chǎn)的問題,更包括心理層面的問題。對于中國人來講,土地、房子除具有財產(chǎn)意義外,感情上的皈依和依戀感更重要,是一種重要的精神寄托,城市的拆遷迫使他們突然換成了另一種生活方式,在生活方式轉型中,生活的失控感將影響他們很長時間。所以在拆遷時,他們默默接受,而內(nèi)心卻是惶惶不安的,日常表現(xiàn)為焦慮。不僅如此,由于利益斗爭,導致政府與拆遷戶群眾對立和斷裂,使得他們對政府產(chǎn)生憤恨,使得他們對社會公益和政府組織的活動產(chǎn)生了抵制或者冷漠,等等。在這些情形下,社工需要運用自己的知識幫助他們宣泄郁悶的情緒,重新適應生活,調節(jié)不合理情緒,恢復理性,使得拆遷中三方能和諧相處,共創(chuàng)和諧社會。□
(作者單位:長春工業(yè)大學人文學院)
參考文獻:
[1]朱光磊.當代中國政府過程[M].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
[2]陳海萍.社會運動視角下的拆遷戶維權行動---基礎GS鎮(zhèn)SJ街房屋拆遷的個案研究[J].吉林化工學院學報.2010(5).
[3]聶洪輝.城市拆遷中“沉默的大多數(shù)”的負向情感及其消解---對拆遷維權現(xiàn)象的社會學分析與思考[J].福建行政學院學報.2011(1).
[4]康牧陽.拆遷戶如何取得法律保護[J].大家.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