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格
我們都有拖延癥,或輕或重。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總會感到疲憊、懈怠,有的人不想馬上給自己施加壓力,就在這個種脆弱的時候選擇了拖延……
豆瓣社區(qū)里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小組叫做“戰(zhàn)拖會”,小組成員們都是自稱“拖延癥候群”,他們的特點是“拖、拖、拖”,經常在最后期限之前一點時間才會緊迫的開始著手工作,下周要交的報表、即將到來的職稱考試、還有一直答應朋友的飯局,明明知道有許多事等著去做,但行動卻遲遲沒有開展,哪怕是隨手要打的一個電話,也總會被他們拖來拖去。這樣的一群人組成了這個小組,下著決心想要擺脫拖延的困擾。
拖延通常指的是本沒有必要,甚至造成不利后果的推遲行為。拖延現象的出現和影響已經成為許多心理學和管理學方面的重要研究課題。拖延癥的“患者”最大的特點就是不自覺的事情拖到明天。哪怕是不費力的小事情,也樂于能拖就拖。拖延不僅會影響做事效率,還有波及我們的情緒,雖然一開始覺得事情并不緊迫,內心輕松不著急,但是快到最后一刻的時候,所以的緊迫感突然來襲,焦慮的情緒就會逐漸加重。而且由于拖延的習慣導致目標或愿望沒有達成的時候,一些人還會出現強烈的自責情緒,出現怨恨、焦慮,甚至產生負罪感。
有很多人選擇拖延,并不是他們不了解自己的目標,不知道如何去完成任務,而是樂于享受那千鈞一發(fā)的緊迫感、焦灼感,甚至樂于享受那種“瀕死感”,在最后期限到來前突擊工作,高強度高壓力讓自己的腎上腺素迸發(fā),全身的肌肉和神經都被緊急集合,全神貫注的朝目標努力。當目標達成時,那種突然一下放松的狀態(tài)和快感讓許多人感到無比的暢快淋漓。
選擇這種方式工作的人喜歡挑戰(zhàn)自己,樂于享受刺激,即使感覺到事情迫在眉睫,卻也忍不住繼續(xù)“放縱”自己,先休息,休息一下。從焦慮感的慢慢升級到最后感受身心強度的最高極限,給人一種坐過山車的刺激感,越是緊迫的狀態(tài),越感覺到自己內心的力量變得強大。但是這種習慣只適用于少部分人,并且長時間這種不平衡的工作方式也會影響一個人的身心健康。畢竟不是每一次我們都有這份幸運剛好在任務提交前最后一刻完成任務。
我們都有拖延癥,或輕或重。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總會感到疲憊、懈怠,有的人不想馬上給自己施加壓力,就在這個種脆弱的時候選擇了拖延,但是拖得過今天拖不過明天,許多人因為拖延習慣錯過了寶貴的機會,正是因為這樣,一些感覺到自己的拖延行為并且強烈擺脫這種壞習慣的人在網上成立了“戰(zhàn)拖小組”,彼此監(jiān)督鼓勵,希望早日擺脫拖延癥的困擾。
戰(zhàn)勝拖延,就要了解拖延行為的產生的原因。能根據自己的能力情況和現實環(huán)境選擇適當的目標,制定了不符合實際的目標的時候,通常會出現拖延思想。在執(zhí)行的過程中容易遇到阻礙,內心的不舒服感會影響對自己能力的判斷,當開始懷疑自己,自信心減弱的時候,就容易產生逃避行為。不愿意面對困難,不相信自己有能力解決目前的困境,期待拖一拖就能有其他的解決辦法,這樣的回避心態(tài)逐漸使自己形成了拖延的習慣。
很多人的心中都有“完美情節(jié)”,做事過程中總喜歡追求完美主義,殊不知這種心理傾向也是我們拖延行為產生的原因之一。很多人會很奇怪,追求完美不是應該早早就開始準備么,怎么會是產生拖延癥的原因呢?實際上,當一個人有完美情節(jié)的時候,他對自己的目標以及過程都有很全面的設想,所有事情都要達到符合自己標準的程度才行,他們傾向于一次性完成并且做好,所以不愿意匆匆忙忙就著手去做,而是要深思熟慮,等到萬事俱備的時候才能去做。所以越是希望一切完美,內心越覺得自己的準備還不好,時機還不成熟,在這種糾結中,時間一拖再拖,拖延情況也會經常發(fā)生。
改善拖延行為的方法有很多,注意力的集中就是首先要提到的一個地方。集中注意力,意思是讓你關注與你當下要做或可以選擇要做的。暫時忽略你的負面情緒,因為很多時候我們過多的關注自己的情緒變化,開心了覺得要怎樣怎樣,不開心了要去做點別的讓自己開心一下,所以這種自我滿足有時就引發(fā)了拖延的行為。我們要了解自己的情緒變化,但是從做事的效率看,不要讓自己沉溺其中,喪失對自己的控制能力。所以每當內心想“放縱”一下的時候,腦子里先想想拖延的后果,給自己一個提醒。
戰(zhàn)勝拖延,既要關注當下還要結合對未來的信心,不要對結果過分焦慮,才能放開手腳去做。不論自己處在什么樣的狀態(tài)中,即便對自己過去的不滿,也不要繼續(xù)強化它,而是認真的接納錯誤,給自己信心讓接下來的目標順利完成。因為不到最終時刻,你不知道自己的力量有多強大。如果因為害怕遭遇挫折就選擇逃避,因為擔心就不去努力有所收獲,那么你的拖延不僅僅是一種不好的行為習慣,負面影響會如同雪球一樣越滾越大,長久下去還會影響你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拖延癥不可怕,戰(zhàn)勝不了內心的膽怯才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