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艷秋
【摘 要】目的:探討小兒氣管、支氣管異物的預防及護理措施。 方法:回顧分析本科收治的30例患兒的臨床資料。 結(jié)果:30例患兒痊愈出院。結(jié)論:做好氣管、支氣管異物的護理及預防,及時發(fā)現(xiàn)病情變化,及時處理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促進患兒早日康復。
【關鍵詞】小兒;氣管、支氣管異物;護理;預防
氣管、支氣管異物是耳鼻喉科常見急癥之一。多發(fā)生在4歲以下的小兒,原因是小兒氣管與食管交叉處的“會厭軟骨”發(fā)育不成熟,功能不全,咽反射弱,也就是一旦異物嗆入,無法通過強的咳嗽反應咳出異物,導致異物吸入氣管。輕者可致氣管、支氣管和肺部損害,重者可能因窒息死亡。我科2010年10月—2012年10月共收治30例氣管、支氣管異物患者,全部手術取出,無一例死亡,現(xiàn)將護理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30例病人,男20例,女10例,年齡1—8歲。異物種類如花生米、瓜子、豆類、果核等。麻醉方式均為全身麻醉。
2 護理
2.1術前護理
2.1.1術前要設法讓其安睡,避免身體震動,避免各種原因?qū)е禄純捍碳ば钥人?,防止咳嗽震動后在支氣管的異物松動,,又回到總氣管來而發(fā)生呼吸困難和窒息的危險。
2.1.2心理護理 支氣管異物以陣發(fā)性嗆咳及吸氣性困難為臨床表現(xiàn)。因此,護士應仔細詢問患兒家屬病史,通過對患兒的撫摸及用親切的話語詢問患兒病史,與患兒溝通,使患兒及家屬產(chǎn)生信任感。
2.1.3搶救物品準備 床頭備齊氧氣、吸痰器、喉鏡、氣管插管、氣管切開包,額鏡燈等搶救物品。
2.2術后護理
2.2.1全麻術后未清醒前,頭偏向一側(cè),防止誤吸,保持呼吸道通暢。
2.2.2生命體征的觀察,密切觀察有無發(fā)熱、胸痛、咳嗽、咳痰,積極預防發(fā)生氣管炎、肺炎。
2.2.3飲食指導,術后1—2天給予流質(zhì)飲食,勿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喂食要小心,不宜過快過急,以免食物嗆入氣管,誘發(fā)呼吸道感染。
3 健康教育
3.1首先應教育兒童不要養(yǎng)成口內(nèi)含物的習慣,小兒進食時,不要引逗他們哭笑、說話或驚嚇,如果小兒已經(jīng)哭鬧,不能再硬逼其進食,否則容易導致異物進入呼吸道。
3.2告知家長勿給孩子進食花生、瓜子、豆類等硬性食物,把孩子容易吸入的小物品放在兒童拿不到的地方,玩具應安全。
3.3兒童嘔吐時,應該把他的頭偏向一側(cè),使他容易吐出,免得吸入氣管。
3.4如咽部有異物,絕不可用手挖取,也不可用吞咽大塊食物的方法將異物壓下去,應設法誘其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