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永祥
物理學是一門系統(tǒng)而嚴密的科學,一般物理教師往往認為物理課堂上必須盡可能做到語言的科學性、準確性,課堂語言應準確無誤,嚴禁傳授錯誤的、不科學的東西,以免誤人子弟。但教學也是一門科學,更是一種藝術,成功的教學就是一種藝術的創(chuàng)造,而這種藝術需要教學語言來展示。下面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一些體會。
一、物理課堂教學語言,要有科學性和邏輯性
物理是一門自然科學,內(nèi)容、知識體系都是一些客觀存在的規(guī)律,這些規(guī)律是經(jīng)過千錘百煉的,往往是字字千鈞、不可更改。這就要求教師在敘述物理概念和規(guī)律時,不能亂用詞語,不能破壞原有概念和規(guī)律的嚴謹性。很多物理概念只是一字之差,但意義卻相差甚遠,比如“質量”與“重量”, “物體”與“物質”,“速度”與“加速度”,這些例子都要求我們對語言的科學性、準確性要特別注意。另外,要注意語言的邏輯性,比如,不能把“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說成是“入射角等于反射角”,不能把“物體的質量與密度成正比”說成是“物體的密度與質量成正比”,不能把“電流與導體的電阻成正比”說成是“導體的電阻與電流成正比”等等。這是作為一個物理教師在課堂語言上的基本要求。
二、物理課堂語言,要做到生動、形象,創(chuàng)設的情境盡可能貼近生活實際,使學生容易理解
教學實踐告訴我們,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創(chuàng)設情境,通過提出一些與課文有關的富有啟發(fā)性的問題,將學生引入情境之中,進而激發(fā)他們的學習動機,培養(yǎng)學習興趣。初中物理課本中很多章節(jié)之前都設計了引人入勝的情境,教師應用生動的語言娓娓道來,引導學生漸入佳境。除了課本之外,教師還應根據(jù)不同時機和內(nèi)容,創(chuàng)設學生喜聞樂見的一些情境,如:在講動能和勢能一節(jié)時,教師首先向學生提出問題:一片樹葉落下時,人們不以為然,而一塊磚頭從高處落下時,人們會望而生畏,這是為什么呢?又如在學習滑動變阻器之前,教師問學生為什么調(diào)節(jié)電視機上的某個旋鈕時,電視機屏幕上的畫面會變明變暗、喇叭的聲音會變大變小?這些現(xiàn)象學生并不陌生,但要解釋卻有一定困難。在教學過程中,只要教師做有心人,通過生動的語言,合理創(chuàng)設情境,不僅能起到組織教學的作用,而且能使學生明確學習目標,產(chǎn)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三、物理課堂教學語言,要善用比喻
有句話說,“善喻者,喻明數(shù)理”。在物理學科知識中,一些概念和規(guī)律比較抽象,采用常規(guī)教學方法難于使學生理解和掌握,但如果我們能恰當?shù)乩蒙鷦淤N切的比喻,就可以起到化繁為簡、化難為易的作用。如在講到物質三種狀態(tài)下分子的運動時,可以作如下的比喻:假如我們每一個同學都是一個分子,固態(tài)就好比是上課的時候,大家都坐在教室里,只能在自己座位的范圍內(nèi)動動手腳,轉轉頭,不能自由走動。而液態(tài)就好比是下課的時候,大家出了教室,有的回宿舍,有的去圖書室,有的到操場運動……在校園內(nèi)自由活動。氣態(tài)則好比是放學的時候,同學們出了校門,自由自在地回家或者去我們想去的地方。再如講影響導體電阻大小的因素時,可以把導體比作道路,電荷的移動(電流)相當于路上的行人和車輛,導體的材料不同就如道路的建筑材料不同(水泥路、砂石路、泥土路等),走的時候受到的阻礙也不同,導體的長度就如道路的長度,道路越長受到的阻礙可能就越多,導體的橫截面積就如道路的寬度,道路越寬,越好走。通過運用生動形象的比喻,使得抽象的概念具體化,模型的構建形象化,復雜的物理過程直觀化,深奧的道理淺顯化,從而幫助學生克服認知過程中的困難。因此,物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巧妙運用比喻的手法,深入淺出地表述物理概念和規(guī)律。
四、物理課堂教學語言,可以有適當?shù)目鋸埡陀哪?/p>
幽默是一種較高的語言境界,幽默的語言,是一種才華,更是一種力量。教師在恰當?shù)臅r機,巧妙地運用風趣的語言開導學生,這樣,不僅能使課堂氣氛活躍,還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輕松、活潑、充滿笑聲的課堂氣氛中,學到知識,受到教育。如在講到靜止的物體是否具有能量時,我們可以做這樣的描述:“一個建筑工人辛辛苦苦地把一塊沉重的磚頭扛到了屋頂上,他所做的功并沒有消失,而是貯存起來了,或許多年后這塊磚松動了,我們從下面走過,不偏不倚正好落到了頭上。大家說這塊磚具有能量嗎?”從而讓學生明白:物體是否具有能量不是看它是否在做功,而要看它是否有做功的本領,只要具有做功的本領,我們就說物體具有能。
總之,對于初中物理教師來說,當然要注意課堂教學語言的科學性,但并不是一味追求嚴密,照本宣科,使得物理課堂枯燥沉悶,還應根據(jù)初中學生的年齡特點、思維的局限性、掌握知識的階段性,令其課堂語言既要有科學性,更要有物理教學課堂語言的個性、特色和藝術性。
(責任編輯 易志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