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璽
【摘 要】中美建交之前,中美關系是逐步發(fā)展變化的,并不是美國開始對中國的態(tài)度就是敵對的,中國對美國的態(tài)度。這個變化值得探索。在經歷了巨大的國際社會實力的變化后,美國國內需要改善對華關系的呼聲越來越高,中國國內由于受政府態(tài)度影響明顯,輿論較為單一,但這種單一的輿論反過來也對美國國內呼吁改善關系的輿論產生作用。
【關鍵詞】中美關系;國內輿論;中美接觸
20世紀,新中國成立后,國際形勢歷經變化,中美關系也幾經波折,大致說來可以分為三個階段20世紀50年代的對抗、60的僵持時期和70年代的正常化時期。在中美關系漸變的過程中,兩國國內輿論對于對方的形象的塑造和對方國家情況的認知也產生了相應變化。本文將探討中美建交前,雙方國內對對方國輿論情況和轉變趨勢。本文所述“輿論”主要指國會議員的對華言論、國會組織的聽證會、國際問題專家和學者的觀點、新聞媒體及各種民意調查的相關文章和調查結果等。
一、中美建交前美國對華輿論及其轉變
1949年,新中國成立。對于這場巨大變革,美國公眾表現(xiàn)出了矛盾的態(tài)度。一方面,一些民意調查顯示,大多數(shù)美國人不在乎中國發(fā)生了什么事情,既不支持親美反共的國民黨政府,也不愿承認共產黨領導的新中國。另一方面,公眾對新中國采取敵視態(tài)度,由于新政權是在中國共產黨手中。
冷戰(zhàn)開始以后,由于美蘇對抗,美國公眾對共產黨政權有著非常強烈的排斥感。美國民意研究中心于1950年2月舉行的一次民意測驗顯示,有50%的人贊成杜魯門的決定,只有28%的人不贊成,還有22%的人沒有看法。民意的這種特點給美國政府留下了摸索對華新政策的空間。
緊接著隨著朝鮮戰(zhàn)爭的爆發(fā)和中美的相繼參戰(zhàn),中美之間直接對抗加劇,總體來看,美國輿論中,中國仍然是負面形象,美國公眾和主要媒體對中國仍然是敵對態(tài)度。但是,在朝鮮戰(zhàn)爭期間,出現(xiàn)了難得的美國國內輿論對中國短暫的支持和同情——中朝軍事分界線。《紐約時報》社論指出,既然在諸如?;疬@樣的大問題上已經達成了協(xié)議,為什么還要在開城歸屬這種無關緊要的小問題上糾纏不休?該報的另一篇報道說“共產黨已經做出了重要讓步,而聯(lián)合國軍卻繼續(xù)提出越來越多的要求。”但這種有力的輿論僅限于朝鮮戰(zhàn)爭短暫時期和特定問題上,而對于整個中國的態(tài)度,毫無影響。
朝鮮戰(zhàn)爭結束,對中國的反對情緒仍未消減,麥卡錫主義仍支配著美國政治。1954年下半年,臺海關系日趨緊張,中國大陸炮擊金門。1955年1月,艾森豪威爾提出,“要在他認為必要時,迅速和有效的,為保衛(wèi)臺灣和澎湖列島及密切相關地點使用美國武裝力量”。在此特殊背景下,國會參眾兩院以409票對3票和85票對3票的壓倒性多數(shù)通過了《福薩摩決議》。但奇怪的是,美國媒體和民眾主流輿論與國會和政府態(tài)度之間產生了分歧。美國壓倒多數(shù)的輿論卻不贊成美國軍事卷入,據蓋洛普民意調查,62%的人反對政府援蔣,82%贊成在通過戰(zhàn)爭解決之前在聯(lián)合國用和平方式來解決問題。美國最主要的一些報刊,如《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等都反對政府的政策,要求談判解決。臺海危機期間,美國國內輿論的主要導向是不讓美國卷入臺海戰(zhàn)爭,對于中國人民共和國的態(tài)度,從美國仍堅持幫助蔣介石,提供武器和軍事援助上看,仍然是一種敵對的參與。
在20世紀50年代末,美國國會對中國出現(xiàn)了罕見的“緩和”態(tài)度。1957年2月18日,參院外委會主席的西奧多·格林建議政府“應該遲早承認紅色中國”。該年6月,參議員富布賴特指出,隨著時間的推移,美國承認紅色中國是“不可避免”的。1959年5月,來自加州的參議員克萊爾·英格在參院演講時,大膽敦促修正對華政策,強調政策不應該是對過去的反應,應該用現(xiàn)實的眼光著眼未來。
縱觀20世紀50年代這一時期,由于中美意識形態(tài)的不同(冷戰(zhàn)爆發(fā))、朝鮮戰(zhàn)爭和臺海危機中美國的“參與”,美國國內輿論總體上是“敵對”態(tài)度,雖然出現(xiàn)了短暫的對中國表示同情的國內輿論,但主體上限于新聞媒體和公眾。大多數(shù)民眾顯然并不真正了解中國對美國的意義,表現(xiàn)出無知或冷漠,這也印證了美國學者杰里爾·羅賽蒂從另一獨特的角度闡釋了公眾輿論的變化::多數(shù)美國人實際上對國際事務缺乏常識和興趣,這種“低水平的關心程度和知識程度”使公眾輿論對有關問題的看法容易隨時間推移出現(xiàn)劇烈變動。而這種變動很大程度上受到新聞報道的影響。美國國會對中國的態(tài)度呈現(xiàn)從“敵對”走向“緩和”,具體來說,與美國全球戰(zhàn)略和中國與蘇聯(lián)關系變化的密切聯(lián)系。
20世紀60年代,1964年中國首次核試驗成功,也導致了民間輿論的轉向,美國民眾對中國的贊同度大為提高。但是,與此相矛盾的是,隨著國際影響力大為增強,特別是中國擁有原子彈的潛在能力,而又拒絕參與禁止核試驗條約,中國決定同印度作戰(zhàn)等,美國公眾此時正接受著“中國威脅”的觀點。60年—63年的民意調查充分反映了美國民眾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對中國的敵對態(tài)度,把中國視為危險,在調查中,多數(shù)人認為,不論是短期還是長期,中蘇一樣對美構成嚴重的威脅,約三分之一的人認為,從長期來說,中國的威脅則大于蘇聯(lián)。
但是,同一時期,國際(中國)問題專家、專業(yè)咨詢委員會小組委員會和國會卻與公眾和媒體中的主流輿論有所差異。美國公眾對中國的總的態(tài)度經歷了敵視一緩和一敵視的變化。不僅民意和政策的發(fā)展軌跡并不一致,而且在具體問題上輿論或分散或集中,沒有固定的模式,輿論或比較情緒化或比較分散。相比之下,學者研究美國輿論的形成都是從意識形態(tài)、政治文化和社會群體等角度出發(fā),指出,共產黨政權已經在大陸牢固地樹立起來,共產黨中國正在成為一個世界強國,它必將極大地影響世界事務。同時,建議美國在抵制中國的“侵略擴張”的同時,即使遭斷然拒絕,也要不斷地尋求與中國的“和平接觸”。
但是,隨著美國在美蘇兩極爭霸中處于守勢地位,逐漸陷入越南戰(zhàn)爭的泥淖中無法自拔,中國的逐漸壯大,原子彈、氫彈的研制成功,國際影響力的增強,美國的全球戰(zhàn)略陷入困境,國內輿論逐漸轉向。
縱觀新中國成立至中美建交這一時期,以下事件對于推動輿論轉向有著重要意義。
1、從50年代末開始,出現(xiàn)了改變美國僵硬對華政策的思潮。典型的是1959年《美國對亞洲的外交政策——美國康倫公司研究報告》,主張于中國開始進行“試探性”的交流、對話,放寬對中國的貿易,贊成中國進入聯(lián)合國,并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等。由于國內對中國第一十分強烈,這份報告對當時的政策幾乎沒有影響。但實際上已成為后來美國朝野認識考慮對華政策的重要參考;
2、1960年4月間,美國《外交》雙月刊發(fā)表了切斯特·鮑爾斯的長篇文章《重新考慮中國問題》,提出美國在處理有關地區(qū)性的事務和全球性事務時,如沒有中國參與,其成效是值得懷疑的。但此時,總統(tǒng)競選一進入白熱化階段,對華政策的口號可能只是為了更多的選票,事實也證明,肯尼迪和他的政策班子在競選時期,就對華政策的言論并沒有在贏得大選后付諸行動。但可以看出,至少有一部分美國民眾還是希望改善中美關系,變敵友為朋友,盡管這部分美國民眾數(shù)量不多。
3、1962年,在美國政府的授意下,紐約“對外關系委員會”就中蘇分裂和美國政策進行討論,并發(fā)布了有關中國問題的八本叢書?!秴矔钒l(fā)表后,美國一些有影響力的報刊給予了報道,一些權威性的報刊,如《紐約時報》、《星期六評論》、《芝加哥論壇報》等,均給予了肯定的評價;
4、繼紐約對外關系委員會的中國項目啟動后,美國輿論界主張松動對華關系,改變對華政策的言論此起彼伏,其中最有影響的是1966年由美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富布萊特主持的聽證會。從1964年開始,發(fā)表題為《舊神話與新現(xiàn)實》的講話,抨擊美國現(xiàn)行的對外政策僵化,與國際政治脫節(jié),到1966年鮑大可指出:美國政策當前實行對中國的一種“遏制但不孤立”的政策,其最終目的則是與中國“建立正常的外交關系”,在美國輿論界的反響越來越大。富布萊特聽證會的意義在于它導致了對美國對華輿論的一次明確的轉折。
結合不同事件發(fā)生時的主要輿論,從上述事件中可以看出,由于公眾輿論的不穩(wěn)定性、情緒化和短期性等特點,國會和行政部門對于民意并沒有足夠重視,僅僅是在涉及總統(tǒng)選舉等活動時口頭上有所涉及。有時候民意輿論的漠然和“無知”往往給國會和行政部門提供了足夠的操縱空間,推動輿論導向有利于國內利益集團一方和服務于全球戰(zhàn)略。但是,就最終結果來看,國會和行政部門在對待中國問題上落后于公眾情緒。當尼克松下定決心打開與中國交往的大門時,美國社會已經形成了不可忽視的輿論力量。
二、中美建交前,中國對美輿論力量
相對于美國國會、專家學者、媒體和公眾之間明顯的差異和不對稱,中國國內對美輿論力量稍顯單一。同時,由于中美兩國國內媒體輿論的傳播渠道和主動權不一樣,中國對美輿論比較穩(wěn)定,并且深受官方態(tài)度的影響。
1949年,在新中國即將成立前夕,毛澤東連續(xù)為新華社撰寫了五篇有關《美中關系白皮書》的評論性文章。這些文章對美國的侵華政策予以揭露和批判并明確闡述了對美國的基本認識。毛澤東是中國共產黨的最高領袖,直至去世,他的話語在中國享有至高無上的權威,因此其美國觀自然有著非同尋常的特殊意義。這些基本認識成了1949年后二十多年間中國人美國觀的根本指南。
20實際50年代,美國形象是相當負面的。以人民日報為例,消極報道占對美報道總量的絕大多數(shù),高達約95%。而中性報道的數(shù)量僅為約5%,并且沒有一篇有關美國的新聞或言論報道采用了積極的口吻。這些為數(shù)不多的報道充分發(fā)揮了反美、仇美的宣傳作用。對于國際領域內的美國,人民日報也在著意塑造其罪惡的殖民者、侵略者的負面形象;在塑造國內領域的美國形象時,人民日報也幾乎都采取了消極報道的手法報道的主旨就是突出美國政治上的虛偽與反人民性、經濟上的危機四伏以及社會生活中的丑惡。
從50年未60年代初開始,盡管中蘇兩黨兩國關系也不斷惡化,昔日的盟友逐漸成為敵人的情況下,中美關系卻沒有任何改善,中國的對外戰(zhàn)略逐步從“一邊倒”轉向“反帝反修”的兩條線戰(zhàn)略,中國政府的反美立場都是毫無疑義的,互相的敵視與對立就是50、60年代中美關系的主要內容。因此在這一時期的中國媒體上美國自然只能是帝國主義敵人的反面形象。
在1949-1971年的22年間,中國對美戰(zhàn)略的基調是反美,即反對美帝國主義及其政策,包括反對美國的對華戰(zhàn)略和政策。從當時的美國對華政策看,美國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就不予承認;在新中國成立不到一年的1950年6月就宣布派艦隊進駐臺灣海峽,阻撓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臺灣,統(tǒng)一中國,并開始鼓吹臺灣地位未定論,進而成為新中國國家統(tǒng)一和安全的最大威脅。反美是中國對美國采取對華敵視政策的必然反應。
中國內在發(fā)展進程對中國媒體塑造美國形象的影響。伴隨著中國社會的變遷,中國人對美國的認識在不斷變化,這必然會影響到中國媒體上的美國形象。
1972年尼克松訪華是中美關系的重大轉折點,但直至中美正式建交時間里,中國媒體上的美國形象并沒有出現(xiàn)很大的變化。究其原因,除了因為中美正?;M程緩慢、逐漸陷入僵局以外,中國自身的發(fā)展狀況更是一個重要的因素。當時的中國正處在文化大革命的后期,左傾影響依然十分嚴重,國內政治生活混亂,思想禁錮的狀況還遠未結束。雖然出于國家利益的考慮,在外交方面,中國的對美政策出現(xiàn)緩和,但這并不意味中國對美國的認同。從根本上說還是把它當作敵對陣營中的帝國主義國家來看待。
在20世紀70年代,在中國媒體和中國公民眼中,原來那個極其負面的美國形象已經消失。但同時,這一時期國際領域與國內領域中的美國形象20世紀60年代時相比,并沒有發(fā)生本質變化。從整體上來講并沒有出現(xiàn)明顯的轉變,仍然是以負面的形象出現(xiàn)。
三、結語
在中美兩國建交之前,中美兩國國內對于對方國輿論是一個漸變過程。在此過程中,中國輿論變化受官方政策影響明顯,在確立建交之前,雖然有了尼克松訪華,但是,中國國內輿論仍持否定態(tài)度。中國國內輿論較為穩(wěn)定,但是卻喪失了中美關系改善中的主導地位;美國國內輿論恰恰相反,國內民眾輿論受新聞報道影響明顯,專家委員會則是從社會狀況、歷史發(fā)展潮流和美國全局戰(zhàn)略總體考量形成了一股同時影響新聞媒體和國會的輿論力量,國會則更多給予冷戰(zhàn)時期國際利益的考量發(fā)出自己的聲音,這三中輿論之間互相支持但又互相沖突,因此,美國國內輿論具有極強的不穩(wěn)定性。但正是這種不穩(wěn)定性,對于改善中美關系的呼聲的崛起有著重要作用,美國逐漸掌握了改善中美關系中的主導權。
【參考文獻】
[1]陶文釗.中美關系史[M].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
[2]熊志勇.試析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美國對華民意[J].外交評論,2008(10).
[3]徐紅艷,徐玉祺.中美關系解凍前夕的美國對華輿論[J].廣州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7(2).
[4]柴璐,楚樹龍.中國對美戰(zhàn)略的歷史演變與未來趨勢[J].現(xiàn)代國際關系,2006(6).
[5]李黎.冷戰(zhàn)時期中國媒體上的美國形象——以《人民日報》為例[J].當代世界社會主義問題,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