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湘韻
摘 要:高中教育是介于義務教育與高等教育之間的教育,既是義務教育的延續(xù)、高等教育的基石,又是學生德性、才能、見識、學問等素質基本成型、可以為用的教育階段,在整個教育體系中具有特殊的作用和地位,對學生未來的發(fā)展也起到了關鍵的作用。為更好地辦好高中教育,自建國以來我國就進行了一系列的高中課程改革,迄今已是第八次。
關鍵詞:高中課程發(fā)展歷史 必要性 困境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3(b)-0006-02
1 我國高中課程發(fā)展的歷史沿革
我國普通高中的課程的發(fā)展狀況,可以說是在發(fā)展中不斷改革,在改革中向前發(fā)展。從整體上看,自1949年建國以來,我國普通高中60多年間大致經歷了八次課程改革。
第一次課程改革發(fā)生在建國初期,大約在1949年至1952年,這一階段的課程改革主要是破舊立新,其方針是“以老解放區(qū)教育經驗為基礎,吸收舊教育的有用經驗,借助蘇聯(lián)經驗,建設新民主主義教育”。期間,先后頒布了《中學暫行教學學計劃(草案)》《關于改革學制的決定》等文件,對中學課程的設置等做出了明確的規(guī)定。如,取消了舊中國的“公民、軍訓、黨義”等課程,新設了政治課;規(guī)定了中學開設的必修課程,但不設選修課;除各科應貫徹政治思想教育外,高中各學年仍設政治科目,以期加強中學思想政治教育,課程設置全國統(tǒng)一,所用的教學計劃與教材全國通用。
第二次課程改革發(fā)生在社會主義改造時期,主要是1953年至1957年初。為適應政治形式變化和經濟發(fā)展需要,于1953年3月頒布實行《中小學教學大綱(草案)》,1954年至1957年又分別頒布了一些教學計劃。這一時期的課程改革初步形成了比較全面的中學課程體系,有計劃地修訂了教學計劃、教學大綱和教科書等,對普通高中課程的進一步發(fā)展起到了承前啟后的重要作用。
第三次高中課程改革主要在1958年至1963年。這一階段的課程改革,主要是為了響應毛澤東的“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報告的指示,這次課程改革經歷了調整時期、大躍進時期及調整與反思時期。調整時期(1957—1958)強調知識教學和勞動教學有機地結合,完成中學肩負的“雙基”任務;大躍進時期改革(1958—1960)的主題是縮短學制年限、精簡課程,把基礎教育的學制壓縮到10年,隨意對原有課程進行刪減和合并,隨便停課搞運動。調整與反思時期(1961—1963)主要以“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為指導對中學課程進行改革,制定并頒布新的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起草并編寫了第四套全國通用教材。
第四次課程改革可以說是“半途而廢的課程改革”,主要發(fā)生在1964年至1966年。1964年初毛澤東發(fā)表了關于中小學教育的“春節(jié)講話”,提出學制、課程、教學方法都要改,隨后又作出“課程可以砍掉三分之一”的批示,根據這些指示,教育部發(fā)出了《關于調整和精簡中小學課程的通知》,但是這次改革沒有進行多久就爆發(fā)了“文化大革命”,課改被迫中止。
“文化大革命”結束后進入了“撥亂反正”時期,高中教育也進行了相應的課程改革,以1978年1月教育部頒發(fā)《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學教學計劃試行(草案)》為起點,開始了第五次課程改革。這次課改規(guī)定了學制(小學五年,中學五年),頒布了全國統(tǒng)一的教學大綱,編寫了第五套教材。
1981年,教育部根據鄧小平“要辦重點小學、重點中學、重點大學”的指示精神,頒發(fā)了《全日制六年制重點中學教學計劃(修訂草案)》(主要適用于重點中學和條件較好的中學),以及《全日制五年制中學教學計劃試行草案的修訂意見》(主要適用于尚未過渡為六年制的重點中學和條件比較好的中學),第六次課程改革開始。這次改革有幾個重要內容:在課程類型上,高中開設了選修課;在課程門類上,開設了包括選修課與勞動技術課在內的十二門課,恢復了以學科課程為主的課程結構;在各科課時比例上,延續(xù)了建國后重理輕文的傾向。
經過第六次課程改革,高中教育取得了顯著成就,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如課程以必修課程為主,必修課程又以學科課程為主,主要是為升學而設置。在實施中也不盡如人意,高中選修課比例太少,又無限制性規(guī)定,出現(xiàn)了許多學校并未執(zhí)行的情況。第六次課程改革主要針對重點中學和條件較好的中學,使中學資源差距拉大等問題,針對這些情況,國家教委開展了對“普通中學課程改革研究與試驗”,1990年又頒發(fā)了《現(xiàn)行普通高中教學計劃的調整意見》,作為過渡性教學計劃,1996年3月又正式印發(fā)了《普通高中課程(試驗)》,教學計劃更名為課程計劃,2000年再次頒布了《全日制普通高中課程計劃(試驗修訂稿)》,這就是第七次高中課程改革。經過這次改革,高中的課程結構得到了優(yōu)化,在學生學習必修課程的基礎上,開設了限定選修學科和任意選修學科,在學科課程之外,增設活動課程、課外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以滿足不同學生的發(fā)展需要。
從以上可以看出,我國課程改革雖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是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首先,歷次課程改革都自覺或不自覺地政治因素的指導和制約,帶有較為強烈的政治傾向性,這個特點在前幾次課改體現(xiàn)得尤其明顯,很多情況下體現(xiàn)的是領導人的個人意志。其次,課程改革如何進行,有可能出現(xiàn)什么問題,應當怎么解決等,這都需要課程理論作為支撐,以往歷次課程改革缺乏科學的課程理論和課程改革理論的指導,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隨意性。
在吸收我國以往課程改革的經驗并借鑒國外課程改革經驗的基礎上,經過大量的調查研究與比較研究,高中課程改革在小學、初中課程改革的基礎上開始拉開帷幕,即第八次課程改革。2004年秋季包括廣東、海南、寧夏、山東在內的全國四個省區(qū)開始在高中階段進行課程改革試驗,2005年江蘇省的高中階段也已進入課程改革,福建、浙江、安徽、遼寧和天津于2006年進入高中新課改,隨后,其他各省份和地區(qū)相繼進入高中新課改。
2 高中新課程改革的必要性
從前文中可以看出,以往我國高中課程改革結果并不盡如人意,而新世紀以來我們所處的環(huán)境更加復雜,對高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實行新一輪的高中課程改革,無疑是必要的。
首先,高中新課程改革是培養(yǎng)適應知識經濟時代高素質人才的需要。我們正處于知識經濟化、全球化、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時代,知識以人們無法想象的速度在增加和更新,教育工作的重心,已不再是教給學生固定的系統(tǒng)知識,而是堅定“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理念,塑造具有豐富內涵的自由人格。這就必然要建立起一整套與之相適應的新型課程體系,以使學生獲取自身發(fā)展所需的的知識和能力。因此,高中課程改革是在新的歷史時期,培養(yǎng)適應知識經濟時代需要的高素質人才的必由之路。
其次,高中新課程改革是順應國際教育改革的發(fā)展趨勢的要求。1990年代中期以來,世界各國不約而同地啟動了全國性的大規(guī)模教育改革,從而構成了一種直至今天仍不斷升級與深化的大規(guī)模教育改革的全球浪潮,其中課程改革尤為此次變革浪潮的重心所在。英國、芬蘭、韓國、日本、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家都不約而同地投入到改革的浪潮之中,我國基礎教育的新課程改革(包括高中新課改)可以視為中國對這次全球性的大規(guī)模教育改革的回應。
3 我國高中課程改革的幾大困境
3.1 高考與新課改的不相適應
新課程改革提倡素質教育,要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這一理念是符合社會發(fā)展需要和時代要求的。據媒體報道,通過對全國246位校長進行調查發(fā)現(xiàn),78.33%的校長認為目前推進素質教育最大的難題是高考。7學生學業(yè)水平考試和綜合素質評價還不能與高考進行實質性的掛鉤,高考考試科目和內容還不能與新課程要求相適應,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高中課程改革的深化,容易導致“高考考什么,教師教什么,學生學什么”的尷尬局面,高中教育陷入應試教育泥潭的現(xiàn)象不僅得不到改觀,反而在新課改和高考的拉扯中陷入更為兩難的境地。
3.2 文化傳統(tǒng)、心理定勢與新課改的不相適應
新課程改革不可能是“空中樓閣”,它必然以社會現(xiàn)實作為土壤,包括一定的經濟、政治、科技,還包括社會文化和社會心理土壤,社會文化和心理將影響著課程改革的信念、方法、途徑以及難度和成效。而在我國當前的高中新課改中,顯而易見的還存在文化傳統(tǒng)、社會心理與新課改不相適應的問題。首先是“應試教育”的文化傳統(tǒng)?!皯嚱逃痹谖覈猩锨甑膫鹘y(tǒng),其最大弊端是片面追求升學率,一切為考試服務,把學生當成儲存知識的容器,把知識傳授作為學校教育的主要任務,忽視了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無疑,它與高中新課改的初衷是相悖的,給新課改帶來的負面作用卻是巨大的而且是長期的,短期之內難以扭轉。其次是人們“功利主義”的社會心理。不知從何時起,教育與金錢、職業(yè)、地位、權勢建立起了穩(wěn)固的、強有力的連接,教育在人們的眼中不是為了人的發(fā)展,更重要的是是一個“敲門磚”,代表的是今后的收入和地位,應該說,這種功利主義的想法是可以理解的,但它確實給高中新課改造成了困境,容易使得課程改革背離原來的理念和初衷,而趨于功利化,流于表面形式。
3.3 “減負”目標未能完成
新一輪高中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出發(fā)點是減輕教師和學生的負擔,讓教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輕松,這也是新課改能否取得成功的一個重要指標,但從實際實施情況來看,課程改革的愿望和高中教育現(xiàn)實還存在較大反差。對于教師來講,很多教師反映工作量加大,感到身心疲憊,甚至認為“在新課改中都不知道該怎么去進行教學了”,教師在備課時“既要備教材又要備學生”,新教科書又與傳統(tǒng)教科書存在較大的出入,老師不僅得花時間研究教材還得花時間了解學生對新課程的知識準備和心理準備,在課堂教學時不能只是單純地講授式教學,需要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設計不同的教學模式,還得使用多媒體等教學手段,這都增加了老師的工作量,負擔不降反升。對于學生而言,“課程改革后,教學內容非但沒有減少,反而增加了,原來要三年完成的教學內容,現(xiàn)在最短一年、最長一年半就要學完,所以改來改去,反倒是加快了教學速度,增加了學習負擔,真是有點吃不消了”成為很多學生共同的心聲。8這種現(xiàn)象容易導致師生對新課改的厭倦甚至是排斥,如何真正有效地“減負”,是高中新課改要解決的一大難題。
參考文獻
[1] 鐘啟泉.中國課程改革:挑戰(zhàn)與反思[J].比較教育研究,2005,26(12):18-23.
[2] 關松林.芻議我國普通高中課程改革[J].中國教育學刊,2011(12):31-35.
[3] 項賢明.高中課改宜尊重高中的特殊性[N].中國教育報,2012-03-23.
[4] 教育部“新課程實施與實施過程評價”課題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成就、問題與對策—— 部分國家級課程改革實驗區(qū)問卷調查分析[J].中國教育學刊,2003(12):35-39.
[5] 李朝仙.高中課程改革與高考關系研究[D].廈門大學,2006.
[6] 教育部山東師范大學基礎教育課程研究中心調研組.高中課程改革的進展、問題與建議—— 基于山東省實驗區(qū)的調查研究[J].山東師范大學學報,2006,51(6):34-35.
[7] 洪性敏.中韓普通高中課程改革比較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
[8] 鄭家福.新中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文化檢討[D].西南師范大學.
[9] 張志勇.新一輪高中課程改革—— 關于普通高中課程改革的幾點認識[J].當代教育科學,2007(21):3-8.
[10] 朱莉琴.普通高中課程結構的歷史變革和現(xiàn)狀調查[D].陜西師范大學,2008.
[11] 田建榮,賈錦鈺.論高考改革與高中新課程改革的有效銜接[J].教育科學研究,2009(3):5-9.
[12] 陳業(yè).建國以來我國普通高中課程設置歷史、現(xiàn)狀與發(fā)展路向研究[D].廣州大學,2011.
[13] 張立昌.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學校文化適應性及其改造的目標—— 基于中、美課程改革歷史與現(xiàn)實的比較分析[J].比較教育研究,2005,26(4):68-72.
[14] 鄭東輝.新中國課程改革的歷史回顧[J].教育與職業(yè),2005(13):49-51.
[15] 唐安奎,劉忠珍.高中課程改革面臨的困難與對策[J].教師之友,2005(5):24-26.
[16] 尹弘飚.全球化時代的中國課程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2011(3):69-75.
[17] 郝德永.新課程改革:癥結與超越[J].教育研究,2006,27(5):25-29.
注釋
① 柏福臨.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史[M].黑龍江: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91.
② 如《1954-1955學年度中學各年級各學科授課時數(shù)表》《1955-1956學年中學授課時數(shù)表》《1957-1958學年度中學教學計劃》等.
③ 1957年2月,毛澤東作了“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的報告,提出“我們的教育方針!應該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體育幾方面都得到發(fā)展,成為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
④ 我在人民網談高考[EB/OL].新浪網:http://blog.sina.com.cn/u/48b9253f010002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