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衛(wèi)生官員這樣關愛老人
文/張露
中國人盛行的是“百善孝為先”,從歷史文化傳承來說,尊老敬老愛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早在中國古代,官方對老年人就很重視。
在春秋時代的齊國,齊桓公和管仲設置了一種專門掌握老年國民健康狀況的官員,名曰“掌病”。首都地區(qū)和各大城鎮(zhèn)都有設置。
《管子·入國第五十四》中記載,“掌病”上門檢查健康狀況的工作頻率是有制度的:九十以上,一日一問。八十以上,二日一問。七十以上,三日一問。眾庶五日一問。病甚者以告。
意思是:九十歲以上老人,上午在,保不定下午還在,得一天問一次。八十歲以上的老人,今天在,保不定明天還在,得兩天問一次。七十歲以上的老人,周一吃飯,保不定周末填溝壑,得三天問一次。齊國是等級社會,以上措施限于官僚家庭、讀書人家庭。普通人家庭,每五天問一次。碰到患重病的,得馬上向政府打報告。
“掌病”用政府規(guī)范的方式來掌握民間健康狀況,拿著這份薪水,吃著這碗飯,專門從事這項工作,保證了健康信息搜索工作的常態(tài)性。從其工作頻率來看,最松的頻率是五天檢查一次,至少保證了老人不會死在家中一個星期還沒人知道。這個制度很值得當今社會借鑒。
宋朝官員福利房
文/李開周
宋朝管工資叫“料錢”,無論京官還是地方官,料錢都不能算高,福利卻多如牛毛:京官有崗位補貼(職錢)、餐飲補貼(餐錢)、燃料補貼(薪炭錢)、養(yǎng)馬補貼(芻粟)、保姆補貼(傔人衣糧),地方官的補貼沒這么多,但是能分到一大片田地(職田),租給佃戶耕種,收到的租子遠遠超過了工資。
宋朝的衙門還沒有學會搞集資房,不過某些官員卻有機會分到皇帝賞賜的宅子?;实圪p的可都是豪宅,“人臣賜第,一第無慮數十萬緡,稍增雄麗,非百萬不可?!保ā端问贰な池浿尽罚┮凰孔觾r值幾十萬貫,甚至一百萬貫。而在北宋后期,淮南地區(qū)二十個縣市每年上繳國庫的稅收才三十萬貫,賞一套房子,得花半個省的賦稅。(參見《宋史》卷356《張根傳》)
宋朝地盤不大,要是每個官員都分一套房子,把國庫掏凈也不夠,所以只有皇親國戚和一小撮高級干部能分到房。比如說蘇東坡有個好朋友叫王詵,他娶了宋英宗的女兒魏國公主,在開封安遠門外分了一所占地幾十畝的大別墅;蘇東坡還有個好朋友叫王鞏,他的爺爺王旦做過宰相,在開封曹門外分了一所前后三進的大院落。蘇東坡本人一輩子也沒分過房,因為他既不是皇帝的女婿,又不是宰相的孫子,不夠資格。
總而言之,宋朝官員有些苦樂不均,只有少部分高官能分到豪宅,大部分干部只能照市價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