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思文
摘 要:花鼓燈舞蹈是門歷史悠久的舞蹈藝術形式,源自民間的舞蹈形式讓其在歷史各個時期表現出不同的特性,并隨著時代的變遷而發(fā)展,在建國后迎來發(fā)展高潮,得到進一步的傳播與發(fā)展。她是人民群眾智慧的結晶,在記載民族文化的歷史與變遷中起著不可忽略的作用。
關鍵詞:花鼓燈;舞蹈;文化
中圖分類號:J72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596(2013)09-0125-02
花鼓燈舞蹈是流傳于我國淮河一帶的漢族民間舞蹈,集中體現了淮河流域人民的審美情趣和風俗習慣。以其婀娜的舞姿、靈動的舞步、多變的扇花著稱,欣賞過花鼓燈舞蹈的人們無不為她熱情奔放、詼諧幽默所感染。建國以后,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舞蹈工作者的孜孜追求下,花鼓燈更是享譽國內外,是我國乃至世界舞蹈界中一塊絢麗的瑰寶。
一、源自民間的舞蹈藝術形式
作為中國民族民間舞重要組成部分的安徽花鼓燈不僅舞蹈優(yōu)美,豐富的文化內涵同樣值得深究。安徽花鼓燈是怎樣產生的?從哪里來的?是誰創(chuàng)造的?就花鼓燈研究而言這是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也是花鼓燈舞蹈個性特征的根源所在,想解決這些問題還得從花鼓燈的起源開始探究。從舞蹈這一大范疇來看,關于起源這一問題古今中外的學者們眾說紛紜,在眾多言論中較有影響力的大致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模仿論”始于古希臘哲學家,是關于藝術起源最古老的理論;“游戲論”,18世紀德國詩人席勒提出,他認為藝術的根本起因是“游戲的沖動”;“巫術論”,現代西方盛行的一種藝術起源理論;“勞動論”,這是我國多數舞蹈理論工作者較為認可的理論觀點,藝術來源于生活,而勞動使人從動物界脫離,成為社會人。
就花鼓燈而言,她是大淮河流域文化下產生和發(fā)展起來的舞蹈種類,屬于農耕文化,其舞蹈語匯多是對生產勞動及自然界的模仿,與當地百姓生活緊密相連,是人們“在物質上滿足了人的最基本的生理要求以后,還要為滿足心理的也即是精神方面的要求而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勞動”[1]。其開放式的表演形式淡化了群眾與演員的界限,參與性大大提升,觀眾與演員在心理上融合無間,在角色上互相轉換,娛人娛己兼得。逢年過節(jié),農業(yè)豐收時花鼓燈更是必不可少的文化娛樂活動,在慶祝的同時,百姓感謝神靈賜予的豐衣足食,并祈求來年風調雨順。雖然在科學文化知識的普及的當代,人們已經不在相信有神靈一說,但是這樣一種民俗性質的文化活動卻被一直保存下來?;ü臒舻谋硌菪问接写蠡▓雠c小花場之分,大花場以群舞為主用來表現熱情高亢的大場面,小花場是以蘭花為主的小場舞蹈,這類舞蹈可以是蘭花獨舞,也可以是和鼓架子配合的雙人舞,表現男女愛情的各種形式以及對美好愛情的向往,舞蹈以情帶動,隨時可以發(fā)展出新動作,有較大隨意性。作為民間舞蹈,花鼓燈來自民間,與宮廷舞不同,她的藝術靈感來源于百姓的生活勞動,很多舞蹈動作是從生活動作的原型中提煉、美化、重組而來,是生活化的藝術再現。
通過分析不難發(fā)現,關于舞蹈起源的理論在花鼓燈的舞蹈中都可以尋覓到蹤影,她的產生正如世界上的任何事物的構成一樣不是單一的,作為民間舞蹈的她誕生與發(fā)展定是有著多種因素。這些關于舞蹈藝術起源的理論觀點經過歷史長河的洗禮和沉淀都曾產生過一定的影響,為花鼓燈的文化運動研究奠定了扎實的理論基礎,也為日后的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據,更一步證明了花鼓燈這一舞蹈形式擁有著深厚的文化價值值得我們去探究。通過對花鼓燈舞蹈起源問題的解決,對我們了解花鼓燈的本質特征、社會作用都有很大的幫助。
二、時代變遷中的發(fā)展歷程
花鼓燈主要發(fā)源地在淮河流域,歷史記載,公元前4000千多年淮河洪水為患,生活在淮河流域的百姓常年受到洪水侵害。在古代,因為生產力低下,人類不得不終日為生存和繁衍生命辛勤勞作,可常常等待他們的是糧食還沒豐收先迎來了洪水,辛苦了一年的勞動成果付之東流,生產、生活受到嚴重威脅。由于科學知識在當時尚未啟蒙,人們對這些自然現象無法做出合理正確的解釋,由此而產生的主觀唯心主義世界觀認為“世間萬物皆有靈”,當地百姓借助舞蹈的形式來于心中的“神靈”進行交流,祈求神靈庇護來年風調雨順。這個時期的舞蹈屬于宗教舞蹈范疇,以娛神為主要目的,舞蹈語言較單一,舞蹈風格不明顯,演員與觀眾之間缺乏交流。到了大約公元前21世紀,懷遠人大禹治水成功,洪水泛濫的狀況得到改善,百姓們終于不再遭受洪水侵害,生存得以保證,大禹也由此留下“三過家門而不入”的佳話。淮河流域的人民為了感謝大禹,在當地建造了禹王廟,每年趕廟會時都會在聚在廟前跳起花鼓燈,借此來表達大家對大禹的感激和思念之情,同時也抒發(fā)了發(fā)自內心的喜悅。受客觀條件的影響,這個時期的花鼓燈舞蹈在語匯與內涵也發(fā)生了變化,由宗教舞蹈漸漸轉化為習俗舞蹈,舞蹈肢體動作由單一發(fā)展到日趨豐富,并為日后的舞蹈風格定下了歡樂喜慶的基調。漢代時,“淮南樂舞”形成體系,其舞蹈風格既奔放又曼妙,常有器樂伴奏,有著較為完整的舞蹈范式?;ü臒舻陌l(fā)源與傳播地正處于“淮南樂舞”區(qū)域內,受“樂舞”影響,花鼓燈在保持喜慶歡快這一基調的同時將女性特有的柔美融入舞蹈中,這些舞蹈風格有著深深的漢文化烙印,至今我們仍然可以在花鼓燈中體察的到。但是花鼓燈舞蹈雖然受到“淮南樂舞”的影響,但在本質上兩者還有差別,“樂舞”屬于宮廷舞蹈,舞蹈程式化;花鼓燈則是老百姓的自娛舞蹈,表演時多即興。
隨著時代的變遷,花鼓燈的舞蹈也發(fā)生了一定的“變異”,尤其是到了建國后,國家提出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鼓勵文化藝術的繁榮復興,并實施了文化大繁榮、大發(fā)展的政策,這也使得花鼓燈舞蹈有機會走向全國,并在多次全國的舞蹈比賽中嶄露頭角,為越來越多的人們所認識和熟悉,這個時期涌現出許多在全國內有影響力的的民間藝術家,形成了以馮國佩為代表的“馮派”、陳敬之為代表的“陳派”、鄭九如為代表的“鄭派”,各自形成了鮮明的藝術流派。流派的產生代表著花鼓燈真正上升到了藝術的領域,形成了有別于其他舞蹈的藝術風格,這是一個質的飛躍。在展示自己的同時,各位老藝術家大開眼界,見識到了來自全國的其他優(yōu)秀民間舞蹈藝術,他們利用全國匯演的機會,巧妙的、選擇性的將其他民間舞融入花鼓燈。這種融合不是偶然,為什么花鼓燈可以那么完美的將其他舞蹈融入自身?這就是她保持旺盛生命力所在,縱觀花鼓燈的發(fā)展歷程可以發(fā)現她的多次發(fā)展均來自對外來舞蹈文化的吸收、融合,取其精華,棄之糟粕,有選擇性的加以借鑒讓自身得以豐富發(fā)展。正是有了這“融合”的血液,在面對新舞蹈新文化時才能自覺的進行自身變革。在國家的大力支持文化發(fā)展的背景下老藝術家們將花鼓燈藝術推向了另一個新高潮。
三、新時代的傳播與發(fā)展
花鼓燈是典型的廣場型藝術,屬于群眾性的自娛表演形式,開放式的表演時空,為群眾的參與提供了可能。這種藝術的特點是演員和觀眾之間沒有嚴格的界限,表演者的表演不是單純的為了跳給觀眾看,達到對觀眾傳遞舞蹈內涵和情感的目的,而是自身情感的一種宣泄。同樣,作為觀演者看到盡興處也可以上場一展身手,沒有預先設計的動作和套路,上了臺想怎么跳就怎么跳,只要愉悅了自己,讓自己在舞蹈的過程中得到滿足即可。就是在這樣即興表演形式下得以碰撞出了更多的火花,帶來了更多的創(chuàng)作靈感。這種廣泛參與的開放式表演形式給花鼓燈的廣泛傳播打下了堅實的群眾基礎,是她頑強的藝術生命力之所在。至今,走在花鼓燈的主要傳播地安徽省蚌埠市的街頭巷尾,隨處可見舞著花鼓燈的老百姓,娛人娛己,強身健體。作為淮河流域漢民族舞蹈典型代表的花鼓燈早已是他們割舍不下的舞蹈、文化情懷,她是淮河流域人民群眾智慧的結晶,而人民的力量又是一條永遠不會枯竭的舞蹈源泉。
隨著花鼓燈在全國的影響力日益擴大,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開始注意這塊民間舞蹈界的瑰寶。北京舞蹈學院這所全國最高的舞蹈學府就將她定為民間舞專業(yè)必修課程。他們將原生態(tài)的花鼓燈舞蹈形式進行科學化的提純,形成了一套較為規(guī)范、系統(tǒng)的教學體系,隨即在全國舞蹈專業(yè)院校得到推廣和普及,學院派的舞蹈將花鼓燈從民間藝術推向了專業(yè)舞蹈形式。隨之精品的花鼓燈舞蹈作品涌現舞臺,這種形式下的舞蹈動作規(guī)范、風格統(tǒng)一。但美中不足之處曾經發(fā)展起來的流派風格卻沒有得到相應的發(fā)展,令人或多或少的感到有些惋惜。
在歷史的長河中舞蹈本體傳承保持了一定的連續(xù)性,得到充分的變革與發(fā)展,但舞蹈理論方面則明顯匱乏,歷史資料幾乎為零。這對更好的研究這門非物質文化遺產藝術帶來了困難。資料顯示,完全意義上的花鼓燈的理論研究起步于建國后,主要有盛婕女生編寫的《安徽的花鼓燈》(1954年)、《花鼓燈舞蹈藝術資料》(1962年);高倩女士編寫的《安徽花鼓燈》(1985年)、謝克林先生編寫的《中國花鼓燈藝術》(1990年)等。上述著作對花鼓燈舞蹈進行較為全面完整的概述。1991年資華筠先生的“舞蹈生態(tài)學”[3]學說應運而生,她以花鼓燈為代表,分析出花鼓燈的“舞疇因子”,提出多維的角度去考察舞蹈的變遷發(fā)展,從舞蹈的歷史、文化和風格特征去研究舞蹈的形態(tài)、源流和傳播,為花鼓燈的傳承發(fā)展提供了重要理論依據和方法論,有助于我們探究淮河流域民族文化的淵源及走向,填補了一直以來關于花鼓燈舞蹈理論的空白。舞蹈屬于非物質文化,傳承與學習多靠口傳身教,理論的匱乏限制了我們對該門藝術文化傳承的研究,有了理論與實踐的相結合,讓花鼓燈成為了一門系統(tǒng)的學科,“兩條腿”走路也勢必讓花鼓燈走的更遠更久。
綜上所述,舞蹈,作為文化藝術的一種,在記載民族文化的歷史與變遷中起著不可忽略的作用,花鼓燈舞蹈這一極具地方特殊的舞蹈種類亦是如此。通過對花鼓燈這種舞蹈藝術形式的研究,幫助我們從另一個側面對我們的民族文化進行了保護、傳承與發(fā)揚。
參考文獻:
〔1〕隆蔭培,徐爾充.舞蹈藝術概論[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9.
〔2〕羅雄巖.中國民間舞蹈文化教程[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6.
〔3〕資華筠.試論花鼓燈的“舞蹈生態(tài)幅”[J].沈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98.
(責任編輯 徐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