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江 彭衛(wèi) 賴躍峰
摘 要 在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指導下,我國的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已經(jīng)取得了很大成績。但是,目前我國的法治建設過程中遇到了很大的障礙,其原因在于對作為“硬件”的法律制度的過分重視和對作為“軟件”的精神性法律觀念的過于漠視,也就是說沒有形成對于法律的信仰是我國目前法治建設最大的阻力。
關鍵詞 法律信仰 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一、我國法律信仰的現(xiàn)狀
今天我們所要面對的法律問題并不是技術規(guī)范問題,而是一整套信仰體系問題。經(jīng)過三十年左右的立法運動,我國已經(jīng)有了大致成型的法律制度,但同時大眾對執(zhí)法和司法狀況又有普遍的失望和不滿,這種失望反映了人民對法律的負面評價和消極態(tài)度,人們在服從、接受和利用法律時,遠遠沒有達到對法律的熱愛和信仰。顯而易見,在沒有形成真正的法律信仰之前,我們不可能期待真正的法治的落實。
雖然中國從制度層面上講己經(jīng)基本屬于現(xiàn)代社會,具有現(xiàn)代形態(tài)的憲法制度和法律制度通行于整個中國社會,但是從現(xiàn)實層面上講,我國仍處于由傳統(tǒng)社會向現(xiàn)代社會的轉型過程中。中國社會還沒有完全形成“法治秩序”,只是在向其轉型和過度。
在法的實施過程中,司法公正是將法的價值轉變?yōu)楝F(xiàn)實,從而使法律最終成為民眾確信和信仰的實踐基礎。其中司法公正對提高社會主體的法律意識,樹立社會主體對法律的信仰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我國現(xiàn)實生活中,司法腐敗現(xiàn)象還較為嚴重,公民法律觀念的淡薄以及現(xiàn)實中法律本身及實施的不完善,這些都嚴重影響了社會主體對法律的信仰,對全民法律的信仰的樹立就無從談起。
二、培養(yǎng)法律信仰的幾點建議
(一)程序正義要實現(xiàn)。
所謂程序正義又稱正當程序,表現(xiàn)為司法人員按照一定的順序、方式和步驟來作出法律決定的過程,表現(xiàn)為規(guī)范認定和事實認定的過程。正當程序的設立,能使人們對法律的運行,對公正的體驗以看得見的方式進行。法律的神圣性及其包含的社會正義都由一整套莊重嚴肅的儀式與程序為橋梁和媒介得以反映,從而使人對法律產(chǎn)生信心和好感;而不公正的程序和隨意的程序形式會引起人們對法律的不信任、輕蔑和厭惡。司法救濟是權利保障的最后一道屏障,法治秩序的最終形成和法律信仰觀的最終確立,都依賴于司法對法律的忠誠和守護,而司法的重要價值之一在于正當程序。當然我們堅持程序貫徹的法律是良法,如果是惡法,堅持程序的公正將很大程度上是在助紂為虐。
(二)讓司法獨立,維護司法的權威。
司法獨立是良法得以公正實施的前提,司法過程必須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擾。法院是法律的最重要實施機關,是社會公正的最后一道屏障。社會公正的最后評判標準是獨立的司法,這可體現(xiàn)法律地位的至高無上性,有利于社會主體從內(nèi)心樹立起對法律的信服與崇拜。然而包括我國在內(nèi)的許多國家的現(xiàn)實中,司法不獨立,以權壓法、以政代法的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嚴重影響了社會主體對法律的信仰。特別是近幾年來,上訪成風,法院最終判決的權威性和確定性受到很大的挑戰(zhàn),上訪制度的建立原本只是為了起到一個橋梁的緩沖作用,而現(xiàn)在很大程度上充當了“終審法院”的職能。這有時的司法不獨立,則不公正司法也隨之而產(chǎn)生。而這種司法不公的嚴重后果將導致社會主體對法律的否定,直至慫恿人們產(chǎn)生對法律的蔑視。孟德斯鴻《論法的精神》寫到:“如果司法權同行政權合二為一,法官便將握有壓迫者的力量。如果同一個人或者是由重要人物、貴族或平民組成的同一個機關行駛這三種權力,即制定法律權、執(zhí)行公共決議權和裁判私人犯罪或爭訟權,則一切便都完了?!本枚弥?,就會讓社會主體形成一種法律不過是一紙空文無任何威懾力與權威的觀念,這對國家法治將產(chǎn)生致命的危害。法律好比清除社會垃圾的大掃帚,掃帚的所有者是民眾,而使用者就只能是司法機關。法律之劍不能出鞘,很大程度上就是干擾太多,司法不獨立,不自主,連自身都難保,又怎能苛求它保社會呢?為改變這種狀況,不僅需要提高民眾的法律水平,而且更需要在體制層面上,構造出有利于形成法律信仰、制約傳統(tǒng)的人情觀念干擾司法活動的良好體制。否則,如果缺乏體制的保障,即使人們對法律知識知道得再多也只能是漂亮的擺設,而不能變成真正實用的東西,甚至有可能使法律成為助封為虐的工具,不能最終形成對法律的信仰。因此,培養(yǎng)人們對法律的信仰,進而確立法律權威,關鍵就在于通過改革司法體制,按照司法獨立的要求設置權力結構,并將其上升為憲法規(guī)范,切實保障司法獨立和司法公正。
(三)應提高司法人員素質(zhì)。
《鄭觀應集》寫到:“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故有其人,然后有法;有其法,尤貴有人?!狈勺罱K是要落實到人去操作的。如果執(zhí)法人員本身不懂法,本身知法犯法、徇私枉法,同罪不同罰、同事不同理、同錯不同糾,法律只撈住小魚,而不能網(wǎng)住大魚,有選擇地執(zhí)法,這是對法律權威最大或最直接的傷害,這樣的法律、這樣的執(zhí)法人怎能叫人們心安理得的相信呢?失去對法官、檢察官和法庭的信任,那么人們就不會產(chǎn)生對法律的巨大熱情,從而也不會把法律當作神圣的東西去信仰。所以司法人員的素質(zhì)在法律信仰的培養(yǎng)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司法人員的素質(zhì)必須提高才能更好地貫徹法律,全民的法律信仰的形成才有希望。
(作者單位:江西省安遠縣人民檢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