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萍
摘 要:著重于探討如何利用古詩文教學形式多樣化,來提高學生靈活運用古詩文能力,和利用多媒體、影視資料等多方面渠道提高學生鑒賞古詩文能力,從而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古詩文教育。
關鍵詞:古詩文教學形式;多樣化;多渠道;有效性
在初中階段,我想大多數(shù)語文教師比較頭痛的一個問題是,大量的古詩文需要學生掌握背誦,并理解鑒賞,可能很多語文教師都感慨過自己的學生沒有文學細胞,不懂詩情畫意。學生像機器人似的背完默寫,默寫完再背,錯一個字重抄幾十、幾百遍,抄完了又一樣寫錯字,學生沒有任何積極性,一碰到古詩文就搖頭,更談不得上領悟和鑒賞詩人所創(chuàng)設的意境美和節(jié)奏美。我想要改變這種兩難的境況,可不可以通過實行古詩文教學形式的多樣化來提高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可以嘗試通過多媒體等多種渠道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古詩文的積極性,真正讓學生做到會吟誦、會運用、會鑒賞、會創(chuàng)作。具體做法如下:
一、利用“故事”創(chuàng)設具體情境提高學生靈活運用古詩文能力
這種教學形式打破了以往古詩文教學一首一首教的模式,可以大膽考慮讓學生靈活運用自己所掌握到的古詩文去回應教師所創(chuàng)設的故事情境問題,因為我們的學生其實從小開始就從父母那里接觸到大量古詩,那時可能只停留在背誦的層面,等到上了小學和初中,才逐漸明白其含義。我們教師可以大膽嘗試讓學生自己學會從具體情境中篩選有用信息去運用古詩文。而利用“故事”創(chuàng)設具體情境就可以調(diào)動起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因為教師創(chuàng)設的故事情境,可以盡量挑選貼近學生生活的故事,這樣可以讓學生從抽象的古詩文聯(lián)系到自己的現(xiàn)實生活。
如,在教授《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時,教師可考慮創(chuàng)設這樣的故事情境,“同學甲和同學乙是好朋友,同學乙即將轉(zhuǎn)學到很遠的地方,兩個人可能很少有機會再見面,這時你覺得同學甲應該送什么古詩句給同學乙最恰當,告訴他倆人的友誼不會因距離而改變?!?/p>
這樣的故事很切合學生的生活層面,學生會覺得古詩對于他們的現(xiàn)實生活很有幫助,積極性自然就提高了,學生很快會說出“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這樣的古詩句,當然學生還可能聯(lián)系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等的詩句,只要符合情境,都等于讓學生重溫了這類送別的詩句,這樣學生會覺得古詩文不再是離他們很遙遠的不可觸摸到的抽象事物,而是身邊隨時可運用到的金玉良言。
又如,在教授《行路難》一課時,教師可創(chuàng)設這樣的故事情境:“同學甲在這次期末考試前,認真按照老師的指導復習,可成績還是沒能夠有所進步,心情很沮喪,你作為他的好朋友,應該送什么古詩句給他,鼓勵他振作起來,只要繼續(xù)努力,總有成功的一天?!睂W生很容易就聯(lián)系到“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边@樣的勵志詩句。正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讓學生學會自覺篩選古詩文中的有用信息,運用到生活中去,也可以培養(yǎng)他們終生有用的情感體驗和文學素養(yǎng)。
二、通過圖片、照片等的形象資料創(chuàng)設特定氛圍,幫助學生理解古詩文抽象的意境內(nèi)容
學生在學習古詩文時會覺得很抽象,因為對于他們來說,古詩文內(nèi)容大多是抽象的意境和艱深的古文字,不像現(xiàn)代文那樣淺顯易懂。我們教師應該幫助學生通過圖片、照片等的形象資料創(chuàng)設特定氛圍,讓他們理解其抽象內(nèi)容。
1.利用圖片創(chuàng)設特定氛圍,幫助學生形成形象思維
如,在教授山水詩時,我們可以利用大量山水美景圖片,創(chuàng)設學生游歷祖國大好河山的特定氛圍,教師可以充當導游的角色,帶領學生暢游在古詩與美景的海洋中。通過多媒體展示圖片,讓學生聯(lián)系與圖片風景意境相符的古詩文,比如當大家游歷到直沖而下的瀑布前時,學生很快會在頭腦中浮現(xiàn)“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詩句。當大家游歷到白云繚繞的山頂時,學生很快能聯(lián)系到“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等的詩句。等到夕陽西下時,學生看著落日的圖片,心中又涌起了“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的詩句,這樣美的意境,單靠教師講解是不能讓學生領悟到其中蘊含的深刻思想內(nèi)容的,只有通過這樣直觀形象的教學形式,學生才能明白抽象的古詩文其實蘊含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它既不高深莫測,也不陽春白雪,學生不再害怕學習古詩,而是饒有興趣地誦古詩、用古詩、賞古詩。
2.利用學生自己照片可以提高學生的積極性與熱情
教師還可以利用學生自己旅游時拍的照片,這樣更能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熱情。學生看到自己的照片被用到課件中,他們根據(jù)這些照片聯(lián)系古詩文,就能增強他們的成就感,也能使他們明白在旅游生活中也可以和我們的古詩文聯(lián)系起來,邊旅游邊吟詩作對,生活中時時處處洋溢著古詩的芳香。我印象最深的是曾經(jīng)采用了一名學生在杭州旅游時的照片,當時學生反應很強烈,聯(lián)系到很多古詩句,如“小橋流水人家”“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等詩句。
學生普遍反映用自己的照片很有趣,原來生活中我們也可以運用到這么多的古詩文。還有的學生拿著在天河公園拍的照片,興致勃勃地吟誦著“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吹面不寒楊柳風”等的詩句。學生已經(jīng)在潛移默化中培養(yǎng)了自主歸納的學習能力。
三、利用影視資料幫助學生鑒賞古詩文深刻的思想內(nèi)容
古詩文有很多蘊涵著深刻的思想內(nèi)容,是學生學習最薄弱的地方,以前只能靠教師講授、學生記筆記的填鴨式的教學方式進行教授?,F(xiàn)在本人建議可以利用大量的影視資料,來幫助學生鑒賞古詩文的深刻思想內(nèi)容。影視資料具有直觀形象的特點,因而學生樂于接受,印象深刻。文學和影視不同,文學是以語言文字為媒介和手段來塑造藝術(shù)形象的,也曾有人寫出許多驚天地、泣鬼神的不朽篇章,但文字中更多傳達的是一種思想意識上的東西。當然,有時也能用生動形象的文字描述出栩栩如生、活靈活現(xiàn)的實物,達到形神兼?zhèn)?,讓人有身臨其境,如見其人,如見其物之感。但此種種無一不是一種思想上的意會,遠不如影視畫面直觀,較之文字更加生動活潑,易于理解。
1.在古詩文教學中,我們要讓學生去理解古詩文的抽象意蘊,而此時的抽象意蘊是不能直接看出來的
學生需要把文字通過自己的想象或思考,把這種意境如畫般地勾勒出來,使這種意境變換成實體。當然,這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程度的想象力,在文學作品中,古詩文較之其他文字意境更加高深難懂,所以學生對此會更加難以駕馭,所以,如果能配以恰當?shù)挠耙曎Y料,對學生更好地揣摩語言文字、領悟寓意起到一定的作用。
2.利用影視資料幫助學生了解詩人深刻的思想感情
如,在教授《過零丁洋》一文時,教師最頭痛的就是如何讓學生理解文天祥那種“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情壯志,我們可以讓學生觀看介紹文天祥生平抗元的影視資料。學生通過影視資料了解了文天祥的事跡,對于他寫下的這些千古名句也會有深刻認識,這樣比起教師口頭講授要來得生動形象多了,也會讓學生印象深刻。
3.利用影視資料幫助學生了解古詩文當時的歷史背景
學生對古詩文發(fā)生的歷史背景,大多是模糊不清的,光靠教師講授,學生也只能是聽過就忘。對于他們理解古詩文沒有任何的幫助,可是借助影視資料可以讓他們了解到當時的歷史環(huán)境,并且形象直觀。如,在教授《赤壁》這首詩時,學生對詩中提到的三國時期赤壁之戰(zhàn)歷史不了解,從而導致對詩歌蘊涵的思想內(nèi)容把握不準,我們可以給他們觀看《三國演義》中的“火燒赤壁”這一集,通過觀看反映當時歷史環(huán)境的影視資料,學生對于《赤壁》這首古詩的思想內(nèi)容有了比較深刻的理解。
用影視作為輔助教學手段,使教學效果更直觀,化抽象為具體,化枯燥為活潑,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種更生活化、更易接受的途徑,寓教于樂,感受古詩文的美,進而愛上古詩文。
綜上所述,古詩文教學形式多樣化,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學習古詩文的積極性,而且還能培養(yǎng)學生終生受用的情感體驗和文學素養(yǎng),讓他們切實體會到古詩文含蓄深遠的意境美,也感受到古詩文恒久的藝術(shù)魅力,從而對他們進行有效的教育。
參考文獻:
黃啟林.初中語文教研的理論與實踐.廣東省出版社集團廣東人民出版社,2007(11).
(作者單位 廣東省廣州市泰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