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敦煌歷文是敦煌出土社會經(jīng)濟文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研究近代漢語的重要語料。本文對“澇籬、殍刺、鑺、覆、氣”等俗語詞進行考釋,認為“澇籬”即“撈籬”,是一種廚具;“殍刺”即鏟除、清理枯萎、凋零草木,“鏟除”得義于“刺”;“鑺”為一種鏟土農(nóng)具;“覆”為“審核”“核查”義;“氣”通“乞”,是一個反訓(xùn)詞,“給予”義。
關(guān)鍵詞:歷文 出土文獻 近代漢語
敦煌歷文是出土于莫高窟藏經(jīng)洞有關(guān)會計的文書,多屬吐蕃統(tǒng)治時期以及歸義軍統(tǒng)治時期,可分為“寺院、官衙、社邑”三類,其中尤以寺院文歷數(shù)量最多,包括諸色入破歷、常住什物點檢歷等方面。敦煌歷文在政治、經(jīng)濟、文化、民俗、宗教、中外交往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尤其在經(jīng)濟方面,更是研究唐五代時期我國經(jīng)濟制度以及寺院經(jīng)濟寶貴的第一手?jǐn)?shù)據(jù),歷來受到中外經(jīng)濟史家的重視,研究成果也最為豐富。實際上,從語言角度看,敦煌歷文口語性強,方俗語詞夾雜其中,是研究近代漢語的重要語料。今選取敦煌歷文中出現(xiàn)的幾個詞語試加考釋,以就教于方家。
1.澇籬 Ch①九六九——七二號《唐(開元九年?)于闐某寺支出簿》:“出錢三拾文,買澇籬兩個供廚用。”
“澇籬”,池田溫釋為“牢籬,籬柵、籬障之類”,誤。從文意看,“澇籬”是“供廚用”的,應(yīng)為廚具。“澇”通“撈”,《廣韻》同為魯?shù)肚校敉赏?。“澇籬”即“撈籬”,“撈籬”即“笊籬”,指用竹篾或金屬絲、柳條編成蛛網(wǎng)狀供撈物瀝水的器具。蓋“笊籬”的用途主要是撈東西,故又名“澇籬”。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shù)·餅法》:“揀取均者,熟蒸,曝干。須即湯煮,笊籬漉出,別作臛澆?!庇肿鳌盀⒒h”,清厲荃《事物異名錄》卷一九“笊籬”條:“灑籬,《傳燈錄》:‘龎居士女靈照常制竹灑籬,賣以供朝夕。按,灑籬即笊籬,用以撈物也。”關(guān)于“笊籬”的起源,清陳元龍《格致鏡源》卷五二“箕”條:“笊籬,《事物原始》:‘黃帝命元妃西陵氏養(yǎng)蠶,制笊籬以撈蠶蛹,以竹為之;《開元遺事》‘明皇賜安祿山什物有銀絲笊籬?!倍鼗蜌v文又有“爪濾”,亦應(yīng)為“笊籬”,P.3638《辛未年(911年)正月六日沙州凈土寺沙彌善勝領(lǐng)得歷》:“銅爪濾壹?!?/p>
2.殍刺 P.2032V《凈土寺食物等品入破歷》:“面貳斗伍升,窟上殍刾,僧食用……麩四斗,窟上殍刾時,喂馬用?!?/p>
“殍”,《廣韻》有平表和符鄙兩切,義為“餓死”和“草木枯落”?!伴璐獭敝伴琛?,顯然應(yīng)為“草木枯落”義?!皠p”同“刺”,《集韻·寘韻》:“刺,俗作刾?!倍鼗蜌v文中,“刺”常用作名詞,指各種長滿針刺的柴草,如“白刺”“檉刺”“刺柴”等。那么,“殍刺”何義?張小艷認為“殍刺”為動賓短語,意為“等這些長有針刺的柴草枯萎、雕落時,將其砍伐,以清理窟巖”,并說:“眾所周知,莫高窟開鑿在鳴沙山東麓的斷巖上,雖屬佛教圣地,但因遠離城區(qū),人們只在舉行特定的活動(如‘上水‘開窟‘造檐‘上泥‘上梁‘燃燈等)時才到窟上去,平常則很少有人前往。因此,在‘人跡罕至的窟巖上,難免會荊棘叢生。這樣,每當(dāng)人們到窟上進行某種活動時,首先便得將那些遍布窟巖的刺柴‘殍掉,將其砍伐清理干浄?!贝苏摽终`。若如張氏所言,“殍刺”為動賓結(jié)構(gòu),“殍”為動詞“砍伐”義,辭書或文獻典籍應(yīng)有記載,但翻遍諸辭書,“殍”并無動詞義,張氏所釋,純屬主觀臆斷。那么,“殍刺”究竟作何解呢?“殍”為“草木枯落”,應(yīng)無異議,正如張氏所言,在窟前草木枯萎、凋零的時候,要定期進行砍伐清除,“砍伐”義從何得之呢?我們認為得之于“刺”?!按獭庇袆釉~“鏟除”“清除”義,古注多見,《儀禮·士相見禮》:“凡自稱于君……庶人則曰刺草之臣。”鄭玄注:“刺,猶刬除也?!薄盾髯印じ粐罚骸把诘乇懋€,刺屮(草)殖谷”。楊倞注:“刺,絕也”?!敖^”即清除干凈。明郝敬《儀禮節(jié)解》卷四:“刺草猶言采薪也”。從上舉歷文看,“殍刺”多由莫高窟附近寺院的僧人來完成,故有支出糧食的賬目記載;又清除的草木可作柴用,需要馬車運載,故有“喂馬”之“麩”支出的記載。
3.鑺 BD7384V《丑年到未年都司倉入破歷》:“又鑺一具,折麥貳碩二斗?!?/p>
“鑺”是“瞿”的后起分化字,本是古代的一種兵器,或認為戈屬,或認為矛屬?!墩f文新附·金部》:“鑺,兵器也。”清鄭珍新附考:“古止作瞿,加金后出?!鼻邂o樹玉新附考:“《書·顧命》:‘一人冕執(zhí)戣,立于東垂,一人冕執(zhí)瞿,立于西垂??讉鳎骸畱?、瞿皆戟屬。正義引鄭注云:‘蓋今三鋒矛。據(jù)此,知瞿即鑺矣?!鼻鍑?yán)可均《鐵橋漫稿·書<尚書·顧命>后》:“瞿,戈屬,非矛屬。戈,平頭戟也;戟,有枝兵也。瞿平頭而孔傳以為戟屬,亦非也?!庇滞皯蟆?,《集韻·虞韻》:“鑺,戟屬,或從戈。”上舉歷文為寺院常住什物,作為佛門圣地,不大可能儲藏兵器,疑為“镢”之形訛字,兩字形近易混。五代釋靜、釋筠《祖堂集》卷四:“經(jīng)一二載余,石頭大師明晨欲與落發(fā),今夜童行參時,大師曰:‘佛殿前一搭草,明晨粥后刬卻。來晨諸童行競持鍬镢,唯有師獨持刀、水,扵大師前跪拜揩洗。大師笑而剃發(fā)?!睂O昌武等點校:“镢,原作‘鑺;本書‘镢字凡十一見,六例作‘鑺,五例作‘镢,其中四例‘镢頭連用。”又《祖堂集》卷七:“師令大眾鑺地次,佛日傾茶與師。師伸手接茶次,佛日問:‘儼茶三兩垸,意在鑃頭邊,速道,速道?!眳歉O?、顧之川點校:“‘镢原作‘鑃,下同?!睂O昌武等認為“镢”原作“鑺”,而吳福祥、顧之川卻認為“镢”原作“鑃”,孰是孰非呢?吳福祥、顧之川點校本以日本京都中文出版社的影印本為底本,參考了柳田圣山《祖堂集索引》所附斷句本,日本花園大學(xué)禪學(xué)研究所影印本以及劉堅《近代漢語讀本》,劉堅、蔣紹愚《近代漢語語法數(shù)據(jù)匯編(唐五代卷)》等有關(guān)的點校成果。而孫昌武等點校本以日本禪文化研究所基本典籍叢刊本為底本,這個本子又參考了花園大學(xué)藏本及太田辰夫、柳田圣山等相關(guān)研究成果;另外該點校本還參考了韓國東國大學(xué)影印的另一傳本,收入《高麗大藏經(jīng)補遺》第四十五卷。應(yīng)該說,這是目前最可靠的《祖堂集》點校本。因此,吳福祥等所?!拌S”恐為“鑺”之誤。
“镢”指大鋤,古代的一種農(nóng)具,《說文·金部》:“镢,大鉏也?!蓖躞蘧渥x:“其用與鉏同,其形與鉏異,老圃用之,其名不改……可以斫地,因名曰斫?!薄痘茨献印ぞ瘛罚骸敖穹螋碚呓绎闩a,負籠土,鹽汗交流,喘息薄喉?!备哒T注:“镢,斫也。”《玉篇·金部》:“镢,居縛切,鋤镢。”元王楨《農(nóng)書》卷一三:“蓋镢,斸器也,農(nóng)家開辟地土,用以斸荒。凡田園、山野之間用之者,又有闊狹大小之分,然總名曰镢?!薄帮恪痹谄渌鼗臀墨I中也多見,應(yīng)為當(dāng)時一種較為常見的農(nóng)具。P.2685《沙州善護遂恩兄弟分家契》:“大郎分:镢壹具……遂恩:銅灌子壹,镢壹具?!盤.3649《丁巳年賀保定雇工契》:“更若畔上失他(卻)主人農(nóng)具鏵耩鐮刀鐵镢袋器什物者,陪在作兒身上?!薄帮恪庇钟袆釉~“鏟”“掘”義,《后漢書·文苑傳上·杜篤》:“田田相如,鐇镢株林?!崩钯t注:“《埤蒼》云:‘鐇,鏟也。謂以鏟镢去林木之株蘗也?!薄顿Y治通鑒·唐憲宗元和十二年》:“李佑、李忠義镢其城,為坎以先登,壯士從之?!焙∽ⅲ骸帮悖z也?!?/p>
4.覆 P.2049V《后唐同光三年(925年)正月沙州凈土寺直歲保護手下諸色入破歷算會牒》:“麥叁碩捌斗,西庫內(nèi)付酒本冬至歲僧門造設(shè)兼納官冬坐局席并西窟覆庫等用?!?/p>
“覆”此處為“審核”“核查”義,《爾雅·釋詁下》:“覆,察也?!薄吨芏Y·考工記·弓人》:“覆之而角至,謂之句弓?!编嵭ⅲ骸案?,猶察也?!薄豆茏印の遢o》:“下愈覆鷙而不聽從?!币伦ⅲ骸案?,察也。”《韓非子·內(nèi)儲說下》:“韓昭侯之時,黍種嘗貴甚,昭侯令人覆廩,吏果竊黍種而糶之甚多?!碧聘哌m有《單父逢鄧司倉覆倉庫因而有贈》詩。宋王讜《唐語林·補遺二》:“于是宣索竇參沒官銀器,覆其刻處,皆如上清言。”“覆廩”猶“覆倉庫”,即審核、計算庫存情況。宋黃震《黃氏日鈔》卷五十五“韓非子”條:“覆廩即近世所謂盤量。”而“盤量”即“計算”“盤點”。宋蘇軾《與朱鄂州書》:“軾向在密州,遇饑年,民多棄子,因盤量勸誘米,得出剩數(shù)百石,別儲之,專以收養(yǎng)棄兒?!?/p>
“覆”又與“核”同義連文而成“復(fù)核”“覆察”,宋計有功《唐詩紀(jì)事》卷五五“王起”條:“起,字舉之,元和末為中書舎人。穆宗時,錢徽坐貢舉失實,貶,詔起復(fù)核。起建言以所試送宰相閱可否,然后付有司。”《三國志·魏書·梁習(xí)傳》引《魏略·苛吏傳》:“(劉類)性又少信,每遣大吏出,輒使小吏隨覆察之?!?/p>
5.氣 P.2049V《后唐同光三年(925年)正月沙州凈土寺直歲保護手下諸色入破歷算會牒》:“粟貳斗,寒苦店內(nèi)付本雷教受氣袈裟用?!?/p>
“氣”,《廣韻》有許既切,指贈送人糧食,后作“餼”。《說文·米部》:“氣,饋客芻米也……《春秋傳》曰:‘齊人來氣諸侯?!苯癖尽蹲髠鳌せ腹辍纷鳌褒R人餼諸侯?!倍巫ⅲ骸鞍磸氖扯鴼鉃槁?,蓋晚出俗字,在假氣為氣之后?!比簧吓e歷文“氣”顯非此義。疑“氣”通“乞”:“氣”,《廣韻》一音去既切,溪母未韻;“乞”,《廣韻》丘既切,溪母未韻,音同可通?!捌颉睘椤敖o”“給與”義,《廣雅·釋詁三》:“乞,予也?!薄稄V韻·未韻》:“氣,與人物也。今作乞?!薄都崱の错崱罚骸捌?,與也。”《正字通·乙部》:“乞,凡與人物亦曰乞?!薄稘h書·朱買臣傳》:“妻自經(jīng)死,買臣乞其夫錢,令葬?!薄端螘な捇蓍_傳》:“廄中凡有馬六十匹,悉以乞希微償責(zé)?!碧贫鸥Α端肌吩姡骸笆酪咽枞逅?,人猶乞酒錢?!背鹫做椩斪⒁戮丛唬骸捌?,分給之也?!彼畏冻纱蟆端臅r田園雜興六十首》之五八:“長官頭腦多烘甚,乞汝青錢買酒回?!苯鹜跞籼摗秳e家》詩:“誰能置我無饑地,卻把微官乞與渠?!薄捌颉奔扔小坝琛绷x,又有“取”義,一身兼二職義,古人所謂“美惡不嫌同辭”,屬于“反訓(xùn)詞”,往往通過聲調(diào)加以區(qū)別,清錢大昕《十駕齋養(yǎng)新錄·假借乞》:“乞之與乞一字也。取則入聲,與則去聲?!?/p>
注 釋:
①“Ch”指英國印度事務(wù)部圖書館藏的斯坦因所獲敦煌文獻(現(xiàn)
已并入英國國家圖書館);“P.”指法國國家圖書館藏伯希和(P.Pelliot)編號的敦煌文獻;“BD”指中國國家圖書館藏的敦煌文獻;“V”指背面。
參考文獻:
[1]季羨林主編.敦煌學(xué)大辭典[Z].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8:
402.
[2][日]池田溫.麻札塔格出土盛唐寺院支出簿小考[A].段文杰敦煌
研究五十年紀(jì)念文集[C].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1996:221.
[3]張小艷.敦煌籍帳文書釋詞[A].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第二
輯)[C].上海:復(fù)旦大學(xué)出版社,2008:343.
[4]孫昌武.《祖堂集》點校[M].北京:中華書局,2007:210.
[5]吳福祥,顧之川.《祖堂集》點校[M].長沙:岳麓書社,1996:
158.
(于正安 河南許昌 許昌學(xué)院文學(xué)院 46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