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彥彤 袁忠香
【摘 要】清朝十二帝中,順治帝是入主中原的第一帝,其在位十八年,是位24歲就離世的年輕君主。世人多認(rèn)為他的短暫一生中沒有多少作為,在清朝歷史上影響不大,無足輕重。人們關(guān)于他的比較熟知的是他美麗風(fēng)流的額娘下嫁小叔子的“丑聞”、愛妃董鄂氏的身世之謎,以及到五臺山當(dāng)和尚的傳聞。其實,認(rèn)真閱讀史書就會發(fā)現(xiàn)還真是冤枉了這位年輕天子。
【關(guān)鍵詞】出家 董鄂妃 順治
一 少年天子僥幸登基
崇德八年(公元1643年)八月初九日夜晚,在忙碌了一天之后,皇太極在沈陽清寧宮的御榻上突然“暴斃”?;侍珮O死后,由他六歲的兒子福臨繼承皇位,選擇他的原因在清代官書《清實錄》中有:“(福臨)嗜觀史書,不由師授,解悟旁通,博于經(jīng)籍,以是太宗皇帝(指皇太極)甚鐘愛而屬意焉?!北救瞬⒉徽J(rèn)同此說法,當(dāng)時太宗皇帝突然駕崩,在沒有傳位詔書的前提下,福臨只是一個六歲幼童,根本沒有跟叔兄競爭的能力。另外,《清朝野史大觀》一書中提到福臨繼位是另有原因的,該書《蕭墻禍》一節(jié)中說:“太宗崩,子世祖福臨幼沖,于是武英郡王阿濟(jì)格、豫王多鐸建議國基未固,須立長君,以多爾袞嗣位。太宗皇后博爾濟(jì)吉特氏偵知,脅多爾袞入宮,立其子,以居攝餌之,遂定。”
上述所述,部分是實情,但多為附會之談,也不足為信。現(xiàn)在我們就靠史料來看看當(dāng)時的實情吧。當(dāng)時有資格繼位的只有三人:一是代善。他是努爾哈齊的嫡子,皇太極的長兄。二是多爾袞。他是努爾哈齊得寵的幼子,也有傳說當(dāng)時努爾哈齊當(dāng)時要傳位給他。三是豪格。他是皇太極長子,很有戰(zhàn)功,天聰六年(公元1632年)時就晉升為和碩貝勒,崇德元年(公元1636年)晉封為肅親王,掌管戶部,地位不亞于他的伯叔。代善無心于皇位,所以只有多爾袞和豪格叔侄倆相爭,可以說兩人條件不相上下。兩黃旗是皇太極生前親領(lǐng)的兩旗,他們希望立皇太極的兒子,所以豪格的勝算比較大,但是多爾袞以其母身份低下為由駁回。當(dāng)時盛京氣氛緊張極了,豪格見形勢發(fā)展不順利便首先退出。既然豪格登基無望,多爾袞又不被認(rèn)可,所以二人各退一步,多爾袞認(rèn)為只要繼位的不是豪格,那么是哪位皇子并不重要。因此,在這種情形下少年天子福臨就被推出來了。福臨年幼,由多爾袞和鄭親王共同輔政,待其年長之后即歸政于帝。
可以說,福臨僥幸被擁立是當(dāng)時的形勢使然。首先,多爾袞是在爭位雙方各不相讓,眼看就要釀成流血慘劇的情況下,考慮到自己的支持力量難敵反對力量,不得不尋求調(diào)和之策才提出立福臨的。也就是說,斗爭形勢給福臨提供了機(jī)會。其次是福臨出身優(yōu)于其他兄弟,并且長于幼弟博木博果爾。常言道,時勢造英雄,福臨僥幸登基就是這個道理。
二 順治帝在多爾袞掌權(quán)的歲月中
崇德八年,皇太極突然病逝,皇位之爭經(jīng)過激烈的權(quán)衡達(dá)成妥協(xié),由年僅六歲的福臨繼位,其兩位叔父濟(jì)爾哈朗和多爾袞共同輔政,順治帝福臨早年艱苦而又無奈的政治生涯由此開始。
順治帝年幼登基,朝政多由輔政大臣即兩位叔父接管。多爾袞排斥濟(jì)爾哈朗,居功自傲把持朝政,不把福臨放在眼中。多爾袞輔政之初,名字在濟(jì)爾哈朗之后,不久就排在了首位。他還決定罷黜諸王、貝勒、貝子公管各部事物,改由攝政二王統(tǒng)理,實際成了他一人總理大政。多爾袞在順治五年(1648)十一月冬至這天由“皇叔父攝政王”進(jìn)為“皇父攝政王”。也就是說,順治生母孝莊太后為了生活和政治需要已經(jīng)嫁給了原本是小叔的多爾袞。由此可以看出順治帝早年政治旅途的屈辱和無奈。順治七年,多爾袞病逝,翌年順治親政。不久,順治即以擅權(quán)作威、謀逆篡位等罪名將多爾袞削爵奪封。
順治崇尚漢學(xué),提出滿漢一家的理念治國。在母親圣母皇太后的輔佐下勵精圖治,試圖擺脫滿族權(quán)貴的干涉,重用漢官,整治吏治,獎勵墾荒,攻略西南云貴地區(qū),建立起對全國的統(tǒng)治。但是,事實上這些革新并沒有像順治想的一樣輕松,滿族權(quán)貴關(guān)系錯綜復(fù)雜,改革的道路上充滿艱辛。
三 多情天子與董鄂妃
說起順治帝,人們總會想到一個女人,一個在順治一生中畫了濃濃一筆的女人,那就是董鄂妃。董鄂妃的父親內(nèi)大臣鄂碩是清開國將領(lǐng)之一。董鄂妃麗質(zhì)天生、聰慧伶俐。
順治八年(1652)八月,親政不久的福臨舉行大婚禮,蒙古科爾沁卓禮克圖親王吳克善之女得立為皇后。順治并不喜歡這位由政治原因決定的皇后,婚后三年,福臨提出廢后,理由是“因親訂婚,未經(jīng)選擇”,“侍上御下,淑善難期”。這表明,順治帝已至青春年華,在眾多后妃中找不到一位情投意合的人。不久,他無意中找到了一個女人,就是內(nèi)大臣鄂碩之女董鄂氏。董鄂氏聰明伶俐,她看得出順治帝在朝中并不得志,在一些方面給了順治帝一些啟發(fā),使得順治帝對其更加愛護(hù)。還有一點很重要,早先說過順治崇尚漢學(xué),提倡滿漢一家,而董鄂氏的母親就是漢人,因此順治帝有以身作則的政治目的,也是董鄂氏受寵的重要原因。
然而,順治帝的愛情之路也如同他的政治生涯一樣坎坷。天有不測風(fēng)云,順治十三年(1657),董鄂妃為順治帝生的皇四子夭折,僅僅活了三個月,連名字都沒有起。順治帝和董鄂妃都悲痛萬分,追封其為親王。也許是過度思念愛子,三年后,董鄂妃香消玉殞,年僅22歲。順治帝先失愛子后失愛妃,可謂是遭受連番打擊。
清史名家周遠(yuǎn)廉研究員在所著《清史列傳·順治帝》中評價福臨對董鄂妃是“一見傾心,至死不移”,特別指出“愛妃仙逝,順治帝悲痛欲絕”:“順治十七年(1660)八月十九日,對于少年天子福臨來說,是他最傷心,最不幸,也是促使他加速死亡和詛咒的兇險日子。在這一天里,他惟一的心上人,惟一的紅顏知己皇貴妃董鄂氏與世長辭了。噩訊傳來,福臨猶如突遭晴天霹靂,悲不欲生。時人記道:‘皇帝徒為哀痛所攻,竟致尋死覓活,不顧一切。人們不得不晝夜看守他,使他不得自殺?!?/p>
周先生以極有感情的文筆描述了順治帝當(dāng)時的真實情況,還以宏富長篇史文記述了順治帝作為英明君主的一生及當(dāng)時壯闊場面。順治帝不僅是風(fēng)流天子,其治國之道,其施政的得失功過利弊亦自有公平評價,但順治帝的愛情悲劇,對其個人影響堪稱巨大。
四 萬念俱灰,一心出家
董鄂妃之死使福臨萬念俱灰無復(fù)生趣,認(rèn)為人間一世不過如此。此念并非偶然,順治帝早年的時候,曾經(jīng)德國傳教士湯若望的影響信奉了基督教。順治十四年福臨認(rèn)識了憨璞性聰和尚,時常召玉林琇、木陳忞、茚溪森等高僧講述佛法。長年參禪,早已傾心佛法,已生出家之念。順治十七年八月十九日董鄂皇貴妃去世,順治帝悲痛欲絕,遂決定出家為僧。此消息一出,朝野震驚。孝莊太后再三相勸無果,帝召茚溪森為其剃度,太后無法,急召玉林琇進(jìn)京,“即命聚薪燒森”。令“大清國里度天子”的茚溪森坐化。順治因此才決定暫不出家,但其已經(jīng)毫無所戀。
順治對出家的想法并不是一時的沖動,是其長久地受各方面壓迫所致。年幼時,在宮中生活曾受宮廷兇險、母子屈辱的重壓;親政后軍國重務(wù)、時局不穩(wěn)的應(yīng)付;除愛妃內(nèi)心愿許外,又面臨多妃不愿應(yīng)酬的需索,年輕血氣方剛的身體竟骨瘦如柴,體日弱而病日重,愛子愛妃突然辭世使其備受打擊,出家之念就是尋求解脫了。
五 多情天子——順治之死
西北有高山,隕石文殊臺。臺上明月池,千葉金蓮開。
花花相映發(fā),葉葉同根栽。王母協(xié)雙成,綠蓋云中來。
傷懷驚涼風(fēng),深宮嗚蟋蟀。嚴(yán)霜被瓊樹,芙蓉凋素質(zhì)。
可憐千里草,萎落無顏色??兹钙烟义\,親自紅女織。
——《清涼山贊佛詩》
這是清初大才子吳梅村作《清涼山贊佛詩》的片段,詩中“雙成”是指董鄂妃,“千里草”是董姓之指,題曰“贊佛”實際上是贊揚順治帝與董鄂妃至死不渝的愛情。
董鄂妃死后,順治帝悲痛萬分,產(chǎn)生了出家遁世的念頭,于是將皇位傳給了兒子玄燁,自己到五臺山出家當(dāng)了和尚。這是野史中的說法。順治不當(dāng)皇帝而改行當(dāng)了和尚,頗具傳奇色彩。持這種觀點的人有三條所謂的證據(jù):一是詩人吳梅村《清涼山贊佛詩》中隱指順治帝沒有去世,而是出家當(dāng)了和尚;二是康熙帝玄燁曾奉太皇太后之命多次到五臺山去,一定是想去看看他的父親順治皇帝。三是光緒二十六年(1900),八國聯(lián)軍進(jìn)京的時候,慈禧等人出北京向西逃竄,路過山西北部的時候,地方上弄不來供太后使用的御用器具,就從五臺山佛寺借了一部分,這部分一看就是宮廷之物,所以這寺中一定住過皇帝,那就是在此出家的順治皇帝了。有了這幾點佐證,好像確實是真的了。不過,恰恰相反,這幾點根本經(jīng)不過推敲,只能當(dāng)做一種傳聞軼事,作為人們茶余飯后的談資。
先說第一條,吳梅村詩中隱指順治帝出家的詩句無非就是以下幾句:“陛下壽萬年妾命如塵埃。愿共南山槨,長奉西宮杯?!边@條所謂的證據(jù),無非是一些模棱兩可的詞句,含義模糊。持有順治帝出家想法的人,自然要向利于自己的立場方向解讀,不過這樣解讀很牽強(qiáng)。再看第二條,據(jù)史料記載,康熙帝一生6次南巡,6次西巡,去避暑山莊20次,去木蘭圍場48次。在6次西巡中有5次“幸五臺山”,從次數(shù)上說還算“多”,但是,他第一次去五臺山是在康熙二十二年(1683),據(jù)所謂的“順治出家”已經(jīng)有22年了,為什么不早去看自己的父親?另外,五次中有一次沒有登頂,其祖母也就是順治帝的母親孝莊太皇太后也只去過一次,也沒有登頂??梢娝麄儾⒉皇侨タ错樦蔚?。第三條更簡單了,那些御用器具也有可能是康熙帝去五臺山時留下的,不一定非要往順治身上扯。
正史記載順治帝是順治十八年(1661)正月初七去世的,現(xiàn)在保存下來的史料對順治從患病到去世的記錄還算詳細(xì)。比如,正月初一這天,群臣應(yīng)該有的朝賀禮儀活動被順治帝取消,應(yīng)該在這一天舉行的祭祀活動也是由別人代替去的,初二,順治帝感覺身體不適;初六,順治帝發(fā)布詔令,因身體問題應(yīng)該自己去的大享殿禮儀仍然由別人代替,命令讓禮部開出代祀官員名單,同時因為病情迅速惡化,又頒布了大赦令,想通過這種手段來為自己祈福。初七凌晨,順治帝就“龍馭上賓”了。這段來自《清世祖實錄》的記載十分詳細(xì),同時其他資料如順治皇帝的玉牒也都和這段記載保持一致,而順治帝遁入空門的說法則沒有記載。
雖然順治帝沒有出家,但沒有影響到人們對其多情的贊美。順治帝的死有很大一部分與其愛妃董鄂氏之死有關(guān),是史上少有的多情皇帝。民間對順治皇帝之死雖抱有一定的浪漫幻想,但幻想并不是史實。我們可以對其隨意幻想,讓印象中殘酷的皇家爭斗也有一絲溫情,但是卻不能抹滅歷史中殘酷的現(xiàn)實。
參考文獻(xiàn)
[1]張習(xí)孔、林岷.中國歷史大講堂.清朝大事本末[M].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2007
[2]姜相順.大清王朝之謎[M].上海:文匯出版社,2004
[3]常建華.清史十二講[M].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2008
[4]陳涴.正說順治[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5]張明林.性情天子:清世祖順治[M].北京:西苑出版社,2011
[6]彭小池.中國歷史之迷(大全集)[M].北京:萬卷出版公司,2010
[7]《中國大典》編委會.中國大典:明清[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