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愛云
數學課程告別了舊的人教版,迎來了新的人教版,如何得心應手地駕馭新課程,成為擺在每一位數學教師面前急需解決的問題。在實際課堂教學中,我們大多數教師在講課中總是怕完不成教學任務,講得快,練得快,風風火火一節(jié)課下來,口干舌噪,一番辛苦,結果又不理想。因此,我們的數學課堂教學最好把教學設計、教材、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協(xié)調起來,該慢時候一定要慢。那么,哪些方面要慢呢?
1教師語言節(jié)奏一定要慢
新疆是個大染缸,人口雜,團場學校的學生也來自四面八方,全國各地。因此我們作為老師應從多方面加強自身語言修養(yǎng),使語言準確、簡明、生動、幽默,富于感染力。作為數學教學語言,節(jié)奏一般要 慢些,每個音要吐得準、吐得實,保證有很高的清晰度,也為學生提供接收和思考的時間。語言中應該有一些設問,一方面是提醒同學們思考,同時也給出了時間的保證。要使我們教學語言真正適應教學工作決非易事,必須潛心揣摩,不斷改進。達到娓娓動聽,抑揚頓挫的效果。
2課堂提問一定要慢
現(xiàn)在的課堂,教師雖然不像過去那樣直接把結論、答案告訴學生,一般都會通過“啟發(fā)”的途徑來提出問題,但教師往往缺少等待,提出問題后很快就會以暗示性的語言迅速把學生的思路、解決問題的方法引導到設計好的標準化的路線上來,然后在教師的“引導”下迅速指向標準答案。這對知識的傳授也許是高效的,但高效背后犧牲的確是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及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發(fā)展的空間和權利。數學教學中引導尤為重要,不僅要讓學生掌握課堂教學的內容,還要讓學生能舉一反三、拓展學生的思維,讓學生有敏捷的解題思路。所以,老師應留給一定的思考時間,并作好啟發(fā)誘導的準備。同學 們能對答如流的情況是較少的,老師也不應該作過高的要求。相反,當一個富于啟發(fā)性的問題發(fā)出后, 全班同學凝神思考,分組討論,查閱課本,這才是學習的佳境。作為老師,感到的不應該是焦急與不安,而應該是精神上的滿足。在經過一段時間分組討論后,或有人給予正確的回答,或老師開始啟發(fā),把問題作若干次轉化,直到最后圓滿解決。這時,同學們所得到的不僅是知識,而且是活龍活現(xiàn)的思考方法,是成功、自信和學習的動力。如果老師問題剛出口立即點人回答,一個答不出就立即換人,回答稍有偏離老師的思路就強拉硬扭,這種提問快是快了,但失去的將如何估計?能力培養(yǎng)又從何談起?
3審題時一定要慢
解題必須以題目為依據,它是綜合運用題目中的條件,推出結論的過程,所以審題是解題的基礎,審題就要有“審”的態(tài)度,要認真嚴格,弄清楚條件、結論和全部含意,不得遺漏和曲解,尤其要抓好一些重點語句。對于不同的題目往往還有不同的側重與方法,如幾何題還要審題,要弄清圖形結構,要把文字敘述和圖形對照,加以結合。應用題的文字敘述較長,有時一遍讀下來印象不深,就應該再讀,所以審題是快不起來的。教師如果以為例題我已成竹在胸,把審題視為形式,匆匆讀過就著手計算、證明,任憑怎樣牽著 學生的鼻子走,學生在思維上免不了掉隊,長此下去,后進生的面就會越來越大。
4概念教學一定要慢
數學概念是建立法則、定理的基礎,自然也是計算和證明的基礎。學生在數學學習上的許多毛病和錯誤常常與“概念不清”有緣,為了把概念講清、講活,使學生能理解、能表達、能應用,常常采取“欲進則退”的策略,先把概念講授的起點退到學生的生活經驗 或已有知識上去,然后,在這個堅實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逐步抽象概括,上升到理性,使學生活生生地看到概念的形成過程,也撐握住活生生的 概念。然后再在這個基礎上強化本質屬性,注意概念間的區(qū)分,加強概念的直接應用,使其鞏固。相反,如果就概念講概 念,不肯后退一步,就只能使教學過程變得枯燥無味,得到的概念也只能是枯 木朽枝。
5新課推進一定要慢
數學教學要遵循教材的體系把知識分解到每一節(jié)課,每一節(jié)課里又要按知識的內在聯(lián)系一步一步去教。如何分解,如何推進,每一步要達到什么要求,最后 又如何綜合成一個整體,這些都是值得認真考慮的??偟恼f要“吃透兩頭”,這就要深入進行知識體系和學生認知規(guī)律的研究,從二者的結合上,確定知識的講授扎根于何處,如何延伸,會碰到什么困難,如何解決。遇到難點集中,較難解決時,就要設法分散難點,分步解決。鋪墊、滲透是常用手法。如“探索規(guī)律”這一節(jié),常常第一節(jié)講簡單 的規(guī)律,由淺入深,在第二節(jié)探索出更復雜的規(guī)律。為第二課講授提供了較充分的感性材料。如果認為某節(jié)教材難以分段,或看不到學生在學習中的困難,不愿分段,但對那些鋪墊、滲透的內容重視不夠,最后只能 盲目推進,其后果只會是“欲速則不達”。
總之,面對新的人教版,我們一定要把握好教學速度,一定要慢,穩(wěn)扎穩(wěn)打,達到慢中求快的目的,學生才能更幸福地學習,課堂才能更和諧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