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紅
(牡丹江師范學院,黑龍江 牡丹江 157011)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包括思政政治理論教育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兩個方面,一個是主渠道,一個是主陣地,二者相互依存、互為補充。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是深化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的關鍵,同時也是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按照十八大報告提出的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著力提高教育質量,培養(yǎng)學生社會責任感、創(chuàng)新精神、實踐能力的要求,通過主體間性教育模式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運用,以發(fā)揮“雙主體”的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為出發(fā)點,進一步探討教育者與受教育者的雙向互動模式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具體運用。
主體性是指人在實踐過程中表現(xiàn)出來的能力、地位、作用,即人的自主、能動、自由、有目的地活動的地位和特性。人作為有意識的存在物,“不是處在某種幻想的與世隔絕、離群索居狀態(tài)中的人,而是處于一定條件下進行現(xiàn)實的、可以通過經(jīng)驗觀察到的發(fā)展過程中的人。”[1]主體性作為主體的本質屬性,是在與客體相互作用中形成并彰顯出來的,離開了指向客體的對象性活動,就無所謂人的主體性。同時,只有當人的自覺性、能動性、創(chuàng)造性等一定的特性在對象性關系中表現(xiàn)出來時,才可稱之為主體性,而這種主體與客體的對象性關系就是實踐的關系。而在實踐的勞動過程中又表現(xiàn)出兩種關系,一種是自然關系,一種是社會關系。因此人的主體性規(guī)定也包括兩部分,一是表現(xiàn)于主客體之間人的主體能動性、自主性和自為性,二是表現(xiàn)于主體與主體之間的交往,也就是“共在的主體之間的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理解,這是人的基本存在方式”[2],并且主體間的交往是人的活動賴以進行的必要條件。
而我們所說的主體間性并不是主體與主體之間在人之外的某種性質,在其現(xiàn)實性上,我們所關注的是人作為主體的主體間性,它是主體性在主體間的延伸,仍是一種主體性,即“主體性是主體間性的基礎,主體間性是對主體性的超越和突破,主體間性為主體性的全面發(fā)展提供了廣闊的天地和視野”[3]。
主體間性指的是兩個或多個主體的內在相關性,它超越了主客體關系的主體性模式,進入了主體與主體關系的模式。因為主體性模式在處理人與物質性客體的關系時是行之有效的,但在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時,就遇到了“他人不是客體”的困境。而主體間性在解決這個問題時,克服了主體性的不足,實現(xiàn)了從“主體—客體”的模式向“主體—主體”模式的轉變。
大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是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重要手段。只有把解決思想問題與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才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務是輔導員和班主任等高校學生工作人員,根據(jù)黨的教育方針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從學生成長成才、認識發(fā)展規(guī)律出發(fā),“及時發(fā)現(xiàn)和解決學生在思想、學習和生活等方面存在的問題,保證學生身心健康成長和學習任務的順利完成?!保?]
圍繞這一任務及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必須從以往思想政治教育的“施加論”“轉化論”“內化論”的困境中走出來。“施加論”強調思想政治教育的社會價值,忽視思想政治教育的個體價值;“轉化論”強調社會價值向個體價值的轉化,但個體自身發(fā)展并未受到重視;“內化論”強調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內在認可,但仍然是教育者對受教育者的內化,并不是受教育者自主構建的內化。于是,一些學者突破了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種教育外在性施加和受教育者被動接受的傳統(tǒng)模式,把思想政治教育歸于社會和人的內在需要,“以正確的思想、政治、道德理論為指導,在適應與促進社會發(fā)展的過程中,不斷提高思想、政治、道德素質和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保?]這一內涵強調,在除了思想政治理論教育中強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體性、平等地位之外,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實踐中,必須同時確立“雙主體”的教育模式,以學生主體的需要為導向,教育者主體開展有針對性的教育;同時有利于促進教學相長,互以對方為學習的主體,互以自己為對方教育的客體,改變過去單向的“主體—客體”教育模式,形成“主體—主體”的教育模式。
主體間性解決的正是主體與主體之間的關系問題,即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問題,互以對方為主體,互以自己為對方的客體,既確定對于自身而言的自我的存在,也確定了他人的自我的存在。這表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主體間性具有共同的基礎,也是主體間性在具體實踐中的運用與發(fā)展。
主體間性教育模式克服了主體性教育模式主客二分的物化思想,倡導的是一種主體與主體間雙向互動、互相尊敬的模式,以培養(yǎng)大學生的主體意識、主體人格和主體能力為目標,進一步通過實踐活動強化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體間性。
1.加強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與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有效結合,實現(xiàn)主陣地與主渠道的優(yōu)勢互補。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是深化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的關鍵。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重要途徑,其主要目的是通過課堂教育深化大學生對馬克思主義理論最新成果的理解,確立在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共同理想和堅定信念,使正確的理論入耳、入腦、入心。課堂教學只是完成這一目的的一方面,為了加強學生對理論的理解和踐行,還必須與實踐相結合,讓學生在實踐中深化理論修養(yǎng),進一步規(guī)范外化性行為。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實踐中,應通過主題班會進行針對性的教育,同時還需要了解和掌握學生的思想政治狀況,針對學生關心的熱點、焦點問題,及時進行教育和引導,盡量把矛盾和沖突等不和諧因素消滅在萌芽狀態(tài)。積極指導班委會和學生黨支部建設,做好學生干部的培養(yǎng)工作,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充分發(fā)揮黨團組織和班集體的作用。在這些實踐活動中重點要做好互動式教育,根據(jù)學生的實際需要,以解決學生的實際問題為出發(fā)點,由“要我學”轉變?yōu)椤拔乙獙W”,引導學生把理論學習轉變?yōu)樽园l(fā)的學習和踐行,形成學生自主學習、自發(fā)學習的良好氛圍。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xiàn)教育者與受教育者的雙向互動,真正把學習和踐行轉變成學生自己的責任。
2.構筑網(wǎng)絡教育平臺,延伸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時間和空間。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網(wǎng)絡化是大學生綜合素質培養(yǎng)的重要途徑。隨著網(wǎng)絡在大學生中的普及,他們了解新事物、接受新事物的時效性在加強,但同時網(wǎng)絡上也充斥著各種各樣的負面信息,特別是境外敵對勢力常常利用網(wǎng)絡進行西方意識形態(tài)的滲透。如果我們不加以引導教育,很有可能產(chǎn)生前功盡棄的后果。所以除了課堂教育之外,必須牢牢占領網(wǎng)絡陣地,建立融思想性、知識性、趣味性、服務性為一體的思想政治教育網(wǎng)絡平臺,延伸和擴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時間和空間。進行網(wǎng)絡平臺教育,一方面可以鞏固課堂教育的成果,另一方面還可以充分發(fā)揮隱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有效地克服課堂教育的不足。大學生價值觀的形成和良好心態(tài)的培養(yǎng)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是一個長期積累、逐步形成的過程。除了正面的引導教育之外,更重要的是通過潛移默化的方式達到教育的目的,而網(wǎng)絡思想政治教育為實現(xiàn)這一目的提供了便利。在網(wǎng)絡教育平臺上可以設置有關學習、生活、情感交流、學生黨建、班級管理、網(wǎng)絡文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就業(yè)等方面的內容,既要提供相關內容的指導,又要注重與學生的交流和意見反饋,實現(xiàn)網(wǎng)絡教育的及時性和實效性。這一方式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性,有助于學生學會自我發(fā)泄和表達的方式方法,而且還可以加強學生之間對相關問題的交流和學習,讓學生在學會自我表達的同時學會積極尋求有效的方法和途徑解決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問題,由被動走向自主、自為,真正在解決問題、為學生服務的過程中實現(xiàn)教育者與受教育者的雙向交流。
3.積極探索社會實踐的有效模式,培養(yǎng)大學生的主體人格。社會實踐是大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同時是學生了解社會、施展才華、檢驗自我的良好機會。積極利用假期充分發(fā)動學生根據(jù)實踐學期安排和各自的需要參加社會實踐,同時安排指導教師對學生的社會實踐進行指導。加強對假期社會實踐的考核,通過考核,針對存在的問題采取有效措施增強假期實踐的實效性。本著向實踐學習、向人民群眾學習的原則,在實踐中塑造大學生的主體人格。人格是“個人在各種交互作用過程中形成的內在動力組織和相應行為模式的統(tǒng)一體”[6]212。大學生主體性人格是指其在現(xiàn)實環(huán)境中的行為表現(xiàn)。大學生通過社會實踐,實現(xiàn)個人與實踐環(huán)境的雙向互動。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價值不僅表現(xiàn)為促進學生主流價值導向的形成,而且還表現(xiàn)在促進主體人格完善的目的性價值。主體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求就是要面向全體學生,凸顯學生作為思想政治教育實踐的主體,使其以自主、自發(fā)的行為參與思想政治教育實踐,并在實踐中做出自己合理的選擇,進而判斷自己的實踐行為是否合乎社會的要求,這樣才能使塑造大學生的主體人格的目的得以實現(xiàn)。對學生的主體性教育必須通過學生自我主體性實踐活動來實現(xiàn)主體自身的發(fā)展,而不是簡單依靠外部的輔助力量來解決,所以在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應積極主動地創(chuàng)設條件讓學生參與社會實踐。同時要結合人才培養(yǎng)目標,選擇具有代表性的實踐基地,鍛煉其堅強的意志,增強其克服困難的勇氣和承受挫折的能力,增強釋放心理壓力的情感體驗,塑造健全人格,全面培養(yǎng)大學生主體性思想政治教育素質。
4.加強心理輔導和心理疏導教育,培養(yǎng)大學生的主體意識。大學生心理輔導是指:“學校教師根據(jù)學生生理、心理發(fā)展的特點,運用心理學的知識和技能,通過形式多樣的輔導活動,幫助學生了解自己、認識自己,克服學習、生活與人際關系中的問題及感情困擾,增強其社會適應性,充分發(fā)揮個人潛能,促進學生身心全面、和諧發(fā)展?!保?]382主體意識是指,認識和實踐的主體對自身的主體地位、主體能力和主體價值的一種自覺意識,是主體的自主性、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觀念表現(xiàn)。如果離開學生的自覺意識來談學生的自主性、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就等于教育過程的主體性喪失。大學生處在身心發(fā)展的關鍵時期,所處環(huán)境復雜多樣,而大學生本身經(jīng)歷簡單,思想單純,特別容易受到外界思想的影響,導致情緒波動和心理承受能力下降。在進行心理輔導時既要注重全面覆蓋,又要根據(jù)學生的特殊性開展有針對性的心理輔導,但重點是預防為先,提高其對心理問題的評定和鑒別能力。同時要重點加強心理疏導,通過心理輔導、團體輔導等有效方法,及時解決有心理問題學生的心理疾病。把心理疏導和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課堂教育和有效的黨團組織、班級主題教育中,及時分析學生產(chǎn)生心理問題的原因,把學生在現(xiàn)實中的困惑作為解決心理問題的出發(fā)點,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其心理困惑。通過心理輔導和心理疏導,既注重心理問題的解決和心理知識的普及,又要在此基礎上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喚起學生的自我意識,引導其進行自我選擇、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
5.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培養(yǎng)大學生的主體能力。所謂主體能力是指主體能動地駕馭外部世界的各種條件和因素以推動自身不斷發(fā)展和完善的能力。校園文化活動是大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也是進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載體。校園文化活動除了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之外,主要還包括學術活動、科技創(chuàng)新活動、文藝體育活動、志愿服務活動等,任何一次成功活動的組織、開展都需要精心設計、周密部署和扎實落實,在這些活動中除了頂層設計之外,具體活動的組織開展往往都是由學生來完成,他們不僅是活動的策劃者,而且還是活動的實施者和受益者。從活動開始學生就一直在扮演組織者、策劃者的角色,而在活動的開展中主要是把自己的想法變成現(xiàn)實的活動,在整個過程中學生的主體性通過主體能力的發(fā)揮和提升得到真正的體現(xiàn)。在這一過程中,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而且使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1]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1.
[2]衣俊卿.日常交流與非日常交往[J].哲學研究,1992(10).
[3]楊春時.文學理論:從主體性到主體間性[J].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1):17-24.
[4]楊振斌,馮 剛.高等學校輔導員培訓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60.
[5]鄭永廷,徐建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實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
[6]全國十二所重點師范大學.心理學基礎[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