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我國高職院校國際合作辦學現(xiàn)狀及對策

2013-04-11 20:14:30汪靜江離
關鍵詞:辦學院校高職

汪靜,江離

(深圳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外事辦公室(港澳臺事務辦公室),廣東 深圳 518172)

高職院校的國際合作辦學在近年已成為高職教育的一大熱點,在建設國家骨干高職院校項目時的一個重要指標便是高職院校國際合作辦學項目的有無和建設好壞。作為職業(yè)教育的后起國家,有必要學習國外教育的先進經(jīng)驗,并依據(jù)本地本校的實際特色與外國知名高等學校合作培養(yǎng)人才,爭創(chuàng)成為國家示范性國際合作辦學學校和舉辦國際合作辦學項目。鼓勵高職院校國際合作辦學是政府賦予職業(yè)教育領域的政策,它的開展有利于提升我國高職院校的國際知名度,培養(yǎng)具有國際化競爭人才。

1 我國高職院校國際合作辦學定義及相關政策法規(guī)

1.1 我國高職院校國際合作辦學定義

國際合作辦學常稱為中外合作辦學,因為內地教育機構與港澳臺地區(qū)教育機構合作辦學的形式也是按照《中外合作辦學條例》和《中外合作辦學條例實施辦法》來施行的,為區(qū)別國內與國外合作辦學、國內與港澳臺地區(qū)合作辦學的概念,在此根據(jù)《中外合作辦學條例》的有關規(guī)定,將外國教育機構與中國教育機構在中國境內合作舉辦的以中國公民為主要招生對象的教育教學活動定義為國際合作辦學。[1]國際合作辦學舉辦機構必須具有法人資格,它不是合資辦學,是一種主要在我國境內招收我國公民的教育形式。[2]因此,此文將我國高職院校與外國相關教育機構在我國高職院校合作舉辦的以本校學生為主要招生對象的教育教學活動稱為高職院校國際合作辦學。國家鼓勵高職院校大力舉辦國際合作辦學,為國家努力培養(yǎng)能夠理解多元文化、具有國際視野、懂得國際規(guī)則、能夠參與國際事務和國際競爭的專業(yè)人才。

1.2 我國高職院校國際合作辦學相關政策法規(guī)

我國自九十年代開始舉辦國際合作辦學以來,合理地履行國際公約,先后與多國簽署雙邊協(xié)議。在實際開展國際合作辦學過程中,以《中外合作辦學條例實施辦法》作為主要規(guī)章依據(jù),行政法規(guī)有《中外合作辦學條例》和《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等,以《教育法》、《高等教育法》、《職業(yè)教育法》和《民辦教育促進法》等作為依據(jù)的法律。為了順利地開展國際合作辦學,教育部也頒發(fā)了一系列規(guī)范性文件,如2005年頒發(fā)的60號文《教育部關于若干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政策意見的通知》、2004年發(fā)布的63號文《教育部關于設立和舉辦實施本科以上高等學歷教育的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申請受理工作有關規(guī)定的通知》、2006年頒布的5號文《教育部關于當前中外合作辦學若干問題的意見》和2007年的14號文《教育部關于進一步規(guī)范中外合作辦學秩序的通知》等。

在1995年國務院頒布的《教育法》中,鼓勵我國大力開展教育對外交流與合作,而境外的組織和個人在中國境內辦學和合作辦學的辦法由國務院規(guī)定。1996年頒發(fā)的《職業(yè)教育法》第21條規(guī)定,“境外的組織和個人在中國境內舉辦職業(yè)學校、職業(yè)培訓機構的辦法,由國務院規(guī)定”。[3]

國家教育委員會在1995年1月26日頒發(fā)了《中外合作辦學暫行規(guī)定》,此規(guī)定適用于在國務院發(fā)布有關國際合作辦學的行政法規(guī)前。針對我國加入WTO的新形勢,該規(guī)定現(xiàn)已廢止。國務院在2003年9月1日開始實施《中外合作辦學條例》,同時于2004年7月1日起施行了《中外合作辦學條例實施辦法》,該辦法規(guī)定了中外合作辦學機構的設立、管理、教學等,這標志著我國在國家層面已大力重視國際合作辦學的發(fā)展。在《國家中長期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第十六章也特別提出要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引進優(yōu)質教育資源,提高交流合作水平。

2 我國高職院校國際合作辦學模式及現(xiàn)狀

我國高職院校的國際合作辦學是近些年學者們的研究熱點,國內已有較多教研學者提出了典型鮮明的觀點,并因此而展開了大量的調查研究工作,也發(fā)表了學術論文,以下根據(jù)筆者研究文獻的情況羅列一些學者對國際合作辦學模式的研究狀況。

2.1 我國高校國際合作辦學模式的研究狀況

2005年,張星諭,王辛楓等人以哈爾濱理工大學的實踐為研究基礎,認為我國在國際合作辦學過程中已基本形成了三種主要的模式,即融合型模式、嫁接型模式、松散型模式。[4]

2006年,葛建一研究江蘇省的高等教育國際化戰(zhàn)略,主要是從教學管理方面將國際合作辦學模式進行分類,按照國際合作辦學的正規(guī)化管理程度,辦學模式分成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模式;從學生是否獲得國外的學習機會上來看,分成單校園與雙校園模式,從學生是否脫產,分成全日制與非全日制模式;從文憑發(fā)放角度來看,分成單文憑與雙文憑模式;從生源計劃性角度看,分為計劃內招生和計劃外招生。[5]

2007年,龔思怡參照《中外合作辦學條例》及《中外合作辦學條例實施辦法》,將合作辦學按照組織模式是否獨立設置分成獨立設置的和非獨立設置的中外合作辦學機構以及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按照跨境教育提供方式進行分類,合作辦學分成協(xié)議項目、雙校園、頒發(fā)雙證書、只頒發(fā)外方證書等模式。[6]同時,黃道平研究了浙江省的高職院校中外合作辦學,認為中外合作辦學有四種獨具特色的模式:融合式、嫁接式、松散式和“學院+公司式”。[7]

2008年,胡亮才認為從國際合作辦學的組織模式上來分析,我國大部分高校采用了融合型、嫁接性、松散型三種合作模式;從國際合作辦學的交流模式來分析,中國目前需要從“主體-客體”的模式向“主體-主體”的模式發(fā)展;根據(jù)中國高校辦學主體的融資模式,創(chuàng)新性地提出了中外合作辦學的上市融資、資產證券化、教育彩票等模式;借鑒美國的高等教育管理理念,提出國際合作辦學的“主體-主體”管理模式;國際合作辦學的教學模式的基本類型是互動教學模式、分層教學模式以及跨文化合作教學模式。[8]

2010年劉力鋼得出結論,按照中外合作辦學過程中對國外教育資源引入角度和整合程度的差異來分,我國在國際合作辦學過程中已基本形成了三種主要的模式,即融合型、嫁接性、松散型。他提出在國際合作辦學戰(zhàn)略模式的選擇上應構建科學組織架構,構建“模塊化”師資隊伍,“再造”教學流程,運用“精益化”教學手段,形成“能力導向型”培養(yǎng)模式。[9]

2.2 我國高職院校國際合作辦學模式

從辦學方式區(qū)分為學歷教育和非學歷教育項目。參加學歷教育項目的學生必須是通過統(tǒng)招考試的,畢業(yè)后同時取得中外雙方頒發(fā)的文憑;參加非學歷教育項目的是非統(tǒng)招生,在中方學校修滿相應學分后就讀外方學校,畢業(yè)后僅獲得外方學校頒發(fā)的文憑。如果學生所就讀的非學歷教育項目未能通過教育部審核認證,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不批準學生在國外獲得的文憑。

從辦學主體區(qū)分為國際合作辦學機構(如中國政法大學中歐法學院)和國際合作辦學項目(如清華大學與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合作舉辦管理碩士學位教育項目)。

2.3 我國高職院校國際合作辦學模式現(xiàn)狀

隨著中國加入WTO后,中國的高職教育有了走出國門的機會,但同時也面臨著來自外國教育機構的競爭。高職院校的發(fā)展正面臨著經(jīng)濟結構轉型,培養(yǎng)的高職人才要能夠主動承擔社會需求的使命、具有全球意識和進入國際勞動力市場的能力。另外,現(xiàn)代大學生對于優(yōu)質高等教育以及獲得國內外勞動力市場競爭力的渴望促使高職院校站在更高的平臺,提供更為優(yōu)質的教育產品。

在如火如荼的國際合作辦學研究中,不少學者都發(fā)現(xiàn)國家在國際合作辦學方面的制度還不夠完善,參與合作辦學的中國高職院校無從了解國外同等院校的水平和優(yōu)勢專業(yè)。同時還存在一些問題,比如由于國內高職院校不重視英文網(wǎng)站的建設,國外院校也很難了解國內情況;缺乏全國高職院校國際合作辦學信息統(tǒng)計系統(tǒng)的標準化,沒有一個官方的關于全國國際合作辦學項目的統(tǒng)計,也無從了解目前合作辦學項目的發(fā)展狀態(tài),缺少一個信息交流平臺,難以收集到相關信息等。

3 我國高職院校國際合作辦學存在問題及對策

3.1 我國高職院校國際合作辦學存在問題

我國高職院校在開展國際合作辦學時,主要存在以下四大問題:

首先,主次地位不分。我國高職院校在與國際教育機構共同舉辦國際合作辦學時主要是以引進為主,引進外國教育機構的優(yōu)質課程,邀請外國專家來國內教學等等。在進行此類合作辦學時,缺乏將我方放在主導地位上,盲目地合作。

其次,將教育視為貿易活動,以營利為主要目的。目前,教育發(fā)達國家大力向我國輸出教育資源,這些高職院校國際合作辦學的國外合作方的政府主導策略是將教育視為一種出口產業(yè),作為增加收入的貿易活動。而我國政府一直以來都是將教育視為公益事業(yè),高職院校國際合作辦學已經(jīng)逐漸偏離了教育的公益性行為。

再次,缺乏優(yōu)質國際合作辦學。因我國高職教育起步較晚,長期以來都處于向國外借鑒學習的狀態(tài)中。絕大部分高職院校為了促進學校發(fā)展,盲目強調“量”的合作,而忽視“質”的發(fā)展,這些高職院校舉辦國際合作辦學的合作方往往未加篩選,不利于我國高職院校國際合作辦學的發(fā)展。

最后,對已開展的高職院校國際合作辦學欠缺管理經(jīng)驗。我國高職院校的國際合作辦學發(fā)展較為迅速,數(shù)量也較多,但對于這些合作缺乏相應管理人員的培養(yǎng),沒有形成經(jīng)驗總結,問題也是頻出。

3.2 我國高職院校國際合作辦學對策

對于以上存在的問題,本文主要提出以下四大對策:

首先是堅持中國教育機構的主導地位,增強政治敏感性,依法辦學,規(guī)范管理,使我國在國際合作辦學中以輸出為主的地位逐漸轉變?yōu)檩敵?、輸入共同有機結合的合作模式。中方院校要認真篩選合作辦學的輸入方,至少應做到的是初步篩選國外教育資源,引進優(yōu)質的教育資源,加強國際合作辦學的質量管理。

其次是解決我國合作辦學的公益性與合作方營利性之間的矛盾。教育部為了明確規(guī)定我國所舉行的國際合作辦學的公益性質,在2006年發(fā)文《關于當前中外合作辦學若干問題的意見》中明確指出:堅持中外合作辦學的公益性原則,防止教育產業(yè)化的傾向,教育是以培養(yǎng)人才為根本目標的崇高的社會公益性事業(yè)。

再次,加強采用“雙校園”辦學模式的國際合作辦學項目的管理。教育部在2006年所發(fā)的5號文件《教育部關于當前中外合作辦學若干問題的意見》中明確規(guī)定,國內教育機構確需采用“雙校園”辦學模式舉辦國際合作辦學項目的,應當依法取得行政許可。[10]

最后,國際合作辦學發(fā)展到今天,應總結經(jīng)驗,統(tǒng)一認識,提升教學質量,提高辦學水平的內涵建設,避免各個辦學單位自行埋頭摸索。我們必須完善相關法律法規(guī),為高職院校中外合作辦學提供政策保障;建立健全組織領導機構,實行項目負責人制。

[1][3]易凌. 中外合作辦學中面臨的法律問題及解決途徑[J].教育研究, 2012, 6: 30, 31

[2]曹國興. 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司長曹國興談中外合作辦學[DB/OL]. 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337/200607/15925.html,2006-07-05

[4]張星諭, 王辛楓. 高校中外合作辦學模式探索[J]. 邊疆經(jīng)濟與文化, 2005(5): 122-124

[5]葛建一. 江蘇高等教育國際化戰(zhàn)略研究[M]. 江蘇:蘇州大學出版社. 2006: 213-217

[6]龔思怡. 高校合作辦學模式與運行機制的研究[M]. 上海:上海大學出版社. 2007: 74

[7]黃道平, 方國愛等. 浙江省高職院校中外合作辦學模式分析及思考[J]. 溫州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 2007(3): 74

[8]胡亮才. 國際合作辦學模式創(chuàng)新[M]. 湖南: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8:60-255

[9]劉力鋼,邵劍兵等.國際化合作辦學的戰(zhàn)略性問題思考—國際教育資源整合的戰(zhàn)略模式與發(fā)展路徑選擇[A].見:趙彥志編. 中外合作辦學治理與發(fā)展.大連:東北財經(jīng)大學出版社.2010:53

[10]教外綜[2006]5號. 教育部關于當前中外合作辦學若干問題的意見[DB/OL]. 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74/201006/89021.html

猜你喜歡
辦學院校高職
中外合作辦學在晉招生錄取情況一覽表
網(wǎng)絡平臺補短板 辦學質量穩(wěn)提升
高職應用文寫作教學改革與創(chuàng)新
活力(2019年21期)2019-04-01 12:18:24
高職人才培養(yǎng)模式創(chuàng)新探討
落實和擴大高校辦學自主權
院校傳真
院校傳真
院校傳真
中外合作辦學大有學問可作
院校傳真
分宜县| 贺州市| 田东县| 绵阳市| 当阳市| 汽车| 盐源县| 建平县| 江门市| 陈巴尔虎旗| 克山县| 乐山市| 军事| 建湖县| 珠海市| 峨眉山市| 自治县| 洛隆县| 牟定县| 六枝特区| 镇远县| 玉溪市| 石渠县| 平安县| 芦溪县| 集贤县| 万盛区| 鄂托克旗| 犍为县| 汝阳县| 克拉玛依市| 千阳县| 塔河县| 阳春市| 抚顺县| 竹山县| 榕江县| 城固县| 贡嘎县| 甘孜| 康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