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艷霞
(長治學院歷史文化與旅游管理系,山西 長治 046011)
上古時期,人類主要依靠瞽史記憶,用口耳相傳的形式完成歷史信息的傳承。今天在傳統(tǒng)史學文字與實物之外,更多的歷史親歷者的語言被賦予了史學的價值,成為還原歷史真實的重要手段。現(xiàn)有理論已經對口述史理論與實踐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本文只是想借助本人在實際社會調查中的所見所感,談談對口述史材料解讀與使用的思考。
我們的口述史調查最早是從武鄉(xiāng)開始的,這里曾經是抗戰(zhàn)時期敵我交戰(zhàn)的主戰(zhàn)場,也是用汗水和鮮血滋養(yǎng)的中國革命老區(qū)。在歷史敘述里,這里的光榮歷史被開國元勛回憶過,被歷史檔案記錄過,被專家學者考察過,被影視作品再現(xiàn)過。但對于生于斯、長于斯的普通人,在大歷史背景之下的小人物被關注則顯得格外蒼白。許多歷史細節(jié)需要他們的解答,許多歷史的真相等待他們的還原。我們的口述史調查是圍繞抗戰(zhàn)時期太行根據地民兵組織的活動而展開的??谑稣哂觅|樸的語言講述嚴肅的歷史,歷史在這里變得親切而生動起來??谑鲋?,嚴肅的八路軍總司令變成了其貌不揚的老兵,他和老百姓拉家常,和老百姓同勞動,有戰(zhàn)爭指揮時的冷靜與睿智,也有戰(zhàn)爭失利時的沮喪與狼狽。聽老鄉(xiāng)們講述現(xiàn)實版的“鋤奸”,遠比影視作品更加真實、驚心動魄。70歲大爺口中的老父親,80歲大娘記憶中的兄長……他們的講述就像是一盞明燈,為我們照亮歷史場景中的黑暗角落,從另一個角度開啟了歷史的大門。
幾次的社會調查,是我們還原、豐富對這段歷史認識的過程,也是不斷感悟與成長的過程。但是現(xiàn)實情況是,大部分的親歷者都已故去,很多健在的老者年老體衰,無法流暢、完整地講述歷史的全貌。而目前相關調查的開展也主要以民間學者為主,雖然民間學者對相關歷史資料進行了大量的整理和研究,但這種研究仍基本處于自發(fā)狀態(tài)。而對歷史資料的傳承與記錄方式以當事者的口述和民間學者的簡單記錄為主,內容主要關注政治、軍事方面,缺乏全面的考察。由此可以看出,社會調查開展、口述材料的搜集對歷史學研究而言,既有地域與內容的要求,也有時間和空間的局限。對現(xiàn)存資料的收集與整理是對歷史的尊重與挽救。失去對口述材料的關注,對于某段歷史的認識與研究也將失去價值。
口述史是歷史親歷者敘述的歷史,它與傳統(tǒng)史學的區(qū)別在于:“口述歷史是圍繞人民所構建的歷史,它給歷史本身帶來了活力,拓寬了其范圍。它不僅允許英雄來自領袖,而且還允許英雄來自不被人知曉的多數(shù)平民。它促使教師與學生成為工作伙伴。它把歷史引入共同體,又從中引出歷史。它幫助較少有特權者,尤其是老人漸漸獲得尊嚴和自信。它有助于社會階級之間、代際間的接觸及由此而來的理解。對于單個的歷史學家來說,由于口述史的共享意義,它能夠給予一種地點或時間的歸宿感?!保?]正是由于口述史具有民主性、合作性、動態(tài)性以及跨學科性等特點[2],在重大歷史事件的補充上,在普通人生活狀況的記錄上,口述史具有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同時我們也應注意,對口述材料的冷靜質疑與合理解讀,是我們利用口述材料還原歷史的基礎。對此,陳旭清博士在《口述史研究的理論與實踐》一書中提出,對口述史材料的完整解讀,應考慮三種關系:一是訪問者與歷史對象的關系;二是被訪問者與歷史對象的關系;三是訪問者與被訪問者的關系。我們在調查中發(fā)現(xiàn),第一種關系是相對穩(wěn)定的,而第二、第三種關系,因為被訪問者身份、閱歷的差別,表現(xiàn)出較大的差異性。訪問者是通過被訪問者獲得歷史對象的信息,因此,被訪問者是影響口述材料真實性的重要因素。
在我們進行有關太行根據地民兵組織的社會調查中發(fā)現(xiàn),被訪問者對歷史對象的認識與敘述與他的社會地位、知識結構、思維方式、生活環(huán)境等有直接關系,因而同一事件的敘述呈現(xiàn)出較大的差異?!澳切異鄣氯A時代’的人活下來變成了‘喬治時代的人’,而現(xiàn)在又變成了‘伊麗莎白時代的人’。經歷了這些歲月,一些往事在記憶中消失了,或至少關于這些往事的回憶也會受到后來經歷的影響。”[3]材料收集過程中,被訪者的口述內容會根據訪問者的需要而改變,這個過程既包括對敘述材料的省略簡化、選擇過濾,還包括對材料的渲染夸大。所以,保持對口述材料必要的質疑,是甄別被訪者記憶的再生產、再表述行為的影響的首要前提。
首先,在長期統(tǒng)一輿論宣傳教育之下,被訪者對歷史對象形成了統(tǒng)一而相似的認識,由此形成簡潔、統(tǒng)一的歷史表述模式。在我們的教課書里,當提及抗戰(zhàn)時期日軍對民眾的殘害與奴役時,總會提到日軍的“三光政策”。而我們在調查過程中也發(fā)現(xiàn),不論是年逾花甲的老人,還是生于新中國的年輕一代;不論是目不識丁的婦女,還是識文斷字的文化人,當他們講述抗日戰(zhàn)爭時期的生活與戰(zhàn)爭時,幾乎所有人都會用“三光政策”來形容日寇的殘暴。這里面有些人是真正見識過日軍“三光政策”的暴行,他們敘述的“三光政策”是血淋淋的場景和不堪回首的記憶。有的人,“三光政策”這個詞語是從當時的反日宣傳中,從日偽的恐嚇輿論中,從其他村莊的老百姓的街談巷議中得到的;而年輕一輩則大都是從長輩的敘述中獲來的。之所以大家不約而同地選擇這個詞語,是因為長時期以來所受到的統(tǒng)一的宣傳與教育的影響,認為只有這個詞才是最能反映日軍殘暴程度的。那么,對于不同人所敘述的“三光政策”的口述材料就需要我們加以區(qū)別對待。
其次,現(xiàn)實環(huán)境對被受訪者記憶的改造與語言的包裝??谑鍪氛{查過程中,被訪問者的記憶與語言特點是獨特的,不可取代的。但在實際調查中,我們也發(fā)現(xiàn)很多被訪問者的記憶是經過修飾的,語言也被他們刻意地進行了包裝。我們在武鄉(xiāng)王家峪八路軍總部舊址調查時,在當?shù)匾活w大槐樹下找到一位老人。雖然是一個很平常的日子,但老人還是身著軍裝,胸帶獎章,在一群老人中間顯得格外特別。在敘述八路軍在王家峪的歷史時,老人的語言中加入了諸如“同甘共苦”“人民戰(zhàn)爭”等詞語,這一切都與王家峪特殊的歷史地位有著直接的關系。而作為這個小村莊里的老八路,老人應該對各類采訪、談話等形式并不陌生,對于采訪者想要知道的,自己應該講給采訪者的內容也是有所準備的。這些準備是對歷史事件添加式的描述,還是從屬式的描述[4],決定了這段材料的價值的高低,需要我們加以重點分析、辨別。
再次,利益的顯性與隱形驅使之下,口述材料體現(xiàn)出的矛盾性與差異性??谑鍪肪哂械膭討B(tài)性特征,表現(xiàn)在史料上,體現(xiàn)為對同一歷史事件不同人口中的不同描述。這其中經濟利益是不可忽視的重要影響因素。以八路軍調查為例,因為國家政府的重視與扶持,出臺了許多對革命老區(qū),特別是當年重要機構所在地的優(yōu)惠政策,這些政策帶給當?shù)孛癖姷氖菍崒嵲谠诘慕洕?。因此,“八路軍”也就成為許多地方發(fā)展經濟的金字招牌。為了提高自身知名度,不惜篡改歷史。還有些老百姓,出于對家鄉(xiāng)的維護與熱愛,在敘述中自覺不自覺地對歷史事件的細節(jié)進行夸張、改動。所述史料難免有偏頗之處。如八路軍總部1938年4月10日,由沁縣小東嶺移駐武鄉(xiāng)縣馬牧村,一直到1940年11月4日離開武鄉(xiāng)到達遼縣武軍寺。其間,先后在武鄉(xiāng)馬牧村、義門村、寨上村、磚壁村和王家峪村駐扎。在調查中,幾乎每個村莊的被訪問者都在反復強調本村的光榮歷史和曾經為革命所做的貢獻。這里面既有對家鄉(xiāng)的宣傳,也希望借助第三方力量肯定他們的價值、給予他們更多幫助的目的在里面。在調查中,一位老人還詳細敘述了八路軍在磚壁村駐扎的經過,指出當年八路軍在磚壁村不是文件上記載的三次,而是四進四出。類似的材料一定程度上會對歷史的客觀性造成影響;但另一方面又可以給我們提供多一些的思考角度,對此類材料的動態(tài)性分析,同樣有助于我們對材料的理解。
又次,被訪問者對歷史事件的表述具有選擇性特點。那些個體記憶最深刻的、對個體生活產生重大影響的內容,往往是被訪問者提及最多的、重點渲染的地方。這些富有個人色彩表述是對歷史事件的細化與補充,也流露出個體小人物對歷史事件的認識與評價。在調查中,一位村財糧主任的兒子講述了自己小時候因為抗屬身份全家被日本人通緝追捕的經過?!拔覀兡赣H就帶著我們逃到其他地方,誰家也同情,但是誰家也不敢收。最后有個大娘就收留了下來。讓我媽叫她婆婆,讓我們叫她奶奶。我媽媽的名字原來叫李XX改成魏和平,我原來叫程XX改成武男男,我妹妹原來叫程 XX,改成武女女?!睍r過境遷,當年的情景老人仍歷歷在目,倉促間改的名字老人記了一輩子,對大娘的感激之情,對日本人的仇視伴隨了老人一生。材料為我們再現(xiàn)了國破家亡之下普通百姓的仁義與智慧。另外一位1948年入黨的大娘,在談到今天的中日關系時,仍然氣憤難平,“這會兒要和人家(日本人)處朋友,我就不懂,那會兒燒光殺光搶光,這會兒又和人家處朋友呢,我就想不通。你們就沒有受罪,那會兒我們苦啊……反正我是不和他處朋友。說朋友多了有好處,朋友多了路寬,我覺得日本人祖祖輩輩不應和它處朋友。”
這類材料因為個體的差異,所以打上了較深個人烙印。在材料的處理上,我們應該在關注其特殊性的同時,將其納入整個歷史還原的體系之中,通過這些普通人、小人物的話語表達,情感流露,具體、生動地接近歷史真實,構建更為立體的歷史。
在歷史學研究中,長期以來受“政策—效果”模式[5]的影響,專注從自上而下視野軌跡考察歷史,由此造成了觀念對研究不同程度的干擾。而通過調查得到的材料,是一種自下而上的視野軌跡,通過它的重新梳理,可能會得到與之前一致的結論,也可能相反。但無論如何,都是我們在追求歷史真實與完整性上的有益探索。
首先,口述史材料是形成結論的直接來源之一。在調查中,所收集的材料中有些是對現(xiàn)有文字材料的補充、完善和豐富;有些材料所表達的觀點則與傳統(tǒng)理論宣傳之間存在較大差異。對于這種差異的不同處理方式,會影響調查結論的得出。在材料使用時,很多時候,我們在動筆之前其實頭腦中已經有了固定的理論,甚至受傳統(tǒng)思維定式的影響,我們的結論也都已形成,寫作的過程只不過是將已有材料加以堆砌與運用,以證實自己結論的過程。也就是通常所說的“以論帶史”。將這樣的思維方式帶入口述史研究,必然導致思想掌控材料的結果,而從調查中發(fā)現(xiàn)真實的初衷將得不到貫徹。
研究歷史,認識歷史的本來面貌,必須依靠大量的、經過嚴格審查的歷史材料,在詳盡占有材料的基礎上,從事實中引出結論。這個結論是由材料之間的嚴密的邏輯推斷而得出的,不是某個人強加到你頭上的。陳寅恪先生曾說:“我的思想,我的主張完全見于我所寫的《王觀堂先生紀念碑銘》中……我絕不反對現(xiàn)政權,在宣統(tǒng)三年時就在瑞士讀過《資本論》的原文。但我認為不能先存馬列主義的見解,再研究學術。我要請的人,要帶的徒弟都要有自由思想,獨立精神。不是這樣,即不是我的學生……”[6]
在對太行民兵的社會調查中,很多問題在教科書中都有論斷,這些是其他學者在實踐考察中得出來的結論,但并不一定完全適用于每個地方。比如在談到有關群眾參加八路軍的動機問題時,很多受訪者并不像一些書本上所說,是為了“保家衛(wèi)國”、為了民族獨立而戰(zhàn),而是有著更為樸素、簡單、合理的原因。有位老者說,當時許多年輕人參軍,有的是因為家境窮寒,參軍之后有飯吃;有的人是因為看到當時村里有人參軍很威風,為了“趕時髦”;還有一些人為的是反抗封建包辦婚姻;等等。這些材料的收集,有助于還原更為真實具體的歷史。這些材料的使用,也會使流逝的歷史在材料的支持下豐滿、鮮活起來。
其次,對口述材料價值的正確定位與合理分析。在社會調查中,我們還要注意避免過分抬高或迷信材料的情況發(fā)生。如前文所說,干擾影響口述材料的因素很多。如果放棄了對口述材料的質疑,放棄了應有的思考與探究,不加以辨別盲目采用,往往會使我們的研究陷入對所獲得材料的盲目崇拜之中。歷史學研究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對材料進行判斷和分析,明辨源流、去偽存真。對于口述材料而言更應如此。例如,我們在對學生假期社會調查口述材料的整理中發(fā)現(xiàn),一位同學收集到一首歌謠,而且據說是當年日本人唱的,“我住城,你住鄉(xiāng);我舉大炮,你舉槍;我吃大米,你吃糠?!备柚{很寫實,想來當時應該很多當?shù)厝硕贾?。那么,這首歌謠的背后有著怎樣的信息和盲點呢?我們就應該進行必要的分析。一是,這首歌是漢語,一定是中國人唱才會被老百姓聽懂,那么唱這首歌謠給老百姓聽的應該是漢奸,至少是為日本人服務的中國人,而不是被訪問者所講的日本人。二是,這首歌謠用對比的手法來炫耀他們的優(yōu)越性,又用漢語的形式加以傳播,目的很明確,就是希望老百姓看清形勢,放棄抵抗,心甘情愿地去做他們的漢奸走狗。所以這首歌應該是日本人支使?jié)h奸編唱的,用以招攬漢奸、麻痹民眾的一種宣傳手段。至于這首歌有沒有日文版,當時的日本人是否會唱尚屬于研究盲點。
再次,材料的使用過程中離不開理論指導。分散的材料、矛盾的觀念需要理論的支撐?!安牧鲜潜焕碚撜樟恋模潜凰枷胼x映的?!敝挥屑尤肭叭说闹腔叟c思考,才能賦予材料生命力。
心態(tài)研究法是20世紀以來實踐效果較好的歷史研究方法之一。當我們在調查中問及為什么在艱苦條件下老百姓也不愿投降當漢奸、享受榮華富貴時,老百姓的回答出奇的一致“不愿做亡國奴!”對于這一回答,我們如果用心態(tài)研究法理論進行分析會發(fā)現(xiàn),“不做亡國奴”是這一時期民眾的集體態(tài)度或“信仰共同體”,在當時是一種人所共知的常識。對這一“常識”的共同遵守,是絕大多數(shù)民眾堅持抗戰(zhàn)、在黑暗中等待黎明的精神支柱。
同樣,在調查有關抗日根據地建立與鞏固問題時,被訪問者通常以事實舉例來說明共產黨如何愛護老百姓,八路軍如何與人民同甘共苦,抗日政府如何組織發(fā)動群眾,以及如何進行土地革命等問題。而我們在材料使用過程中不能僅僅對材料進行羅列與堆積,還要將相關的理論引入材料進行分析。如用“民族主義”解釋模式,解釋共產黨通過激發(fā)民眾民族主義開展抗日活動;用“土地革命”理論解釋農民對共產黨的支持,抗日根據地的鞏固。通過現(xiàn)有理論對材料的梳理,在檢驗普遍理論意義的同時,構建更符合事實的理論解釋,進一步豐富理論體系。
開展口述史調查是一個知行合一的過程,是我們走出校園,投入歷史的過程,這是一個自我發(fā)現(xiàn)的過程。期間,我們學著用自己的雙眼去尋找歷史的信息,學著用雙耳去聆聽歷史的記憶,學著用自己的眼光去觀察、駕馭所獲得的材料,學著用自下而上的眼光審視社會,學著思考,學著提煉自己的觀點,學著在調查實踐與理論構建的雙向活動中體悟歷史的真諦。
[1][英]保羅·湯普森.過去的聲音:口述歷史[M].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0:21.
[2]楊祥銀.與歷史對話·口述史學的理論與實踐[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17.
[3][英]約翰·托什.口述的歷史[J].史學理論,1987(4):85.
[4][英]彼得·伯克.歷史學與社會理論[M].上海:上海世紀出版社,2010:116.
[5]李金錚.土地改革中的農民心態(tài)——以1937—1949年的華北農村為中心[J].近代史研究,2006(4).
[6]文史參考[G].北京:人民日報社,2012(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