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淑光,李 桃,張紅梅,張虎田
(江蘇省東海縣人民醫(yī)院,江蘇東海222300)
腎綜合征出血熱又稱流行性出血熱,是由漢坦病毒引起的,以鼠類為主要傳染源的一種自然疫源性疾病。臨床上以發(fā)熱、休克、充血出血和腎損害為主要表現(xiàn)。典型病例有發(fā)熱期、低血壓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復期。本病廣泛流行于亞歐等國[1]。我縣為我國的高發(fā)區(qū)之一。先將我院近幾年來住院的37例腎綜合征出血熱患者的護理經驗介紹如下。
1.1 一般資料:本組37例患者全部為2008年1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住院治療的腎綜合征出血熱患者。其中男性25例,女性12例。年齡最小18歲,最大55歲,平均34歲,行血液透析者2例。
1.2 方法:對本組37例患者的治療和護理進行回顧性分析和總結。
1.3 治療:以綜合療法為主,早期應用抗病毒藥治療。中晚期則針對病理生理進行對癥治療。以早發(fā)現(xiàn)、早期休息、早期治療和就近治療為治療原則。治療中重點防治休克、腎衰竭和出血。
2.1 發(fā)熱期的護理:早期臥床休息,創(chuàng)造舒適、安靜的環(huán)境,減少噪聲,減少對病人的刺激,高熱以物理降溫為主,可放置冰袋,禁用酒精擦浴,以免加重皮膚的充血、出血損害。盡量少使用解熱鎮(zhèn)痛藥,以防大量出汗引起低血壓。并定期測量血壓。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患者腹痛或腰痛突出或明顯加重,可能是由于血管損害加重,血漿大量滲出,引起腸系膜或腹后壁水腫加劇,或因血管破裂引起嚴重出血和血腫所致。也可能是腎破裂,應及時報告醫(yī)生做進一步檢查,并注意血壓的變化[2]。
2.2 低血壓期的護理:早期、快速、適量補充血容量,爭取4 h內血壓穩(wěn)定。對休克較重患者,用雙滲透平衡鹽液。注意補液速度,低血壓早期應快速補液。必要時加粗針頭或多靜脈通道.但對老年體弱及心、腎功能不全者,速度應適當放慢,減少用量以防止肺水腫的發(fā)生。嚴密觀察血壓的變化,每30 min測血壓1次,并做好記錄及時報告醫(yī)生。若有血壓下降,心率增快,面色蒼白,四肢厥冷,尿量減少,應立即通知醫(yī)生并采取相應措施,患者要絕對臥床,取平臥位,保暖,吸氧。同時準確記錄24 h尿量.盡早發(fā)現(xiàn)少尿傾向。同時注意觀察血小板的變化,血小板急劇下降。并發(fā)腔道出血,不能迅速制止,促使休克的惡化進展,增加治療難度[3]。
2.3 少尿期的護理:準確記錄患者每日出入量 并且要及時檢測血電解質、尿常規(guī)。密切觀察患者呼吸、血壓、心率的變化,重患者要進行心電監(jiān)護及時了解病情。如考慮腎前性少尿,可輸注電解質溶液500~1000 mL,并觀察尿量是否增加,也可用20%甘露醇100~125 mL靜脈注射,觀察3 h,如尿量不超過100 mL,則為腎實質損害所致少尿。此時應嚴格控制輸入量,每日補液量為 一日尿量和嘔吐量再加500~700 mL,注意糾正酸中毒,適量應用利尿劑。遵醫(yī)囑予以導瀉和放血。如出現(xiàn)透析指征及時透析。并注意防止高鉀血癥。本病死亡的一例患者,為男性53歲,患者在少尿期出現(xiàn)腦水腫、肺水腫,同時血鉀高達8.1 mmol/L,但患方堅決拒絕透析,最終導致死亡。
2.4 多尿期護理:認真記錄出入量,注意水及電解質平衡。給予半流質和含鉀飲食,水分補充以口服為主,鼓勵患者食用營養(yǎng)豐富、易消化、含鉀量較高的飲食,不能進食者可靜脈注射。由于患者免疫功能下降,易發(fā)生呼吸道和泌尿系感染,應注意預防感染。注意病室內空氣消毒.特別是加強口腔及皮膚的護理。
2.5 恢復期的護理:加強營養(yǎng),高蛋白、高糖、多維生素飲食。出院后應休息1~2個月,應逐漸增加活動量,重型病例可適當延長時間。定期復查腎功能,血壓和垂體功能,如有異常及時診治。
2.6 并發(fā)癥的護理:重點觀察有無消化道出血;有無抽搐、腦水腫、腦出血表現(xiàn);有無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表現(xiàn);有無肺水腫發(fā)生;有無自發(fā)性腎破裂表現(xiàn)等。一旦出現(xiàn)上述情況,應立即匯報醫(yī)生及時處理。
2.7 心理護理:腎綜合征出血熱患者極易出現(xiàn)精神緊張,恐懼等心理。護理人員要多和患者及家屬溝通,用簡單易懂的語言,介紹疾病的表現(xiàn)和原因,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問題,了解和掌握患者的心理需要,消除各種不良的心理因素,消除顧慮,取得患者信任,使患者保持良好心態(tài),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積極配合治療。
經過合理的診治,密切的觀察,精心的護理,37例患者,36例康復出院,1例死亡,死亡率2.7%。
腎綜合征出血熱往往病情重,并發(fā)癥多且嚴重,治療復雜。對護理的要求也高。本病病死率與臨床類型、治療遲早及措施是否正確有關。近年來通過早期診斷和治療措施的改進,目前病死率由10%下降為3% ~5%,而對患者實施整體護理,密切觀察病情。有利于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復,減少病死率。
[1] 楊紹基,任紅.傳染病學[M].7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83.
[2] 高軍,牟玲.腎綜合征出血熱——診斷與治療[M].沈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190-237.
[3] 楊為松.腎綜合征出血熱[M].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1999: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