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玉軍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北京100872)
·政治文明與法律發(fā)展·
論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基本原則
馮玉軍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北京100872)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完善與發(fā)展需要長期堅持。以人為本、上下有序、內外協調、動態(tài)均衡、公正與效率辯證統一、統籌兼顧與可持續(xù)發(fā)展是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基本原則。以人為本原則是中國社會主義民主建設和法律發(fā)展的重大理論創(chuàng)新、制度創(chuàng)新。上下有序原則是處理法律體系內部關系的基本原則。其確保法律體系的整體與部分、中央立法與地方立法、上位階的法與下位階的法上下一致、相互統一。內外協調原則是關乎法律體系內部諸因素之間及其與外部環(huán)境因素之間是否相互協調、功能一致的原則,是保證法治運作系統權威高效的關鍵。均衡原則是一切法律活動、特別是法律體系構建的最終協調機制和最高秩序依歸。完整的法律系統是由靜態(tài)的、表現為規(guī)范形式的法律體系和動態(tài)的、表現為法制產生、運行、實現過程的法律調整機制組合而成的一個大的系統結構。公正和效率的矛盾是社會歷史領域所有價值目標體系的基本矛盾。公正與效率辯證統一原則不僅體現在政治原則、法律規(guī)定、道德要求、宗教訓誡以及經濟活動中,而且體現和滲透在彼此之間的矛盾沖突與聯系互動之中。統籌兼顧原則主要是指法律體系在結構—功能意義上的上下有序原則和內外協調原則,但在動態(tài)演進意義上看,則應堅持可持續(xù)發(fā)展原則。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基本原則;以人為本;上下有序;內外協調;動態(tài)均衡;公正與效率辯證統一;統籌兼顧與可持續(xù)發(fā)展
法的原則貫穿于全部法律體系當中,規(guī)定了具體規(guī)則和制度的地位和意義,是法律體系的總綱。它直接決定了法律制度的基本性質、基本內容和基本價值取向,為法律規(guī)范、法律概念等提供基礎性準則,是使法律體系保持連續(xù)、穩(wěn)定和協調的保證。概言之,法的原則就是指反映法律制度的根本性質,促進法律體系的協調統一,為其他法律要素提供指導,保障法律運作的動態(tài)平衡并證成其法治理念的基礎性原理和價值準則。
到2010年底,中國已經形成了立足中國國情和實際、適應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集中體現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意志、以憲法為統帥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國家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tài)文明建設[1]10的各個方面實現了有法可依。然而,法律體系的形成并不等于法律體系的完備,法律是實踐經驗的總結、提煉。社會實踐永無止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也必須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的發(fā)展不斷向前推進。中共十八大報告指出:要“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進一步“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加強重點領域立法,拓展人民有序參與立法途徑”,使“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全面落實,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斷提高,人權得到切實尊重和保障”[1]9。以此為指針,我們需要堅持以人為本、上下有序、內外協調、動態(tài)均衡、公正與效率辯證統一、統籌兼顧與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原則,進一步完善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
以人為本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的核心立場,也是中國法治建設特別是立法工作的精神支柱。以人為本原則的基本內涵就是要把滿足人的全面需求和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作為經濟社會發(fā)展的根本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圍繞人們的生存、享受和發(fā)展的需求,提供充足的物質文化產品、服務和制度保障,圍繞人的全面發(fā)展,推動經濟和社會的全面發(fā)展。堅持以人為本原則,是中國社會主義民主建設和法律發(fā)展的重大理論創(chuàng)新、制度創(chuàng)新。具體表現為以下四點:
首先,以人為本是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邏輯起點,突出反映了社會主義政治法律制度的本質要求和基本特征。人是法律的價值主體。一種法律制度有無價值、價值大小以及法律制度的性能本身固然是不可或缺的,但是最根本的還是取決于人作為主體的需要,取決于該法律制度能否滿足人這一主體的需要和滿足的程度。法的價值主體是人,法的價值都是為人而產生和存在的,離開了人作為主體的需求和發(fā)展就無所謂價值,也無所謂法的價值。以人為本是對人的主體性肯定和注重人的全面發(fā)展,是中國共產黨人對法的價值屬性的準確把握。中共十八大報告指出:“必須堅持人民主體地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億萬人民自己的事業(yè)。要發(fā)揮人民主人翁精神,堅持依法治國這個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最廣泛地動員和組織人民依法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yè)、積極投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更好保障人民權益,更好保障人民當家作主?!保?]10由此也就決定了維護人的人格尊嚴、尊重和保障人權、實現人的全面需求、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是中國社會主義法的價值起點和目標,是我們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根本所在。
其次,以人為本是現代法治的基本精神,為依法治國方略提供了核心內容。人類政治文明從人治走向法治,并不僅僅表現為法律在量上的增加和法律功能的擴展,不僅僅體現在全社會對法律權威的崇尚,最根本的變化首先是法律價值的轉換和創(chuàng)新,是法律對人的主體性、對人的人格尊嚴和自由權利的確認和保障。以人為本是法治全部特點的靈魂,法治現代化不應或至少主要不應只等同于法律制度的現代化或對法律的高度信仰。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應有之義,應是對人文精神價值觀深切關注和現實體認。亞里士多德在其著名的法治公式中指出,法治應包含兩重含義:已成立的法律獲得普遍的服從,而大家所服從的法律本身又應該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其中蘊含了對法的價值評判。近代以來各國的法治化進程,無一不是法律價值、法律體系、法律功能的全面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核心是以人為本,依法維護和保障人的自由和權利,為滿足人的全面需求和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提供制度基礎和法律保障。離開了以人為本,單純追求形式上的嚴格依法辦事、依法治國就可能偏離法治的方向,其他法的價值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出現惡法之治。
再次,以人為本是中國法律發(fā)展、創(chuàng)新、完善的價值基礎。以人為本的發(fā)展觀,要求在法律中力求實現由“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向關注自主選擇的實質平等之進步,使法律真正成為個人發(fā)展的手段,使法律獲得新的合法性根基。它不僅體現在用同一尺度適用不同的人,同等條件下權利、義務的平等對待上,而且體現在權利和義務的統一上。它除了為人的全面發(fā)展打造一個充分發(fā)展的空間外,還尊重人的自主選擇,用公平、公正、公開的形式正義為走向實質的正義引路導航。在立法、執(zhí)法、司法各個環(huán)節(jié),在法律體系中的各個法律部門,在具體的制度設計和法律規(guī)范要求中,從實體法到程序法,都應當貫穿以人為本的要求。中共十八大報告指出:“必須更加自覺地把以人為本作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的核心立場,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fā)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黨和國家一切工作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尊重人民首創(chuàng)精神,保障人民各項權益,不斷在實現發(fā)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上取得新成效。”[1]8-9同樣道理,法只有真正以人為本,才能被社會大眾作為內在的需求和發(fā)展的條件所認同。
最后,以人為本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建構及其評價的最高準則。在法的制定過程中,法的完備并非簡單等同于數量龐大、體系嚴密和邏輯正確。建構合理的法律體系如果背離了以人為本的基本原則,置人的全面發(fā)展要求于不顧,將“充分調動人的積極性,發(fā)揮多層次主體性的需求”邊緣化,其結果必然走向法治的對立面。新中國建立后,人民群眾當家作主成為社會主義國家的基本要求,這就體現為1950年婚姻法中的婚姻自由原則、男女平等原則和一夫一妻原則,體現為1954年憲法中的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原則,以及“年滿十八歲的公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yè)、社會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財產狀況、居住期限,都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但是有精神病的人和依照法律被剝奪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的人除外。婦女有同男子平等的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第86條)“公民有言論、出版、集會、結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國家供給必需的物質上的便利,以保證公民享受這些自由。”(第87條)等等。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確立了“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治國方略之后,除了在憲法、民法通則等基本法律中更加全面和深入體現權利保障和民主政治的內容外,還制定了一系列諸如《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殘疾人保障法》、《婦女權益保護法》、《歸僑僑眷權益保護法》、《國家賠償法》、《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等人權法律。在具體法制的人文精神建設方面也取得了相當程度的進步,例如:在《刑法》中取消了刑事類推制度,實行罪行法定原則;在《刑事訴訟法》中吸收無罪推定原則;行政立法開始注重以人為本,改革行政許可制度,取消了多種過時或者明顯越權的政府行政規(guī)章;等等。迄今為止,中國已加入了22個國際人權公約,包括《經濟、社會和文化權利國際公約》以及《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這兩個公約都明確規(guī)定:“對人類家庭所有成員的固有尊嚴及其平等的和不移的權利的承認,乃是世界自由、正義與和平的基礎?!薄皣易鹬睾捅U先藱唷毕群蟪霈F于中國共產黨十五大、十六大報告中,并于2004年莊嚴載入《憲法修正案》;憲法還正式賦予非公有制經濟的同等權利保障;2003年《行政許可法》的制定和實施,目的就在于更好地保證行政相對人的權利和利益。2010年以來,中國開始實行城鄉(xiāng)按相同人口比例選舉人大代表,基層民主不斷發(fā)展。所有這些都意味著國家立法正在實現由政府本位立法向公民本位立法、由義務本位立法向權利本位立法的轉變;也標志著國家權力運作和價值觀正在朝以人為本的方向邁進并上升為一種國家理念。
完善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必須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原則。其主要包括四點:一是中國法律體系的宏觀設計必須反映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人們奮斗所爭取的一切,都同他們的利益有關?!鄙鐣髁x法律體系在實體內容上保障人民切實享有基本人權是其代表人民根本利益最有力的證明。中國人民在50年中實現了人權發(fā)展的偉大的歷史性飛躍,生存權、發(fā)展權和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得到巨大改善,人權通過《憲法》、《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國家賠償法》等法律獲得廣泛確認,并在現實中得到有效保障。二是無論是公法當中對權力行使的限制與約束,還是私法當中對個體權利的充分保障,各個部門法以及全部法律體系的實體性設計必須有利于人民對利益競爭和選擇結果的內心認同,有助于確認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共同利益和多元利益,有助于在穩(wěn)定中否定和摒棄與人民根本利益相對抗的利益,以及兼顧滿足廣大人民群眾正當的個體利益與共同利益。實踐中,中國許多得到廣大人民群眾認同并自覺遵守的、已經取得了良好社會效果的法律都是在尊重科學、充分發(fā)揚民主的基礎上制定的,并進而形成表達和維護人民意志與利益的有效法律制度。三是在法律體系的創(chuàng)制和實施過程中,要充分發(fā)揚人民民主、注重調查研究、廣開言路、充分尊重專家的意見、確保法律資源配置的民主化和科學化是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合乎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關鍵。四是民主制度和法律程序機制要做到以人為本。一方面,民主的選舉和完善的立法在相當程度上保證了對各種利益作出正確的取舍與協調;另一方面,要使得經濟成分多樣化、社會生活方式差異化、利益分歧多元化的主體取向協調一致,必須十分重視程序法律的制定,保證權利救濟和公權力參與解決糾紛的過程和結果透明公開、公平公正,最終保證社會資源和利益的均衡分配。
上下有序原則是實現法治統一及其整體發(fā)展的重要基礎,也是法律體系統一性與多樣性相結合的整體性原則的體現。其要旨在于確保法律體系的整體與各個部分之間、中央立法與地方立法(含中央與特別行政區(qū)、民族區(qū)域自治地方、經濟特區(qū)等)之間、上位階的法與下位階的法之間上下一致、相互統一。
從哲學認識論的角度看,部分是整體中的某個或某些要素、方面,以及發(fā)展全過程的某一階段;整體則是構成事物的各個要素及其發(fā)展的全過程的有機統一。整體是部分的有機統一、集合。集合中的各個部分不是簡單疊加或機械地堆積在一起的,而是以一定的結構形式互相聯系、相互作用的,從而使事物的整體具有某種新的屬性和規(guī)律。以此來考察法律體系的整體和部分,正在建設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是整體,構成法律體系的每一個部門法和分支方面則是部分,但法律體系的生成與運作機制卻絕非這些部門法的簡單相加。整體法律體系所要求的上下有序、位階鮮明、縱橫統一、系統協調必然成為處理法律體系內部關系的基本原則。
首先,中國社會主義經濟制度、國家制度決定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整體性、統一性。(1)經濟方面,公有制是我們社會主義國家的經濟基礎,公有制以外的其他所有制形式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所有制形式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社會主義的現階段,公有制與非公有制都是必不可少的經濟形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必須確認和保護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經濟形式共同發(fā)展的所有制結構,一方面毫不動搖地確保公有制在國家經濟中的主體地位,另一方面又要鼓勵發(fā)展非公有制經濟形式,要注意兩者的統一性,在市場的競爭中賦予兩者同等的法律主體地位。當然,公有制與非公有制是不同的兩種經濟制度,法律在促進、保護二者健康發(fā)展的具體規(guī)定中自然應當采用不同的方式與方法。如對于公有制經濟,法律應當推進國有資本向重要行業(yè)和關鍵領域集中,增強國有經濟控制力,發(fā)揮其主導作用,促進國有企業(yè)的改革,等等;對于非公有制經濟,社會主義法律應當保障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fā)展,創(chuàng)造各種所有制經濟平等參與市場競爭的條件,健全財產法律制度,保護私人合法的財產及其所有權等。(2)政治方面,中國調整社會關系的法律思想、法律原則和法律概念是統一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應當體現工人階級領導的廣大人民的共同意志,形成一個以憲法規(guī)范為核心、基本法律規(guī)范和從屬性法律規(guī)范協調統一的、完整的系統。要研究和提高立法技術,消除各部門法之間和同一部門法內部規(guī)范之間的矛盾,使具有邏輯聯系或者有相互對應關系的法律規(guī)范互相銜接、相輔相成,逐步提高法律體系內在的協調和統一程度。
其次,國家政治生活和現實要求決定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位階性、協同性。各類法律文件按立法體制,在效力等級和規(guī)范等級即所謂“位階”上,是分層次的;有的是基礎性的,是母法(如憲法、基礎法律);有的是派生的,是子法,依附于母法(如某些從屬于基本法典的法律或從屬于法律的法規(guī)、規(guī)章)。在涉及立法體系和制定法律文件時,要明確其母子、源流關系、主從關系,使立法體系層次分明、位階有序,最終形成一個金字塔似的穩(wěn)定、有序結構[2]。普遍性很大的法律規(guī)范應當在普遍性較小的法律規(guī)范中得到具體化;下位法律規(guī)范應有上位法律規(guī)范的依據。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而言,其體系的最高層次是憲法,它是統率全局的,它與其他法律之間保持一種縱向的等級從屬關系,所有其他法律都必須以它為依據。第二層次是基本法律,如民商法、經濟法、社會法、行政法、刑法等并列的幾大部門法。這些法律規(guī)范之間應相互聯系和相互制約,遵守、適用或者違反一些法律法規(guī),會引起另一些法律法規(guī)發(fā)生作用。因此,這些相關法律法規(guī)之間應當相互配合、協調統一,避免出現對同一個問題的矛盾、不協調,甚至相反的規(guī)定。在第二層次以下,又可以根據其調整對象和具體內容,區(qū)分出第三、第四乃至第五層次的部門法律,其彼此間關系的處理原則仍然是上下有序、相互協調。而進行這種分層的目的,在于明晰各項法律的位階主從、時序先后,一則防止法律越權和法律沖突,二則在法制不統一時能夠綱舉目張、明辨是非。
再次,法律調整對象和調整方法決定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部門性、多樣性。法律體系是由若干部門法構成,不同的部門法有不同的調整對象和調整方法。這些部門法都有自己的鮮明特點,如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規(guī)定國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務、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國家機構的組成及其職責等,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民法是調整平等民事主體間財產關系與人身關系等民事法律關系的法律規(guī)范的總和;刑法是規(guī)范犯罪、刑事責任和刑事處罰的法律規(guī)范的總和,用最嚴厲的強制措施,執(zhí)行著法的保護職能;行政法是規(guī)范行政管理活動的法律規(guī)范的總和,包括有關行政主體、行政行為、行政程序、行政監(jiān)督以及國家公務員制度等方面的法律規(guī)范等。這些部門法都有其專門的調整對象、調整方法以及該部門法獨立的法律原則。在保持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統一協調的基礎上,各部門法依據各自的特點,在不同領域中執(zhí)行該部門法所特有的社會調整功能。只有這樣,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才能徹底、完全地深入社會關系各個領域、各個層次、各個方面,有效發(fā)揮法的社會調整作用。
最后,處理好中央與地方的立法權限與關系,是中國法制建設的重點。中國立法體制經歷了由單一立法體制向多級立法體制的轉變,轉變的重要軌跡之一便是奉行強化、鼓勵地方立法的立法權分配政策。根據中國《憲法》和全國人大的歷次決議,省、直轄市和省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的立法機構,在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guī)相抵觸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guī),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從1981年起,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授權一些省的人大及其常務委員會,“根據有關的法律、法令政策規(guī)定的原則,按照各省經濟特區(qū)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制定所屬經濟特區(qū)的各項單行經濟法規(guī)”。中國的地方立法,從類別上說,目前由一般地方立法、民族自治地方立法、經濟特區(qū)地方立法和特別行政區(qū)(包括香港、澳門、臺灣)立法所構成。應該說,幾十年來地方立法促進了中國社會主義法制建設,促進了地方經濟繁榮發(fā)展。其一,地方立法承上啟下,使憲法、法律、行政法規(guī)和國家的大政方針在本行政區(qū)域內得到有效實施。中央立法中較原則的規(guī)定,通過地方立法加以具體化;中央立法的缺陷,通過地方立法加以補充或使其便于操作;有的中央立法明確規(guī)定或授權地方立法主體制定實施細則或變通規(guī)定。其二,地方立法解決了中央立法不能獨立解決或暫時不宜由中央立法解決的問題,填補了中央立法的一些空白。其三,地方立法自主解決了一些應當由地方解決的特殊問題。中國東西部地區(qū)之間、南北地區(qū)之間存在地理、資源、人口、經濟、文化的較大差異。經濟文化發(fā)展不平衡,社會結構不同,對法律便有了不同層次的需求,地方立法可以因地制宜,有效解決本地經濟發(fā)展中的特殊問題。其四,地方立法因其強調分權的本性,強化了立法市場的競爭,有助于促進中國社會由人治向法治的轉變,促進了由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的轉軌。地方立法,以法治的程序和形式從基層鞏固了中央立法的成果,促進中國法治的現代化[3]。
但與此同時,在地方立法中也出現了不少問題:一是地方立法工作中相互攀比、重復立法,照抄照搬上位法和同名法條文的現象十分普遍,沒有做到因地制宜,缺少創(chuàng)造性,造成法內容的龐雜,既不利于樹立上位法的權威,也浪費了人力、物力,沒有起到地方立法應有的作用。二是一些地方立法與中央立法的基本原則或重要規(guī)范相矛盾,另搞一套,破壞了法制的統一,搞諸侯法制,不利于國內統一經濟大市場的形成。三是在地方立法指導思想上存在偏差,許多地方立法部門還缺少相應的立法專業(yè)技術人員,組織和協調立法的能力欠缺,立法技術較差。四是缺乏立法權限劃分和立法監(jiān)督機制,有關地方法律(含特別行政區(qū)基本法)的解釋工作尚待系統化和科學化。
內外協調原則是關乎法律體系內部諸因素之間及其與外部環(huán)境因素之間是否相互協調、功能一致的原則,是保證法治運作系統權威高效的關鍵。
首先,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必須堅持國內法與國際法協調發(fā)展,將人類利益與民族利益相結合的原則,這是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進一步加快、改革開放進一步深化、實現和平崛起的重要前提。當今世界經濟、政治和文化的全球化發(fā)展迅猛,不管發(fā)達國家還是發(fā)展中國家,不管大陸法系還是英美法系,不管資本主義法治還是社會主義法治,都面臨著國際法與國內法的規(guī)則趨同和統一化的前景,都面臨著應對全球性法律重構的問題。在世界性的權力多元化、非國家化(社會化)和國際法主體多元化的趨勢下,在超國家政治和司法機構的組建與發(fā)展使得國家已不再是唯一的、最高的政治組織,而成為全球政治組織的一個層次和選擇的情況下,我們必須重新審視傳統的社會政治格局,認真把握國家與社會、國家與法律以及國家與個人之間的動態(tài)關系,恰當地維護社會法制穩(wěn)定與推行法律改革之間的微妙平衡,遵守國際性“游戲規(guī)則”并努力參與規(guī)則的制定,恪守國際承諾,以促進全社會的經濟進步和法律發(fā)展。因此,在建構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過程中,要特別注意處理好國內法與國際法、人類共同利益和民族利益之間的關系,使二者相結合,在保護民族利益的基礎上結合人類共同利益,實現國內法與國際法協調發(fā)展。只有這樣,我們國家的法制才會日臻完善,我們的改革開放才會進一步深化;也只有這樣,我們國家經濟實力才會不斷壯大,實現和平崛起的偉大構想。
其次,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必須奉行借鑒人類一切優(yōu)秀政治文明、法律文化成果的原則。這是法的繼承性與法律移植的必要性在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的體現。法的繼承性是指不同歷史類型的法之間在某些方面(如原則、制度、規(guī)定等)所具有的連續(xù)性和聯系。其主要根據是:(1)新舊法賴以生存的物質生活條件之間存在著聯系。自然環(huán)境、人口狀況和生產力狀況等的前后相繼性是很明顯的,新的社會制度也只能在此基礎上發(fā)展起來。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歷史的每一個階段都遇到有一定的物質后果、一定數量的生產力總和、人和自然以及人與人之間在歷史上形成的關系,都遇到有前一代傳給后一代的大量生產力、資金和環(huán)境,盡管一方面這些生產力、資金和環(huán)境為新的一代所改變,另一方面,它們也預先規(guī)定新的一代的生活條件,使他得到一定的發(fā)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質。這說明歷史和生存條件是不能被割斷的,人們不能憑空開拓新生活、創(chuàng)造新制度。社會關系、生產力等因素的連續(xù)性決定了法律調整方面的連續(xù)性,這是法的繼承性的基本依據。(2)法作為社會的上層建筑現象,有其相對獨立性,這使法的發(fā)展在服從社會發(fā)展的根本規(guī)律的同時,也有自身演變的特殊規(guī)律性、獨立性。法律的相對獨立性是社會意識相對獨立性的體現。所謂的社會意識相對獨立性,是指社會意識在反映社會存在的同時,還具有自身的能動性和獨特的發(fā)展規(guī)律。這種獨特的發(fā)展規(guī)律就是每一歷史時期的社會意識及其諸形式都同它以前的成果有著繼承關系。法的繼承指新法對舊法的借鑒和吸收,體現兩種法律制度之間的先后順序。它不能完全表征一個國家對同時代其他國家的法律或者國際法律的引進、吸收,因此需要創(chuàng)造或者借用別的術語來概括[4]。法律移植,即一個國家的法律制度的某些因素是從同時代的另一個國家的法律制度或者許多國家的法律集團中輸入的[5]。法律移植,借鑒和吸收其他國家甚至不同社會形態(tài)國家的法律制度,是法律制度發(fā)展的一條捷徑。因為在當今社會,雖然各國的社會制度不同,但往往會遇到相同的問題,這樣可以借鑒其他國家在處理同一問題時的法律手段,完全不必把自己封閉起來、關起門來搞代價很高的法律實踐,更不必一切都由自己從頭做。形成和完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要繼續(xù)通過法的繼承和法律移植,總結本國歷史經驗,同時借鑒吸收外國優(yōu)秀政治文明和法律文化的優(yōu)秀成果。既要認真總結、充分體現本國歷史和現實中構建法律體系的經驗,也要重視借鑒、合理吸收國內外歷史上和現實中構建法律體系的經驗、教訓。對于屬于人類共同經驗財富的法律文化,我們一定要有選擇地加以繼承、吸收和借鑒。發(fā)達國家的現代科學技術和管理經驗以及法律文化是人類文明的優(yōu)秀成果,其法律制度也有許多值得借鑒的因素,我們應大膽汲取??傊覀儽仨毚竽懳胀鈬鴥?yōu)秀法律文化中適合于我們的有益內容。這樣做,不僅有利于中國法律制度與國際接軌,還可以加快中國建立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步伐,促進中國經濟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趨勢中蓬勃發(fā)展。
再次,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要與外部因素相互協調、緊密聯系。法律體系不但自己內部是一個有機統一的整體,與外在環(huán)境的政治、經濟、思想文化意識、道德等因素也應當具有多重統一性,彼此間相互整合或多重組合與連接。其關系情形決定著法律體系在社會調整方面的整體有效性及成敗得失。(1)一國的法律體系建設與國內的秩序環(huán)境是相關的。任何處于動亂與戰(zhàn)爭中的國家,都無法很好地進行法律體系和法治建設;一個遭受別國侵略,或不斷與其他國家產生紛爭沖突的國家,要進行法治建設,總是特別艱難。一定的社會穩(wěn)定局面和秩序的存在是法律體系建構和法治實現的前提。(2)法律體系建構與一國政治具有內在關聯性。歷史和現實都反復說明,在專制政治之下進行法律體系建構無異于水中撈月、鏡中看花,毫無成功的希望與可能。即使不是專制政治,在不民主的政治之下,法治也同樣不可能順利建設和建立。(3)法治的發(fā)展總是受一國經濟狀況制約的,與經濟具有內在的聯系。現代法治與市場經濟體制是聯系在一起,并以市場經濟體制作為自己的客觀基礎。
最后,人們的思想文化意識特別是占據主流的法律文化對法律體系的建構具有重要的影響作用。例如,因為中國法律移植外國法近百年的歷史,主要選擇了“遠學德國,近學日本”即采取歐洲大陸法制的基本道路,因此無論是20世紀三四十年代的民國政府,還是改革開放時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在起草民法典等重要法律時,都(只能)選擇了以大陸法系法典化模式為主,兼采普通法系判例法律制度的借鑒之路,這是法律體系建構受到法律文化影響的主要例證??傊?,法律體系的建構是與法律系統外部各種社會因素聯系著的。它的發(fā)展必然受到這些社會因素的影響。
從法哲學本體論的層面看,法乃是體現矛盾的范疇,是主觀性與客觀性、絕對性與相對性、普遍性與特殊性、應然性與實然性、內容與形式、公平與效率對立統一的矛盾體。廣義的法律均衡實際上就是上述矛盾著的兩個方面既相互對立、相互排斥、相互斗爭,又相互吸引、相互依存、相互轉化的動態(tài)均衡。人類社會中法律現象的矛盾本質決定了均衡范疇在法律研究中的適用性及其特殊價值。一切法律活動,特別是法律體系的構建應該以均衡原則作為其最終協調機制和最高秩序依歸。①②馮玉軍:《論法律均衡——哲學和經濟學視角》,參見中國法經濟學網http://www.laweconomics.org/itemasp?id=107,2010-06-12。
首先,均衡是法律制度所追求的價值目標,也是法律秩序建立和法治活動評價的最高原則。馬克思曾經指出,法律應該是“社會共同的,由一定物質生產方式所產生的利益和需要的表現”[6]。利益是一種存在于社會化了的主客體關系之中的事實存在,它作為聯結社會關系的紐帶和引導人們行為的目標,與社會主體的客觀需要之間存在著緊張關系,即人們不斷增進的利益需要和相對匱乏的利益資源之間存在著矛盾。為了有效緩和或消解利益矛盾,就必然要求以共同的物質生活條件為基礎而相互聯系的社會共同體,各利益集團以及每個社會成員之間的彼此妥協和讓步。這是構成一個具有普遍性的、對共同體內事務均有約束力的共同規(guī)則體系的前提,也是法本質的社會性的基礎。從法自身的價值角度看,(1)法有協調對立雙方使之共處、達到統一的價值。法通過高度理性化、形式化的法律規(guī)范,能把主體在一定物質生活條件下的行為自由、主動性、積極性和遵守一定的紀律、承擔一定的責任有機地結合起來,使社會生活避免單純的偶然性和任意性,從而緩和沖突、化解矛盾。(2)法有使社會生活穩(wěn)定、在穩(wěn)定中發(fā)展、在發(fā)展中促進穩(wěn)定的價值。法是對社會生活參加者一定的需要和利益的確認,是對統治階級所期望的社會秩序的確立和維護。法是社會生活穩(wěn)定化的因素,社會在不斷發(fā)展、變化,所以法的穩(wěn)定性是相對的。法律作為社會關系(和利益)的調整器,它必須既具有穩(wěn)定性,從而能保證主體生活的安定、有序,又有靈活性和活力,從而能保證主體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揮,最終使法律成為保證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有效手段。(3)法有使國家權力的運用合理化、經?;⑾到y化、公開化的價值。法既體現一定社會、一定主體共識之“理”,又體現一定的國家強制行為之“力”,它是作為基本的法“理”內容和作為必要的法“力”形式二者的有機結合[7]41-61。(4)法有實現合規(guī)律性與合目的性相統一、個體選擇與社會進步相統一、社會公平和經濟效率相統一的最終價值追求。從規(guī)范意義上講,所有的法律都是在利益相互對立、沖突的主體之間尋求均衡,通過恰當地安排他們的權利和義務以及責任,促成廣泛的合意與妥協,有效實現彼此的利益最大化,合理消除主體間的行為和思想沖突,從而使他們找到法律這一最佳聯結點。②矚目現實,中國法律體系當中的“一國兩制”設計就是實事求是、創(chuàng)造性地實現法律均衡與合作雙贏的光輝范例。
其次,作為現代法律核心價值的正義理念是均衡原則最集中的體現。盡管“正義具有一張普羅透斯式的臉,變幻無常,隨時可呈不同形狀,并具有極不相同的面貌”[8]238,但有一點是肯定的,即正義作為一種善或某種基本權利,既是實際分配社會財富的標準,也是一種安排行為程序的標準,它是個體按正義標準獲得的一種利益。根據自盧梭、黑格爾、馬克思等人以來的現代社會科學理論,人類世界可以分解為代表公共權力與公共利益的政治國家和代表私人權利與私人利益的市民社會,二者之間存在著既對立又統一的相輔相成關系。政治國家制定各種各樣的法律以確定社會資源的配置規(guī)則,調整社會生產、生活關系和實行財產再分配,向人們(選民)提供穩(wěn)定的安全秩序保障。市民社會則需向國家機構繳納稅收和其他各種規(guī)費,并出讓部分權利(如承擔法律義務),以換取對政治國家提供的法律和秩序的享受,而且還可通過舉行政治選舉及嗣后監(jiān)督來規(guī)范甚至改變政治國家的結構形式和人事安排。顯而易見,政治國家與市民社會之間存在著賦稅與法律的交換,實現社會正義的核心就在于使人民的福利保障與其守法義務相一致。而從法律經濟學的角度看,對法律正義的訴求與購買正義的價格必須聯系在一起考慮。法律制度能夠像市場一樣使人們面臨其行為的成本,但也將是否愿意承擔這些成本的決定權留給個人。就像一般的經濟市場一樣,“等價交換”其實也是法律市場的最基本原則,恢復原狀、同等補償、同罪同罰的法制均衡觀念深入人心。法庭上的司法程序就像市場過程一樣,形形色色的法律消費者(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當事人雙方)為爭取將資源配置給自己,以承擔訴訟費和其他費用的代價選擇了審判程序——這種能替代市場自愿談判的解紛方式,使他們搜集證據,聘請律師,竭盡全力地駁倒對方,為自己的行為辯護。由是觀之,源自道德觀念的正義和公正,也充滿了實踐理性的光華。其實質就是以利益均衡作為價值判斷標準來調整法律主體的利益關系,進而確定各自的法律權利與責任??偟恼f來,對當前政治生活與市場經濟領域中的正義范疇可從三個方面來理解:(1)法理上的正義。它關注的是每個人和每個組織在其行為領域中都有大致相同的法律和政治權利,大家有相同的社會尊嚴,且每個人都有反抗壓迫性政治暴力的自然權利。(2)經濟生活上的正義。即各種社會資源平等地向市場主體一體開放,市場主體在市場競爭過程中處于一個均等的起跑線,無論在勞動力市場還是在資本市場,市場主體必須享有同等的公正對待而不得有任何歧視現象,市場主體平等地擁有達到其經濟目標的現實手段。(3)社會分配的正義。人們可以通過一整套合理分配利益的程序規(guī)范來改善市場選擇的條件和效果。當利益分配與實現明顯不均衡時,國家必須通過某種機制,消除影響利益不公正分配的消極因素及其所造成的后果,恢復原有均衡局面。①②馮玉軍:《論法律均衡——哲學和經濟學視角》,參見中國法經濟學網:http://www.laweconomics.org/itemasp?id=107,2010-06-12。
再次,權利義務均衡模式是法律理論和法律體系及其全部運作過程的根本問題。權利與義務是法理學中的一對基石范疇,沒有無權利的義務,也沒有無義務的權利,法律的精神要求權利與義務高度的自覺的統一,這種精神進而體現在各種各樣的法律關系當中。法律的實質就是影響人們生活的權利和義務的集合。這些權利和義務有些是由法律直接規(guī)定的,有些是通過契約設定的。人們根據法律權利義務來預先估計自己與他人之間該如何行為,并預見到行為的后果以及法律的態(tài)度。不同的權利義務預示著立法傾向、資源配置方式、法律責任承擔等等的不同。因此,通過合理地設定法律權利、義務和責任,防止法律權利彼此沖突,形成權利義務配置均衡的制度化機制,對促進市場經濟和整個社會的發(fā)展是有益的。權利與義務之間相互聯系的性質突出表現在公民的法律地位上,一切法律關系主體的法律地位相同,其針對其他一切主體的權利能力都以他承擔不為一定行為的義務為對等前提的;在絕對法律關系中,權利與義務以權利人為了滿足自己的利益積極從事某種行為的權利和義務人的消極的不作為的義務表現出來;在相對法律關系中,權利與義務以權利人請求義務人完成某種行為的權利和義務人根據權利人的請求完成某種積極行為的義務表現出來;在保護性法律關系中,權利與義務以國家要求違法者接受法律制裁的權利和違法者對違法行為承擔法律責任的義務表現出來;在隸屬型法律關系中,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職權具有行使國家權力的性質,而承擔義務一方按照法律規(guī)定處于從屬、服從的地位。但職權本身對于國家工作人員而言,既是權利又是義務,二者是統一的[7]367-371。引申而言,透過權利義務均衡的視角看,各個主要的法律部門都內在地蘊涵和體現著法律均衡原則。以憲法為例,它作為“人民權利的宣言書”,必須代表最廣泛人民的最高意志,是社會各階級、階層、民族、政黨和社會團體的權利和利益關系相互妥協、公共選擇的結果。②國家政治組織形式、結構形式、權力劃分及其運行方式、公民基本權利義務等各方面都應以合理均衡為依歸。再以行政法為例,“平衡論”認為,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的差別與沖突是現代社會最普遍的現象,正確處理利益關系應該是統籌兼顧,行政機關和相對方的權利和義務應保持平衡。為了維護公共利益,必須賦予行政機關必要的權力,并維護行政管理有效地實施,以達到行政目的;與此同時又必須維護公民的合法權益,重視行政民主、權利補救以及對行政權的監(jiān)督。維護行政管理有效實施和保護公民的合法權益,是一個矛盾的兩個方面。③就當前中國行政法的理論和實踐而言,平衡論更強調對相對方權利的保護和對行政權力的監(jiān)督。參見羅豪才等《行政法的“平衡”及“平衡論”范疇》,載《中國法學》1996年第4期。
復次,諸多法律原則和法律規(guī)范均體現著均衡立法原則。現代法律制度中的所有精神原則貫穿著均衡理念,諸如憲法的法律平等原則,民主分權原則,原則性與靈活性相結合原則;民法的公平、自愿、等價有償原則,誠信原則,公序良俗原則,權利不得濫用原則,公開、公平、公正原則;刑法的罪刑相適應原則,罰當其罪原則;經濟法的責權利效原則,經濟集中與經濟民主相統一原則;訴訟法的不告不理原則,控辯平衡原則,公正、合理、及時解紛原則,司法監(jiān)督原則,法律援助原則,等等。以民法誠信原則為例,其原義是指對民事活動的參加者不進行欺詐、恪守信用的要求。但因其具有內涵的模糊性、外延的不確定性及強制性效力,故其實質含義乃是要求主體在民事活動中維持雙方利益平衡,以及當事人利益與社會利益平衡的立法者意志。一個良好的法律制度體系必然要求具體法律規(guī)范的均衡設計。一般說來,任何法律都應包含三類法律規(guī)范:授權性規(guī)范、義務性規(guī)范和禁止性規(guī)范。授權性規(guī)范指明了權利人可以取得何種資源,這是對人們的需要和利益的確認。義務性規(guī)范的意義在于指明義務人為滿足權利人法定利益而應作出的行動,這是對權利人所需資源的直接調整,因為義務行為包含權利人所需的資源。禁止性規(guī)范的意義在于指明主體不得從事的行為,從而保證權利主體利用資源的全過程不受干擾,順利實現其合法利益。這些明確肯定的規(guī)范的準確運用,對于經濟主體形成一種穩(wěn)定的行為預期至關重要。在法的規(guī)范體系中,三種規(guī)范不同方式的結合,提供了合法利益賴以形成和實現的模式。此外,作為一項必要的立法技術和規(guī)范設計方式,獎勵性規(guī)范和懲罰性規(guī)范為建立穩(wěn)定的激勵和矯正機制提供了可能。在傳統的法律制度中,比較側重對懲罰性規(guī)范或強行性規(guī)范的安排,從而大多體現出某種“壓制型法”或“義務型法”的特征。在現代社會,隨著市場經濟的確立和深化,授權性規(guī)范和獎勵性規(guī)范規(guī)定較多。但總的說來,把握好二者配置的“適度”原則,是十分重要的。①馮玉軍:《論法律均衡——哲學和經濟學視角》,參見中國法經濟學網:http://www.laweconomics.org/itemasp?id=107,2010-06-12。
最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fā),原則性與靈活性相結合的原則。堅持原則性,就是要堅持以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為指導,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以及各項重大方針、政策,不能有所偏離。堅持靈活性,就是要結合實際情況,找到實現原則所必須的各種具體形式、方法和措施。毛澤東曾經指出,中國1954年憲法的優(yōu)點之一,就是“正確恰當地結合了原則性和靈活性”。如果沒有堅定的原則性,法的制定工作就會迷失方向,達不到立法目的;如果沒有實現原則的靈活性,原則性就會落空,無法實現,所以必須把兩者正確地結合起來。當然,堅持原則性,并不意味著丟掉靈活性。例如,在社會主主義初級階段,由于受到生產力發(fā)展水平的限制,不可能一步到位、實現單一的公有制,這時候實行靈活性的意義,就是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實行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fā)展的經濟制度和法律制度,逐步發(fā)展社會主義。再如,中國是一個地域遼闊、人口和民族眾多、各地區(qū)發(fā)展很不平衡的大國。為了調動各方面建設社會主義的積極性,增強各民族的團結,為了給各地區(qū)發(fā)展提供法律保障,國家必須結合有關地方、民族自治地區(qū)和西部地區(qū)等特殊情況,制定針對它們特殊權益的法律、法規(guī)及其實施細則,靈活解決各種特殊問題。所有這些都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原則性與靈活性相結合的原則。此外,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還必須保持法律、法規(guī)乃至整個法律體系的前后協調,堅持改革和繼承相結合的原則。在從適合計劃經濟的法律體系向合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法律體系轉型的過程中,盡量以立法來協調好各方利益不受大的損害,避免因改革前后變化而帶來法律真空地帶,盡一切可預見之能力盡量制定平穩(wěn)過渡的配套法律制度,體現出這些法律、法規(guī)及法律制度之間的承繼關系。總之,為了保持前后協調,在構建法律體系時要特別注意部門法中法律、法規(guī)的新變化或者新的部門法與以前的部門法的規(guī)定前后協調統一,體現出這些法律、法規(guī)及法律制度之間的繼承關系。
公正和效率的矛盾存在于人類社會發(fā)展的全過程之中。它既是人類的恒久追求,更是社會歷史領域所有價值目標體系的基本矛盾。它不僅體現在政治原則、法律規(guī)定、道德要求、宗教訓誡以及經濟活動中,而且體現和滲透在彼此之間的矛盾沖突與聯系互動之中。
公正就是被社會實踐檢驗和證明為利益分配合理的社會關系的規(guī)定性。廣義的公正涵蓋了各種社會資源的配置,包括財富的分配、權力的占有、教育機會、職業(yè)選擇等。它既是對社會資源分配狀況的一種道德評價,又是調節(jié)人們之間的社會關系包括財富關系的法律原則。它使不同的利益主體在社會交往活動中能按雙方都能接受的規(guī)則和標準來采取行動和處理彼此間的關系。公正問題的廣泛性,導源于它是人類的一種關系范疇,是同人類社會中最重要的主體——人及其關系分不開的。正如彼得·斯坦所言:“公正的概念只在人與人關系上才有意義?!彪x開關系范疇,公正概念將毫無意義?!耙粋€人與自己財產之間無所謂什么不公正”,只有在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中,在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范疇中,人們才能對公正與否作出判斷[9]。
中共十八大報告中說:“公平正義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在要求。要全體人民共同奮斗、經濟社會發(fā)展的基礎上,加緊建設對保障社會公平正義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guī)則公平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保障體系,努力營造公平的社會環(huán)境,保證人民平等參與、平等發(fā)展的權利?!保?]11完整的法律系統是由靜態(tài)的、表現為規(guī)范形式的法律體系和動態(tài)的、表現為法制產生、運行、實現過程的法調整機制組合而成的一個大的系統結構。因此,公正觀念就有靜態(tài)和動態(tài)兩種分析途徑和表現形式。
其一,法律體系中的公正。包括:(1)憲法層面的公正,如人民主權原則、民主分權原則、權力合法化原則、公民權利義務平等原則等;(2)一般經濟法律(含民商法和經濟法)層面的公正,如公平、自愿、等價有償原則,權利不得濫用原則,公開、公平、公正原則,信息披露原則,等價和對價原則,反壟斷反補貼原則,一物一權原則,經濟集中與經濟民主相統一原則,等;(3)刑事法律層面的公正,如罪刑相適應原則、罰當其罪原則等;(4)行政法層面的公正,如行政行為和監(jiān)督行政行為相平衡原則、行政復議原則、國家賠償原則等;(5)程序法層面的公正,如不告不理原則,控辯平衡原則,公正、合理、及時解紛原則,司法監(jiān)督原則,法律援助原則等;(6)國際法層面的公正,如主權平等原則、平等互利原則、對等互惠原則等。其二,法制運行機制中的公正,包括立法、司法、行政執(zhí)法、法律監(jiān)督、法律實現等各個環(huán)節(jié)中的公平要求與體現。
效率(efficiency)是目的和結果的對比,側重反映法律制定和實施的量與法律帶來的收益量之間的對比關系。與此相關的另一個重要概念,效益(benefit)則是指作為(法律在其實施過程中產生了)一定效果的利益,具有一定的實然性。盡管二者在其內涵上有所不同,但其要義都在于優(yōu)化法律運作機制,以有效地利用資源、最大限度地增加社會財富為目標,通過最少的立法、司法、執(zhí)法和守法消耗,滿足法律主體最大的需要和利益,實現法律資源使用價值在質上的極優(yōu)化和量上的極大化。同自由、公正一樣,效率也是法治社會的基本原則。一個良好的社會是自由的社會、公正的社會,也必然是一個高效率的社會。沒有效率或不重視效益的社會,無論如何不能被認為是完善的社會。
公正與效率是一對矛盾,既相互對立、相互斗爭,又相互作用、相互促進、相互統一。其一,公正與效率作為一對矛盾在社會發(fā)展的不同形態(tài)有著不同的表現,二者是矛盾的。從中國的現實看,一方面社會弘揚人的價值,努力建設一種民主平等的社會制度,弘揚社會公正的理念,加強法律和道德建設,保障所有的公民享有法律和政治上的正當權利,以促進社會穩(wěn)定與經濟持續(xù)發(fā)展;另一方面,又要不斷深化改革開放,通過追求市場效率激發(fā)人的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工作熱情和責任心,從而提高社會生產力,促進物質文明建設。在實踐中,這兩項任務很難兼顧,常會出現過分強調公正而損害效率,或片面強調效率而損害公正的情況。其二,公正與效率又具有互動性。效率是推動公正發(fā)展的歷史動力,任何社會都把效率作為一種基本的追求目標。效率不但為公正提供物質基礎,使一定的公平形式得以建立與維持,而且是衡量社會公正本身的歷史尺度。我們評價一種社會制度是否公正,關鍵看它是否能激起巨大的勞動熱情,帶來持久的社會效益。任何社會長期低效率的背后必定是公正的喪失和破壞。公正為效率的持續(xù)增長提供制度保證。公正對弘揚人的主體性起著決定性作用,社會公正程度越高,每個人的貢獻與獲得就越一致,其生產創(chuàng)造性、積極性就越高,反之則相反。
公正實質上是個分配問題,怎么分“蛋糕”,關乎社會穩(wěn)定;效率實質上是個生產問題,怎么生產“蛋糕”,關乎社會發(fā)展;二者是辯證關系。只講效率,無視公正,就會出現社會貧富不均、兩極分化,生產的效率不能持久穩(wěn)定地維持下去,最終效率得不到保障;反之,只講公正,無視效率,社會生產力就得不到發(fā)展,人民生活水平也難以提高。沒有公正的效率和沒有效率的公正都不是現代社會的價值取向。從邏輯上講,公平與效率本不存在先后的問題,但是具體到歷史和現實生活中,這兩者的地位是不同的和變動不居的,且隨著社會經濟歷史條件的變化,會產生此漲彼消的矛盾運動。建國后相當一個時期,受傳統的社會主義影響,中國推行的是公平優(yōu)先原則,大搞平均主義,結果導致國貧民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yōu)越性未能充分發(fā)揮。實行改革開放以后,經濟建設和經濟增長成為主導的社會需求,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了“效率優(yōu)先,兼顧公平”的社會發(fā)展原則,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由此激勵更多的社會主體為經濟發(fā)展做出貢獻,并在適當照顧收入分配公正的基礎上最終實現共同富裕。目前,不同地區(qū)、行業(yè)和個人間貧富差距過大及其導致的腐敗問題成為深化改革的重大阻礙,于是,社會主流價值理念的天平明顯有向社會公正傾斜的趨勢。
由此可見,效率是實現法律公正的基礎,公正是評價法律效率的基本尺度。法律體系的核心價值范疇不是一個,而是兩個。公平和效率是一對互相依賴、互相制約的矛盾統一體。強調效率是實現社會公正的基礎,主要是講一個社會的福利增進是社會存在和發(fā)展的基礎,進而是社會公正存在和發(fā)展的基礎。誠然,公正可以在效率較低或很低的條件下實現,但這種公平不過是海市蜃樓般的精神幻覺。生產效率低下不可能真正實現公正,相反,只能加劇社會貧困。如果說一個社會的基本經濟結構和制度能夠給該社會成員的自由發(fā)展提供公正的機會和手段,那么其實際效果則要取決于社會財富、資源的豐裕程度以及社會總體發(fā)展效率的高低狀況,而不是絕對的結果平等或財富均平。博登海默就此指出:“一個法律制度之所以成功,是由于它成功地達到并且維持了極端任意的權力與極端受限制的權力之間的平衡。這種平衡不可能永久地保持,文明的進步會不斷地使法律制度喪失平衡。通過理性適用于經驗之上,然后又恢復這種平衡,而且也只有憑靠這種方式,政治組織和社會才能使自己得以永久地存在下去?!保?]142-143這種關于法律應該維持各種矛盾因素之間平衡的判斷是妥當的。無論是立法、司法還是執(zhí)法,都應追求公平與效率的最佳結合,尋找這種最佳結合的模式、途徑和參數,而不應把二者截然割裂開、對立起來。
在完善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進程中貫徹公平與效率相統一原則,可以也應當通過建立和完善社會法律部門,協調并解決社會保障、扶貧救災等各種關系國計民生的重大社會建設問題。國家應在經濟發(fā)展的基礎上,通過改革稅收制度、增加公共支出、加大轉移支付等措施,合理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逐步解決地區(qū)之間和部分社會成員收入差距過大的問題。要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法律體系,以法律的形式,逐步擴大社會保障的覆蓋面,依靠國家的強制力為各方面困難群眾提供最低生活保障、養(yǎng)老保險、醫(yī)療保險、失業(yè)保險等,切實保障他們的基本生活,讓他們感受到社會主義的溫暖。同時,國家要進一步完善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的職能,改善公共服務質量,提高依法管理社會的能力和水平,推動建立政府調控機制與社會協調機制互聯、政府行政功能與社會自治功能互補、政府管理力量與社會調節(jié)力量互動的社會管理網絡,形成對全社會進行有效覆蓋和全面管理的體系,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只有這樣,人民才能安居樂業(yè),社會才會穩(wěn)定。
作為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的根本方法,統籌兼顧原則是指一切從實際出發(fā),正確認識和妥善處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中的重大關系,統籌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各方面工作,統籌城鄉(xiāng)發(fā)展、區(qū)域發(fā)展、經濟社會發(fā)展、人與自然和諧發(fā)展、國內外發(fā)展和對外開放,統籌各方面利益關系,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努力形成全體人民各盡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的局面[1]9。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完善和發(fā)展的角度看,統籌兼顧原則主要是指法律體系在結構—功能意義上的上下有序原則和內外協調原則,但在動態(tài)演進意義上看,則還應堅持可持續(xù)發(fā)展原則。
隨著中國經濟的飛速發(fā)展,環(huán)境污染、資源短缺等一系列問題開始大量出現,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惡化給整個社會帶來巨大的損失,同時也給社會的進一步發(fā)展帶來巨大的阻礙。這無疑令側重研究人與人關系的傳統法制觀念遭到巨大的沖擊與挑戰(zhàn),同時也使得法學家們開始意識到人與自然關系的重要性??v觀歷史,以往的法制建設只是偏重于調整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而忽視對人與自然關系的調整,致使人們在發(fā)展經濟時,無需考慮給環(huán)境和資源帶來的消極因素,于是,人們盲目生產,肆意污染,用環(huán)境換取經濟效益。這種不計后果的做法直接導致人類生態(tài)環(huán)境日益惡化。與此同時,人類社會也遭受到大自然前所未有的無情懲罰。這一切讓我們清楚地看到,人類正面臨著生存危機。人與自然的關系在法制建設過程中應該得到足夠的重視。中共十八大報告提出:“必須更加自覺地把全面協調可持續(xù)作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的基本要求,全面落實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tài)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促進現代化建設各方面相協調,促進生產關系與生產力、上層建筑與經濟基礎相協調,不斷開拓生產發(fā)展、生活富裕、生態(tài)良好的文明發(fā)展道路?!保?]9
第一,在建構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過程中,我們要始終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xù)發(fā)展原則,堅持“調整人與人的關系和調整人與自然的關系同等重要”的原則。人與人的關系和人與自然的關系是互為前提和相互影響的關系,兩者聯系緊密。馬克思在闡述人與自然的關系時提到:“人們對自然界的狹隘的關系制約著他們之間的狹隘的關系,而他們之間的狹隘的關系又制約著他們對自然界的狹隘關系”[10];“如果說人靠科學和創(chuàng)造天才征服了自然力,那么自然力也對人進行報復,按他利用自然力的程度使他服從一種真正的專制,而不管社會組織怎樣”[11]。馬克思恩格斯認為,人與自然的關系是通過人與人的關系體現出來的,即“人們在生產中不僅僅同自然界發(fā)生關系。他們如果不以一定方式結合起來共同活動和互相交換其活動,便不能進行生產。為了進行生產,人們便發(fā)生一定的聯系和關系;只有在這些社會聯系和社會關系的范圍內,才會有他們對自然界的關系,才會有生產”[12]。由此可見,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建構和發(fā)展必然強調法律在調整人與人的關系的同時也注重調整人與自然的關系,把二者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看待,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方針。提出這個方針的目的,絕不是要輕視、貶低人的作用、人與人的關系的作用,以及法律調整人與人的關系的意義和作用,而是為了更好地促進全社會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法治觀,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法律秩序。從實踐角度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法治觀,是人類在歷經20世紀環(huán)境污染、生態(tài)破壞和資源危機后,在認真總結人與自然關系的經驗與教訓基礎上,經過反復思索和實踐形成的一種嶄新的理念,代表了人類對人與自然關系的最新認識,是可持續(xù)發(fā)展法制建設的思想基礎之一。建立法律調整人與自然關系的機制,通過理論指導環(huán)境資源法制建設的實踐,證實法律體系可以影響人與自然這一綜合體的運轉方式和運轉效益,從而推動和加強環(huán)境資源法制建設,實現環(huán)境資源法治,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崇高目標,這就是社會主義法律體系要確立調整人與人的關系和調整人與自然的關系同等重要原則的目的。
第二,發(fā)揮法律調整人與自然關系的作用,必須形成一套具有特色的調整人與自然關系的方法、機制、原則和制度,建立并完善調整人與自然關系的法律部門,進而促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完善。其具體途徑包括在傳統的法律體系中添加環(huán)境資源法或生態(tài)法法律部門,加強環(huán)境資源法或生態(tài)法的立法工作(如加緊對《環(huán)境保護法》、《土地管理法》、《水法》、《水污染防治法》、《野生動物保護法》、《環(huán)境影響評價法》等法律的修改研究和開展一些新型立法的立法研究),等等。通過措施使得國家在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時能夠在各個方面、各個領域有詳細的法律可以依據,有切實的標準可以依照,并且能夠使法律具有良好的可操縱性,加強監(jiān)督,嚴格依法辦事,做到有法必依、執(zhí)法必嚴、違法必究。
第三,要在其他部門法中加強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保護,以協助環(huán)境資源法和生態(tài)法部門全面地調整人與自然的關系,構建一個完整的調整人與自然關系的系統。(1)在《物權法》和未來要出臺的《民法典》中完善與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相關的內容。如完善民法中關于環(huán)境污染導致侵權之案件的舉證責任制度;明確物權法中關于土地使用者維護所使用土地生態(tài)平衡之義務;等等。(2)在行政法部門法中完善重污染企業(yè)造成污染時的行政處罰制度、相關資格。(3)在財政金融法部門法中完善一些稅收法律制度,如要求污染者付費,同時也對使用清潔技術、減排廢物、實現再生利用的企業(yè)給予稅費減免,激勵企業(yè)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4)在刑事法律中加重對給環(huán)境造成重度污染、造成財產巨大損失、人員傷亡、甚至危及公共安全的犯罪的懲罰,完善相關罪名的設立,力求全面、精確地打擊環(huán)境污染類犯罪。(5)在訴訟法部門法中建立完善公益訴訟制度,利用群眾的熱情和力量監(jiān)督污染企業(yè)的行為。這不但有利于加強群眾的法制觀念,而且可以大大減輕政府的壓力,并在最大的限度內約束污染環(huán)境的行為。(6)確立“調整人與人的關系和調整人與自然的關系同等重要”原則,全程管制原則,協調發(fā)展、預防為主、綜合治理原則,開發(fā)者養(yǎng)護、污染者治理原則,等等。(7)全面實行土地利用規(guī)劃制度、環(huán)境影響評價制度、排污收費制度、“三同時”制度、環(huán)境標準和環(huán)境監(jiān)測制度。(8)建設資源節(jié)約型、環(huán)境友好型社會,初步建立資源循環(huán)利用體系,使“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顯著減少,森林覆蓋率提高,生態(tài)系統穩(wěn)定性增強,人居環(huán)境明顯改善”,等等。
[1]胡錦濤.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J].前線,2012,(12).
[2]郭道暉.建構適應市場經濟的法律體系的原則與方略[J].中國法學,1994,(1):37.
[3]馮玉軍.中央法與地方法的經濟分析[J].發(fā)展,1998,(7):37-38.
[4]張文顯.法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16.
[5]孫國華,朱景文.法理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79.
[6]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29.
[7]孫國華.法理學[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
[8][美]博登海默.法理學——法哲學及其方法[M].北京:華夏出版社,1987.
[9][英]彼得·斯坦,等.西方社會的法律價值[M].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1990:78.
[10]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35.
[11]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342.
[12]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486.
On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Im proving Socialist Legal System w 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ENG Yu-jun
(School of Law,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Beijing 100872,China)
Improvement and development of socialist legal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needs long-term adherence.People-oriented,ordered up and down,internal and external coordination,dynamic proportionality,dialectical unity of fairness and efficiency,overall consider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improving socialist legal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People-oriented principle is the great theoretical and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in China's socialist democracy-building and legal development.The principle of ordered up and down is required by the internal relationship of thewhole legal system.The principle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coordination is related to the coordination and consistency with the function between the internal factors of legal system and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al factors.It is the key to ensure the authority and efficiency of legal operation system.The principle of proportionality is the ultimate coordination mechanism and the highestorder prevailing all legal activities,in particular the legal system construction.Complete legal system is a combination of a large system structure composed of the static,expressed as a canonical form of the legal system and the dynamic,expressed as a generation,operation and realization process of legal adjustmentmechanism.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fairness and efficiency has been the basic contradiction of all value target systems in the field of social history.The principle of dialectical unity of fairness and efficiency is not only reflected in the political principles,legal prescription,ethic requirements,religious sermons,and economic activities,but also reflected and permeated in their conflicts and engagements.The principle of overall considerationmainly refers to the principle of ordered up and down and the principle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coordination in the structural-functional significance of law system,but in the sense of dynamic evolution,it should adhere to the principl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ocialist legal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basic principles;people-oriented;ordered up and down;internal and external coordination;dynamic proportionality;dialectical unity of fairness and efficiency;overall consider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D920.0
A
1009-1971(2013)04-0041-13
[責任編輯:張蓮英]
2013-05-21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資助項目“完善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研究”(11AFX001)
馮玉軍(1971—),男,甘肅靖遠人,教授,博士生導師,法學博士,從事法理學、法經濟學、立法學與比較法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