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霞
(四川省攀枝花市中西結(jié)合醫(yī)院,四川 攀枝花617000)
川貝母與易混品的鑒別
張 霞
(四川省攀枝花市中西結(jié)合醫(yī)院,四川 攀枝花617000)
川貝母的易混品種有:土貝母、草貝母、一輪貝母等,其來源、性狀、顯微、成份及理化反應(yīng)與正品川貝母完全不同,簽別如下。
川貝母為百合科植物川貝母Fritillaria cirrhosaD. Don、暗紫貝母Fritillaria unibracteata HsioetK. C.HsisMHNY、甘肅貝母Fritillaria Prezwalskii Maxim或梭砂貝母Fritillaria delavayi Franch.的干燥鱗莖。前三者按性狀不同分別習(xí)稱“松貝”和“青貝”,后者習(xí)稱“爐貝”。
土貝母的主要來源葫蘆假貝母Bolbostemma Paniculatum (maxim.)Franguet的干燥鱗莖,又稱“藤貝”,主產(chǎn)陜西、河南、山西、山東等省。草貝母為百合科植物麗江山慈姑lphigenia indica Kunth.et Benth.的干燥鱗莖,又名“益辟堅”,主產(chǎn)云南、四川等省區(qū)。一輪貝母為百合科植物一輪貝母Fritillaria maximowiczii Freyn.的干燥鱗莖,主產(chǎn)東北地區(qū)。
松貝:為川貝母、暗紫貝母、甘肅貝母的鱗莖,類圓錐形或近球形,高0.3~0.8cm、直徑0.3~0.9cm。表面類白色。外層鱗葉二瓣,大小懸殊,大瓣緊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習(xí)稱“懷中抱月”。頂端閉合,內(nèi)有類圓柱形,頂端尖的心芽和小鱗葉1~2枚。先端鈍圓或稍尖,底部平,微凹入,中心有一褐色鱗莖盤,質(zhì)硬而脆,斷面白色,富粉性,氣微,味微苦。
青貝:為川貝母、暗紫貝母、甘肅貝母的鱗莖,高0.4~1.4cm、直徑0.4~1.6cm。外層鱗葉二瓣,大小相近,相對抱合,頂端多開口,內(nèi)有心芽,小鱗片2~3片極細(xì)殘莖,質(zhì)地較松貝略疏松,斷面粉白色。氣弱,味微苦。
爐貝:長圓錐形或橢圓形,表面白色或淺棕黃色(白爐貝),如有棕色斑塊者,習(xí)稱“虎皮貝”。外層鱗葉二瓣,大小相近,頂端多開口而略尖,基部多錐形,質(zhì)較脆,斷面粗糙,白色,粉性。氣微,味微。
土貝母:藥材為不規(guī)則塊狀,或多棱多角形,大小不一,直徑0.7~2cm,暗棕色或黃棕色,半透明,表面凸凹不平,質(zhì)堅硬,斷面角質(zhì),光滑,微有焦糊氣。味微咸而苦。
草貝母:鱗莖為不規(guī)則短圓錐形,直徑0.7~2cm、高1~1.5cm,頂部漸尖,基部常呈臍狀凹入,表面黃白色或灰黃棕色,光滑,一側(cè)有一溝槽,質(zhì)堅硬,斷面角質(zhì)或略帶粉性,類白色或黃白色。氣弱,味苦微麻,有大毒。
一輪貝母:鱗莖圓錐形或卵圓形,高0.4~1.2cm、直徑0.4~0.8cm,表面灰黃色或淺黃棕色,頂端漸尖,基部突出多數(shù)鱗芽,一側(cè)有一條淺縱溝,質(zhì)堅硬,難折斷,斷面角質(zhì)狀。氣微,味淡。
松貝:淀粉粒為粉末主體,單粒多為圓三角形,三角狀卵形等,邊緣平整,臍點多不明顯,復(fù)粒小,多臍點單粒稀少,臍點2個,位于較小的一端。
青貝:與松貝不同點是單粒淀粉呈圓三角、類圓形、類方形,多數(shù)稍扁,臍點較明顯,人字狀、馬蹄狀、星狀。
爐貝:單粒淀粉呈廣卵形,燈泡形,類方形等,邊緣略凹凸不平,有的一邊或兩邊角狀突出,臍點明顯,每??梢?,復(fù)粒少,粒復(fù)粒較多,臍點2~5個,點狀、人字狀或三叉狀。
草貝母:淀粉粒多為單粒,呈不規(guī)則圓形或半截米形,臍點呈星狀或點狀,多數(shù)淀粉已糊化。
一輪貝母:淀粉多已糊化,未糊化的呈卵圓形、長卵形、卵狀三角形、圓多角形,有的稍具棱角或微突,臍點明顯,人字狀、點狀等。
土貝母:淀粉為單粒,呈燈泡形,橢回形或不規(guī)則形,少數(shù)類圓形,臍點呈點狀,裂縫狀或人字形,層紋不明顯。
川貝母:主含甾醇類生物堿,爐貝中主含貝母素丁等。
草貝母:主成分為秋水仙堿約0.1%,此外還有含有秋水仙堿等4 ~ 9種生物堿,土貝母與草貝母化學(xué)成分相似。
土貝母和一輪貝母、草貝母因其品種各不相同,其植物形態(tài)物征也有顯著差別。土貝母和一輪貝母、草貝母它們的粉末顯微特征,淀粉粒與川貝母的淀粉粉末有極顯著差別,化學(xué)成分各有不同。
土貝母和一輪貝母、草貝母的性味、功能不同,不能再混為川貝母用,特別是草貝母含有秋水仙堿,為確保用藥安全,應(yīng)鑒別其真?zhèn)巍?/p>
R282.710.3
B
1004-2814(2013)05-398-01
2012-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