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湛若水關(guān)于儒道之別的觀點述略——以《非老子》為中心

2013-04-06 20:34黎業(yè)明
關(guān)鍵詞:老子天地儒家

黎業(yè)明

(深圳大學(xué)國學(xué)研究所,廣東 深圳 518060)

湛若水(1466—1560年),字元明。初名露,字民澤,避祖諱改名為雨,后定今名。廣東增城縣甘泉都(今增城市新塘鎮(zhèn))人,學(xué)者稱之為甘泉先生。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三四月間,當時隱居南海西樵山的湛若水,完成了《非老子》一書的撰作。湛若水撰作《非老子》,主要是針對王道(1487—1547年,字純甫,號順渠,山東武城人)《老子億》的。作為湛若水的弟子,王道認為儒道之間并無區(qū)別,而且在其《老子億》中,或“以圣經(jīng)賢傳之言附會其說,并稱二圣;或援孔以入老,或推老以附孔”[1]。王道這種混淆儒道之間區(qū)別的做法,無論是對儒學(xué)還是對湛若水本人,都是一種猛烈的沖擊。正如湛若水的另一弟子冼桂奇說,“注《老子》者多矣,未有如王純甫擬老子于孔圣者。雖然,王子未知道,不足怪也;獨怪其出于門下,非惟于師道無所發(fā)明,反貽名教之累也。此書傳于天下,將必有追咎者矣?!盵2]難怪,湛若水要與這時已經(jīng)過世的王道劃清界線,不再認王道為自己的弟子,并且號召門徒要對王道“鳴鼓而攻之”①;難怪,湛若水自己要“忘其年之耋耄,詞而非之”[1],要撰作《非老子》一書。

《非老子》是湛若水集中批評《老子》、討論儒道之別的最重要的著作。但是,人們對于湛若水的這部著作并不是很重視,相關(guān)的研究不多。限于見聞,所得見者,只有臺灣的張佑珍先生所撰《江門道統(tǒng)與〈非老子〉》一文[3]。顯然,對于湛若水的《非老子》,尚有進一步研究的必要。大體上說,湛若水撰作《非老子》,主要有兩個目的,一是要證實《老子》根本不是老聃的作品,二是要辨明儒道之間的區(qū)別。在這里,我們僅就湛若水在《非老子》中關(guān)于儒道之間區(qū)別的觀點略加分析論述。

在《非老子》中,對于儒道之間區(qū)別的問題,湛若水作了多方面的分析。其中最為湛若水所重視和強調(diào)的,主要是這樣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儒家與道家所理解的“道”的問題,二是儒家與道家所說的“自然”問題。

道是儒家與道家都特別重視的概念。在《老子》書中,道更被人看成是一個核心概念。在道的問題上,湛若水認為,儒家與道家的理解是各不相同的,其中最為突出的有這樣幾個方面:

第一,在《老子》那里,道與器是分離的,是虛遠而飄渺的;在儒家那里,道與器是一體的,是平易而近實的。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非曰:《易》曰“一陰一陽之謂道”,上下精粗皆具矣,何其直截明白也。老子此言周遮支離,欲求高遠無名,已不識道,反又晦焉。蓋下一“道”字即是名矣,豈名外又有無名之名耶?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非曰:《易》曰“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同一形字,只上下之間耳。老子以無名、有名分天地萬物,與《易》相反矣。況以道觀天地萬物,則天地亦一物耶![1](P1)

《老子》書的開頭,便將道與名區(qū)分為“常道”與非“常道”、“常名”與非“常名”,并將“常道”、“常名”說成是不可道、不可名的“存在”,也就是不可以用語言文字來加以言說、指稱的“東西”。《老子》書的作者這樣做的目的,是要強調(diào)道與經(jīng)驗事物的不同,借此說明道的玄妙,確立道的超越性。另一方面,《老子》書又將道說成是“無名”,并將其視為天地萬物的開端(“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其目的是要強調(diào)道作為天地萬物根源的意義。但是,《老子》書的這一觀點,在湛若水看來,是將道與器分離,將天地視同一物。湛若水認為,根據(jù)儒家的看法,尤其是《易傳》的看法,道與器是不可分離的,道與天地萬物一體,道就存在于、體現(xiàn)于萬物之中。《老子》將道器分割,說明《老子》書的作者根本不知“道”。因此,湛若水在回答其弟子何滾的請教時說,“可道、可名,道也;不可道、不可名,亦道也。道貫體用、動靜、隱顯、有無。程子曰:‘體用一源,隱顯無間’。二之則非道。老子于是乎不識道矣?!盵1](P50)

正由于道與器、道與萬物是不可分離的,道就存在于、體現(xiàn)于萬物之中,因此,湛若水認為,道并不像《老子》所說的那樣是虛無飄渺、“微妙玄通深不可識”的,而是平易而近實的。

古之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惟不可識,故強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客,渙若冰將釋,敦兮其若樸,曠兮其若谷,渾兮其若濁。

非曰:“道在邇而求諸遠,事在易而求諸難”,“立則見其參于前也,在輿則見其倚于衡也”,舍此而必求所謂“微妙玄通,‘深’不可識”者,又極其形容,祗益茫昧。不若默而成之,不言而信,自見卓爾、自見躍如矣[1](P9)。

孔德之容,惟道是從。道之為物,惟怳惟惚。惚兮怳兮,其中有象;怳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閱眾甫。吾何以知眾甫之然哉?以此。

非曰:怳惚窈冥,皆想象之言,非真有見,如參前倚衡之實也[1](P12)。

在《非老子》中,湛若水一再引述孔子“立則見其參于前也,在輿則見其倚于衡也”(《論語·衛(wèi)靈公》)[4](P191)、孟子“道在邇而求諸遠,事在易而求諸難”(《孟子·離婁章句上》)[4](P332)等說法,說明道的平易而近實。湛若水在批評《老子》第六十二章“道者萬物之奧,善人之寶,不善人之所?!币还?jié)時,甚至說,“道與天地萬物同體,亦家常菜飯,何奧何寶?”[1](P34)道既然是如此的平易而近實,人們?nèi)裟堋澳芍?,不言而信,自見卓爾、自見躍如矣”。湛若水認為,《老子》將道描述為“怳惚”、“窈冥”,這些都是想象之言,并不是真有所見;《老子》追求所謂的“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其實就是舍近求遠、舍易求難。這樣,不僅不能把握到道,反而會讓人更加“茫昧”。

第二,在《老子》那里,道器是分離的,其中所體現(xiàn)的體用關(guān)系,也是割裂的;在儒家那里,道器是一體的,其中所體現(xiàn)的體用關(guān)系,是“體用為一原而無二”的。

致虛極,守靜篤。

非曰:圣人之道,虛實動靜同體。

萬物并作,吾以觀其復(fù)。夫物蕓蕓,將復(fù)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fù)命,復(fù)命曰常,知常曰明。

非曰:道貫根干動靜而一之者也,如彼樹木,根干枝葉,其氣一以貫之。今以根為樹,則干枝花葉非樹邪?皆當常知常明。圣人之道則是一本,老子則是二本。程子曰:“夫道,一本也,知不二本,則篤恭而天下平之道。”[1](P9-10)

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復(fù)守其母,沒身不殆。

非曰:彼只以母子喻體用,不知母子雖同氣而二體,是二物,體用為一原而無二也,豈足以知道乎?

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見小曰明,守柔曰強,用其光,復(fù)歸于明,無遺身殃,是謂襲常。

非曰:翕辟、動靜、小大、強柔,莫非天地自然之道,何必閉門塞口然后為道[1](P28)?

對于一般事物或其屬性,例如美丑、善惡、有無、難易、長短、高下、聲音、前后以及禍福等等,彼此之間的相互依存性,在《老子》書中是頗為強調(diào)的。但是,一旦涉及到道與器、虛與實、靜與動等問題時,《老子》書中更重視、更強調(diào)的無疑是道、虛、靜這一面,確實有將道與器、虛與實、靜與動等加以割裂的嫌疑。在湛若水看來,這說明《老子》根本不“足以知道”。湛若水認為,《老子》書之所以將道與器、虛與實、靜與動等加以割裂,原因就在于其作者不了解道與器、虛與實、靜與動等等之間的體用關(guān)系,他以母子來比喻體用,就足以說明這一點。湛若水認為,依據(jù)儒家的看法,道與器、虛與實、靜與動等等之間的體用關(guān)系,是“體用為一原而無二”的。基于這種認識,湛若水甚至對朱熹所謂“老子有老子之體用”之說表示不滿。據(jù)《非老子附錄》記載:冼桂奇問:“朱子非康節(jié)‘老子得《易》之體,孟子得《易》之用’之說,是矣;又謂‘老子有老子之體用,孟子有孟子之體用。將欲取之必固與之,此老子之體用也’云云。竊恐未然。即此二句,亦何體用之有乎?”湛若水答曰:“體用一原,何分體用?文公果有此言,未見的當。若謂老子之體用非吾儒之真用也?!畬⒂≈?,必固與之’,此乃詭謀不正,本體固如是[乎?何以有用?]”[1](P47-48)②

第三,在《老子》那里,社會的道德規(guī)范、人倫秩序是大道淪喪的產(chǎn)物;在儒家那里,社會的道德規(guī)范、人倫秩序就是道的體現(xiàn),就是道。

大道廢,有仁義。知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非曰:仁義忠孝根于人心之本然,天理之當然,天下古今之所共由,即大道也,豈舍此而別有所謂大道耶[1](P11)?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義,失義而后禮。

非曰:圣[人]之教,在心為德,在事為道。仁義[禮]即德也,更無二理?!禰老]子》書如此品題,則不識道德[仁]義禮矣。程子曾非[之]。

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也。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也。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處其薄,居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非曰:禮即理也,即道也。忠信而后能存此道也,故曰“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今曰禮為忠信之薄,已不識道矣。既云道之華,又以為愚之始,自相反也。況《老子》書既薄禮,則后人所稱孔子問禮于老聃者為妄矣[1](P20-21)。

《老子》書中,對于儒家所特別重視的社會的道德規(guī)范、人倫秩序,進行了猛烈的抨擊,或者將仁義忠孝看成大道淪喪的結(jié)果,或者將禮制秩序視為“忠信之薄而亂之首”。湛若水認為,這正好說明《老子》根本不知道什么是“道”。在湛若水看來,道不僅存在于天地萬物之中,而且存在于社會人倫之中,社會的道德規(guī)范、人倫秩序就是道的體現(xiàn),就是道。仁義忠孝是道,禮制秩序也是道。

與關(guān)于社會的道德規(guī)范、人倫秩序的看法相應(yīng),在《老子》看來,人類的黃金時代只存在于遠古,因而主張“執(zhí)古之道,以御今之有”;在儒家看來,道既是永恒的(“古今異宜而道則一”),又是“隨時變易”的。

執(zhí)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非曰:古今異宜而道則一,圣人亦隨時而已,隨時變易,道也,是真道紀也[1](P8)。

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人)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

非曰:眾寡器用,莫非自然。

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fù)結(jié)繩而用之。

非曰:生今反古,結(jié)繩而治,是亂天下也,是不識時也。不識時,是不識道也。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非曰:太古則然。隨時者,道也。生今之世,反古之道,災(zāi)必逮(失)“夫”身[1](P42-43)。

由于《老子》作者對社會政治的關(guān)注,主要是對社會政治陰暗面的關(guān)注,他所看到的多屬于社會政治中負面的東西,以至將人類社會中許多價值觀念,如儒家所特別重視的仁義禮智等等,都作了負面的理解,并且加以猛烈的抨擊?!独献印纷髡邔ζ渌畹纳鐣?、所生活的時代明顯地持悲觀態(tài)度,認為社會的發(fā)展不是在進步,而是在退化。在他看來,人類社會的黃金時代不是在未來,而是在遠古。因此,他向往“小國寡民”的社會,他主張“執(zhí)古之道,以御今之有”的方略。當然,儒家也多以為人類社會的黃金時代是在古代(堯舜時代),但是那只是衡量現(xiàn)實社會政治的一個標準。事實上,儒家既重視歷史,又關(guān)注現(xiàn)實;既主張因循,又主張“損益”(《論語·為政》)[4](P69);既強調(diào)“率由舊章”、“遵先王之法”(《孟子·離婁章句上》)[4](P325),又強調(diào)“與時偕行”(《周易·乾文言》)[5](P17)、“與時消息”(《周易·豐卦》)[5](P454)。依據(jù)儒家的觀點,湛若水認為,我們既要知道“古今異宜而道則一”,又要知道“隨時變易,道也”。像《老子》所謂“小國寡民”、“結(jié)繩而治”、“老死不相往來”這樣的主張,乃是“生今之世,反古之道”,這都說明《老子》不識時。不識時,便是不識道。其結(jié)果是,不僅害己(“災(zāi)必逮夫身”),而且害人(“是亂天下也”)。

其實,《老子》書中所說的“道”,是一個十分復(fù)雜的問題。對于《老子》所說的“道”的本義到底是什么,現(xiàn)代學(xué)術(shù)界也是長期爭論不休,理解的角度不同,所得出的觀點、看法也不相同③。從湛若水論述看,他對于《老子》所說的“道”的本義到底是什么,似乎并沒有加以深究,而是站在理學(xué)家的立場上,從儒家(或儒學(xué))的角度,對《老子》所說的“道”的某些特點或特征加以分析論述、批評非議。其中雖然不乏睿智之言、精彩之論(例如,在批評《老子》“小國寡民”時,說其“不識時”、說其“生今之世,反古之道”),但是,湛若水對《老子》似乎缺乏應(yīng)有的“同情之理解”。

與儒道兩家對道的理解不同相關(guān),湛若水認為,在自然的問題上,儒家與道家的理解也各不相同。湛若水甚至認為,《老子》或者老莊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自然。然而,在處理自然的問題時,湛若水必須面對這樣的問題,就是宋明時期人們特別重視的《論語》《孟子》《大學(xué)》《中庸》這幾部儒家經(jīng)典中,根本沒有出現(xiàn)過“自然”這一概念;相反,在道家的經(jīng)典《老子》與《莊子》中,“自然”一詞則出現(xiàn)過多次。兩者如何比較?當然,沒有使用“自然”這個概念,并不等于沒有關(guān)于“自然”方面的思想。因此,湛若水將孔子所說的“毋意必固我”、孟子的“勿忘勿助”、程顥的“絕無絲毫人力”等,都解釋為“自然”。

事實上,對于湛若水來說,“自然”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因為“學(xué)以自然為宗”,既是其老師陳獻章(1428—1500年,字公甫,號石翁,廣東新會人,因居江門白沙村,學(xué)者稱其白沙先生)的遺訓(xùn),也是湛若水自己服膺數(shù)十年、始終堅持不懈的教條[6](P2-3),而且如何詮釋“自然”,與江門心學(xué)在儒學(xué)中的地位問題息息相關(guān)。這也許就是湛若水為什么要在其所排列的儒家道統(tǒng)中,將陳白沙列入其中,將自然視為圣學(xué)相傳之心要。湛若水在所撰《白沙書院記》中有這樣一段問答:

曰:“敢問白沙先生之心之道,其有合于堯、舜、禹、湯、文、武、孔、孟、周、程之心之道者,何居?”“先生語水曰:‘千古有孟子勿忘勿助,不犯手段,是謂無在而無不在,以自然為宗者也,天地中正之矩也。’世之執(zhí)有者以為過,泥空者以為不及,豈足以知先生中正之心之道哉?夫心也者,天地之心也;道也者,天地之理也。天地之理非他,即吾心之中正而純粹精焉者也。是故曰‘中’、曰‘極’、曰‘一貫’、曰‘仁’、曰‘仁義禮智’、曰‘孔顏樂處’、曰‘渾然與天地萬物為一體’,皆天理也,盡之矣。堯、舜、禹、湯、文、武之所謂‘惟精惟一’,所謂‘無偏無黨’,即孔子之所謂‘敬’也;孔子之所謂‘敬’,即孟子所謂‘勿忘勿助’也;孟子之‘勿忘勿助’,即周、程之所謂‘一’,所謂‘勿忘勿助之間正當處,而不假絲毫人力’也;程子之‘不假絲毫人力’,即白沙先生之所謂‘自然’也。皆所以體認乎天之理也。夫自然者,天之理也。故學(xué)至于自然焉,堯、舜、禹、湯、文、武、孔、孟、周、程之道盡之矣。擴先圣之道以覺乎后之人,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xué),為萬世開太平,其功豈不偉歟!后之人欲求堯、舜、禹、湯、文、武、孔、孟、周、程之學(xué)者,求之白沙先生可也。非求之先生也,因先生之言,以反求諸吾心之本體自有者而自得之也?!盵7](P29-31)在這里,湛若水不僅排列了一個以堯、舜、禹、湯、文、武、孔、孟、周、程、陳為傳授順序的道統(tǒng),而且將陳白沙所說的“自然”看成是與程顥之所謂“不假絲毫人力”,孟子之所謂 “勿忘勿助”,孔子之所謂“敬”(或者“無意必固我”),堯、舜、禹、湯、文、武之所謂“惟精惟一”、所謂“無偏無黨”是一樣的,“皆所以體認乎天之理也”;將陳白沙的“自然”看成是圣學(xué)相傳的心要,以為“后之人欲求堯、舜、禹、湯、文、武、孔、孟、周、程之學(xué)者,求之白沙先生可也”。湛若水如此強調(diào)“自然”的重要性,一方面是要說明“自然”不是老莊的“專利”,為陳白沙洗脫援老莊入儒的嫌疑;另一方面是希望借此確立陳白沙開創(chuàng)的江門心學(xué)在儒學(xué)中的正統(tǒng)地位④。

既然自然問題在湛若水的思想之中占有這樣重要的地位,那么,在分析湛若水《非老子》中關(guān)于儒道兩家在自然問題上的區(qū)別這方面的觀點之前,我們有必要對湛若水的“自然”觀略加了解。湛若水對自然問題最為集中、最為重要的論述,是《自然堂銘》。其文略云:

仰維宣圣,示學(xué)之大,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川上之嘆,不舍晝夜。天時在上,水土在下,倬彼先覺,大公有廓。自喜自怒,自哀自樂,天機之動,無適無莫。知天所為,絕無絲毫人力,是謂自然。其觀于天地也,天自為高,地自為卑。乾動坤靜,巽風(fēng)震雷,澤流山峙,止坎明離。四時寒暑,自適其期。一陰一陽之謂道,道自無為,是謂自然。其觀于萬物也,化者自化,生者自生,色者自色,形者自形。自動自植,自飛自潛。鳶自戾天,魚自躍淵。不犯手段,是謂自然。是何以然?莫知其然。其然莫知,人孰與之?孰其主張?孰其綱維?孰商量之?孰安排之?天地人物,神之所為。曰神所為,何以思惟?吾何以握其機?勿忘勿助,無為而為,有事于斯,若或見之。其神知幾,其行不疑。窮天地而罔后,超萬物而無前。天地萬物,與我渾然。一闔一辟,一語一默,各止其極,莫見其跡。莫知其然,是謂自然[6](P2-3)。

這就是說,湛若水認為,所謂“自然”,就是孔子所說的“毋意必固我”、孟子所說的“勿忘勿助”、程顥所說的“絕無絲毫人力”;就是因乎陰陽之變,循乎無為之道;就是物各付物而己不與焉;就是天然如此,不需商量安排。用湛若水《自然堂銘》序文的話說,自然就是“圣人所以順天地萬物之化,而執(zhí)夫天然自有之中也”[6](P2)。

從湛若水的論述看,他顯然是強調(diào),“自然”的最重要特征,就是不能有人為之私,就是不需商量安排,就是物各付物而己不與。要判斷什么是“自然”的、什么是不“自然”的,關(guān)鍵在于有沒有人為之私、有沒有商量安排,關(guān)鍵在于能否做到物各付物而己不與。

依據(jù)這樣的認識,在《非老子》里面,湛若水認為儒家與道家對自然的理解是各不相同的。不僅如此,湛若水甚至認為,《老子》或者老莊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自然。

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非曰:此自然與圣人所謂自然者不同?!吨杏埂贰疤煜轮_道五,所以行之者三達德;天下之達德三,所以行之者一”,乃圣人所謂自然也。世儒以老莊明自然,豈得為自然[1](P27)?

我們知道,自然是《老子》書中的一個重要概念,自然無為是《老子》書中的一種重要思想主張。在《老子》書中,“自然”一詞共出現(xiàn)過五次(《老子》第十七、二十三、二十五、五十一、六十四章),其含義大體上是指自己如此、本來如此、本來的樣子。正如有的學(xué)者所說,“自然”是《老子》的作者用來“說明莫知其然而然的不加人為任其自然的狀態(tài),僅為《老子》全書中心思想‘無為’一語的寫狀而已”⑤。《老子》所謂“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其意思大概是說,道之所以尊崇,德之所以珍貴,就在于它能夠不命令(即不干涉)萬物,而任由萬物始終根據(jù)本來的樣子(亦即自己的本性)自生自長。湛若水認為《老子》在這里所說的自然與儒家所說的自然是不同的。從湛若水引述《中庸》“天下之達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婦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達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來說明儒家所說的自然看,湛若水顯然接受了朱熹關(guān)于君臣、父子、夫婦、昆弟、朋友五達道乃“天下古今所共由之路”,仁、智、勇三達德乃“天下古今所同得之理”的解釋[4](P33)。既然五達道就是“天下古今所共由之路”,那么它就是天道;既然三達德就是“天下古今所同得之理”,那么它就是天理。湛若水說,“天即道,道即自然也”[1](P14);又說,“所謂天理者,自然之體”[1](P36)。天道、天理,乃自然之體。只有符合天道、天理的,才是自然的。在這個意義上,《老子》所說的自然與儒家所說的自然是不同的。

湛若水還認為,《老子》既不明“自然”,也不知“道”;《老子》之所以不明“自然”,是因為不知“道”、不知“道即自然”。湛若水在批評《老子》第二十五章“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一節(jié)時說:

老子之道,平日只為其小,如何又稱四大?天地人只是一氣一體,而云“人法地,地法天”,是天地為二矣,而況于人乎?天即道,道即自然也。而云“天法道,道法自然”,豈足以知天地人之道、之自然乎?其言人法可也,而又于天地道自然皆曰法,是孰法之者?故《老子》書非知道者[1](P14)。

在湛若水看來,天道自然本來是渾然一體的,天即道,道即自然,根本不用彼此相“效法”或者“取法”。一說“效法”或者“取法”,就已經(jīng)落入人為,就已經(jīng)不再自然了。然而《老子》卻說“天法道,道法自然”,這既說明《老子》書不足以“知天地人之道、之自然”,也說明“《老子》書非知道者”。

由于《老子》根本不明“自然”,因此,在其號稱自然的時候,卻時時不免拂人之性;在其聲稱自然的地方,又處處帶有人為之私。與《老子》不同,儒家雖然沒有口口聲聲說自己明自然,卻時時處處表現(xiàn)出自然。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聲音相和,前后相隨。是以圣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

[非]曰:道二,善惡而已。善即知善,惡即知惡,此秉彝之性也。拂人之性,非人也。孟子曰:“無是非之心,非人也?!盵善]善惡惡而己無與焉,此圣人所謂無為也。今必欲[善]惡皆忘,然后謂之無為,吾恐矯性之過,即反有為。□句句似是而實非[1](P2)。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非曰:天地運化,道之自然不息,故曰生生。不可以言自生,亦不可以言不自生,此不字是誰不他?是老子以私窺天地也。圣人體天地之道,亦本于自然,純亦不已,亦不曾有意后先內(nèi)外其身也。圣人“體”天地之道,廓然大公,故能成其公,非成其私也[1](P4-5)。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所惡,故幾于道矣。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惟不爭,故無尤。

非曰:圣人體天地之道,剛?cè)彡庩枒K舒,莫非自然。遇爭戰(zhàn)則爭戰(zhàn),遇揖讓則揖讓,安土敦仁,無往而非天理之自然,而我無與焉,此大中至正之道也。觀此言一一有為,非自然矣。世儒謂老莊明自然,遂以自然為戒,惑也甚矣[1](P5)!

湛若水認為,《老子》以為只有做到美丑雙遣、“善惡皆忘”,才是其所謂的自然無為,這完全是錯誤的。事實上,這不是什么自然無為,而正好是有為;這不僅是有為,而且是“拂人之性”、是“矯性之過”。只有像儒家那樣,“善即知善,惡即知惡”,“善善惡惡而己無與焉”,才是真正的自然無為。湛若水還認為,《老子》所謂天地“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等說法,不是“以私窺天地”,就是“有意后先內(nèi)外其身”,都帶有人為之私。與此相反,儒家圣人體天地萬物之道,深知天地運化生生不息,深知陰陽慘舒莫非自然。因此,對于儒家而言,“遇爭戰(zhàn)則爭戰(zhàn),遇揖讓則揖讓,安土敦仁,無往而非天理之自然,而我無與焉”。在湛若水看來,爭戰(zhàn)揖讓,安土敦仁,事皆人為,若能合乎天理,而無己意之私,若能做到物各付物而己不與,則人為即是自然。

在討論《老子》所說的“自然”問題時,湛若水強調(diào),要判斷什么是“自然”的、什么是不“自然”的,關(guān)鍵在于有沒有人為之私、有沒有商量安排,關(guān)鍵在于能否做到物各付物而己不與。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湛若水批評《老子》雖然主張“自然”、向往“自然”,卻不免“拂人之性”、“矯性之過”、“以私窺天地”、“有意后先內(nèi)外其身”,并不自然。更重要的是,湛若水在討論“自然”問題時,引入“天理”概念,以為“天理者,自然之體”,主張凡是合符天理的,都是自然的。因此,湛若水認為,爭戰(zhàn)揖讓、安土敦仁等,事皆人為,若能合符天理,而無己意之私,人為亦屬自然。這可能是湛若水相關(guān)說法之中,最具個人睿智、凸顯其理學(xué)家色彩之處。

綜上所述,湛若水在《非老子》中分析儒家與道家的區(qū)別時,主要是以“道”與“自然”這兩個重要概念為其分析重點的。在湛若水看來,《老子》所說的“道”與儒家所說的“道”是不同的,《老子》所說的“道”并不是儒家所說的“道”,用湛若水自己的話說,就是“道其道,德其德,非吾圣人之所謂道德也”[1](P1);《老子》所說的“自然”與儒家所說的“自然”也是不同的,《老子》所說的“自然”并不是儒家所說的“自然”,套用湛若水的話說,就是“自然其自然,無為其無為,非吾圣人之所謂自然無為也”。湛若水認為,《老子》根本不知“道”,老莊根本不明“自然”。世儒(指王道)以為《老子》知“道”,以為老莊明“自然”,以為儒道之間并無區(qū)別,其“惑也甚矣”??偠灾?,湛若水的相關(guān)觀點與看法,是頗具睿智的。當然,在針對《老子》的某些說法上,湛若水可能缺乏“同情之理解”,甚至可能失之偏頗;但是,從其維護儒家(或儒學(xué))的立場語角度言,湛若水的這些說法,也是可以理解的。

注:

①湛若水的說法很委婉,說是“今且不暇鳴鼓而攻之于廟庭也”;而其弟子冼桂奇的說法則很明白,說是“鳴鼓而攻,吾輩有馀責(zé)矣”參見湛若水撰:《甘泉先生續(xù)編大全》,第32卷,卷首、第62頁。

②案:引文中所脫文字據(jù)《湛甘泉先生文集》通行本補出。參見湛若水撰:《湛甘泉先生文集》,通行本,第25卷,第2—3頁。

③例如,傅偉勛先生根據(jù)其“創(chuàng)造的解釋學(xué)”,將《老子》的“道”分析為六大層面,即道體(Tao as Reality)、道原(Tao as Origin)、道理(Tao as Principle)、道用(Tao as Function)、道德(Tao as Virtue)、道術(shù)(Tao as Technique),并且說,“從道原到道術(shù)的五個層面,又可以合成‘道相’(Tao as Manifestation)”。參見傅偉勛撰:《從西方哲學(xué)到禪佛教》,北京,三聯(lián)書店,1992年,第385頁。

④張佑珍先生認為,湛若水可能還有這樣的考慮,這就是“既然陳獻章是儒家圣人傳統(tǒng)的一環(huán),那身為江門傳人的湛若水,理所當然可以依附驥尾,名列儒家正統(tǒng)之列”。參見張佑珍撰:《江門道統(tǒng)與〈非老子〉》,《花蓮師院學(xué)報》,臺灣,2003年第16期,第26頁。

⑤車載撰:《論老子》,轉(zhuǎn)引自陳鼓應(yīng)《老子注譯及評介》,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第132頁。

[1]湛若水.甘泉先生續(xù)編大全(第32卷)[O].明嘉靖三十四年刻本、萬歷二十三年修補本.卷首.

[2]湛若水.甘泉先生續(xù)編大全(第27卷)[O].明嘉靖三十四年刻本、萬歷二十三年修補本.

[3]張佑珍.江門道統(tǒng)與 “非老子”[J].花蓮師院學(xué)報,2003,(16):17-32.

[4]朱熹.四書章句集注[O].徐德明校點.上海/合肥: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

[5]黃壽祺,張善文.周易譯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6]湛若水.甘泉先生文集(第4卷)[O].內(nèi)編,明嘉靖十五年刊本.

[7]湛若水.甘泉先生文集(第32卷)[O].內(nèi)編,明嘉靖十五年刊本.

猜你喜歡
老子天地儒家
老子“水幾于道”思想解說
從“推恩”看儒家文明的特色
A Magic Train Trip
論現(xiàn)代新儒家的佛學(xué)進路
A Talking Pug
淺析老子之道:有與無
拾天地之荒
智者老子
儒家視野中的改弦更張
從“以直報怨”到“以德報怨”
——由刖者三逃季羔論儒家的仁與恕
望都县| 措勤县| 麻阳| 通道| 湘潭市| 冷水江市| 旌德县| 张北县| 华容县| 犍为县| 岳普湖县| 南召县| 台江县| 屏东市| 新巴尔虎右旗| 东丽区| 东丰县| 山东省| 普宁市| 平乐县| 盐边县| 遂宁市| 云浮市| 汝南县| 花垣县| 盘锦市| 通州区| 平南县| 福清市| 泾阳县| 涡阳县| 和政县| 孙吴县| 都安| 蓬莱市| 宜昌市| 兰州市| 静海县| 乳源| 姚安县| 枣庄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