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萍倩,張亞鋒
(1.宿州學院 化學與生命科學學院,安徽 宿州 234000;2.宿州學院 辦公室,安徽 宿州 234000)
現代教育強調學生的主體性,班級是大學生在校一切行為的基本歸屬單位,大學生在班級中成長,班級管理必然也要強調學生的主體性,在當前的時代語境下,探索采用新的能增強大學生的主體意識、提高其能力的班級管理模式具有重要的意義。
當前大學的班級管理普遍采用以班主任和班干部為核心的班級管理模式,這種模式在長期的應用中逐漸顯現出其弊端。
大學中的班干部任用主要有兩種方式:一是班主任任命,二是全班學生民主選舉產生。班主任任命的班干部執(zhí)行力較好,但存在“不接地氣”、高高在上的情況,易導致工作難以開展。民主選舉產生的班干部雖然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具有較好的群眾基礎,但班級內部極易出現小團體、拉幫結派現象,容易導致班級離心力增強,弱化班級凝聚力,從而嚴重影響班級管理。
班級的凝聚力是影響班級管理的一個重要因素。《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2004)中將“班級凝聚力”定義為:“即指集體對個人的吸引力,它既包括班級對每一個成員的吸引力和向心力,也包括班級成員之間的內在聚合力?!?990 后的大學生大多個性張揚,自我意識較強,集體意識趨于弱化。班級干部任用方式的不當,容易導致班干部與一般學生關系緊張,從而使得一般學生處于被支配的位置,難以體會到自己在班級管理中的重要性,對班級管理的態(tài)度漸漸冷淡。班干部與一般學生關系的不融洽,不僅會削弱班級吸引力和向心力,而且會削弱班級內部的聚合力,導致班級凝聚力較弱。
當前大學班主任有專職和兼職兩種。兼職班主任大多是擁有較多教學、科研任務的青年教師;專職班主任帶的班級多,且大多承擔較重的行政事務性工作。這就導致班主任沒有充分的時間、精力予以每一位學生細致入微的關注。班級的日常事務往往會交給班干部負責,班干部在向全班同學傳達班主任意圖時,有時會與班主任的本意有偏差,這樣師生關系就不夠融洽,甚至產生誤解。師生之間因缺乏溝通和了解,導致師生關系呈現出虛無化的現象。
“小組自治”是指班主任在對班級全體學生進行考察的基礎上,10 人左右為1 個小組,將全班學生分成若干同質小組,小組實行自我管理,各小組推選出組長,直接向班主任負責。
“小組自治”班級管理模式是對當前模式的借鑒和批判,同時具有一定的理論基礎。
管理學基礎——社會人發(fā)展理論。每位學生都具有社會屬性,有各自的社會需要,例如他們希望得到他人的關心、尊重、友誼,希望得到安全感與歸屬感等,所以要想讓人發(fā)展必須首先滿足他們的社會需要,增強他們對班級的滿意度。要達到這一點,就需要改善社會組織中人與人之間的關系[1]。杜威是最早把民主管理學說應用到教育中的教育家。他認為,只有在群體內人與人之間的思想及情感得到充分交流,這樣才能使各方面的利益達到平衡,所以大學應該給學生更多的自治機會,培養(yǎng)自我管理的觀念和能力。
社會學基礎——群體動力理論。是由心理學家卡特·勒溫(Kurt Zadek Lewin)于1940 年代提出,指的是群體中存在的各種力量對個體發(fā)展所產生的影響,指出我們都屬于社會人,都需要在社會的群體活動中發(fā)展和成長,大學生更是如此,他們需要在學校這一集體背景下參與活動,鍛煉自己的能力[2]。社會學家Newcomb 把集體劃分為兩種不同的類型,所屬集體和參照集體,前者是指個體對自己所在的集體并沒有產生心理上的歸屬感,只是把它當成一種客觀事實,沒有從內心融入到這個集體或者渴望得到集體的接納;后者是指個體對自己所存在的集體有向往感和認同感,并且從內心融入和渴望得到集體的認可。大學生一入學就被動的進入班級這個所屬集體,如何使學生把班級從所屬集體轉變?yōu)樽约旱膮⒄占w,要想實現這一目標,只有讓學生多參與群體活動,參與到班級管理的各個方面,大學生自治無疑是最好的途徑之一。
教育學基礎——教育公平。是指在法律上,是人人享受平等的教育權利;在教育政策領域,是人人平等地享有公共教育資源;在教育活動中,是人人受到平等地教育對待,人人具有同等的取得學業(yè)成就和就業(yè)前景的機會[3]。學生進入大學,學知識和培養(yǎng)能力是最重要的兩個方面,每個學生都應當有機會培養(yǎng)和挖掘自己多方面的能力,應該成為親身體驗者,而不是旁觀者,參與班級管理是每位學生的規(guī)定動作,這是教育公平在班級管理與學生發(fā)展關系上的必然要求。
心理學基礎——群體心理效應。是指群體對個體心理和行為的影響,表現在使個體之間產生一種歸屬感、認同感和得到支持的力量[4]。小組自治的班級管理模式,不會出現游離于班級群體之外的學生,每位學生都希望被認同,有好勝心,故組內與組間都存在群體心理效應。
首先,班主任要在新生報到和軍訓期間,盡快了解班級每位學生的高考成績(雖不能完全代表學生的學習力,但還是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學生的學習績效)、特長、交往能力、性格和家庭背景等,確定組長人選,根據班級人數以10 人左右為1個小組,以65 人班級為例,可以分成6 個組,組長的候選人要在10 人以上。
其次,班主任召開班會,向學生講解“小組自治”管理的目的和具體的操作實施方法,要讓學生意識到自己是班級的主體,自己對班級是有責任和義務的。
首先,班主任主持召開班級會議,組織學生投票選出認為能夠勝任的組長,每位學生選出6 位候選組長,將組長候選人的名字寫在黑板上,班會現場唱票計票,票數最多的6 位學生當選組長。
其次,重新把這6 位學生的名字寫在黑板上,學生根據自己的判斷選擇自己屬于哪個小組,逐一到黑板前把自己的名字寫在所選組長的下面,各小組人員初步確定。
再次,每一位學生都選好后,班主任要控制每個小組的質與量,小組人數要基本平均,不能過少或過多,班主任要有指向性的詢問某位學生是否愿意到某組,以達到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目的,各小組人員正式確定。
最后,以小組為單位集合,由組長主持召開首次小組內部會議,選出副組長及學習委員、組織委員、文體委員等各職位人選,小組的每個成員都有職務。小組組建正式完成。
首先,班主任召開組長及副組長會議,提出“小組自治”的具體要求。
其次,每個小組要制定組內的規(guī)章制度、給小組命名、確定組訓和學期目標。
再次,小組內部結成英語學習、專業(yè)課學習等學習對子。
由于在前期準備中班主任已向學生說明有調配的可能性,所以學生會配合,一般不會出現過于堅持的情況。小組內部每個成員在性別、學習力、性格、特長及家庭背景等方面要有區(qū)別,即所謂的組內異質;小組與小組比較,各小組的綜合水平應大體一致,即所謂的組間同質。這樣學生能體會到公平性,激發(fā)其增強主體意識,小組內部學生能夠相互學習共同發(fā)展,不會產生組內的不當競爭。
“小組自治”并不是班主任完全放手,學生剛進入大學一片茫然,并且缺少人生經驗和社會經驗,關系到班級發(fā)展的大方向還是要班主任確定,在實施的過程中要給予學生扶持。各小組的組內分工時,班主任要指導學生把個人特長與小組目標相結合,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小組合作。對于各小組制定的規(guī)章制度和目標,班主任要嚴格把關,避免出現不切實際難以完成的現象?!靶〗M自治”的最為重要的目的是提高學生的能力和激發(fā)學生主體意識和熱情,班主任要敢于放手,真正做到“自治”。
小組組建后并不是一貫到底的,學生進入大三,要面臨四“業(yè)”(畢業(yè)、學業(yè)、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問題,即畢業(yè)之后的去向,是繼續(xù)學業(yè)、選擇就業(yè)還是自主創(chuàng)業(yè),此時可以根據學生畢業(yè)后的選擇,重新組建小組,形成考研小組、就業(yè)小組及創(chuàng)業(yè)小組等。此期,根據貧困生畢業(yè)去向的意愿,將其歸到特定小組,加強指導,促進貧困生成功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或升學。
“小組自治”的班級管理模式,鼓勵小組之間的合理競爭,既利于班級的整體提高,又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合理競爭的意識,但要防止小組之間的過度競爭,過度競爭會使每個小組成為一個小團體,把班級分化。為防止這種情況的出現,班主任要制定競爭規(guī)范,保證小組之間競爭的公平性,獎懲分明。對小組長進行指導,保證小組不要偏離規(guī)范競爭的軌道。
[1]托尼·布什.當代西方教育管理模式[M].張海燕,譯.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8:95.
[2]安麗紹.美國高校大學生自治研究[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11:13-14.
[3]石中英.教育公平的主要內涵與社會意義[J].中國教育學刊,2008(3):1-6.
[4]吳秀娟,陳子良.學生心理與班級管理[M].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1991:39-40.
[5]劉向前,李如密.班級管理的小組模式初探[J].教學與管理,2004(12):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