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重慶的歷史稱謂及其語源

2013-04-02 05:42:39周文德
關鍵詞:渝州墊江巴國

周文德

(四川外語學院,重慶 400031)

約在三四千年前,以重慶為中心地帶的大片地區(qū),已形成強大的奴隸制部族聯(lián)盟,統(tǒng)稱“巴”。這是重慶的古稱謂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個稱謂,一直延續(xù)至今。與“巴”有關的稱謂還有“巴郡、三巴、巴州、巴縣”等稱謂。歷史上的稱謂還有“楚州、渝州、恭州、江州、荊州”等,今天重慶簡稱“渝”。此外,還有一個長期被誤解的重要地名“墊江”。以上諸稱謂的語源是什么?其中,不乏爭議很大者。本文對這些曾經(jīng)出現(xiàn)過的歷史稱謂及其語源進行一一梳理。

一、代表性稱謂及其語源

“巴”和“渝”是重慶諸稱謂中最有代表性的。其中,“渝”還是如今重慶市的簡稱?!鞍汀笔侵貞c市最早的稱謂,距今至少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渝得名于渝水,始自隋朝,據(jù)今已有1400多年了。從“巴”到“渝”的演進過程中,還有楚州、恭州等稱謂。

1.巴·巴方·巴國

歷史稱謂也就是歷史地名,與行政區(qū)劃聯(lián)系緊密。地名往往就是行政區(qū)劃名或行政區(qū)劃的專名部分。所以,我們在探討歷史稱謂及其歷史沿革的時候,不得不與行政區(qū)劃的歷史沿革相結(jié)合。

晉代常璩《華陽國志·巴志》謂上古的巴國境地“其屬有濮、賨、苴、共、奴、獽、夷、蜒之蠻”[1](28)。常璩告訴我們,上古巴國境內(nèi)分別居住著濮、賨、苴、共、奴、獽、夷、蜒等部族。中國最早的歷史文獻《尚書》記載四川的土著居民有“庸、蜀、羌、髳、微、盧、彭、濮”八個部族。蜀、羌、髳三個部族在川西,微族在陜西扶風、岐山一帶,其余的庸、盧、彭、濮四個部族居于川東及重慶地區(qū)。《后漢書·南蠻西南夷列傳》所記的古巴地“巴郡南郡蠻,本有五姓:巴氏、樊氏、瞫氏、相氏、鄭氏”,也就是五個氏族?!逗鬂h書》又說板楯蠻有“羅、樸、昝、庹、鄂、夕、龔”七姓,即七個氏族。上述這些以血緣為紐帶的原始氏族和部落分布在今天的川東和重慶地區(qū)。這些部族名稱其實也可看成是地理名稱,部族名稱代表了該部族所居之地。部族名與地名無法截然分開,盡管它們是性質(zhì)不同的兩類名稱。

正是這些最早的重慶居民,創(chuàng)造出了重慶最古老的歷史文明。約在三四千年前的夏商時期,以重慶為中心地帶的大片地區(qū),已形成強大的奴隸制部族聯(lián)盟,統(tǒng)稱“巴”。夏禹分華夏為九州,“巴”屬其中的梁州?!渡胶=?jīng)·海內(nèi)經(jīng)》記載:“西南有巴國。太皞生咸鳥,咸鳥生乘厘,乘厘生后照。后照是始為巴人?!绷_泌《路史·后紀一》亦有記載:“伏羲生咸鳥,咸鳥生乘厘,是司水土,生后照,后照生顧相,降處于巴,是為巴人?!比绱丝磥?,巴人的遠祖可追溯至太皞,太皞亦作太昊?!渡胶=?jīng)》所說的“太皞”,在《路史》里記為“伏羲”。如果《山海經(jīng)》的這段記載可信的話,則“巴”的得名當在太皞的第三代孫后照時。從那時開始,巴人建立起自己的國家,名叫巴國,至少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

“巴”是重慶轄境最古老的名稱,既是古國名,也是古族名,既是古行政區(qū)劃名,又是古地名。“從最廣泛的意義上說,巴是一個地域名稱?!薄鞍妥畛跏堑赜蛎Q而不是族稱?!保?]

“巴”是有文字記載的重慶最早的稱謂,也叫“巴方”,在甲骨文中,關于“巴、”“巴方”的記載就有很多處,如:

□,貞 稱冊呼從伐巴。(《乙》7739)

貞,巴方不其敗。(《乙》8171)

上述幾條甲骨卜辭,是講商王武丁(公元前14世紀末)曾派自己的妻子婦好率沚去攻打巴(巴方),多次攻打都沒能獲勝,反而被巴(巴方)打敗了(“巴方不其敗”)。甲骨卜辭里的“巴”、“巴方”當是指巴國,即《山海經(jīng)》里所說的“西南有巴國”的“巴國”。巴國是由上古巴族建立的國家。巴族的發(fā)源地一般認為在漢水流域中游一帶,也有認為在鄂西清江流域。截至戰(zhàn)國晚期公元前316年被秦滅以前,它的活動區(qū)域在川東、鄂西、漢水中游和貴州烏江流域一帶。

《后漢書·南蠻西南夷列傳》對巴有較詳細記載:

巴郡南郡蠻,本有五姓:巴氏、樊氏、瞫氏、相氏、鄭氏,皆出武落鐘離山。其山有赤黑二穴,巴氏之子生于赤穴,四姓之子皆生黑穴。未有君長,俱事鬼神,乃共擲劍于石穴。約能中者,奉以為君。巴氏子務相乃獨中之,眾皆嘆。又令各乘土船,約能浮者,當以為君。余姓悉沉,唯務相獨浮,因共立之,是為廩君。乃乘土船,從夷水至鹽陽。鹽水有女神,謂廩君曰:“此地廣大,魚鹽所出,愿留共居。”廩君不許。鹽神暮輒來取宿,旦即化為蟲,與諸蟲群飛,掩蔽日光,天地晦冥,積十余日,廩君伺其便,因射殺之,天乃開明。廩君于是君乎夷城,四姓皆臣之。廩君死,魂魄世為白虎。巴氏以虎飲人血,遂以人祠焉。

《后漢書》的這段記載出自已佚先秦文獻《世本》。雖然不乏神話成份,但也告訴我們,最早的巴國是由五個氏族部落(巴氏、樊氏、瞫氏、相氏、鄭氏)聯(lián)合形成的一個大型部落集團。在這五個氏族部落中,巴人是最出色的一支,成為整個集團的統(tǒng)率,并建立起自己的國家。從上引甲骨卜辭所記商王朝與巴發(fā)生的幾次戰(zhàn)爭來判斷,巴國在商代早期就已經(jīng)建立了起來。商王朝與巴國的關系很微妙,商王存心要消滅巴國,不惜命自己的妻子親赴前線,但也未能如愿地把巴國軍隊擊潰。商王的軍隊多次進攻都未能打敗巴國,巴方保持了“不其敗”的記錄。由此可見,巴在商代應是一個比較強大的國家。由于商與巴交惡在先,到了殷商末年,周武王伐紂,會師牧野,巴國就出兵參加伐紂聯(lián)軍,前歌后舞,成為滅商的主力先鋒,以英勇善戰(zhàn)而取得勝利?!度A陽國志·巴志》載:“周武王伐紂,實得巴蜀之師,著乎《尚書》。巴師勇銳,歌舞以凌殷人,前徒倒戈。故世稱之曰:武王伐紂,前歌后舞也。武王既克殷,以其宗姬封于巴,爵之以子?!保?](21)巴國軍隊歌舞以凌,致使殷人“前徒倒戈”,對西周王朝的建立做出了貢獻。所以周室定鼎之后,周武王分封宗姬于巴。巴成為最早受周王室分封的姬姓諸侯之一。巴人在周王所封之地建國,國號巴,屬子爵,都重慶,這是重慶首次成為國都。

巴國建立后,不斷與東部的楚(都治湖北江陵)、庸(都治湖北竹山)及西部的蜀(都治成都)往來和戰(zhàn)爭,疆域擴大。其地東至魚復(今奉節(jié)),西至僰道(今宜賓),北接漢中,南極黔(今渝南黔北地區(qū))、涪(今涪陵)。

周慎靚王五年(公元前316年),秦滅巴國,置巴郡,派張儀修江州城為巴郡治所。巴郡轄江州(治今渝中半島)、枳縣(治今涪陵)、朐忍(治今云陽)、魚復(治今奉節(jié))等縣。昭王時設置南郡(治今湖北江陵),所領縣域中,今屬重慶市的有巫縣(治今巫山)。黔中郡(治今湖南沅陵),今屬重慶市的有黔江區(qū)、酉陽縣、秀山縣、彭水縣。

2.巴郡·三巴·巴縣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統(tǒng)一全國,分天下為36郡,巴郡為其一。巴郡、黔中郡、南郡同為全國一級行政區(qū)劃。取名巴郡,乃沿用舊國號名稱“巴”??ぶ谓?今渝中區(qū))。

漢承秦制,仍置巴郡,沿襲秦縣,增加墊江(治今合川區(qū))、臨江(治今忠縣)、涪陵(治今彭水)三縣。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設置十三刺史部,監(jiān)察一州政事,重慶時屬益州刺史部監(jiān)察。從秦統(tǒng)一到東漢末年,巴郡這一名稱延續(xù)了400多年。

東漢末,重慶為劉焉、劉璋父子占據(jù),置益州牧(治所成都)。漢獻帝初平元年(190年),將巴郡一分為三:墊江以上為巴郡(治今四川南充市),江州至墊江間為永寧郡(治所今重慶市江北區(qū)),朐忍至魚復間為固陵郡(治今白帝城)。建安六年(201年),改巴郡為巴西郡、固陵郡為巴東郡、永寧郡為巴郡,析置巴東屬國(后改稱涪陵郡),這些地區(qū)統(tǒng)稱為“三巴”,是歷史上巴文化核心所在。今巫山縣當時屬荊州南郡。

三國蜀漢、曹魏時期,重慶市所轄地區(qū)仍置巴郡、巴東郡、涪陵郡,另有荊州建平郡所領縣中有今屬重慶市的巫縣(治今巫山縣)。其間,巴東郡曾于建安二十一年(216年)更名固陵郡,五年后恢復原名巴東郡。

西晉時,仍設巴郡、巴西郡、巴東郡、涪陵郡。今巫山縣當時屬荊州建平郡。

晉惠帝永興元年(304年),李雄在成都建“大成”,史稱成漢時期(303年—347年),改巴郡名荊州,治今重慶市渝中區(qū)。西晉時的巴郡、巴西郡、巴東郡、涪陵郡、建平郡一度由荊州統(tǒng)轄。

東晉中后期,在范賁(350—352年)、符堅(373—385年)、譙縱(405—413年)割據(jù)或占領期間,郡縣建制變化劇烈,地名更改變易無數(shù)。譙縱曾以江州(渝中區(qū))為治所,設巴州。義熙九年(413年),劉裕改巴州為巴郡,改涪陵郡為涪郡。且把枳縣治所從今天的涪陵區(qū)移徙今渝北區(qū)洛磧鎮(zhèn),把涪陵郡治所從今天的彭水縣郁山鎮(zhèn)移徙今涪陵區(qū)。

晉元熙二年(420年),劉裕建宋,開始南朝統(tǒng)治。仍置巴郡、建平郡。省涪陵郡入枳縣,復徙枳縣治所至今天的涪陵區(qū)城關鎮(zhèn)。曾改巴東郡為巴東國。南朝劉宋時期(420-479年),對州郡縣的建置更改,頗為紛繁。沈約在《宋書》卷35中說:“地理參差,其詳難舉,實由名號驟易,境土屢分,或一郡一縣,割成四五,四五之中,亟有離合,千回百改,巧歷不算。尋校推求,未易精悉。”[3](1028)

南朝齊建元二年(480年),于巴東、建平、巴郡、涪陵四郡置巴州,治所江州(渝中區(qū)),領二十縣,永明元年(483年)省。雖然這一時期的州郡建置有所混亂,常有變更,巴州僅存在三年,但這次區(qū)劃所轄有的地區(qū)基本上與今重慶直轄市地域相差無幾,僅在黔北渝南略有出入。南齊永明五年(487年),改江州縣為墊江縣(治今渝中區(qū)),北周武成三年(561年),改墊江縣名為巴縣。

3.楚州·巴州

南朝梁太清四年(550年),在巴郡置楚州(治今渝中區(qū)),轄有今重慶市境內(nèi)的巴郡(治今渝中區(qū))、東陽郡(治今北碚區(qū)東陽鎮(zhèn))、東宕渠郡(治今合川區(qū)合陽鎮(zhèn))、涪陵郡(治今涪陵區(qū))、臨江郡(治今忠縣忠州鎮(zhèn))。武帝普通四年(523年),增設信州(治今奉節(jié)縣),下轄有今屬重慶境內(nèi)的巴東郡、建平郡。

西魏大統(tǒng)十七年(551年),改楚州為巴州,領三郡四縣:巴郡、東陽郡、七門郡(治今江津區(qū))、江陽縣(治今巴南區(qū)冬筍壩,一說治今江津區(qū)順江鎮(zhèn))。同時設有合州(治今合川合陽鎮(zhèn))、臨州(今忠縣忠州鎮(zhèn))。信州所領巴東郡、建平郡在今重慶市境內(nèi)。

北周閔帝元年(557年),復改巴州為楚州,轄四郡:巴郡、東陽郡、七門郡、涪陵郡。又有合州、臨州、南州(治今萬州區(qū))、開州(治今開縣)等。北周保定四年(564年),改涪陵等縣置奉州。建德三年(574年),改奉州置黔州,治今彭水縣郁山鎮(zhèn)。

4.渝州·恭州

隋朝初年,廢郡改稱州,不久又將州改稱郡,恢復秦朝的郡縣兩級制。重慶轄境內(nèi)設有巴郡、巴東郡、涪陵郡、黔安郡(治今彭水),墊江縣屬宕渠郡(治今四川渠縣)。隋文帝開皇元年(581年),以渝水繞城,改楚州為渝州。這就是重慶簡稱“渝”的來歷。此后,唐代、宋代均設渝州。其治所均在今渝中區(qū)。渝水,就是嘉陵江。明代學者曹學佺,在《蜀中廣記》卷五三《郡縣古今通釋》里就說:“隋改渝州,以江受渝水也?!边@里的“江”指長江,是說由于地處長江接納渝水之地,所以把楚州改稱渝州。州因水名。

在古代,嘉陵江也稱渝水,如《周地圖》:“(嘉陵江)水源出秦州嘉陵,因名嘉陵江。經(jīng)閬中,即閬水,亦曰閬江,又名渝水?!?/p>

古代的重慶城之所以能夠建立并發(fā)展起來,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它地處渝水注入長江的交匯處。所以,重慶簡稱“渝”?,F(xiàn)在的渝中區(qū)、渝北區(qū)仍然以“渝”字打頭也就是這個道理。

唐初,唐高祖改郡稱州,唐玄宗又改州稱郡,從唐肅宗開始以后又復改郡稱州。雖然唐代設有“道”這一級行政區(qū)劃,但實際意義不大,州才是主要實體。重慶轄境內(nèi)設有渝州(治今渝中區(qū))、涪州(今涪陵)、忠州(今忠縣)、萬州、開州(今開縣)、夔州(治今奉節(jié)東)、合州(今合川)。另有南州(治今綦江北)、溱州(治今綦江東南)、黔州(治今彭水)、思州(治今貴州沿河東)轄有重慶綦江、黔江等部分區(qū)域。潼南縣境屬遂州(治今四川遂寧市)。榮昌縣境屬瀘州(治今四川瀘州市)。

五代十國時,重慶被前蜀、后蜀等政權先后統(tǒng)治,行政區(qū)劃較為穩(wěn)定,名稱也基本上保持不變。

北宋,一級行政區(qū)劃改為“路”。重慶轄境主要屬夔州路(治今奉節(jié)縣)。夔州路轄有夔州、渝州、忠州、萬州、黔州、涪州等。又設置云安軍(治今云陽縣)、梁山軍(治今梁平縣)、南平軍(治今綦江縣南)、大寧監(jiān)(治今巫溪縣)。另,合州(治今合川)屬成都府。

恭州名稱來源于偶發(fā)事件。

北宋徽宗崇寧元年(1102年),渝州籍國子博士趙諗,回家鄉(xiāng)省親,密謀反叛,事情敗露后被誅殺。臣子謀反,歷朝歷代都有,本不足為奇。朝廷平叛也就算了??墒牵@一次的謀反事件,朝廷卻遷罪于地名。朝廷認為渝州的“渝”字,字義不祥?!坝濉弊直緛砭陀小白儭钡囊馑?,變者反叛也。遂下詔將渝州名改為恭州,意在讓渝州人恭恭敬敬地順從于朝廷。

恭州這一名稱雖然只叫了87年,但與今名“重慶”的關系卻是最緊密的。一是,自從叫了恭州之后,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年),正月,皇三子趙惇在此封王,名恭王。王以所在州得名。幸運的是,這年二月,恭王受孝宗內(nèi)禪登上了帝位,這就是宋光宗。就是這個恭王,把恭州升格為府,并定名為重慶府?!爸貞c”一名直接承繼“恭州”,且是由曾經(jīng)的恭王命取的。

二、“重慶”一名的語源

重慶因何得名?有兩說:(一)得名于它在地理位置上位于順慶府和紹慶府“二慶”之間,故謂之“重慶”;(二)宋光宗在同一年的時間內(nèi)先封王,后稱帝,取“雙重喜慶”之義,故將其潛藩之地恭州升格為重慶府。

周文德在《重慶得名原始》中對“重慶”一名的語源作過詳細的考察與分析。認為“二慶之間”說只滿足了空間坐標,卻有悖于時間坐標,與史實不符?!半p重喜慶”說既符合歷史事實,是宋代潛藩升府制度的必然,又與潛藩升府的地名命名方式和類型相一致?!叭∶貞c,滿足了皇帝的心路歷程,彰顯了宋人給府命名時選用漢字的極端偏好。取名重慶,經(jīng)過了左右權衡,深思熟慮,最終擇取嘉名美號,以彰王者之志?!保?]此不贅述。

三、其他稱謂的語源

1.江州

上古時期,巴國首都曾多次遷徙。據(jù)《華陽國志·巴志》載:“巴子時,雖都江州,或治墊江,或治豐都,后治閬中,其先王陵墓多在積,其畜牧在沮,今東突峽下,畜沮是也。又立市于龜亭北岸,今新市里是也。”[1](58)常璩的意思是說,巴子建立巴國后,曾經(jīng)定都于江州、墊江、豐都、閬中等地。其中,豐都、閬中即今天的豐都縣、四川省閬中市。江州與墊江要作個說明。這里的“江州”與“萬州”、“忠州”不是同一個類型的,盡管都含“州”字。這里的“墊江”也不是今天的“墊江縣”。

重慶在嘉陵江、長江匯流之處,三面環(huán)江,好似浮在水中的島嶼,兩江相束最狹處“鵝項頸”(今鵝嶺公園)不足1000米。東漢許慎《說文解字》:“水中可居高地”叫做“州”,《詩經(jīng)·關雎》有“關關雎鳩,在河之州”。今渝中半島地處長江與嘉陵江兩江環(huán)抱之中,渝中半島正是“水中可居高地”,故謂之江州。江州者,江之州也。江州得名緣于此。

明代學者曹學佺《蜀中廣記》卷五三《郡縣古今通釋》里說:“周,巴子國。秦,使張儀滅巴,立巴郡,遂城江州?!痹谥艽妥咏⒘藝?,名巴國。

周慎靚王五年,亦即秦惠文王更元九年(公元前316年),秦王派張儀出征,滅掉巴國后,在原巴國統(tǒng)治地域置巴郡,在原巴國首都置江州縣,且在江州修筑城墻。江州城為郡治所在地。巴郡轄江州(治今重慶市渝中半島)、枳縣(治今涪陵)、朐忍(治今云陽)、魚復(治今奉節(jié))、墊江等縣。

“江州”一名有兩個含義。一是指江之州也。二是指行政建制的名稱。秦代張儀“城江州”的江州是江之州這個地方。秦代實行郡縣制,江州是巴郡下轄的幾個縣之一。江州縣與枳縣、朐忍縣、魚復縣墊江縣等并列,同為巴郡管轄。江州為巴郡的郡治所在地。

2.墊江·褺江

《華陽國志·巴志》謂“巴子時,雖都江州,或治墊江,或治豐都,后治閬中”,這里的“墊江”不是指今天的“墊江縣”。不過,今天的墊江縣卻與曾經(jīng)做過巴國都城的墊江有一定聯(lián)系。

墊江,原本寫作褺江。今墊江縣系移借他縣舊名。

秦漢時有褺江縣,治所在今天的合川區(qū)。秦惠文王更元十一年(公元前314年),設置褺江縣,即嘉陵江、渠江、涪江會合之地。東漢文字學家許慎《說文解字·八上》:“褺,重衣也。巴郡有褺江縣。”褺,徒葉切,音dié,讀如重疊之疊字。做過重慶巫山縣令的乾隆舉人、經(jīng)學大師段玉裁,對褺江縣的得名有過精辟的見解,他在其代表性著作《說文解字注》中說:“今《地理志》、《郡國志》巴郡下皆作墊江縣,蓋淺人所改也。據(jù)孟康曰‘音重疊之疊’,知《漢書》本不作墊江也。褺江縣在今四川重慶府合州。嘉陵江、涪江、渠江會于此,入大江。水如衣之重復然。故以褺江名縣。”[5](394)褺江縣的得名,是因為嘉陵江、涪江、渠江三江水在此交會,會合處的江面形如衣服重復褶皺一樣。縣名極其形象地描繪了三江合流的景觀?!皽\人”不知原委,把“褺”字改為“墊”字,于是才成了“墊江縣”。以至于《郡縣釋名·州志》解說墊江名稱時,謂“前后距山,溪水夾繞,地勢低夷。墊溺不常,是其義也”。這已經(jīng)是望文生義了。西魏恭帝二年(555年),三江會合處的“墊江”更名“合州”,今墊江移借其名。

3.楚州·荊州

南北朝時,州是最大一級行政區(qū)劃。南朝梁太清四年(550年),于巴郡置楚州,治所墊江縣(治今重慶市渝中區(qū)),下領六郡,除新興郡在今四川省,其余五郡都在今重慶市,即巴郡(治今渝中區(qū))、東陽郡(治今北碚區(qū)東陽鎮(zhèn))、東宕渠郡(治今合川區(qū)合陽鎮(zhèn))、涪陵郡(治今涪陵區(qū))、臨江郡(治今忠縣忠州鎮(zhèn))等郡。

取名楚州,以其地近于故楚國舊地。從歷史上看,上古時期,巴國、楚國地域相鄰,相互影響,關系甚密。春秋中晚期,巴國與楚國還曾結(jié)下過親緣關系,楚國開始稱王,巴國也隨之稱王?!度A陽國志·巴志》載,公元前590年,“楚共王立,納巴姬,楚即稱王,巴亦稱王”?!蹲髠鳌ふ压辍放c《史記·楚世家》也都曾提到楚共王娶“巴姬”之事,說明巴、楚之間關系親密,還曾有過姻親關系。

北朝西魏大統(tǒng)十七年(551年),改楚州為巴州;北朝北周孝閔帝元年(557年)復改巴州為楚州。隋文帝開皇元年(581年),改楚州為渝州。在三十來年的時間里,兩次稱楚州。真正被稱為楚州的時間只有二十多年。

與楚州不同的是,“荊州”這一名稱是中國最古老的州名之一。據(jù)《尚書·禹貢》載,夏禹分天下為“九州”,其中就有“荊州”。在荊山﹑衡山之間。春秋戰(zhàn)國時期,二十代楚王定都荊州,長達411年。劉備“借荊州”后,移治江陵。轄境相當于湖北、湖南大部,及河南、貴州、廣東、廣西等省的一部分。

西晉惠帝永興元年(304年),李雄在成都建“大成”,史稱成漢時期(303—347年),改巴郡名荊州,治今重慶市渝中區(qū)。西晉時的巴郡、巴西郡、巴東郡、涪陵郡、建平郡一度由荊州統(tǒng)轄。

之所以將巴郡改名荊州,除因原巴郡與孫吳時的荊州地域毗連外,還有另外的因素。

公元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建立蜀漢政權。十二年前,即東漢建安十四年(209年),劉備曾領荊州牧。劉備能發(fā)展到與曹操、孫權鼎立之勢,繼而建立蜀漢政權,與他“借荊州”有極大的關系。若劉備沒有荊州,恐怕就沒有后來的蜀漢政權,也沒有三國鼎立之勢。劉備稱帝83年后,李雄也在成都稱帝。雖然他不能像當年劉備那樣擁有兵家必爭之荊州,但他可以用“荊州”之名以自勉,激勵自己要像劉備那樣擴充地盤,強大實力,抗衡中原。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雄心,李雄才把與孫吳時的荊州地域毗鄰的巴郡改名荊州。由此也可以看出,在李雄看來,重慶這個地方對他的政權來說是多么重要,正像當年的“荊州”對劉備的重要性一樣。

四、小結(jié)

有文字記載以來,重慶最早的稱謂是“巴”?!鞍汀笔窃趺吹妹?,它的語源是什么?可謂是一個千年話題。古往今來,學者們作出了不懈的探索,見仁見智,眾說紛紜。周文德在《“巴”名稱的語源研究述評》[6]一文中,對“巴”的得名緣由作了詳盡的梳理后發(fā)現(xiàn),各種不同說法歧義競出,主要緣于看問題的角度與著眼點不同。雖然各種說法與詮解“似乎都是揣測的成分居多”[7](7),但由于資料的缺乏,我們不得不去“揣測”和探索,不能因為揣測的成分多了,就停止探索的腳步。

在重慶,與“巴”這個稱謂同等重要的是“渝”。渝是重慶的簡稱。我們常常說“巴山渝水”、“巴渝大地”,將“巴渝”連言。渝得名于渝水(嘉陵江的古稱)。

有史以來,重慶的各種稱謂,其語源呈多樣化。有源自圖騰崇拜的,如“巴”的得名;有源自水名者,如“渝”;有源自古國名的,如“楚州”;有源自偶發(fā)事件而被皇帝詔令更改者,如“恭州”;有寄寓緬懷的,如“荊州”?!爸貞c”的語源則來自皇帝欽命。

[1]常璩撰,劉琳校注.華陽國志校注[M].巴蜀書社,1984.

[2]段渝.巴人來源的傳說與史實[J].歷史研究,2006,(6).

[3]沈約.宋書[M].中華書局,1974.

[4]周文德.重慶得名原始[J].重慶師范大學學報,2011,(3).

[5]段玉裁.說文解字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6]周文德.“巴”名稱的語源研究述評[J].貴州民族研究,2011,(4).

[7]童恩正.古代的巴蜀[M].四川人民出版社,1979.

猜你喜歡
渝州墊江巴國
重慶高溫預警(外二首)
岷峨詩稿(2022年3期)2022-09-02 14:57:44
蘭嶼
蘭 嶼
追跡上古三代,往探華夏根脈
尋根(2021年5期)2021-10-11 10:37:41
牡丹故里 康養(yǎng)墊江
重慶墊江:萬株牡丹齊開放 滿園春色惹人醉
產(chǎn)后身痛治案一則
擲筆槽
岷峨詩稿(2016年4期)2016-11-26 14:17:23
遂平县| 镇康县| 疏附县| 台中县| 临夏市| 铜山县| 西贡区| 博爱县| 东乡| 新巴尔虎左旗| 铜鼓县| 双城市| 巴南区| 芮城县| 安溪县| 通山县| 拉萨市| 文山县| 梅州市| 南平市| 大宁县| 盐池县| 定边县| 张家界市| 公安县| 建瓯市| 贡山| 西畴县| 焦作市| 巴林右旗| 扎兰屯市| 千阳县| 凤城市| 田阳县| 依兰县| 巫溪县| 长阳| 金塔县| 图片| 通州区| 布尔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