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峰
(鹽城師范學院 文學院,江蘇 鹽城 224002)
文學是人學這一理念不僅體現(xiàn)在文學作品所反映的內容上,同時也體現(xiàn)在文學作品的創(chuàng)作者即作家身上。從作家與作品關系的角度來看,文學創(chuàng)作過程其實是一個作家內心自我敘述進程的外化。這就導致作家的個體因素對文學作品從內容到表現(xiàn)形式起著決定性影響,一篇文學作品選擇什么樣的內容和用什么樣的方式來表達是由作家身上各種組成因素綜合決定的。而這些決定因素中,作家個人的人格和社會使命感時常占據(jù)重要的位置。這種文學理念在臺灣作家蔡文甫的中篇小說集《玲玲的畫像》上得到了很好的證明,它體現(xiàn)為這部作品集在內容和敘述方式兩個方面同作家的緊密契合。
蔡文甫在《〈玲玲的畫像〉重印小記》中說:“從民國五十六年到六十年間,先后由《今日世界》、《幼獅文學》兩刊物和中國時報《人間》副刊發(fā)表了四個中篇小說,寫的都是年輕男女的感情問題和人際關系”[1]273。那么,蔡文甫為什么要在這個時期去寫這些反映年輕男女的感情問題和人際關系的小說呢?這是由當時的社會背景和蔡文甫的社會角色轉變決定的。
民國五十六年到六十年間換成公元紀年應該是一九六七年到一九七一年。上世紀六十年代以后,臺灣由于其特殊的政治地理位置,在美國的幫助下,社會經(jīng)濟得到了飛速發(fā)展,很快成了亞洲四小龍之一。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和西方價值觀念的涌入,臺灣社會形態(tài)、生活觀念以及價值理念都出現(xiàn)了巨大的轉變。資本主義的經(jīng)濟運營方式改善了人們的生活,但同時也使經(jīng)濟成為當時社會的核心焦點,金錢的力量變得越來越強大。這種變化瘋狂地沖擊傳統(tǒng)的人際關系,親情、友情、愛情等無一幸免。傳統(tǒng)理念與價值觀的失落使人迷惘;新興觀念和生活方式的不確定性使人無助。在這些因素的綜合作用下,年輕人往往會出現(xiàn)異化,表現(xiàn)為行為的墮落與形象的扭曲。這種趨勢如果任其蔓延不加制止,則必然會對社會、家庭產(chǎn)生極大的影響,同時也會給年輕一代帶來巨大的傷害。這種客觀存在的社會問題以及對其進行撥亂反正的迫切性正是《玲玲的畫像》創(chuàng)作的社會基礎。作家通過四個看起來沒有任何聯(lián)系的故事,反映出當時青少年身上存在的各種問題,并通過作品的敘述呈現(xiàn)出這些問題對社會、家庭和個人可能產(chǎn)生的嚴重危害。《不平行的四邊形》講述了一個叫素美的女孩畸形的愛戀,她拒絕一切常規(guī)的愛戀,瘋狂地陷入了對自己姐夫的迷戀,這勢必沖擊家庭親情倫理;《四男三女》揭露了幾個墮落的年輕男女的群宿現(xiàn)象,以及他們對自己的辯護。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人的各種生活需求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滿足,但是在精神上卻出現(xiàn)了極度的空虛和價值觀的失落,所以,他們想方設法尋求刺激。正常的愛情表現(xiàn)方式已經(jīng)不能滿足他們的心理預期,因此出現(xiàn)了作品中所描寫的荒唐行為。他們通過非常規(guī)的生活方式尋求到了刺激,然而這是對社會整體道德規(guī)范的顛覆;《玲玲的畫像》描寫了一個在金錢的沖擊下對刻骨銘心的愛情失去信任所產(chǎn)生的誤會,這個故事展示出新形勢下金錢對人與人之間關系的沖擊,在金錢的沖擊下純潔的愛情是否還有生存的空間;《出巢記》展現(xiàn)了一個自我失落的女孩離家出走和被騙的故事,它反映出那個特定時代年輕人精神的空虛與無助,以及由此所帶來的潛在的威脅。這些絕對不是作家編造出來的故事,它們都來源于客觀的現(xiàn)實生活。正是這些客觀社會問題的存在為作家提供了用筆來拯救社會的可能。
拯救行為不僅需要可能性,同時也要有存在的必要性,蔡文甫個人身份的轉變正為這種拯救行動提供了必要性。
首先是他作為作家的責任。一九五一年,蔡文甫在中華副刊發(fā)表了處女作短篇小說《希望》,開始走上文學創(chuàng)作之路。一九五六年從軍隊離職以后,蔡文甫開始了“教學與創(chuàng)作齊飛”[2]209。作家的文學創(chuàng)作跟作家個人的文學素養(yǎng)、品格緊密相連。蔡文甫在《九歌傳奇》中提到,他從小接受的是私塾教育,最早閱讀的是《龍文鞭影》,然后是《孟子》、《論語》、《左傳》、《詩經(jīng)》、《古文觀止》等。傳統(tǒng)文化的學習給蔡文甫打下了堅實的文學基礎,也在無形中塑造了他的人格,使他成為一個傳統(tǒng)的文人?!拔囊暂d道”,自古以來,中國文人作為社會的精英必然要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因此,在社會因轉型而出現(xiàn)人性異變、思想混亂、價值缺失的時候,傳統(tǒng)文人毫無疑問地要肩負起拯救“道”這一重要使命。作家的拯救行為則是通過“文”來實現(xiàn)的。具體的說,這種拯救行為是通過文學作品對這種社會問題進行揭露,并對其所產(chǎn)生的危害進行展示來完成的。它不僅拯救了“道”,同時也拯救了“人”。
其次是他作為教師的使命。一九五七年八月,蔡文甫“受聘為桃園縣立大溪中學復興分班國文科教員”[2]462,此后多年一直從事教學管理工作,先后做過留級班班主任、教務主任。由于社會的轉型,當時許多年輕的學生在世界觀和人生觀上都是有缺失的。蔡文甫在回顧當時的情形時說:
學生留級,約有兩種原因,一是智能不足或開竅教遲;一是玩心太重把功課放在一邊。因為他們已在校一年,摸清老師脾氣,懂得所有調皮、偷懶的方法;四十五人中還有九名是女生。他們集合在一個班,難免沒有被放棄的感覺——四十多年前,還沒有放牛班之說。我年幼時想讀書都無學校;他們是有學校卻不想讀書,我應盡力幫助他們。[2]251-252
正因為對這些學生的幫助非常困難,所以蔡文甫用了“留級班導師甘苦備嘗”[2]251這一標題來概括當時的工作。那么如何更好地幫助這些學生呢?蔡文甫采取雙管齊下的方式,不僅僅在現(xiàn)實生活中幫助他們,通過日常的教學管理,引導他們走上正途;同時還把他們變成文學作品中的人物,把他們的行為可能帶來的后果預先展現(xiàn)在作品中,讓他們知道其危害,以完成對他們進行思想教育與人生指導的工作?!冻龀灿洝分械娜f莉莉正是這樣一位高考復讀生,在她的身上有蔡文甫眾多學生的影子。然而,學生的問題不僅僅表現(xiàn)在這一個層面上,他們形態(tài)各異,所以《玲玲的畫像》出現(xiàn)了四個完全不同的故事。
蔡文甫在《玲玲的畫像》的封面上用如下的一段話來闡述了他的創(chuàng)作目的:
年輕人天真而可愛;但因心性未定,往往逞一時之勇,憑直覺作出荒謬的舉動。書中四個中篇小說都是刻畫青年男女剎那間的情感漂浮、行為越軌,無法適應急速轉變的社會,致形象被扭曲、丑化。本書十二年前由世界文物出版社出版,風行一時;現(xiàn)重排精印,期有更多的年輕的朋友,藉此體會蛻變期的辛酸和痛苦,有助于成長和成熟。[1]
正是基于這一目的,作品集在幾個故事的結尾上都表現(xiàn)出了主人公對自身行為的追悔和檢討,從而為文學接受者提供借鑒,最終達到拯救失足青年這樣一個目的。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說,拯救人、拯救社會、拯救傳統(tǒng)的道德理念是作品集《玲玲的畫像》的核心主題,“拯救”也就成了它的精神本“質”。
文學是功利的,中國古代的“文以載道”明確地講述了作家文學創(chuàng)作的功利性。而所謂的功利跟作家的文學創(chuàng)作的目的與動機是聯(lián)系在一起的,一個作家的文學創(chuàng)作往往帶有明確目的。這種目的最終是需要通過文學接受者的閱讀以及閱讀后的效果體現(xiàn)出來。如以娛樂為目的的文學創(chuàng)作的最佳效果體現(xiàn)就是使閱讀者哈哈大笑;以教育為目的的作品的效果體現(xiàn)為接受者在閱讀后受到了教育教化而有所進步。因此,文學創(chuàng)作功利性的實現(xiàn)跟讀者緊密相連。為了達到預設的目的,作家在文學創(chuàng)作中必須要充分考慮文學接受者的各種不同情況,并在創(chuàng)作的方式上進行相應考量。建國后,老舍先生為了能讓自己的文學作品被廣大群眾所接受,他改變了自己的創(chuàng)作習慣,由建國前的小說創(chuàng)作為主轉變?yōu)橐栽拕?chuàng)作為主。他說過,以一部分勞動人民當時的文化水平來講,閱讀小說也許多少還有困難,可是,看戲就不那么麻煩,因為劇本排演出來,就連不識字的人也能看明白;所以他要寫劇本。因此,老舍先生建國以后的話劇創(chuàng)作充分考慮到了他文學創(chuàng)作的目的和文學接受者的特殊情況?,F(xiàn)當代著名的農(nóng)民作家趙樹理為了更好實現(xiàn)自己“文攤文學”的志愿,在文學創(chuàng)作中盡可能地使用通俗的語言,使作品淺顯明了。同樣,蔡文甫的《玲玲的畫像》是以拯救為其精神本質的,這類作品首先需要的是年輕的受教者必須能夠正面地接受它。如何才能讓這些需要教育的青少年更容易接受這樣的文學作品呢?這就要求作家在創(chuàng)作中必須充分考慮這一人群的特殊性。蔡文甫的創(chuàng)作恰恰就做到了對年輕一代的性格特征和心理特點的充分考慮。
年輕一代由于缺少完整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他們在生活中極易受到新的事物、新的價值觀念的影響,使得叛逆性成為他們性格的主要特征之一,他們在思想行為等諸多方面往往會表現(xiàn)出對傳統(tǒng)價值觀念和教育方式的強烈抵制。他們大多數(shù)都難以接受直面的批評和教育,因為這非常容易引發(fā)他們的逆反心理,從而使教育者的教化工作取不到任何的效果甚至會起負面作用。長期從事中學教學和學生管理工作的蔡文甫對此深有體會。因此,他知道在文學創(chuàng)作中,如果仍然以教育者的姿態(tài)來對作品中的主人公進行褒貶評說,雖然從表面上做到了揚善棄惡,但由于接受者心理的抵制,收效甚微,就不能完成創(chuàng)作的目的。因此,需要一種全新的敘述方式來完成作家拯救的使命。
基于這種目的的文學作品,需要滿足以下幾個方面的要求:
首先,作品在進行故事敘述的時候要進行客觀的描寫,不能根據(jù)創(chuàng)作者自己的好惡對敘述情節(jié)進行任何的渲染夸張。因為一旦進行了夸大,就可能給受教育者產(chǎn)生一種錯誤的感覺,使他們對教育內容的可信性產(chǎn)生嚴重的質疑。所以,對事實進行客觀的描繪,讓受教育者感覺到故事符合實際就顯得非常必要。
其次,作品在進行故事敘述的過程中,作家不能進行明確的價值判斷,同時也不能站在道德的高度上對故事中的主人公進行貶低和訓斥。由于年輕人的逆反心理,如果作家在敘述中進行價值判斷,就有可能使年輕的接受者否認作家的觀念,從而走入一個錯誤的觀念。同樣,在故事中進行道德批判和訓斥更加無助于年輕讀者對文學作品的接受,所以,作家需要“零”情感介入。
最后,為了達到教育的效果,作品在故事敘述中必須明確且客觀地呈現(xiàn)出他們的行為及其所產(chǎn)生的各種危害,并通過作品中主人公的追悔起到示范性警示效果。
綜合起來看,在以完成對年輕人進行拯救教化為目的的文學創(chuàng)作中,作家必須以一個獨立于事件之外的敘述視角來對故事進行客觀呈現(xiàn);并且,在這過程中不能表現(xiàn)出作家個人的情感因素、社會的道德觀念和價值尺度。對作品中的人物不加以任何的價值判斷和是非分辨,這使作品在創(chuàng)作手法上帶有了明顯的自然主義傾向。蔡文甫在這部作品集中所采用的正是這一創(chuàng)作手法。
在四個小故事的敘述當中,作家沒有夾帶任何個人的情感因素和社會道德觀念進行善惡褒貶,而是一直使用客觀描寫的方式來直接呈現(xiàn)故事情節(jié)。
在作品《四男三女》中,雖然通過作品我們可以看出這幾對青年男女在思想和行為上已經(jīng)越軌,他們的行為形成了群奸群宿這一事實,超越了社會特定的倫理觀念。但作者并沒有在描寫語言上對他們有所批評,而是描寫了他們幾個人被抓之后本能地為自己辯護開脫罪責的種種表現(xiàn)。這種開脫的方法說明這些墮落者的頭腦中還是有一定的社會倫理道德基礎的,作家在這里讓他們自己把錯誤找出來。作家似乎變成了一個記錄儀,通過這種客觀的呈現(xiàn)給閱讀者警示。同樣,《出巢記》對離家出走的萬莉莉并沒有進行批判,甚至對其離家出走這一行為都沒有進行直接的否定。但是作者把萬莉莉出走后遇到的各種遭遇一一客觀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這包括萬莉莉在衣食住行等各方面的困難和被掮客欺騙差點淪落的危險。年輕的讀者在閱讀后一定可以直觀地感受到離家出走的危險性,從而自覺達成作家的教化目的。在另外兩篇作品中,作家也采取了相同的敘述手法。
這種帶有自然主義傾向的寫作手法之所以能為蔡文甫采用,與他所處的社會時代環(huán)境與廣泛的文學閱讀有相當大的關系。
六十年代的臺灣文壇與大陸迥然不同。在大陸,由于特定的國際形勢和國家意識形態(tài)的限制,在建國后近三十年中,我們一直處于相對封閉的狀態(tài),外來的尤其是西方的東西長期被我們批判。而在臺灣,由于政治制度、經(jīng)濟運營方式以及特定的國際環(huán)境,它一直是處于一種開放的狀態(tài)當中,這就保證了臺灣文化與外界的交融共生。蔡文甫在《函校師友對我寫作的影響》一文中有這樣一段話:“寫愛情不是壞事,只看你寫的好不好。世界文學名著,不少是寫愛情的,像《安娜卡列尼娜》、《包法利夫人》、《咆哮山莊》、《傲慢與偏見》等。”[2]280-281由此可見西方文學在蔡文甫文學生涯中的分量。長期接受西方文學必然會受到它們的創(chuàng)作方式的影響,在這其中,以按照事物本來的樣子去摹仿作為出發(fā)點的自然主義創(chuàng)作傾向更符合作家所要求的拯救這一主題。因為它追求絕對的客觀性,不攙雜作家個人主觀道德評判,讀者在文學接受的過程中失去了反叛的目標,因此,更容易為讀者所接受,從而達到了作家的認知與拯救目的。
綜上所述,蔡文甫的《玲玲的畫像》作品集以帶有西方自然主義色彩的“呈現(xiàn)”手法完成了一個東方文化體系中的教師對異化學生進行“拯救”的使命,是東西文化交融下的一部優(yōu)秀作品集。
[1]蔡文甫.玲玲的畫像[M].臺北: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1985.
[2]蔡文甫.從0到9的九歌傳奇[M].臺北: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