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明清 “下”類雙音節(jié)方位詞比較研究
——以 《型世言》《兒女英雄傳》為例

2013-03-31 11:05:36施建平
常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3年6期
關鍵詞:英雄傳方位詞補語

施建平

(1.蘇州市職業(yè)大學學報編輯部,江蘇蘇州215104;2.蘇州大學漢語與漢語應用研究中心,江蘇 蘇州 215006)

明清 “下”類雙音節(jié)方位詞比較研究
——以 《型世言》《兒女英雄傳》為例

施建平1,2

(1.蘇州市職業(yè)大學學報編輯部,江蘇蘇州215104;2.蘇州大學漢語與漢語應用研究中心,江蘇 蘇州 215006)

通過對 《型世言》、《兒女英雄傳》中 “下”類雙音節(jié)方位詞的計量對比研究發(fā)現(xiàn),從數量分布上看,《兒女英雄傳》占據了絕對的優(yōu)勢,非常接近其在現(xiàn)代漢語中的分布。從功用的角度來看,盡管從明代末期到清代中葉僅僅只有200多時間間隔,但雙音節(jié)方位詞在兩書中有著不小的差別:在 《型世言》中,“下”類雙音節(jié)方位詞的部分用例分布不廣,基本上只能單用,作主語、賓語、狀語,極少數用作補語,且用例較少;而在 《兒女英雄傳》中,“下”除了單用,還可以與其他詞聯(lián)合成短語,作主語、賓語、定語、狀語和補語,甚至直接作句子成分。且 《兒女英雄傳》中的用例較多,用法與現(xiàn)代漢語基本相仿,由此我們看到詞匯從明到清,向現(xiàn)代漢語方向加速發(fā)展、演化的軌跡。

《型世言》;《兒女英雄傳》;方位詞;詞匯研究

“下”是早在甲骨文中就已出現(xiàn)的指事字。古人很早就用它來表達空間、方位概念。在古代漢語向近代漢語的演化過程中,“下”所表達的概念由簡單到復雜,由具體到抽象。明清時期,“下”類雙音節(jié)方位詞主要表達以下概念:(1)位置在相對低處;(2)表示事物垂直向下的方向;(3)表示人體或事物的表面;(4)表示范圍;(5)次序或時間在后等等。[1]從明代末期到清代中葉,“上”的雙音節(jié)方位詞也有了一些差別。下面試以《型世言》[2]《兒女英雄傳》[3]為例,進行分析。

一、以下

“以下”作為方位詞的組合使用,早在先秦時期就已經出現(xiàn)了。《論語》[4]132《管子》[5]等文獻中皆有用例,兩漢以后,用法越來越普遍?!耙韵隆背跏剂x也是表方位處所,后來泛化為表示位置、品第、級別、數量等在某一點之下。 《型》中 “以下”有沒有用例,《兒》中5個例子。其用法分析如下:

1.作主語:一般是與名詞組成短語,作句子的主語,如例 (1),共有3例。

(1)此外三代以下,秦不足道也。(《兒》緣起首回)

2.作賓語:一般是與名詞組成短語,作句子的賓語,如例 (2),共有1例。

(2)他的那點聰明本不在何玉鳳姑娘以下,況又受了公婆的許多錦囊妙計,此時轉比何玉鳳來的氣壯膽粗。(《兒》第26回)

3.作定語:一般是與名詞組成短語,作句子的定語,如例 (3),共有1例。

(3)各官三揖參謁已畢,便有內簾監(jiān)試領了內簾承值官吏,把取中的朱卷送到公案上,先把五魁的魁卷放在當中,又把第六名以下的中卷一束束挨次擺得齊整,然后才把那束備中的卷子另放一處。(《兒》第35回)

二、之下

“之下”早在先秦時期,就和 “之上”一起出現(xiàn)。其初始義也是表方位意義。如 《詩經》[4]131《管子》中就有類似的用法。《詩經·小雅》中就有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例子。“之下”也可表示在一定范圍中,或在抽象的范圍內,表示屬于一定的情況、條件。由于兩書中的用例較多,故分開討論比較能看到兩者的差異。

(一)《型》中 “之下”的分析

《型》中11例,其用法分析如下:

1.作主語:一般是與名詞組成短語,作句子的主語,如例 (4),共有2例。

(4)成山之下,臨著秦皇飲馬池,卻有一座古寺,便是王喜在此出家的慧日寺。(《型》第9回)

2.作賓語:一般是與名詞組成短語,作句子的賓語,如例 (6),共有4例。

(5)既不求仕,豈可在此輦轂之下!(《型》第1回)

(6)縱使日日看經,朝朝理懺,恐阿鼻地獄正為是人而設,豈不丈夫反出女子之下?(《型》第4回)

3.作狀語:一般是與名詞組成短語,作句子的狀語,如例 (7),共有2例。

(7)已是奇了,還有一雷之下,殺七個謀財害命兇徒,救全兩個無辜之人,更事之出奇了。

(《型》第33回)

4.作補語:一般是與名詞組成短語,作句子的補語,如例 (8),共有1例。

(8)真氏不防備的,如何遮掩得過,可憐一個無辜好女人,死在劍鋒之下。(《型》第29回)

另外,《型》中還有成語 “九泉之下”兩例。因是固定結構,故不作分析。

(二)《兒》中 “之下”的分析

《兒》除了兩個成語 “九泉之下”“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之外,有49個 “之下”的用例。

1.作主語:一般是與名詞組成短語,作句子的主語,如例 (9),這樣的例子比較少,共有1例。

(9)按小說的文法,“一宿無話”之下,一定得接 “次日清晨”。(《兒》第38回)

“之下”在例 (9)中,表示次序或時間在后的。

2.作賓語:一般是與名詞組成短語,作句子的賓語;另一種情況是作介詞賓語,共有10例。

(10)快些隨我出來,到這月色燈光之下,我問你個端的。(《兒》第7回)

(11)彼時斷想不到今日之下,你我三個人在這里無事消閑,挑燈夜話。(《兒》第31回)

(12)彼此在那冷月昏燈之下,來來往往,吆吆喝喝。(《兒》第6回)

3.作狀語:一般是與名詞組成短語,作句子的狀語,如例 (7),共有38例。方位詞及其短語一般放在動詞前面,而 “之下”組成的方位短語有的居句首,有的在句中,無置于句末的例子。

(13)及至出了房門一看,只見那月光之下,滿院橫倒豎臥七長八短的一地死和尚。(《兒》第7回)

(14)今日這課是老翁特地要看看他的真面目,兄弟圈點起來,誘掖獎勸之下,未免總要看得寬些,竟是老翁自己來。(《兒》第34回)

(15)今日之下你既摘鞍下馬,我海馬周三若暗地里等你,也算不得好漢。(《兒》第15回)

4.作定語:一般是與名詞組成短語,作句子的補語,如例 (8),共有1例。

(16)他那意思,想著要把乾綱振起來,熏他一熏,料想今日之下的十三妹也不好怎樣。(《兒》第30回)

三、下邊

“下邊”作為方位詞的用法可能在魏晉南北朝就已出現(xiàn),但是目前尚無研究發(fā)現(xiàn)。[6]而在唐五代中例子就比較多了,僅 《大藏經》[7]209就有4例。可見 “下邊”至少在唐五代就已作為雙音節(jié)方位詞語了。它一般表示處于較低的空間位置?!缎汀分?2例,《兒》中2個例子。其用法分析如下:

(一)“下邊”用作主語:

一般是與名詞組成短語,作句子的主語,如例(17)7,共有6例。

(17)李氏道:“沒奈何,且捱去。上邊老的老,下邊小的小,叫我怎生丟得?” (《型》第4回)

(18)下邊又冷颼颼起來,凍得要抖,卻又怕上邊知覺,動也不敢動,聲也不敢做。(《型》第5回)

(19)上頭罩著件藍布琵琶襟的單緊身兒,緊身兒外面系著條河南裕包,下邊穿著條香色洋布夾褲,套著雙青緞子套褲,…… (《兒》第4回)

(二)“下邊”用作狀語

《型》中共有3例:

(20)解人也不能辨別,去見恤刑,也不過憑這些書辦,該辨駁的所在駁一駁,過堂時唱一唱名,他下邊敲緊了,也只出兩句審語了帳。(《型》第13回)

(21)下邊東池與梅軒也立在那廂,看他做作。(《型》第38回)

(22)恐怕他又去別處告,若上和下睦做,上邊央了分上,下邊也與洪三十六講了,討出了那張服辨,買了硬證,說他自因夫妻爭毆身死,招了誣,可也得千余金。(《型》第27回)

(三)“下邊”用作補語

“下邊”與介詞組成短語,作句子補語。

(23)及至臨下葬打金井時,風水叫工人把一個大龜預先埋在下邊,這日掘將起來,連眾人都道是個稀奇之地了,少不得又撮了他一塊禮。(《型》第15回)

(四)“下邊”用作賓語

(24)須臾出堂,這些烏鴉仍舊來叫,也有在柏樹上叫的,也有在房檐邊叫的,還有側著頭看著下邊叫的。(《型》第23回)

(五)“下邊”用作定語:

(25)兩個計議,在表亟上寫一個道:“代天理物撫世長民中原天子大明皇帝張某謹封”,下用一個圖書,牒上寫道 “大明皇帝張”,下邊一個花押,都是張秀才親筆。(《型》第28回)

四、下面

“下面”作為雙音節(jié)方位詞,與 “下邊”一樣,約出現(xiàn)于唐五代時期。唐代的敦煌文獻 《敦煌變文集·韓擒虎話本》)就有 “下面”的用例[8]。在五代的傳世文獻中有 “下面”7例。[7]209《型》中 “下面”有3例,《兒》中有12例,主要是用來作主語和狀語:

(一)“下面”用作主語

(26)把愛姐兩腿架在臂上,愛姐兩只手摟住徐銘脖子,下面動蕩,上面親嘴不了。(《型》第21回)

(27)肩貼背鑲大如意頭兒水紅里子西湖色濮院綢的半大袷襖,下面不穿裙兒,露半截子三鑲對靠青縐綢散褲褪兒,褲子腳下一雙過橋高底兒大紅緞子小鞋兒。(《兒》第38回)

(二)“下邊”用作狀語

“下邊”很少直接作狀語,往往是組成介賓短語作句子的狀語。

(28)又加讀書辛苦,害成氣怯睡在樓上,聽得母親在下面與客人說笑,好生不忿。(《型》第6回)

(29)那時才聽得眾人一聲喊,這十三妹早上面一刀削斷了周三的鋼鞭,下面趁勢就是一個潑腳,把周三踢得爬在地下。(《兒》第15回)

(三)“下邊”用作定語:

(30)下面 “于是人物之生,因各得其所賦之理,以為五常健順之德”,難道那物也曉得五常仁、義、禮、智、信不成?(《兒》第18回)

五、下頭

作為口語色彩十分濃厚的 “下頭”,早在隋唐時期就已經現(xiàn)了,不僅在家書中出現(xiàn),而且在佛經中也用應用。如 “蔥同果地東頭方地兼下頭共兩畦伍畝”“誰知彌勒下頭,便沐呼我號”[7]49。但是在 《型》中一例也沒有,《兒》書也無用例。這倒是比較奇怪的現(xiàn)象。這表明16世紀中下葉的南方方言區(qū) (尤其是浙江)和18世紀的北京方言區(qū),已把地道的口語詞 “下頭”拋棄了。雖然如今它仍保留在吳方言的部分地區(qū)。

六、底下

作為方位詞,“底下”在唐代就已經出現(xiàn)于相關文獻中,如 《敦煌變文集·韓擒虎話本》:“楊妃亦見,拽的靈襯在龍床底下,權時把敷壁遮闌,便來前殿”[7]49唐代的詩歌中也有體現(xiàn),此不贅述。

(一)《型》中 “底下”的語法考察

《型》底下有5處,有3例作狀語,2例作主語。且作主語的例子中,“下面”是與其他器物性質的名詞結合成短語作句子成分的。

1.作主語

(31)只見桌底下走出糜麗,床底下鉆出曹日移、吳嬌,糜麗推開椅子,管缺擄得些籌馬,卻又沒用。(《型》第15回)

2.作狀語:

(32)底下小廝又趕起來要上樓,寡婦連忙開了自己房,等他溜走。(《型》第6回)

(33)……彎著腰,忙把劍在床底下搠去。(《型》第29回)

(34)所以才商量著編成那個壩,我便攛掇到你窗根兒底下聽去。(《兒》第19回)

3.作補語

(35)徐文道: “現(xiàn)埋在家中客房床底下?!保ā缎汀返?5回)

(二)《兒》中 “底下”的語法考察

《兒》中 “底下”共有84例。

1.“底下”作主語:

《兒》中共有22例。這里一般分兩種情況,一是單獨作主語,如例 (37);二是和其他詞組成短語,作主語如例 (36)(37)(38)(39):

(36)那師爺聽得東家過來了,連忙換上了帽子,作揖迎接,腳底下可還是兩只鞋。(《兒》第2回)

(37)底下都是四寸多長的一對金蓮兒,臉上抹著一臉的和了泥的鉛粉,嘴上周圍一個黃嘴圈兒,——胭脂是早吃了去了。(《兒》第4回)

(38)屋里正北安一張大床,床東頭直上擺著三四個箱子,床西腳底下掛著個簾兒。(《兒》第7回)

(39)腳底下一個蹲不穩(wěn),便咕碌碌從房上直滾下來,咕咚,跌在地下…… (《兒》第31回)另外,在作主語的例子中,有一部分例子是作主謂短語的主語成分。這樣的例子全書有6例。

(40)一個人鼻子底下長著嘴,誰還管著誰不準說話嗎?(《兒》第7回)

(41)二人你一言我一語的只顧口里說話,不防腳底下當的一聲,踢在一件東西上,倒嚇了一跳,低頭一看,原來是個銅旋子。(《兒》第6回)

(42)只覺腳底下踹得軟囊囊的,想是鋪的紅氈子。(《兒》第28回)

2.“底下”作賓語。主要是作一般賓語。

(43)他就跟著那桿子底下打了個進步,用自己手里的桿子向紀獻唐腿檔里只一繳,紀獻唐一個站不牢,早翻筋斗跌倒在地。(《兒》第18回)

3.“底下”作定語

(44)公子這才斯斯文文的指著墻根底下那個石頭碌碡說道:“我煩你把這件東西給我拿到屋里去?!保ā秲骸返?回)

(45)那白臉兒狼說著,把騾子加上一鞭子,那騾子便鑿著腦袋使著勁奔上坡去,晃的脖子底下那個鈴鐺稀啷嘩啷山響。(《兒》第5回)

(46)那年給姑娘算命,那算命的不是說過底下四個 ‘辰’字是有講究的,叫甚么甚么地,甚么一氣…… (《兒》第14回)

(47)他是天子腳底下的從龍世家…… (《兒》第15回)

4.“底下”作狀語:

(1)介賓作狀語

(48)這公子看他才出去,就有人叫住,在房檐底下站著唿嚕唿嚕的吸了好幾煙袋…… (《兒》第4回)

(49)公子也不理他,由他在窗根兒底下鬧去。(《兒》第4回)

(50)說著,蹲下在那柜子底下掏出一個小板凳兒來,塞在屁股底下坐了,一聲兒不言語,噗哧噗哧只吃他的潮煙。(《兒》第7回)

(51)又見他轉過臉去,兩只手往短襖底下一抄,公子只道他是要整理衣裳,忽聽得喀吧一聲,就從衣襟底下忒楞楞跳出一把……雁翎倭刀來。

(《兒》第6回)

(52)把手里那根繩子雙過來,等賊的手探到鐵環(huán)子跟前,猛可的從底下往他腕子上一套。

(《兒》第31回)

(53)他姐兒倆提起張親家母去年的話來,還笑說:“這底下還要搶頭名狀元,作八府巡按呢。”

(《兒》第36回)

例 (53)“底下”用來表達時間義。

(2)“底下”不用介詞,直接作普通狀語,這類例子反而比較少:

(54)底下幾句道:“他殺人污佛地,我仗劍下云端,鏟惡除奸?!保ā秲骸返?1回)

(55)你們都是金枝玉葉,天子腳底下長大了的,可到那兒聽這些去呢?(《兒》第33回)

5.“底下”作補語:

《兒》中共有12例。這些例子中的 “下邊”基本上和其他詞組成短語,作補語,如例(56)— (60):

(1)介賓作補語。其位置大多是句子末尾,也有少部分處于句中,即在復句的分句末尾,如例(59)— (60)。

(56)那女子說:“不用,你就給我拴在這窗根兒底下?!保ā秲骸返?回)

(57)那女子聽了,便……,輕輕的把那塊石頭放在屋里南墻根兒底下。(《兒》第4回)

(58)假如墩不干凈,回來再裝,那半鍋兒煙灰可就絮在生煙底下了。(《兒》第37回)

(59)那和尚把他關鎖在屋里,扣在大筐底下,并說不許作聲……就交給那個禿子合那瘦的和尚換替照應。(《兒》第7回)

(60)你看,在這地方兒住下,等開了春兒,滿地的高糧谷子,蟈蟈兒螞蚱,坐在那樹蔭兒底下看個青兒,才是怪好兒的呢?。ā秲骸返?3回)

6.“底下”直接作句子成份

(61)張姑娘道:底下?一直到公婆到了家,把一應的事情都料理清楚了,這天才叫上我去,從頭至尾告訴了我。(《兒》第29回)

七、結語

通過對 《型世言》、《兒女英雄傳》 “下”類雙音節(jié)方位詞的計量對比研究發(fā)現(xiàn):

(一)從總量分布和用法功能上看,《兒女英雄傳》占據了絕對的優(yōu)勢。 《型世言》中,“下”類雙音節(jié)方位詞的總量分布較少,用法也不太多。兩書中 “下”類雙音節(jié)方位詞的語法差別在于:在 《型》中,雙音節(jié)方位詞的用例分布不廣,基本上只能單用,主要用作主語、賓語、狀語等,偶爾用作補語;而在 《兒女英雄傳》中,除了單用,還可以與其他詞聯(lián)合成短語,作主語、賓語、定語、狀語,一些狀況下還能作補語、兼語,甚至獨詞成句,其用法與現(xiàn)代漢語的用法基本相仿。

(二)濫觴于隋唐、宋元大量涌現(xiàn)的 “下頭”,卻在 《兒》《型》中絕跡,無獨有偶,“以下”自兩漢以來一直沿用,在 《型世言》中卻無一例可見,這些現(xiàn)象,說明了詞匯的演化在不同方言區(qū),存在著不均衡特點。就歷時而言,詞匯的演化存在反復的現(xiàn)象。

[1]中國社科院語言研究所.現(xiàn)代漢語詞典 [K].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1043.

[2][明]陸人龍.型世言 [M].北京:中華書局,1993.

[3][清]文康.兒女英雄傳 [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3.

[4]邱斌.古今漢語方位詞對比研究 [D].上海:復旦大學中文系,2007.

[5]付寧.《管子》中方位詞研究 [J].管子學刊,2008(3):12—15.

[6]蔡言勝.《世說新語》方位詞研究 [D].上海:復旦大學,2005:103.

[7]劉艷紅.唐五代方位詞研究 [D].天津:南開大學,2010.

[8]林曉恒.中古漢語方位詞研究 [D].武漢:華中科技大學,2006:72.

(責任編輯:朱世龍,沈秀)

A Com parison of Disyllabic Nouns of Locality“Xia”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A Case Study of Xing Shi Yan and Legend of Heroes and Heroines

SHIJian-ping

(1.Editorial Department of School Journal,Suzhou Vocational University,Suzhou 215104,China;
2.Research Center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Applied Chinese,Soochow University,Suzhou 215006,China)

A contrastive statistic study of the disyllabic nouns of locality like“Xia”in Xing Shi Yan and Legend of Heroes and Heroines shows that Legend of heroes and Heroines dominates in the quantity distribution,very close to its distribution inmodern Chinese.From the functional point of view,there are striking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disyllabic nouns of locality in these two books though there aremerelymore than 200 years from the end of the Ming dynasty to themiddle of the Qing dynasty.In Xing Shi Yan,there are few examples of disyllabic nouns locality like“Xia”,and generally speaking,they are used as individual characters,acting as subjects,objects,or adverbials,and rarely as complements.However,in Legend of Heroesand Heroines,“Xia”,apart from the use as an individual character,can also be used as a phrase by combining itselfwith other characters or words.They can be used as subjects,objects,adverbials,complements,aswell as attribute,or even a clause.In addition,there aremany examples in Legend of Heroesand Heroines,and their use is basically the same as that inmodern Chinese.Therefore,we can find the track how fastwords have developed and evolved intomodern Chinese from Ming dynasty to Qing dynasty.

Xing Shi Yan;Legend of Heroes and heroines;nouns of locality;study

H134

A

2095—042X(2013)06-0078-05

10.3969/j.issn.2095—042X.2013.06.019

2013-07-30

施建平 (1973—),男,江蘇金壇人,碩士,副教授,副編審,主要從事語言學、編輯學研究。

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青年基金項目 (11YJC740087)

猜你喜歡
英雄傳方位詞補語
《射雕英雄傳》英譯本歷時近十年完成出版
有講究的方位詞
動物們的聚會
射貂英雄傳
漢語補語應用淺析
牡丹(2017年18期)2017-07-22 21:46:35
初級對外漢語教材復合趨向補語引申用法考察
張志民作品
美術界(2016年9期)2016-10-21 00:50:06
淺談現(xiàn)代漢語補語的辨析
漢語方位詞研究
速讀·中旬(2015年5期)2015-10-21 19:34:54
基于漢語方位詞特點的二語教學策略——以“左”“右”為例
學習月刊(2015年4期)2015-07-09 03:51:56
五台县| 鄂托克前旗| 察哈| 迁安市| 西畴县| 石渠县| 高安市| 鞍山市| 汉源县| 娱乐| 仪征市| 中江县| 云林县| 牡丹江市| 普安县| 丹凤县| 霍城县| 阿巴嘎旗| 宜州市| 广汉市| 上思县| 汝州市| 齐河县| 息烽县| 砚山县| 太康县| 富裕县| 隆德县| 南岸区| 二连浩特市| 泽普县| 新密市| 湟源县| 揭阳市| 克什克腾旗| 岐山县| 通州市| 团风县| 蓝田县| 泸水县| 噶尔县|